第二节小学生个体差异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622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小学生个体差异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节小学生个体差异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节小学生个体差异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二节小学生个体差异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二节小学生个体差异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小学生个体差异DOC.docx

《第二节小学生个体差异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小学生个体差异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小学生个体差异DOC.docx

第二节小学生个体差异DOC

第二章 学生指导

第二节 小学生个体差异

一、小学生认知特点差异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无意识状态向有意识状态过渡,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提高。

(一)感觉发展特征及其促进

感知觉是儿童心理发展最早也是速度最快的方面。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知的起点,一般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大类。

内部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儿童的视敏度:

指从一定距离感知和辨别细小物体的能力。

(二)知觉发展特征及其促进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知觉的种类

(1)物体知觉

①空间知觉:

形状、大小、深度等知觉;

②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

③运动知觉:

对事物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运动知觉分为真正的运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

第一,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照一定空间间隔和时剧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第二,诱导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导运动。

第三,自主运动。

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香薰或烟头,并注视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

第四,运动后效。

在注视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回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2)社会知觉

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

它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三部分。

社会知觉出现的几种偏差:

①社会刻板印象

②晕轮效应

③首因效应

④投射效应

2、知觉的发展特征

(1)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明显发展

(2)知觉的分析与综合水平提高

(3)知觉的策略性逐渐提高

(4)空间知觉与时间知觉的能力有了较好发展

(三)观察发展特征及其培养

1、观察的概念和品质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最高形式

品质:

目的性、精确性、全面性、深刻性

2、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较差

(2)观察缺乏精确性

(3)观察缺乏顺序行

(4)观察缺乏深刻性和概括性

3、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过程

(1)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2)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3)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4、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适度新颖原则)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四)注意的发展特征及其应用

1、注意的概念和特点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分类

根据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可以分为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3、主义的品质

(1)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分散

(2)注意的广度

4、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

(2)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3)小学生注意的品质逐渐提高

(4)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

5、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②注重演讲、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③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②培养间接兴趣

③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

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五)记忆的发展特征及其促进

1、记忆及其分类

记忆是人脑多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环节。

根据记忆有无目的性,可以将可以分为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

根据记忆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2、小学生记忆发展特点

(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增强

(2)小学生的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3)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记忆水平逐渐提高

3、小学生记忆力培养

(1)加强对小学生有意识记的培养

(2)对小学生进行意义识记的培养

(3)重视小学生记忆品质的培养

(4)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六)思维的发展特征及其促进

1、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1)小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发展特点

思维过程:

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不同环节、

分析:

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

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

抽象:

在头脑中提炼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概括:

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概括出来加以综合的过程

比较:

在人闹钟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

分类:

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他们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2)小学生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同时还存在着一个明显质变。

转折期:

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条件适当可以提前到三年级

(3)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3、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1)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知识经验

(2)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4)加强对思维品质的训练

(5)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6)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

①头脑风暴法

②戈登的分合法

③清单法

(七)想象的发展特征及其促进

1、想象的概念及分类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

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创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日益发展起来

(3)想象的内容逐渐接近现实

4、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表现储备

(2)丰富知识经验

(3)发展小学生的言语

(4)各科学习中培养想象力

(5)课外活动中培养想象力

(6)对学生的想象进行积极鼓励

(八)言语的发展特点及其促进

1、小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

(1)口头言语方面

入学前:

对话言语为主

小学阶段:

独白言语逐渐成为口头言语的主要形式

(2)书面言语方面

低年级:

书面言语落后口头言语

中高年级:

书面言语迅速发展,甚至超过口头言语

书面言语掌握的顺序:

识字、阅读、写作三方面

写作时书面言语的高级形式

(3)个体内部言语大致经历了出声思维时期、过渡时期和无声思维时期

(九)学生的认知差异及教育

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心理角度来看,包括认知差异与性格差异。

其中认知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

1、智力测量

最早:

法国、比纳和西蒙1905称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智龄:

通过对某一年龄组的测验项目来确定的,通过测验确定儿童的实际智力达到的年龄。

韦氏智力量表:

韦氏智力量表的离差智商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一种标准分数。

(1)信度

(2)效度

(3)标准化。

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

2、智力差异

(1)智力类型差异

指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智力水平高低的不同水平

(3)智力的群体差异

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3、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2)冲动型和沉思型

(3)具体型和抽象型

(4)辐合型和发散型

4、学生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考题再现:

1、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

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A投射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

解析:

D

2、同学们都在教室里认真听课,突然从外年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下。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解析:

B

3、张老师在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时,常常激励学生尽量列举所有可能的想法。

这种思维训练的方法是()

A分合法B清单法C试误法D头脑风暴法

解析:

D

二、小学生情感与意志发展

(一)情感及其发展特点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

(二)意志及其发展特点

三、个人差异与教育

四、小学生社会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