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中文教学部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927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卷中文教学部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模拟卷中文教学部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模拟卷中文教学部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模拟卷中文教学部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模拟卷中文教学部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卷中文教学部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docx

《模拟卷中文教学部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卷中文教学部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卷中文教学部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docx

模拟卷中文教学部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

Usingtheresearchmethodofliterature,meansofobservation,behavioralapproach,conceptualanalysisandthepatternofinformation-seekingoflocalandoverseaswereanalyzedandcompared,Basicpatternstrategiesoftechnologyinformation-seeking

中文教学部4月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

编者按:

自湖南电大衡阳教学会议以来,湖南电大的网上教学活动异常火爆,实时的BBS讨论每次上的帖子都在一千个以上,多的达到二、三千,非实时的BBS讨论每天也有几十上百条。

因为目前的非实时BBS讨论没有分专业进行,学员要全面浏览本专业的帖子很费时间,为方便学员学习,中文教学部拟从4月份始,将每个月(或半个月)的BBS非实时讨论的、涉及汉语言文学及教育类专业的、对学员有学习参考价值的问题整理成文本挂在教学信息栏目里,供学员查阅。

学员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建议、意见或要求,都可以提出来进行讨论,以便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因为篇幅过长,编辑老师没有把所摘编帖子的内容全部仔细审阅,内中有一些错别字没有更正,有的观点纯属教师的个人见解,并非定论,有兴趣的师生可以继续探讨。

1、你好,老师。

我应该这样把我的全部课程学习好呀?

龙再金同学,你是什么专业呀?

你问的比较笼统,我也只好比较笼统地答了。

要学好开放教育的课程,首先要学习好文字教材;其次要了解网上有哪些学习资源(包括辅导文本和音像资料、CAI课件等),选取一些有针对性的资源进行学习;再次要积极参加网上讨论和答疑,了解中央电大和省校关于网上讨论、答疑时间的安排,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也可以浏览别的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

最后,要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巩固所学并激发学习的兴趣。

具体课程的学习你可以向中央电大和省校负责该门课程的老师咨询。

2、老师好,毕业论文都要引用名著吗。

    罗尚其,你好!

毕业论文是否要引用名著,是由你论文本身的选题决定的。

我们并没有就此作硬性规定。

引用与否都不影响你论文的写作质量。

我想,你或许想表述的是另一个问题:

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为什么一般都选名著。

(选题范围与“引用名著”是两回事)一般来说,名著经得起反复阅读和研究,且研究资料较多,所以,电大系统中文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以名著的研究为主还是可以的。

欢迎你就此事发表高见。

3、不知道每门课在网上是否都有资料可以查找呢?

老师答疑也一定要在这里才可以吗?

    回复湘潭陈瑛的帖子:

不知道每门课在网上是否都有资料可以查找呢?

老师答疑也一定要在这里才可以吗?

现在所有的必修课和大部分的选修课都有资料可以查找。

另有少数选修课正在建设。

老师答疑分为两类:

实时的BBS讨论和非实时的网上答疑。

实时的BBS讨论是在“BBS交流”内,每个专业本期都安排了一些答疑,请注意时间安排。

非实时的网上答疑则是在这里进行,你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老师们会尽快地给你答复,但不一定有实时的BBS讨论那么快.那么及时。

4、老师好们好!

我们分校老师要求学员常常上网,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BBS讨论室请教。

今天我第一次进入第一讨论室,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这里完全是个聊天室啊!

请问它到底起什么作用?

我后来才发现真正提问能得到解答的是“我的提问”栏目。

那BBS栏目有什么用呢?

老师的答疑分为两类:

实时的BBS讨论和非实时的网上答疑。

实时的BBS讨论是在“BBS交流”内,每个专业本期都安排了一些答疑,请注意时间安排。

你看到有同学在这上面聊天,是因为省校的老师一般只在省校安排实时答疑的时间内上来,平时则只是同学们相互交流。

非实时的网上答疑则是在这里进行,你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老师们会尽快地给你答复,但不一定有实时的BBS讨论那么快.那么及时。

5、老师:

我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新生。

本期我们开设了语言学,这门课太难学了。

请问:

什么叫音位?

怎样才能准确地辨别它们?

 舒慧艳,你好!

你说的大概是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吧。

什么叫音位?

