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141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

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蛰伏(zhé)   嗜好(shì)   谄媚(chǎn)  焚膏继晷(guǐ)

 B.引吭(háng)   阴霾(mán) 城垣(yuán)  纨绔子弟(kù)

 C.粘连(zhān)   翌日(yì)   啜泣(chuò) 自怨自艾(ài)

D.吮吸(shǔn)   凛冽(liè)   翘首(qiào)  长歌当哭(dà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类妄图在其他生命的遗骸之上建立起文明乐园,而沙尘暴、赤潮、厄尔尼诺以席卷之势迎面扑来,向不可一世的人类发出最后通谍。

 B.文化臻于成熟的宋王朝携带百余年的积淀南迁,雅正的文化与明秀的山水相逢,杭州从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天堂,她不会随朝代的更迭而褪色。

C.该品牌沙发融中西文化之精粹,质量上乘,造型现代,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最近荣膺“长三角市场年度最畅销家俱”的称号。

 

D.足球市场曾经一度乌烟障气,假球、赌球、黑哨甚嚣尘上,球迷一谈起足球就唉声叹气,说明整个足球体制非得下大力气改革不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而不是靠政府权力的恣意介入,后者往往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却是问题产生的源头。

B. 知识渊博的教师自然受学生欢迎:

他能做到文化经典信手拈来,滔滔不绝;古今中外。

天文地理,如掉书袋,如数家珍。

C.乔布斯的生活片断被无限放大,他的话受到人们的热捧,甚至“不要为别人而活”这样的话也被一些年轻人断章取义,奉为“创业宝典”。

 D.前段时间,电信、联通涉嫌垄断一事传得纷纷扬扬,两家运营商日前承认企业经营确实存在不合理行为,同时承诺尽快整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消费者从不懂得何为权益到勇于维权,从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到形成有序的消费环境,监管、经营、消费三方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B.结核病人要实行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及其日常用品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

C.“死不起”“天价墓”现象主要是由殡葬乱收费造成的,为防止此类情况不再发生,全省民政系统将对殡葬单位进行价格检查。

D.各级政府要坚持问政于民的方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5.青蓝中学“田园风”文学社即将成立,北山中学“登峰”文学社前去祝贺。

请你替“登峰”文学社拟写一句贺词,要求语意切合、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分)

6.根据示例,另选一种动物,写一组句子。

(不要求与示例字数相同)(4分)

 示例:

 鼠:

卧虎藏龙的行列/却让这小老鼠占了先/秘诀只有一个字/钻!

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答题。

(5分)

   近日,有人通过网络传播有关“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的信息,挑拨民族矛盾,煽动公众情绪。

   经查,此信息是河南省洛阳市一李姓男子故意编造并通过手机短信散布的,郑州市戚某将收到的手机短信谣言转发到QQ群后在互联网上扩散,李某和戚某因编造和传播谣言已被治安拘留处罚。

   公安部门发现,11月11日至16日,新疆石河子木某、鸟鲁木齐刘某、伊犁州张某、巴音郭楞州甘某等4人分别通过手机短信、微博、QQ群大量转发该谣言,公安部门已分别依法对这4人予以治安处罚。

(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要点。

(不超过30字)(3分)

 

(2)根据新闻内容,请代“警方”写一条警示语,要求语言准确、鲜明、得体。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谈起生物多样性,大家好像都明白,又不太明白,多数人属于一知半解。

不少机构和组织都在关注,可在现实决策中,其地位却不够明显。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了一个概念看似很近、行动却很遥远的话题。

   为何会这样?

从根本上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质依然是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近,来自于保护需求的紧迫性;远,是由于发展需求的急迫性而无暇顾及。

在两者的博弈中,怎样许生物多样性一个未来?

