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作文S版三年级上语文百花园作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191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作文S版三年级上语文百花园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选作文S版三年级上语文百花园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选作文S版三年级上语文百花园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精选作文S版三年级上语文百花园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精选作文S版三年级上语文百花园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作文S版三年级上语文百花园作文.docx

《精选作文S版三年级上语文百花园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作文S版三年级上语文百花园作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作文S版三年级上语文百花园作文.docx

精选作文S版三年级上语文百花园作文

教学

要求

1.感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2.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生字,了解足字旁的意思,练习说话。

3.培养认真审题、做题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1.认真阅读短文,激发阅读兴趣。

2.进行说话训练,激发学生想说的愿望。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完成练习题。

2.认真阅读短文,激发阅读兴趣。

投影。

一 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1)投影书中的图片。

认真观察,了解衣字旁和示字旁的意思。

(2)写出带有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

比比谁写得多。

2.读词语,说词语。

(1)投影书中的词语。

读一读。

(个人读,齐读。

  尾巴长长的 泡泡圆圆的 牛角尖尖的 雪白的浪花 金色的沙滩 蔚蓝的大海

  

(2)照样子,说词语。

嘴巴大大的  眼睛鼓鼓的  竹竿细细的  火红的枫叶  碧绿的小草  紫色的葡萄

3.读句子,写句子。

(1)朗读句子。

(2)写句子。

  小妹妹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

王二小是那么机智,那么勇敢。

二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宿新市徐公店》。

1.借助拼音读通古诗。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语。

师生共同释疑。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练习背诵。

三 阅读平台

阅读《快乐的回忆》。

1.认真阅读短文。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分自然段读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3)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短文介绍了作者小时候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贴鸡毛”的情景。

2.说话练习。

贴鸡毛多有趣呀!

请你按顺序说一说这个游戏怎样玩儿。

(1)个人练习说。

(2)分小组说,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3)各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说。

(4)师生共同评议。

1.以“玩儿”做话题,开展一次活动。

2.在玩儿中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当时的场面。

3.练习说话,把说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段话。

投影。

一 揭示课文题目

同学们都喜欢玩儿,也一定玩儿得很开心。

那么,我们就用“玩儿”做话题,开展一次活动吧。

(板书:

玩儿得真开心)

二 提出活动要求

1.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商量大家玩儿什么,怎么玩儿。

2.玩儿中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当时的场面。

三 开展活动

四 练习说话

1.各组汇报玩儿的是什么,怎么玩儿的。

2.在游戏过程中,人物有哪些动作?

什么表情?

场面如何?

3.分小组练习说话。

选择一个玩儿得最开心的情景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说得好。

4.请学生在全班说。

全班共同评议。

五 练习写话

把说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段话。

例文:

捉 迷 藏

下课了,我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儿捉迷藏。

一开始,我对同学们说:

“你们先藏起来,让我捉。

”同学们答应了。

我把眼睛伏在墙上数:

“10,9……1。

”等我抬起头,同学们都不见了。

我东张西望,四处寻找。

咦,他们藏到哪儿去了?

操场上一个人影都没有。

就在这时,我听见有同学小声笑的声音,我顺着声音找了过去,原来有个同学躲在一棵大树的后面。

我悄悄地走到树后,趁他不注意一把抓住了他。

我马上欢呼起来:

“捉住了,捉住了。

”藏在花坛后、球台下的同学们都伸出了脑袋,和我一起欢呼起来,庆贺我的胜利。

捉迷藏真好玩儿,真有趣呀!

教学

要求

1.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因果”句式,积累有关生肖的成语,进行说话练习,学写观察日记。

3.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重点

难点

1.学习“因果”关系的句式。

2.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3.学写观察日记。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读读绕口令,看谁读得好。

