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491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docx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docx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2K311021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

  

(二)基本流程

  2.附属构筑物

  地下管线的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01:

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路基施工要点

  

(一)填土路基

  1.路基填料和粒径:

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

填土内不得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2.原地面处理:

排除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分层填实。

  3.防路基侧向滑移:

当地面坡度陡于1:

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宽度≮1.0m。

  

  图3.8.1坡面路基的处理

  4.填筑措施:

分层填土、压实,严禁倾填。

  5.路基压路机质量要求:

采用≮12t的压路机。

  6.管涵顶面高度控制:

应在填土高度超过管涵顶面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02:

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挖土路基

  1.原地面处理方面:

排除地面积水并疏干,妥善处理坟坑井穴。

  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

  3.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余量。

  4.压路机质量要求:

采用≮12t的压路机。

  6.雨水支管及检查井回填:

雨水支管及检查井四周无法使用大型压实机械压实,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03:

针对本讲义提问]

  三、质量检查与验收

  检验与验收项目:

主控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值。

(石方不做弯沉)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04:

针对本讲义提问]

  2K311022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

  

(二)填筑

  1.填土应分层进行。

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500mm。

  2.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二、路基压实施工要点

  

(一)试验段

  2.试验段目的主要有

  

(1)确定路基预沉量

  

(2)选用压实机具

  (3)确定压实遍数

  (4)确定每层虚铺厚度

  (5)选择压实方式

  (三)路基压实

  2.土质路基压实原则:

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块、轮迹重叠。

  3.碾压应作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

(超高段由内向外)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05:

针对本讲义提问]

  2K311030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

  

(二)运输与摊铺

  2.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覆盖苫布)

  3.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

  4.厂拌石灰土摊铺时路床应湿润。

  5.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

  2.摊铺好的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

  3.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

 

  5.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

  6.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06:

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

  (三)压实与养护

  1.混合料施工时由摊铺时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

  4.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

  三、级配砂砾(碎石)、级配砾石(碎砾石)基层

  (三)压实与养护

  1.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

  2.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坚实。

  3.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

  4.未铺装面层前不得开放交通。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07:

针对本讲义提问]

  2K311040 城镇道路面层施工

  2K311041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一)透层和粘层

  

(二)运输与布料

  3.对高等级道路,开始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辆以上。

  4.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外空挡等候,被摊铺机缓缓顶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08:

针对本讲义提问]

  三、压实成型与接缝

  1.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

  3.碾压速度做到慢而均匀。

  4.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段则遵循由低向高处碾压。

(我们总结一下,无论是路基、基层还是面层,压路机碾压时均要遵循“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先轻后重、轮迹重叠”16字方针)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

  5.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对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

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以防止骨料破碎。

  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1/2轮宽,并不应小于200mm。

  6.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

终压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7.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

亦可向碾轮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8.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

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10:

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接缝

  1.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2.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

  3.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

清除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使接槎软化,压路机先横后纵。

  五、开放交通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完待自然冷却至温度低于50℃时,方可开放交通。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11:

针对本讲义提问]

  2K311042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二、施工

  

(二)压实与成型

  3.改性沥青SMA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4.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三)接缝

  三、开放交通及其他

  1.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12:

针对本讲义提问]

  2K31104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二、混凝土面板施工

  (三)摊铺与振动

  (四)接缝 

  2.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

  另一种是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

两种方法见图示。

 

  

  图15-13胀缝传力杆的架设(钢筋支架法)

  1—先浇的混凝土;2—传力杆;3—金属套管;

  4—钢筋;5—支架;6—压缝板条;

  7—嵌缝板;8—胀缝模板

  图15-14胀缝传力杆的架设(顶头模固定法)

  1—端头挡板;2—外侧定位模板;3—固定模板

  

  3.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切缝方式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

纵缝施工缝有平缝、企口缝等形式。

  切缝时间:

25-30%(之前)左右

  切缝深度:

1/3—1/460—70厘米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13:

针对本讲义提问]

  (五)养护

  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保湿膜、土工毡、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宜为14~21d。

  (六)开放交通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

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14:

针对本讲义提问]

  2K320070 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2K320071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

  

(一)材料

  

(2)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三)施工

  

(2)碾压时压实厚度与碾压机具相适应,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应满足压实度的要求。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15:

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水泥稳定土基层

  

(一)材料

  

(1)应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6h以上的42.5级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用作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用作底基层粒料最大粒径:

城镇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过37.5mm;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过53mm。

  (三)施工

  

(2)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3)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活。

  (4)宜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湿润,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面层。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16:

针对本讲义提问]

  三、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

  

(一)材料

  (3)砂砾应经破碎、筛分,破碎砂砾中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7.5mm。

  (三)施工

  

(1)混合料在摊铺前其含水量宜为最佳含水量±2%。

  (3)应在潮湿状态下养护,养护期常温下不宜少于7d。

采用洒水养护时,应及时洒水,保持混合料湿润。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17:

针对本讲义提问]

  2K320072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一、《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验收主控项目:

原材料、混合料,压实度,面层厚度,弯沉值。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18:

针对本讲义提问]