如果用专业术语来解释,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但要真正弄懂这个概念,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音位是指一个音类,它通常包含着一组音素,这些音素表现为这个音位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读音,例如汉语音节中bei、ge、zhen、bie中的e,它们中的e虽然都用同一个字母来表示,但实际读音是不同的。

其次,音位之间的组合关系是依据其共同特征,把它们聚合成类,以类为单位进行组合的。

同一类的音位,组合上具有相同的特点。

例如汉语语音把b、p、m、f聚合成唇音,其中的b不能与撮口呼韵母相拼,那么其他三个唇音也不能与撮口呼韵母相拼。

音位的概念还与音素的概念密切相关。

普通话的音素很多,但是,有的音素只是某个音位的变体,改变后没有区分意义的作用。

根据音位划分的原则,这样的音素不能划归为独立的音位,而是几个发音相近或相似的音素共同构成一个音位,这些音素就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例如音节baihezhenbie中的e,虽然字形相同,但在这几个音节中实际上是不同的音素,不过,它们互相换位后,除了发音上感觉有些别扭,并不能区分意义,因此它们都不是独立的音位,而是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素,就要划归为不同的音位,例如普通话中的音素b和p(试比较“本”和“喷”)、z和zh(试比较“自信”和“致信”)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很难学,建议你平时认真听课,多做练习,并且多上中央电大在线参加网上讨论,这样你会从旁人的问题中得到启发。

当然湖南电大在线也上载了部分辅导资源,可供你参考。

欢迎多与我们交流。

6、回复帖子:

“请问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的主题怎样理解?

《莫须有先生传》共15章,不容易解读,其中充斥了某种玄学意味,具有“理趣”与“禅趣”的特点,那种美感的思想和有意为之的“涩味”境界是要慢慢体会的,这也可以说是废名“诗化的思想和思想的诗化”的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废名既是禅家也是诗人。

《莫须有先生传》是废名另辟“奇涩”蹊径的表现,整部小说不仅诗意淡出,而且晦涩繁琐。

莫须有先生“全无诗意”的所见所闻,恰是废名休学、隐居后思想变化和所处现实环境的艺术表现。

这里已没有往昔的超尘脱俗般的诗化的单纯美,有的是作者逢人遇事的感慨与絮语,有的是平凡百姓庸常的现实,在“满纸荒唐言”的下面掩饰不住的是作者的一腔愤懑和对世事与人性的理性思考。

7、我觉得〈〈汉语专题〉〉

(2)很难学?

能指点一下吗?

我觉得要学好《汉语专题(2)》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还是要有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感兴趣,学习起来就会其乐无穷,而不是感到疲倦乏味。

其次,学习时要尽量联系活的口头语。

虽说古汉语已经死亡,但不少古代语词的意义和声音还保留在现代活的口语中。

语音方面,古代只有重唇音b.p.m而没有轻唇音f.v,这可以在现在的湘方言中得到印证,如湘方言中黄蜂的蜂的读peng,“浮”读bao;古代只有舌头音d、t,没有舌上音zh.ch,这也可以在现在的湘方言中得到印证,如湘方言中剁肉等时垫在下面的砧板的砧不读zhen,而读din,这种现象在湘乡话中最突出,如张读dang,中读dun等。

词汇方面,不少古汉语词汇在成语、惯用语或方言中得以保存,如“金城汤池”的“池”就保留了护城河的古义;宁乡的“灰汤疗养院”的“汤”就保留了热水的古义(灰汤指温泉)等。

语法方面,有些古汉语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也会在成语、惯用语或方言中保存下来,如成语“惟利是图”就是古汉语中特有的宾语前置现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应是:

惟图利。

“是”是复指前置宾语“利”的复指代词);成语“富国强兵”中的“富”和“强”就是古汉语中特有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国家富裕,使军队强大)等。

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也。

再次,要多看多读。

学习《汉语专题(2)》要有较为丰厚的古代汉语语言材料的积累。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只有大量阅读,有了对古代汉语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最后,要求多练。

练习不单可以巩固已有知识,还可以查漏补缺,甚至通过温故达到知新。

这就不用我多说了。

8、老师好:

《古代文学专题》中的平时作业

(1)第一大题第8小题《诗经庸风》中的“庸好像与教材中的“鄘”不同?

谁对呢?

李友品同学,你很细心。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你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材写作“鄘风”是对的,错的是平时作业(1)中的“庸风”。

9、老师,你好!

我是2004年新生,我想问问我们考试成绩将如何计算

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

1)形成形成绩(一般占20%),2)期末考试(一般占80%).祝你学习进步。

10、老师,您好!

我想问问2003年春季的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毕业证?

原则上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如果你能按照教学安排认真学习,顺利通过课程的考试和实践性环节的考核,一般两年可以毕业。

11、 怎样学好《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如现代汉语的定义看似简单,实则包括了语音、语法、语汇的规范标准;语音的定义则包括了语音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与人的其他声音(如呻吟、咳嗽等)的区别。

这些概念不能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

二是基础知识的运用。

如音节的有关知识、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辩正(湖南人学普通话尤其要注意),句型分析和句子语病修改等,要求重点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学习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欢迎多交流。

12、2004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秋季招生的考试是怎样进行的?