答案就在我们手中。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念近在咫尺。

因为其形势十分严峻,不认识,不行。

有一组数据: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每年有1300万公顷森林消失;l/4的哺乳动物、l/8的鸟类和l/3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

3/4的渔场已枯竭、废弃或面临减产的危险;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的1000倍。

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现实值得反思。

作为地球上百万生命中的一员,作为地球上最顶级的物种,人类正在用其20万年的历史,暴珍地球40亿年累积的财富,不能说这些不是我们一手造成的结局。

   与发展眼前利益相较,生物多样性保护似乎遥不可及,不关当代,其未来也近乎未知。

   要发展,不可能不要资源,要资源,生物多样性就会受到影响。

这是在发展中不可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问题。

其实,要资源并不可怕,可怕的在于我们认知的有限加上短视的目光,以及在急功近利观念指导下的发展模式。

   作为百万物种的一种,人类要想认知整个自然,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显示,目前,科学家只能识别全球500万~3000万物种当中的近200万种。

也就是说,大量的物种或许未曾与人类相识就已经悄然消失。

而对于物种的消失,更是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无从知晓,至于其消失后的影响。

人们很难去预计,也少有精力去担忧。

   相对于认知的模糊,更严重的是我们曾经的短视。

人们若能有自知之明,进而体现在行动中的小心翼翼和三思而后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局面也许不会像今日这般严峻。

可现实中,认知的局限并未成就人们自身的谨小慎微,反而催生了相当长时间内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念,以及随之而来的、无休止的人为干扰。

有的水电站即使对鱼类洄游和产卵有影响,依然成功上马;有的滩涂湿地围填即使对候鸟迁徒有影响,依然填得不亦乐乎。

一些决策者心里,虽知生物多样性保护链往与眼前经济利益和发展需求有冲突甚至相悖,但因保护难有政绩、难见效果,因此,他们做出了可以理解、却不太妥当的决策。

事实面前,我们需要觉醒,需要釜底抽薪。

即使当下难见效果,即使没有留下政绩.但历史的使命会让我们所做的成为永恒。

8.下列不属于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却很遥远”的原因的一项是

 A.着眼于当下的急功近利的发展观。

 B.对物种的消失存在认知的模糊。

 C.认知短视及无休止的人为干扰。

 D.生物物种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

9.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作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生物保护与敬畏自然

B.生物保护从现在做起

C.许生物多样性一个未来

D.生物多样的保护与发展

10联系全文,指出画线句中“需要釜底抽薪”的具体内涵。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春   雨

[美国]伯纳德·马拉默德

   乔治·费舍尔已经醒了,但仍然躺在床上,他想着白天目睹的那次车祸。

一个年轻人被一辆汽车撞了。

乔治深深地同情这个人,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八九岁,当时,他很想上前安慰他,可是就是不知该怎样说出来。

乔治回家,心中一直还憋着这未说出口的话。

   回到那间黑暗的屋子,躺在床上,听到女儿弗洛伦斯把钥匙插进锁里的声音。

她悄声对人说:

“你不进来呆一会儿吗?

   “不。

我明天九点有课。

   乔治想,这个小伙子真是好孩子。

弗洛伦斯和他在一起,一准叫人放心。

她有点像她妈妈,不知道该怎样和好人相处。

   一连不少天乔治都没有睡觉,这是因为他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他总是躺在那里想象着,这些事情都是冲着他发生的。

在这些无眠的夜里乔治想着白天所发生的事,他对那个垂死的年轻人说“不要怕”,他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说“你理解我的孤独”。

他告诉妻子和女儿他对她们是怎么想的。

   “贝蒂,”他对妻子说,“有一回你让我说了话,但是那不是你,而是海,是那黑暗,还有那水拍打桥墩横梁的声音。

这些富于诗意的东西让我感到了人是多么孤独……”

   他对弗洛伦斯说:

“你从小我就爱你,可自从你拒绝上大学,我对你就失去了最后一点点感情。

你让我最满意的事情是常常把像保罗那样受过教育的小伙子带回家,但你却又和他们处不长久……”

   乔治不断地向自己说这些事,直到黎明的第一抹灰白色的光溜进卧室,睡在另一张床上的贝蒂的侧影更清晰。

   一天,门铃响了。

来人是保罗,他戴一顶旧帽子,穿一件雨衣,肩上已淋湿了。

   “保罗,下雨啦?