2.把句子补充完整,学习“因果”关系的句式。

3.读读背背,积累古诗和成语。

投影。

一 语海畅游

1.读读绕口令,看谁读得好。

(1)练习读绕口令。

(2)齐读。

(3)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4)说说自己积累的绕口令。

①两只小白鸽,一只大天鹅,它们口很渴,喝水很快乐。

②张婶种黄瓜,一根四两八。

乐坏了小花花,脱下花褂褂。

包起大黄瓜,抱着当娃娃。

2.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读书中的句子,明确要求。

(2)自己练习完成。

(3)读自己补充完整的句子,检查前后内容是否恰当。

(4)投影出示同学的句子,共同订正。

  “因为”是原因,“所以”是结果。

  ①因为下雨了,所以我今天没有到公园去游玩。

②因为丁丁生病了,所以他今天没有来上学。

二 积少成多

1.读读背背。

(1)朗读古诗《蜂》。

(2)说说你对古诗的理解。

同学互相补充。

老师小结:

这首诗借蜜蜂采百花酿蜜后,自己却享用得很少的现象,反映了农民一年辛苦劳动,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得不到温饱,全被统治者剥夺去了的现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剥削人的不平等现象。

该诗言简意赅,含意深刻,引人深思。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练习背诵。

2.我的采集本。

(1)认读成语。

投影出示成语:

  鼠目寸光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画龙点睛打草惊蛇马到成功亡羊补牢呆若木鸡狗急跳墙

  

(2)理解意思。

(3)抄写成语。

(4)交流自己搜集的与生肖有关的成语。

  一马当先为虎作伥老态龙钟虎头蛇尾九牛一毛龙潭虎穴鸡犬不宁抱头鼠窜

1.阅读短文,理解内容。

2.口语交际练习。

3.学写观察日记。

投影。

一 阅读平台

1.默读观察日记。

(1)标出自然段,画出不认识的字。

(2)查字典学习不认识的字。

(3)朗读短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分自然段读短文。

(1)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这则观察日记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3.朗读全文,进行讨论。

(1)朗读全文。

(2)讨论:

①小蚂蚁是怎样把比它大得多的面包渣儿搬回家的?

②你想跟小蚂蚁说些什么?

二 能说会道

主题:

有趣的动物世界

1.明确说话要求。

要求:

(1)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2)认真听别人介绍,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等同学介绍完后再提问。

(3)认真回答别人的提问,把意思表达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2.分小组进行说话练习。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师生进行评价)

三 笔下生辉

学写观察日记

1.明确要求。

(1)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动物。

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样的?

它喜欢吃什么、玩儿什么?

(2)想一想:

你对小动物的哪些方面感兴趣?

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2.明确日记的格式。

3.独立习作。

4.集体修改。

5.投影出示同学的日记,师生共同评价。

例文:

观察日记

8月15日  星期二  晴

放假了,妈妈把我送到了外婆家。

一天,我跑到小溪边,捉到了一些小虾,带回家养在玻璃缸里。

这些小虾,有的通身透明,是才长大的;有的颜色青灰,是老的。

这些小虾真有趣。

它们吃食物很小心,总是先用“钳子”碰一下,然后赶紧往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再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起来吃。

吃饱了的小虾,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玻璃缸壁上休息。

有一次,我用小树枝逗正在休息的小虾。

它立刻窜到缸底,不停地舞动着细长的“脚”,“钳子”一张一张的,“胡子”一翘一翘的,连眼珠也一突一突的。

它的样子可好玩儿了。

快开学了,妈妈到外婆家来接我。

临走时,我抱着玻璃缸来到了小溪边,把这几只小虾放回了小溪中,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教学

要求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做题的良好习惯。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学写请假条。

3.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

重点

难点

1.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2.学写“把”字句。

3.学写请假条。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完成“语海畅游”部分的练习。

2.积累名言警句。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投影。

一 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用同音字组词、造句,训练学生运用同音字的能力。

(1)读课本中的词语和句子。

(2)理解词语的意思。

体会同音字如何运用。

(3)你能按照上面的例子自己选一组同音字组词造句吗?