开放教育本科是免试入学,你问的是否是入学水平测试?

若是,请与所在分校联系,由分校组织和安排

13、我是工商管理本科的学员,我想考学位英语,请问有复习资料吗?

学位英语考试属于水平考试。

由各个合作高校出题,目前没有统一的辅导资料,您可以在网上查看一下模拟试题。

14、我们是乡中学的老师,上网不容易,应该如何学习呢?

我们开放教育强调网络教学,但是如果没有机会上网,建议多看教材和辅导书,多上几次面授课

15、老师好:

我的外语基础很差请问老师将如何有效的短期的提高外语水平?

短时间内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捷径。

要坚持。

给您推荐两个英语学习网站。

祝您学习进步。

16、怎样学好《现代汉语》语音部分?

汉语语音和绪论部分有几个重点:

一是关于现代汉语的定义,二是什么是语音,要求能灵活掌握语音和一般声音的界限;二是声韵调的有关知识以及汉语音节的有关问题。

语音这一部分的难点是音节的拼写和普通话声母韵母的辩正,即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辩正。

这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你要花一番气力才能掌握。

欢迎就学习中的难点多交流

17、我是2003秋中文本科班的学生,想知道毕业论文什么时候开始写,谁能告诉我吗?

一般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原则上应在修完80%的主干专业课程之后进行。

但你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提前选择论文的选题方向。

18、现在电大的各门考试卷,为什么不能以标准化试题出题呢?

标准化考试起源于西方国家。

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检验学生记忆知识的广度,以及提高考试管理的效率(如电脑阅卷),保证考试的信度。

但标准化考试并不能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主观考试与客观考试(标准化考试)相结合,是国内外考试改革的一个趋势。

19、但我认为,考试这种方式是不能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在工作及生活当中才可以真正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任何东西不要绝对。

你的话前半句失之偏颇。

后半句言之有理。

20、贾平凹,他自己说是“贾平WA”,李晓燕老师,请你告诉我,这是什么道理?

凹字读ao,没有道理读wa呀!

杨志龙,你好!

看来你的涉猎面较广,你的提问也相对较多。

娄底电大的学员思想很活跃,在中央电大在线还留下了帖子,值得表扬!

“凹”是一个多音字,一读ao,与“凸”相对;一读wa,用于方言,表示地名。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他自己说名字叫贾平WA,我认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他原名的读音,二是有意地突出他本人的乡土性格特征。

你认为这样解释是否有道理?

欢迎发表高见。

21、请问老师~教育管理方面的论文应该怎么写?

范围有哪些?

你是专科还是本科?

专科已经有论文写作要求,已经挂在网上。

本科的写作要求中央电大还没有具体规定。

我已经打电话催了。

据说他们正在制定。

不过不管结果如何,五月份我们会把写作要求挂在网上。

你可以现在开始准备材料,大致范围是学校管理的,不要写教材教法方面的。

22、请问《诗经》中“兮”与《离骚》中的“兮”用法有怎样的区别?

《诗经》中“兮”与《离骚》中的“兮”都是语气词,其作用是构成句式,表达语意。

和《诗经》相比,《离骚》中的“兮”起到的作用更为突出。

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中说:

“《诗经》的形式是整齐、划一而典重的,而屈原的作品则是一种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骚体”。

这种形式是建立在对民间文学学习的基础之上的。

屈原以前,楚地流行的民歌句式参差不齐,并且采用“兮”字放在句中或句尾,如《越人歌》(《说苑·善说》)。

而与《离骚》有直接关系的则有《九歌》。

显然,《离骚》学习借鉴了楚歌的形式特点。

不仅如此,《离骚》还吸收了大量的楚地方言。

黄伯思《翼骚序》云: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

”并且还举“些、只、羌、谇、謇、纷、侘、傺”作楚语的例子,举“顿挫悲壮,或韵或否”作楚声的例子。

《离骚》中的楚地方言还有很多,屈原采用这些楚地方言,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对“兮”等语助词的多种方式的使用,促成了句式的变化,这些句式和委婉轻灵的楚声相结合,很适合于各种不同情绪和语气的表达。

楚语还使《离骚》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增加了生活气息。

另外,我记得湖南师大的郭建勋教授在这方面有专文论述。

请看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03期

23、\"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是什么意思?

这句出自王勃《滕王阁序》,“扶”字当是“抚”的误字。

这是用司马相如经杨得意推荐而受到汉武帝赏识之典。

杨意指杨得意。

因此文是骈赋,采用四六句式,故将杨得意省为杨意以足四字句之格。

此句意思是说:

如果司马相如没有遇上杨得意,那他也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惜。

作者借此典咏己之不遇。

24、辛弃疾《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中“向河梁,回头万里。

故人长绝”用了()的典故。

我认为是“荆轲离别”,对吗?