   “下点小雨。

   保罗进来了,但没有脱下雨衣,“弗洛伦斯呢?

   “她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了,她母亲到什么地方去打桥牌或玩麻将了。

   保罗有点失望,朝门口走去。

   “哦,很抱歉。

”乔治说,心里希望这个年轻人能待一会儿。

   保罗到了门口又转过身来,“费舍尔先生。

   “嗯?

”乔治应道。

“和我出去散散步怎么样?

“你不是说在下雨吗?

“只是春雨而已。

”保罗说。

“好吧,”乔治说,“散步,对我有好处。

”他进到他的房间去找雨鞋。

他感到一阵激动。

刚一走上大街,冷雾就落在他的脸上,乔治可以感觉到一阵激动像电流一样流遍全身。

整个天空都飘洒着白白的雾水,街灯上也挂满了水珠。

充满水汽的风从新泽西州吹来,越过赫德森河,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有时,风把雾珠吹进乔治的眼里,使他好像触了电一般,身上一阵惊悸。

他迈着大步跟上保罗。

他很想喊出来,但他不想让保罗看出来。

   保罗一直在讲话,他讲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们的故事,谈起这次战争,又谈论起了人民。

乔治向这个孩子讲了在车祸中死去的那个年轻人的故事,当他发现这个故事让保罗深受感动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后来他们就谈起了弗洛伦斯。

乔治有些不安,并且有点害怕。

   “弗洛伦斯挺漂亮,长着那么一头红发。

”保罗说,他那个神态好像是在讲述自己。

   乔治没有说什么。

   “费舍尔先生,”保罗很认真地告诉他,“弗洛伦斯爱上我了,她是这么对我说的。

我也想爱她,因为我很孤独,可我不知道——我对她爱不起来。

我们在河滨路散步,她说我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她要去看电影。

   乔治感到自己心跳得很厉害。

他感到他是在倾听他们的秘密,然而这些又不是什么秘密,因为他一生中早就知道这些。

他想要说话——告诉保罗自己也和他一样。

他想要告诉保罗他

一生中是如何孤独,如何彻夜不眠,不是做梦就是想这想那直至东方发白。

但是他没有说。

   “我知道你的意思,保罗。

”他说。

   他们冒着雨往回走,雨下得大起来……

   进屋,乔治脱掉雨鞋,把淋湿的帽子和雨衣挂到了卫生间。

他轻轻地从收音机里调出一些爵士音乐,点燃一支雪茄,然后关了灯。

在黑暗中站了一会儿,他来到窗前,把窗帘拉到一边去。

   春雨飘落着,落在一望无际黑黝黝的泽西河岸,落进奔腾流淌的河水。

雨点拍打着高大的枫树的叶子,发出单调的声音。

冷雨洒窗,乔治感到泪水已流到了腮边。

   他内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欲望,他想要说他从来没有说出的话。

他想要告诉她们他发现了自己,而且再也不会失落,再也不会沉默。

他爱保罗,他爱弗格伦斯和贝蒂,他也爱那个在车祸中死去的年轻人。

   “我必须告诉她们。

”他想,他先推开了弗洛伦斯房间的门。

   弗洛伦斯在睡觉。

他能听到她那轻轻的呼吸声。

   乔治想说的那些话又凝滞不动了。

   (有删改)

11.当谈起弗洛伦斯时.乔治为什么会“有些不安,并且有点害怕”?

(2分)

12.怎样理解乔治的两次激动?