  2K320073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一、材料与配合比

  

(一)原材料控制

  

(1)城镇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

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粗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26.5mm,碎石不得大于 31.5mm。

  (3)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洁净粗砂、中砂。

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

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19:

针对本讲义提问]

  三、常规施工

  

(一)摊铺

  (3)混凝土混合料由运输车辆直接卸在基层上。

  

(二)振捣密实

  (3)严禁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任何形式的振捣。

  (三)抹面养护

  

(1)振捣密实时严禁在面板混凝土上洒水、撒水泥粉。

  (四)做好接缝处理

  

(1)纵缝。

纵缝一般采用平缝加拉杆的形式,拉杆采用螺纹钢筋,其位置设在板厚的中央。

  

  图15-3路面连缝设置

  1-横缝;2-纵缝

  

(2)胀缝一般采用真缝形式。

胀缝使用的传力杆一般采用光圆钢筋。

  (3)横缩缝。

一般采用假缝形式。

与压入缝相比,切缝做出的缩缝质量较好,接缝处比较平顺,因此,缩缝施工应尽量采用切缝法施工。

[

讲义编号NODE95095900010100000120:

针对本讲义提问]

冬、雨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雨期施工质量控制

  

(一)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1)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

  (4)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二)路基施工

  

(1)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集中力量,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花或挖段过长。

  

(2)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

坚持当天挖完、填完、压完,不留后患。

因雨翻浆地段,坚决换料重做。

  (3)填方地段施工,应留2%~3%的横坡整平压实。

  (三)基层施工

  

(1)对稳定类材料基层,摊铺段不宜过长,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当日碾压成活。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未碾压的料层受雨淋后,应进行测试分析,按配合比要求重新搅拌。

及时开挖排水沟或排水坑,以便尽快排除积水。

  (3)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时,应采用排除地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4)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四)面层施工

  

(1)沥青面层不允许在下雨或下层潮湿时施工。

雨期应缩短施工工期,加强施工现场与气象部门和沥青拌合厂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勤测粗细集料的含水率,适时调整加水量,保证配合比准确性,严格掌握配合比。

雨期作业工序要紧密衔接,及时浇筑、振动、抹面成型、养生。

  二、冬季施工质量控制

  

(一)冬期施工基本要求

  

(1)当施工现场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环境气温低于-3℃时,应视为进入冬期施工。

  

(2)科学合理安排施工部署,尽量将土方和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

  (3)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

  (4)准备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等物资。

  

(二)路基施工

  

(1)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开挖冻土,挖到设计高程立即碾压成型。

  

(2)如当日达不到设计高程,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3)室外平均气温低于-5℃时,填土高度随气温下降而减少,-5℃~-10℃时,填土高度为4.5m;-11℃~-15℃时,高度为3.5m。

  (4)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

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00m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

  (三)基层施工

  

(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临近多年平均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得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

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防冻剂。

  (3)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

  (四)沥青混凝土面层

  

(1)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

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粘层、透层、封层严禁施工。

  

(2)必须进行施工时,适当提高沥青混合料拌合、出厂及施工温度。

运输中应覆盖保温。

下承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冰、雪、霜等。

施工中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

摊铺时间宜安排在一日内气温较髙时进行。

  (五)水泥混凝土面层

  

(1)搅拌站应搭设工棚或其他挡风设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温度不应低于5℃。

  

(2)当昼夜平均气温在0℃~5℃时,应将水加热至60℃(不得高于80℃)后搅拌;必要时还可以加热砂、石,但不宜高于50℃,且不得加热水泥。

  (3)混凝土拌合料的温度应不高于35℃。

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4)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温度不应低于5℃。

  (5)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

成型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混凝土面层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6)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严禁受冻。

  (7)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三、高温季节施工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规定

  

(1)气温高于3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在30℃~35℃、同时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应按高温季节施工的规定进行。

  

(2)应避开髙温施工季节施工水泥混凝土面板。

  

(二)高温施工规定

  

(1)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必要时可适当掺加缓凝剂,特髙温时段混凝土拌合可掺加降温材料(如冰水)。

尽量避开气温过髙的时段,一般选择晚间施工。

  

(2)加强拌制、运输、浇筑、做面等各工序衔接,尽量使运输和操作时间缩短。

  (3)加设临时罩棚,避免混凝土面板遭日晒,减少蒸发量。

及时覆盖,加强养护,多洒水,保证正常硬化过程。

  2K320075压实度的检测方法与评定标准

  一、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两种,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黏性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

  二、压实密度的测定过程

  1.重型击实试验

  2.现场实测干密度和含水量:

一般黏性土采用环刀法、灌水法或灌砂法;砂质土及粗粒的石质土采用灌砂法。

  3.计算压实度:

实测干(质量)密度与最大干(质量)密度的比值,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4)压实度均为主控项目,必须达到100%合格

  三、压实质量的评定

  

(1)路基压实度标准

  检验频率:

3点/1000㎡;

  检验方法:

环刀法、灌水法、灌砂法

  

(2)路面压实度标准

  检验频率:

1点/1000㎡;

  检验方法:

灌水法、灌砂法、蜡封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