学生独立练习。

蜜 甜蜜 我们的生活多甜蜜。

密 秘密 这是一个秘密,不能告诉你们。

2.照样子,写出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1)认真读课本上的词语,理解意思,明确要求。

(2)独立完成练习。

(3)投影出示同学的练习,集体进行订正。

红 红彤彤  黄 黄澄澄  绿 绿油油  黑 黑漆漆  白 白茫茫  金 金灿灿

  3.照例子,改写句子。

(1)读例句,理解意思。

学写“把”字句。

(2)学生独立改写。

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讲解。

(3)投影出示句子:

  我们打开了电脑。

  我们把电脑打开了。

二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1)读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2)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实际谈体会。

(3)朗读句子,练习背诵。

个人练习背,同桌互查背诵。

(4)把句子抄写在采集本上。

1.阅读短文,理解内容。

2.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学写请假条,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投影。

一 阅读平台

1.朗读短文,把短文读正确,读通顺。

2.理解内容。

(1)读短文。

边读边思考:

①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②说说利普希发明望远镜的过程。

(2)组织讨论。

①一次偶然的发现后,利普希是怎样做的?

②他这样做取得了什么成就?

3.读短文,谈感受。

朗读短文,说说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 能说会道

主题:

请假

1.读一读提示,明确本次说话的要求。

2.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1)打电话请假。

①想一想:

如果是打电话向老师请假,你准备怎么说?

假如老师同意或者不同意,你又准备怎么说?

②演一演。

分组进行练习。

请一位同学扮演老师。

③各组派代表在全班表演打电话请假。

其他同学认真看,然后进行评价。

(2)请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向老师请假。

①想一想你怎样对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说。

②同桌练习:

怎样请别人帮自己向老师请假。

③请同学在全班演一演。

3.总结。

进行口语交际,把自己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语句要通顺,还要注意说话要有礼貌。

三 笔下生辉

学写请假条

1.向老师请假,可以给老师打电话,可以请爸爸、妈妈或小伙伴跟老师说,也可以写一张请假条自己送给老师,或者请亲友送给老师。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样写请假条。

2.投影出示书中的请假条。

(1)请同学读读请假条。

(2)说说请假条应该写清哪些内容。

(①为什么请假。

②请多长时间。

③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3)注意请假条的格式。

边看投影,老师边讲解。

3.练习写请假条。

如果你有事要向老师请假,该怎样写请假条呢?

试着写一张请假条。

4.集体订正。

(1)投影出示同学写的请假条,大家评评好在哪里,还有什么毛病。

(2)认真修改请假条。

例文:

请 假 条

张老师:

我奶奶生病住院了。

今天下午我要陪妈妈到医院看望奶奶,特请假半天。

请批准。

您的学生 王小红

3月27日

教学

要求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2.完成本次练习的习题,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重点

难点

1.能认真观察一处景物,并清楚明白地写出来。

2.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完成“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的练习。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注意积累的好习惯。

投影。

一 语海畅游

1.比一比,再组词。

(1)读准字音,比较异同。

(2)口头组词。

(3)独立完成练习。

(4)集体订正。

幻(幻想) 慢(慢车) 芒(光芒) 刻(立刻)

幼(幼小) 漫(弥漫) 茫(茫茫) 该(应该)

2.和同学商量一下,照例子,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投影出示例句。

(2)朗读句子,理解意思。

(3)改写时注意标点符号。

(4)独立改写句子。

老师巡视指导。

(5)投影出示同学改写的句子,共同评价。

出示句子:

①我们来到海洋馆。

②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鱼。

我们来到海洋馆,看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鱼。

二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读通古诗《鹿柴》。

(注意“柴”的读音是zhài)

2.朗读古诗,理解意思。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提出不懂的词句,大家讨论。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空旷的山里不见有人,只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

阳光斜射进森林深处,又返照在一片青苔之上。

(4)练习背诵古诗。

三 阅读平台

阅读诗歌《雨中的树林》。

1.默读诗歌。

(1)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2)借助字典,独立识字。

2.朗读诗歌。

(1)个人练习读,把诗读通顺。

(2)齐读诗歌,把诗读流利。

(3)理解诗歌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1.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2.观察一处景物,并清楚明白地写出来。

投影。

一 能说会道

1.阅读说话提示。

2.明确说话要求。

主题:

谁是最佳小导游

要求:

(1)介绍自己的家乡时,要注意把家乡最可爱的地方介绍给游客。

(2)说话时,语句要通顺连贯。

(3)认真听小导游介绍。

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他提问。

小导游要认真回答。

3.先在小组练一练。

4.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说一说。

5.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评出十佳小导游。

二 笔下生辉

观察一处景物,再写下来。

1.观察时要从整体到部分。

2.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样子、颜色,还可以闻闻那里有什么气味,听听有什么声音。

3.先把自己观察的景物说一说,然后同学之间进行评议。

4.把观察的景物写出来。

(1)写作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2)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具体。

(3)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连贯。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5.完成习作后,认真读一读并作修改。

例文:

家乡的青山

我的家乡四面环山。

这里的山,不像泰山那么雄伟,华山那么险峻。

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青山周围云雾缭绕,站在山顶,好像进入了仙境。

春天,青山的小草极嫩,嫩得使人舍不得碰它。

山坡上那一朵朵的桃花,灿若朝霞,再经姹紫嫣红的山花点缀,好似绿绒毯上五彩缤纷的图案,真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夏天,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等等。

野花的芳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蝴蝶,它们在花朵上翩翩起舞,给青山增添了色彩。

秋天,漫山遍野都是金黄色,山间的树上长满了沉甸甸的果实。

那柿子活像黄琥珀雕刻的一样,闪耀着光彩。

那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压弯了树枝。

山上的一切都换上了黄装。

远远望去,大山像一个披甲的壮士,矗立在那里。

冬天,山顶上、山腰、山脚下都是雪,整座山银装素裹,真是壮观。

家乡的山很美,那一座座青山终日坐落在这里,它们总是第一个把太阳呼唤出来,也是最后一个送太阳落入地平线。

我爱家乡的山。

教学

要求

1.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培养认真查字典的好习惯。

2.完成本单元的练习题,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3.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

难点

1.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2.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认真查字典的好习惯。

2.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3.完成读读背背,阅读短文。

投影。

一 语海畅游

1.自学汉字。

(1)默读自学提示。

(2)明确要求。

(通过查字典学习不认识的字)

(3)朗读“门票”内容,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4)查字典自学汉字。

(5)同桌交流:

说说用什么方法查字典,理解字义。

(6)投影出示生字,集体认读。

  2.照样子,组词语。

(1)读例子中组的词语。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词语接龙。

(3)练习口头组词。

(4)独立完成练习。

(5)集体订正。

投影出示学生组的词,进行评价。

(及时表扬组词比较多的同学,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劝:

(劝告)→(告急)→(急忙)→(忙乱)

招:

(招手)→(手表)→(表达)→(达到)

终:

(终于)→(于是)→(是否)→(否则)

二 积少成多

1.读读背背。

(1)默读古诗《游子吟》,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自学生字。

(2)了解作者。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

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其诗感伤遭遇,多寒苦之音。

有《孟东野诗集》。

(3)朗读古诗。

①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

②反复诵读,把古诗读流利。

(4)理解古诗的意思。

①自己理解。

②小组进行交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相互补充)

(慈爱的母亲飞针走线忙个不停,儿子要出门远行,赶紧把衣衫缝补。

临行之前缝得又细又密,担心孩子走后迟迟不能回到家中。

谁说小草的一颗心能够报答母亲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深厚恩德?

(5)练习背诵。

2.我的采集本。

(1)朗读“我的采集本”的内容。

(2)说说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每年的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用爱心去帮助盲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3)互相交流各自的采集本。

三 阅读平台

1.自由读短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3.朗读短文,读准字音,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4.理解短文内容,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从电视上看到兴安小学几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消息,心里很难受。

第二天,“我”把自己积攒的52元8角寄给了兴安小学的同学们。

5.组织讨论。

说说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脚步也显得格外轻快”。

(因为“我”为失学的同学奉献了自己的爱心,所以心里美滋滋的。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漫画,培养观察能力。

准备漫画图片。

一 能说会道

1.默读说话提示。

2.明确说话要求。

(1)把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一件事讲给同学们听。

(2)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

(3)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再说得具体一点儿,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

(4)进行评议。

(内容:

讲述人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流利等)

3.分小组进行说话练习。

4.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二 笔下生辉

1.看图作文。

要求:

(1)认真观察四幅图,明确图意。

(2)按图的顺序把故事写下来。

(3)写完以后读一读,看看四幅图的内容是否写完整了。

2.指导看图。

(1)投影出示漫画《放假第一天》。

(2)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看看图中说了一件什么事。

(放假第一天,父亲把熟睡中的儿子带到了牧场。

孩子睡醒了,看到美丽的景色高兴极了。

(3)观察每幅图,想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人物关系及所发生的事情。

第一幅图:

放假第一天,天还没亮,父亲和一位邻居来到儿子的卧室。

第二幅图:

他们将儿子连床一起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图:

父亲驾车在公路上行驶。

警察叔叔帮助维持秩序。

第四幅图:

天亮了,父亲躲在树丛后。

儿子睁开眼,看着眼前美丽的景色,高兴极了。

(4)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5)按图的顺序把故事写下来。

注意这四幅图的内容要衔接。

例文:

放假第一天

放假了,儿子从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了。

晚饭以后,他带着对假期的美好憧憬甜甜地睡着了。

清晨,父亲和一位邻居叔叔蹑手蹑脚地走进了儿子的房间。

原来,父亲看到儿子平时学习很紧张,很想让他放松放松,于是决定把儿子带到牧场,在放假第一天给他个惊喜。

他们悄悄地来到儿子的床边,小心翼翼地将儿子和床一起搬了起来,轻轻地抬上了汽车。

父亲开着汽车缓缓地走着。

街上太乱了,父亲怕吵醒儿子,不时地提醒着周围的人不要大声喧哗。

这时,一位警察叔叔赶了过来,问明了情况。

他很受感动,急忙疏导交通,请大家不要喧哗。

在大家的帮助下,父亲把车开到了郊外的牧场。

父亲把儿子连床一起搬到了牧场的空地上,然后悄悄地躲进了树丛中。

太阳升起来了,伴着几声鸟叫,儿子从睡梦中醒来。

他睁开双眼,望着床前成群的牛羊、打鸣的公鸡、跳跃着的兔子,好像在梦中一样。

他坐了起来,透过朦胧的雾气,惊喜地望着远处的高山、树林,近处的牛羊,望着这美丽的大自然,高兴地笑了。

孩子快乐地度过了假期的第一天,而躲在树丛后的父亲也欣慰地笑了。

教学

要求

1.培养与人交往要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2.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积累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1.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

2.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

2.积累成语。

3.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投影。

一 语海畅游

1.我会连。

(1)读读词语,理解意思。

(2)独立连线。

(3)投影,集体订正。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练习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1)读句子,自己练习加标点符号。

(2)和同桌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加。

(3)投影,集体读一读。

  圆圆摇摇头说:

“明年,我该上小学啦!

林林诚心诚意地说:

“那我一定托人把龙眼捎给你。

二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积累诚实守信的成语。

(1)读词语。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言行一致:

说的和做的一致。

 诚心诚意:

心意很真诚。

废寝忘食:

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坚持不懈:

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

 表里如一:

形容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

竭尽全力:

用尽全部力量。

 孜孜不倦:

非常勤奋,不知疲倦。

坚韧不拔:

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光明磊落:

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荡。

锲而不舍: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脚踏实地:

形容做事踏实认真。

 业精于勤:

只有勤奋,学业才能精进。

(3)抄写成语。

三 阅读平台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默读短文,回答问题。

(2)朗读短文,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

(3)带着问题,再读短文。

(4)组织讨论。

①周处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他死呢?

②后来,他经过深思明白了什么,又是怎样去做的?

1.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按一定的顺序描述自己。

投影。

一 能说会道

1.读题目:

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我

2.明确要求。

(1)说说不同年龄段的自己。

(2)注意观察照片,说说现在和小时候的你有什么不同。

(3)展开想象,说说十年后你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3.分小组交流。

4.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

二 笔下生辉

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认真观察照片或镜子中的你,重点观察外貌、姿态和表情。

(2)按顺序描述自己。

(3)展开想象:

十年后的你又是什么样子,在做什么?

2.选择其中一个年龄段的你,写下来。

3.读读自己的习作,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再进行修改。

例文:

照  片

我有一张骑在马上的照片。

那是去年国庆节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