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014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检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防雷检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防雷检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防雷检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防雷检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雷检测方案.docx

《防雷检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检测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雷检测方案.docx

防雷检测方案

发包方

(以下简称甲方):

承揽方

(以下简称乙方):

施工承揽合同

 

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甲乙双方在同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工程概况:

新建宿舍楼

1、工程名称:

潮州市潮安区宝山中学学生宿舍楼工程

2、工程地点:

潮安区宝山中学

3、工程承揽方式:

乙方承揽包工包质量包安全包进度的方式(包含所需要一切工具和材料进行安装)。

4、工程期限:

按项目部进度要求;

5、合同单价:

土建部分:

泥水工、木工、铁工(桩基工程打桩由甲方负责、乙方负责截凿桩头),总承包价每平方人民币:

490元整;水电部分:

电气、消防、热水管、给排水安装,以图纸内,按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人民币:

95元整人工费。

二、承揽范围

承包职责范围,乙方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施工,但甲方在图纸当中有所变改,乙方必须听从安排调遣,具体范围如下:

责)、搅灰机、斗车、小型工具。

注:

混凝

1、模板包料、支架、提升机(提升机报装手续由甲方负土泵车由甲方负责;

三、特别约定

2、

乙方必须遵守甲方约定,需协调好与各工种人员之间的关系。

四、付款方式

结构主体每完成两层楼按实际工程量付款80%每两楼层砌砖、批灰按完成工程量付款80%外墙完

成拆除外架付款至总承包费97%剩余3%^年后付清;

五、本工程款不含税金

六、合同生效

本协议通过甲乙双方阅读认可从本日签字生效,一式2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雷电放电电压高、时间短,整个过程伴随多种物理效应,如:

静电感应、高温高热、电磁辐

射、光辐射等,这些物理效应的共同作用已严重危害室内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确定一个建筑物防雷装置是否合格应进行防雷检测工作。

检测依据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

《建筑物防雷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检测内容

序号

检测项目

1

接闪器

网格尺寸、规格、隐蔽工程记录.与屋顶外壺全厲连接.位證是百按图纸雰求施工,焊接是否谊满,无遗漏、措接埠氏瞬、焊捋处防關处理、是百辛秀蚀、是百平直,回走支架是百均匀、支袈局扈、支架至直拉力大于49N,转角是否苻合雯茨(转甬半径大于直径的W倍)

2

引下线

陰蔽工程记a,布罢形式,平均距离、暫量测试愿数量、与接闪器连搖过窝克阴

3

接地篦置

甌工程记录.埴土有无埠陷,百无人为斷裂.与碁它独乂接地体昴近距禺.与人行11路柜周、T1号测试直工裁捋地电阻、T2号测试扁工频接地底®.13号侧试;^工质接地电

E,T4号测试接地电1®

4

等电位

电绑桥琴连接过走电阻、电梯轨道连接过廈电阻.配电箱连

接过離皑阻

5

系统电潟

供配电型式.配电茅统接地型式、电循供电入户型弍

5

电涌保护器

妄茬位養■.电涌保护嚣型号、最大敢电电流、漏电电流、壮

^^^指示.接地线连接过宸电阻

检测方法

1.接闪器

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记录。

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吴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

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截面是否锈蚀1/3以上。

检查接闪带是否平整顺

直,固定支架间距是否均匀,固定可靠,接闪带固定支架间距和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每个

支持件能否承受49N的垂直拉力。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首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

并根据建

筑物防雷类别应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

首次检测时,检测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建筑物的防侧击雷保护措施是否符合规定。

当底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女儿墙内、防水层内或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

要对该建

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

除底层和多层建筑物

外,其他建筑物不应利用女儿墙内钢筋作为暗敷接闪器。

2.引下线检测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引下线隐蔽工程记录。

检查专设引下线位置是否准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吴遗漏,焊接部分补刷的防锈漆是

否完整,专设引下线截面是否腐蚀1/3以上。

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整顺直、无急弯,卡钉是

否分段固定。

引下线固定支架间距均匀,是否符合水平或垂直直线部分弯曲部分的要求,每个

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

检查专设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

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

首次检测时,用卷尺测量每组相邻两根专设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记录专设引下线布置的总根

数,每根专设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

首次检测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根专设引下线的规格尺寸。

 

检测每根专设引下线与接闪器的电器连接性能,

其过期电阻不应大于Qo

 

检查专设引下线上有无附着的电气和电子线路。

测量专设引下线与附近电气和电子线路的距

离符合规定o

 

阻时,可不断开接卡。

3.接地装置

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记录;检查接地装置的结构型式和安装位置;校核每根专设引下线接地体的接地有效面积;检查接地体的埋设间距、深度、安装方法;检查接地装置的材料、连接方法、防腐处理。