请作分析。

(4分)

①“好吧,”乔治说,“散步,对我有好处。

”他进到他的房间去找雨鞋。

他感到一阵激动。

②刚一走上大街,冷雾就落在他的脸上,乔治可以感觉到一阵激动像电流一样流遍全身。

13.小说多次写到车祸中的年轻人,有什么作用?

(4分)

14.结合文意,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4分)

15.“乔治想说的那些话又凝滞不动了”,小说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从结构和主题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

释褐①江夏王国侍郎,转奉朝请,迁武昌太守。

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挞②水还之。

其它事率多如此。

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

江左多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

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者,遂为人所讼,征下延尉,被劾数十条。

当时士大夫坐法不受立远度己无赃就立三七日不款犹私藏禁仗除名。

   后起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高祖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

时泉陵侯渊朗为桂州.缘道剥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俸钱,并无所取。

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而性果断,民不敢非,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治状,高祖每优诏答。

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与责贱书疏,抗礼如一。

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

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

每戏语人云:

“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

”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选自《梁书·良吏传》,有删节)

   [注]①释褐:

脱下布衣,这里指开始做官。

②捷:

担运。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

推崇

 B.后起为武康令,愈厉廉节   厉:

激励

 C.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伺:

伺候

 D.民不敢非,畏而惜之   惜:

敬爱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至是乃折节为吏   今君乃亡赵走燕

B. 所过若营家焉   去今之墓而葬焉

C.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者   不赂者以赂者丧

 D.复为受罚者所谤   然此可为智者道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馈遗秋毫无所受、每以钱买民井寒水、每食干鱼数片、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及妻子饥寒如下贫者等,都表现了何远勤政廉洁的思想品质。

 B.本文由点及面,既写何远耿直无私,尽心执政,关心百姓,淡泊荣辱,深受人民的爱戴,也妙用“士类益以此多之”一语推及其他士大夫之品行。

 C.文章在正面描写的同时也运用侧面烘托手法,例如写泉陵侯渊朗一路抢掠骚扰,但进人始兴不敢侵犯一草一木,以此来突出何远治理始兴的政绩及他的威望。

D.文中写何远因性格刚毅果断,为官公正,责罚严明,视富豪强霸之人为仇敌,所以他两次被受罚者诬告而免除官职。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当时士大夫坐法皆不受立远度己无赃就立三七日不款犹以私藏禁仗除名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3分)   

 

(2)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

(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l—22题。

(7分)

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姻茏日暗神州。

21.首联与宋人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3分)

22.这首诗联想丰富,请就此作赏析。

(4分)

(三)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

   子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论语》)

   胡氏曰:

“许昌靳裁之有言曰:

‘士之品大概有三: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

’志于富贵,即孔子所谓鄙夫也。

”(朱熹《论语集注》)

   注:

胡氏(胡寅,一说指其父胡安国,或其弟胡宏)、靳裁之(胡安国之师),均为南宋大儒。

23.鄙夫“患得患失”的根本原因和严重后果分别是:

、。

(2分)

24.根据上面的文字,概括儒家的价值观并作简要评析。

(3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

(2),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韩愈《师说》)

(3)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4)此去经年,。

,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李白《赠汪伦》)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散文作家梁衡经长久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升华,才有了从山水散文向人物散文的“华丽转身”;走南闯北的温州企业家们悄悄完成了从关注经济财富到扛起社会责任的“华丽转身”。

   华丽的转身,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变化,更是一种境界。

这也许是思想的成熟,也许是智慧的选择,也许是价值的体现……

   请以“华丽的转身”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选择题:

每个3分

1

2

3

4

8

9

16

17

18

 5、(3分)

6、(4分)

7、

(1)(3分)

(不超过30字)

(2)(2分)

10、(3分)

11、(2分)

12、

(1)(2分)

(2)(2分)

13、(4分)

14、(4分)

15、(6分)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当时士大夫坐法皆不受立远度己无赃就立三七日不款犹以私藏禁仗除名

20.(7分)

 

(1)(3分)   

 

(2)(4分)

21、(3分)

22、(4分)

23、(2分)

24、(3分)

25、(6分)

()

()

()

 

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A  2.B   3.C    4.D

5.示例:

愿温暖清新的田园风,化作真善美的春雨,滋润莘莘学子的心灵。

(3分。

符合语境2分,运用修辞1分)

6.示例:

猪:

一生所有的时间/慷慨地分配给吃和睡/没有思想的脑袋/结局只能是/挨宰

(4分。

符合该动物特点2分;有思想内涵2分)

7.

