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929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毛概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毛概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毛概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毛概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实践报告.docx

《毛概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实践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实践报告.docx

毛概实践报告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大学生就业及就业心理情况调查

沈秀婧091512207

(一)引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助力基层发展,服务基层群众,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践行使命,增长才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青年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为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努力,特别在此次开展以了解群众对“中国梦”的实际认知情况、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分析、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调查、大学生就业及就业心理情况调查这四个子课题来进行“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

(二)社会调查主题

2.1社会调查小组主题:

中国梦——我的梦

2.2社会调查小组成员及各自调研方向

组长:

了解群众对“中国梦”的实际认知情况

成员:

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调查

大学生就业及就业心理情况调查

2.3我的社会调查主题

大学生就业及就业心理情况调查

(三)社会调查基本情况

3.1社会调查时间:

2013.10.20、2013.11.01、2013.12.20

3.2社会调查地点:

松江大学城、商场、路边

3.3社会调查方式:

问卷、访谈、路上拦截

(四)社会调查基本情况

4.1社会调查目的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通过本次调查,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以及一些社会人士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正在择业的市民(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4.2社会调查方式

4.2.1问卷调查

对于第一次的调查,我选择了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请见附录一),地点是在商场。

调查的内容包括:

学生的性别、学历、专业、就业还是创业、工资水平要求、工作地点、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就业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担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

调查问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网络收集为主。

资料收集时间为一周。

后续工作包括:

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因素归集,调查造成因素的原因,总结所分析的内容,收集各种解决。

(如图:

地点为上海某知名商场。

时间2013.10.11.图左为笔者,图右为某白领工作人员)

4.2.1访谈形式

这次的调查,我选择了访谈的形式,很有幸的遇到了几个很友善的大学生,打扰了她们的宝贵时间,帮助我完成了这次的访谈。

本次的访谈选择在了路边的茶餐厅门口,时间是2013.10.26.调查对象是以女性为主的大学生。

(如图:

地点是路边拦截的茶餐厅。

时间是2013.10.26.面向镜头的是笔者,背对镜头的是某高校大学生)

4.2.3路边拦截

本次调查我采用了随机采访的形式,时间是十二月上旬,地点是各大商场,采访对象时进行半工半读的大学生和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大学生。

(如图:

地点是某商场。

时间是下班高峰。

图右为笔者,图左为刚兼职下班的大学生)

(五)社会调查数据汇总

5.1问卷统计

我们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分为被调查者个人信息、客观题部分和主观题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被调查者的性别和家庭背景(收集调查对象的姓名、性别、年级、院系、家庭居住地等个人信息)。

在客观题部分,调查问题主要集中于:

(1)被调查者个人对就业信息与就业政策的态度与看法;(2)被调查者个人的就业心理及原因的看法;(3)被调查这家庭及个人对未来就业的期望等。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数据收集,我们期望可以准确、全面的把握在校大学的就业心理与期望。

在主观题部分,主要是被调查者谈一谈对大学生“大学生当掏粪工”这一社会现象的观点与看法,发现价值观念的差异。

我们对于以上各项都进行系统编码以便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尽可能地收集详实的数据,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被调查者的心理顾虑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加之,问卷的设计误差在所难免,尚待指正提高。

5.2问卷内容

1).受访者(生源)来源地:

2).调查对象对于所学专业感兴趣程度

3).进入毕业期的去向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选择毕业后直接求职,选择考研求职两手准备和创业的同学较少。

有少数同学毕业后选择出国、考公务员。

 

4).何时开始关注就业信息

•大多数同学会在大二时关注就业信息,因为我们大三就面临毕业,在现在就业难的环境下还是早准备好。

大家的危机感都很强。

5).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的感想

•可以看出在所有被调查的同学中,一半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有信心,另一半同学感到迷茫,没有信心。

同学们根据自身素质、当前社会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6).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可以看出,同学们在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行业的前景,说明同学们十分注重行业及自身长远的发展,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然也有同学将薪水、个人喜好放在第一位。

7).对第一份工资的薪酬期望

•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生活都一定的要求,当前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影响我们都应完善自我,塑造自身生存本能。

这次关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调查结果显示,41人中有28人希望自己月薪在1500—2500之间。

8人希望高于大众期望值。

只有5名同学期望薪资在1500元以下。

8).毕业后选择发展的地区

•同学们大多选择在沿海发达城市发展,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及乡镇单位的很少。

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

“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

9).职业规划中,会考虑在第一份工作多久之后更换新的前景

•可以看出,68%的同学在第一份工作就职一年至三年后会考虑更换发展平台,15%的同学在一年内会跳槽,5%的同学会在三年后考虑换新的工作环境,12%的同学不打算跳槽,尽量考虑职业稳定。

10).希望从企业中获得什么

•显示同学们工作后,希望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并能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希望有良好的薪酬福利,保障基本生活。

企业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专业技能也是很多同学所注重的。

(六)问卷及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择业竞争的激烈,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客观现实,也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就业者的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既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有关,也是自身素质的缺陷所致。

毕业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力军,在就业难和就业压力方面表现得尤为严重,有好多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就业难。

下面对这几个相关问题的进行了具体的调查统计。

1).关于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

在调查中,同一年龄层的受访人中有仅14%的同学表示对就业信息十分关注,48%的同学表示对就业信息比较关注,33%的同学偶尔关注,但有5%的同学表示几乎从不关注就业信息。