检查接地装置的填土有无沉陷情况。

检查有无因挖土方、敷设管线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地体在未进行等电位连接时的地中距离。

检查独立接闪杆的杆塔、架空接闪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与被保护建筑物及其有联系

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间隔距离。

检查防跨步电压措施。

用毫欧表测量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贯通情况,判定两相邻接地装置是否达到规定的共用接

地系统要求或独立接地要求。

检查时,应使用最小电流为的毫欧表对两相邻接地装置进行测量,

如测得电阻值不大于1Q,判定为电气贯通,如测得阻值大于1Q,判定各自为独立接地。

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测量常用三级法和接地电阻表达,其测得的值为工频接地电阻值,

当需要冲击接地电阻值时,应进行换算或使用专用仪器测量。

每次接地电阻测量宜固定在同一位置,采用同一型号仪器,采用同一种方法测量。

使用接地电阻表进行接地电阻值测量时,应按选用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

4.等电位连接

大尺寸金属物的连接检测,应检查设备、管道、构架、均压环、钢骨架、钢窗、放散管、吊车、金属地板、电梯轨道、栏杆等大尺寸金属物与共用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

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总等电位连接带的检测,应检查有LPZ0区到LPZ1区的总等电位连接状况,。

低压配电线路引入和连接的检测,应检查低配电线路是否全线喘金属管埋地或敷设在架空金

属线槽内引入。

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检测,应检查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

物与建筑物内钢筋就近不少于两处的连接。

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连接的检测,应检查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是否在LPZ0区

与LPZ1区界面处与总等电位连接带连接。

穿过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导电物连接的检测,应检查所有穿过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导电物是

否在界面处与建筑物内的钢筋或等电位连接预留板连接。

电子设备等电位检测,应检查电子设备与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应检查连接的基本形

式是否符合规定并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测量以下部位与等电位连接

之间的电气连接情况:

—配电柜(盘)内部的PE排及外露金属导体;

—UPS及电池柜金属外壳;

子设备的金属外壳;

 

缆屏蔽层和金属加强筋;

属线槽;

属门、窗、隔断等。

质量管理体系措施

检测过程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进行检测,提交高质量成果报告;检测人员必须持

证上岗,均受过专业培训及考核;使用的检测仪器按规定进行检定校准,定期进行养护维

修,以保证设备状态良好运行。

检测中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完成检测工作,要求工程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的

工程质量标准。

抽样要确保科学、公正,所抽取样品有代表性,并保持完整,以国家标准为抽样准则渗照吉林省建设厅颁发文件为基准,确定抽样方案。

检验报告必须必须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报告检测结果,保证检验报告所含的信息符合客户、检测方法规定和说明检测结果所必需的要求。

质量管理文件制定、频发、修改与执行情况检查制度。

设立不合格项目台账制度。

检测不合格报告制度。

有质量监督控制措施。

人员培训制度。

仪器、设备、试剂管理制度。

标准、规范、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措施

检测人员到达检测现场后,要检查现场的被检建(构)筑物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开展检测,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要求。

检测人员离开检测现场前要检查水、电和门窗,做好安全、防火、防盗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检测人员必须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

综合室负责定期组织检测人员学习安全防护相关知识,并做好记录。

所有人员必须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及防护知识,熟悉应急预处理措施与方法。

当检测中出现影响检测的故障时,检测人员应首先对仪器设备和被检被检建(构)筑物实施保护措施,防止仪器设备和被检建(构)筑物损坏,及时做好现场记录,同时向部门负责人或公司领导报告。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相关人员对现场检测环境条件进行资源配置,分析并确认现场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检测前检测员应检查仪器设备完好性,确认仪器使用状态正常后方可使用。

检测过程中要观测检测现场的环境条件变化,当环境超出了规定的要求时,技术负责人或监督员应终止检测作业,直至环境条件恢复检测规定的要求。

检测过程中,对如温、湿度、电磁干扰、噪声、震动等条件进行详细记录以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健康不受影响或损害,尽量减少污染。

在到达检测现场后,应考虑环境因素(如温、湿度、电磁干扰、噪声、震动等)对检测工作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质量监督员在履行职责时,发现现场环境条件影响检测工作时应提出纠正,必要时责令有关人员终止检测,并对此间出具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应做分析。

当现场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要求时,检测负责人应与委托人协商,实施时间错开,即在无干扰时段进行检测,并希望做好必要的条件保障。

当现场环境持续达不到检测要求时,应停止现场检测计划的实施。

可请委托人考虑可否改变检测方法,如实施模拟检测或其他方式。

必要时实验室可依据有关的规程、规范对检测数据或结果进行修正。

检测现场遗留的固体废弃物,可能对检测现场造成污染;现场检测任务完成后,立即清理检测工作现场,将检测用的仪器设备整理好,将无用的废弃物清理后,方可离开检测现场;保证检测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气、废水等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