(1)利用网络编造、散布“艾滋病人滴血传播病毒”谣言者被惩处

  (3分。

犯罪行为、谣言内容、事情结果,三个要点各1分)

(2)用短信、微博、QQ群等散布谣言是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2分,两个要点各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D    9.C   10.

(1)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观念。

(2)着眼未来,从当下做起。

   

(二)(20分)

11.担心女儿与这个优秀青年因相处不好而分手;害怕自己因此失去这个难得的交流对象。

(2分。

两个要点各1分)

12.①一向孤独内向、无人关心的乔治,因保罗邀请散步,有了交流的机会而异常兴奋;②他走出封闭的自我,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内心被唤醒,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激动。

(4分,各2分)

13.

(1)表现乔治善良、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思想性格。

(2)写乔治反复提到那个车祸中逝去的年轻人,反映他思想空虚,孤独、寂寞的心理状态。

(3)行文上前后呼应。

(4分。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4.

(1)描写春天的情景,展现大自然的生机,与主人公沉闷压抑的家庭环境形成对比。

(2)衬托乔治走出孤独、与外界交流的喜悦心情。

(3)照应题目,表达了对美好而富有生机活力的生活的向往。

(4分。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5.

(1)结构上有回环跌宕之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先写乔治对生活有爱却不能说,受到保罗启发终于想说,但面对生活现实却又不能实现。

(2)使主题表达更为深刻。

尽管乔治主观上作了很大的努力,但孤独的困境始终使他无法表达对他人的爱。

这一结局深刻说明了现代人要改变孤独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

(6分,各3分。

要结合材料作具体分析,有欠缺酌扣)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9分)

16.C   17.C   18.B

19.当时士大夫坐法/皆不受立/远度己无赃/就立三七日不款/犹以私藏禁仗除名

    (3分。

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三处得2分,段对四处得3分;断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

(1)宣城郡受到过盗匪抢掠,何远尽心治理,又使声名远闻。

(2)何远在与他人交往时,从不低声下气,因此经常受到俗士的忌恨。

 (7分,第1句3分,第2句4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二)(7分)

21.《途中见杏花》的作者漂泊在外,各种忧思盘结胸间,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的愁绪;宋人叶绍翁早春季节走出户外,忽见邻家墙头伸出一枝俏丽的红杏,想到春回大地,心中充满欣喜和激动。

   (3分,两个内容要点各1分,语言表达1分)

22.诗人从独自盛开的一枝杏花,联想到自己孤独的身世,牵惹起惆怅、悲凉之情;尾联中想象进一步驰骋,由眼前的杏花,联想到往年在长安看到的铺天盖地的千万树杏花,表达了他忆念长安生活、萦注朝中的思想情感。

诗篇通过丰富的联想,将自己的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一层层抒写出来。

  (4分,第一要点1分,第二要点2分,语言表达1分。

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三)(5分)

23.志于富贵(耻恶衣恶食)、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会干)(2分,各1分)

24.儒家的价值观:

志于道,而不志于富贵;评析:

①倡导“安贫乐道”,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其积极意义;②鄙视“志于富贵”,反对“耻恶衣恶食”,但并不等于简单地鄙视富贵(从“志于富贵而已”中的“而已”可知);③孔子强调“安贫乐道”,最终是为了“事君”,这和现实道德要求最终是为了人民利益,有本质差别。

(3分,价值观1分,评析2分。

评析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四)(6分)

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