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关注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的,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并了解各种就业信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有关,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毕业后仍处于失业状态,他们通过关注就业信息,以实现自己能够更好、更快的就业。

2).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的感想

上面的调查报告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深感焦虑,很有压力;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做好就业准备,就能较好就业的同学有一小部分;真正感到就业形势对自己来说比较乐观的同学只占到了总数的3%。

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缩小,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面临着如此多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就业限制因素,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容乐观。

3).大学生的择业希冀出现多种矛盾

在失业制度上,既情愿走向人才市场,又希望政府能保证失业,如今有不少大学生对"祖国需求就是我的意愿"的认识也很淡漠。

以为在失业成绩上,应该无条件、有限制地让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双向造反来满足本人的择业需求和职业兴味,而不应有任何约束和限制。

同时,也有局部学生还希望国度和政论应有维护措施,即假如选择不到失业单位,国度还应布置失业,不能呈现大学生的就业景象;在择业竞争认识上,既想自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担忧竞争失败,蒙受波折。

少数同窗都城有积极自动的竞争认识,想经过团体的努力取得理想的职业,但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凭本人的知识、才能在社会上停止择业竞争缺乏足够的决心。

还有的大学生以为社会还未构成对等的竞争机制和环境,因而既想积极竞争又担忧不能公道竞争的心思景象比拟突出;在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不,既想发扬专业专长,又有保持专业,预备改行的心思预备,而预备改行的学生除了兴味发作变化的缘由外,更次要的是受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不一样的影响;在择业环境中,既支持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又积极找关系、托人情,希望能找到好的接纳单位。

由于社会用人制度的不完善,如今还存在优生不能优分,多数成果差的学生因某种特殊缘由而失业单位好于成果好的学生的景象,这除了生源、专业、性别等缘由,也不扫除不正之风的影响,所以少数大学生虽然对此有意见,但都想找路径、托关系,以求得一个理想的职业,由原来的支持凭关系找单位变为拉关系找单位。

4).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不平衡心态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人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还没有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极易产生不良的消极情绪,表现出过于自卑或自大,心理脆弱、心态失衡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时,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当代大学生在日趋激烈复杂的竞争环境下,要面对多方面的挑战,而在面对挑战时,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往往会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进而采取极端行动。

不少大学生觉得当代大学生过于自卑或自大,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自己能力不行等等。

反过来,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

还有一些大学生是脱离实际的自大,他们既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也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活缺乏了解,一切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

这些都是不良的就业心理,必然会导致他们在就业时受挫。

选择职业时过于偏执也是当代大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追求公平的偏执和高择业标准的偏执。

5).期望从事的就业领域

调查总体显示,不少同学中只有少数人选择了私营企业、乡镇企业、非政府组织,大部分人的选择集中在政府部门、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和自主创业,其中又以选择国营企业的居多,其次是政府部门和外资企业,再其次是自主创业。

这说明,进国营企业、政府部门这种稳定高福利的部门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首选,开放性的环境和较高的薪酬的外资企业也吸引了很多大学生的目光,在大学生这个年轻群体中,很多人选择自主创业这种有激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工作也是在预料中的。

另外,只有几个人选择乡镇企业,也充分证明了大学生择业目光还是比较高的,往往选择大家公认的条件最好的工作领域

(七)调查结论

7.1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看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就业期望受到一定的影响。

比如,在就业心理方面,在校大学生非常关注就业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所需的就业信息,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有压力的调查对象占多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认为会出现受挫能力差,过于自卑或自大等现状。

在就业难的原因方面,调查对象大部分认为大学生供过于求以及大学教育质量是主要原因;在出现不平衡心态方面,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自身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从大环境方面看,社会问题的负面影响超过其他的因素。

在就业准备方面,调查对象赞成国家现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认为应具备勇于创新和踏实勤奋的素质,应该时刻关注就业市场动态,调整就业策略等。

在就业期望方面,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家庭对个人择业具有一定影响,家庭对子女最重要的影响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人品的培养,最注重调查对象的工作前景。

此外,我们对调查对象对工作地域、工作薪酬、工作行业等方面做了调查,并对一部分作对比,在此不再赘述。

有许多同学在毕业、择业的时候,尚未达成自我同一性。

具体来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

因此,他们在职业选择时往往是茫然、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不能主动、独立地获取职业消息、筛选目标、规划职业生涯,也不能解决就业中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

自我同一性混乱在就业中的两个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

盲目从众,是指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现象。

持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如在就业市场中哪个摊位前人多他们就往哪里去,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求什么样的工作,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能力和现状,不会扬长避短。

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

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

就业中的自卑一般产生于以下一些情况:

首先是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看到就业市场寻求自己专业的单位少、待遇差或在求职中遭冷遇,就容易悲观失望;其次,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的大学生看到其他应聘者口若悬河,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也会自惭形秽;再次,一些在校成绩与表现一般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的自荐书上奖励、证书、成果一大堆,自己什么也没有,也容易自我贬低;最后,一些女大学生在就业遭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后也会自怨自艾。

总之,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

7.2措施及建议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

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

(2)、加强实践锻炼。

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3)、调整就业心态。

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

(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

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做些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

2、单位:

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

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4)、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

同时老师们应该对学生们加强教育,并进行积极暗示,多增加学生们的锻炼机会(。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7.3个人感想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

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八)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

[2]中人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13年度调查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