1、“别”应是“送”。

2、这句话用的典故是李陵与苏武的分别:

汉将军李陵苦战兵败,投降匈奴;后来留在北方的苏武南还了,李陵为他饯行,在河桥分手的时候,对苏武说:

“异域之人,一别长绝。

”这是陷身异域的朋友的生死诀别。

3、这首词的下一句“易水萧萧西风冷”才是用的荆轲去刺杀秦王,朋友们在易水边为他送行的典故。

25、请问老师,“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一句中的“踏歌”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代表古人送别的一种普遍方式,与折柳相送一样?

或者只是一时兴起的个别行为?

陈丽珍同学,问得好!

看得出你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李白《送汪伦》中的“踏歌声”是古人听歌时的一种普遍行为方式,但不是送别的方式。

歌曲在演奏时是有节拍的,人们在听歌或演唱时会自动地跟着音乐的节拍应和,我们俗称打拍子。

“踏歌”就是指用脚和着音乐节拍打拍子,也即用前脚掌应和着音乐的节拍击打地面。

李白在与汪伦分别时,送行的人们演奏起了音乐,并和着节拍踏歌,节奏整齐响亮,让李白深为感动。

26、问老师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不要见笑。

绝句、乐府、律诗、古诗有什么不同?

分别是什么意思。

谢谢

古诗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古诗是指与现代自由体新诗相对的所有古代诗歌。

狭义的古诗也叫古体诗,是与格律诗相对而言的。

乐府诗是汉代音乐机构乐府采集的民间歌谣,后来文人也有仿作的,都通称为乐府。

乐府是古体诗之一。

格律诗又叫今体诗,其称今体诗者,是唐宋人当时的称法,包括绝句和律诗。

古体诗与格律诗的区别在于:

(1)二者用韵的宽严不同。

古体诗押韵比较宽泛,而格律诗押韵则一般要求严格按照韵书的规定(如礼部韵)。

(2)二者在平仄上的要求也不同。

古体诗不讲究平仄,而格律诗则有严格的平仄规范(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绝句与律诗的区别则主要是在句数上有不同:

绝句都是四句,而律诗则要求八句或更多(律诗有八句和八句以上的,八句以上的称排律)。

五言绝句(五绝)与七言绝句(七绝)、五言律诗(五律)与七言律诗的区别则在于每句诗的字数是五个还是七个了。

27、:

通感和比喻有何不同?

刘志芳,你好!

你是一位很用功的学子。

你提出了学术界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现将一篇关于通感和比喻的文章转载如下,供你参考。

(此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9期)

通感与比喻、移就、比拟浅论

广东省南海市石门中学JGY

中学的修辞教学存在着“通感”是不是一种修辞格,它和比喻、移就、比拟这些修辞格又如何区分的难题。

很多传统的修辞书中都没有把通感列入修辞格加以阐述。

中学语文课本里在讲修辞格的有关章节中没有列入“通感”,但在高中语文的课后练习中,却出现了识别通感的练习题;如今有较多的讲修辞的新书,如青年书屋出版的姚国亮、余斌编的《中学语文修辞举例》,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耿文辉著的《漫谈修辞与作文》,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让编著的《中学语文修辞格》等,又将通感列为一种修辞格。

而这些新书中对通感的阐述可谓是众说纷纭,他们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通感不是比喻。

像姚国亮、余斌编的《中学语文修辞举例》说:

“通感与比喻是不同的。

因为比喻要求用来比喻的事物一定要跟所要说明的确有相似之处。

……通感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为转移或挪移,而这些感觉之间丝毫没有相似之处,……显然这些不是比喻。

二,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另外也有并非比喻的“形容通感”)。

像何让编著的《中学语文修辞格》说:

“通感分比喻通感和形容通感两类。

比喻通感又叫‘比喻移觉’。

就是借助比喻的形式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如……‘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形容通感,又叫‘形容移觉’。

就是借助形容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如‘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

用‘浓黑’来修饰‘悲凉’,视觉通触觉。

”还有北京华文出版社《高中各科知识表解<语文>》说:

通感“也称‘移觉’、‘移就’。

指把人对某事物的感受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特殊比喻。

”这种说法干脆把“通感”说成是“特殊的比喻”。

三,通感是“移就”,又是一种特殊的比喻。

像北京华文出版社《高中各科知识表解<语文>》说:

通感“也称‘移觉’、‘移就’。

指把人对某事物的感受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特殊比喻。

”这里不仅称通感是特殊的比喻,还称通感是移就。

综上所述,这些不仅是众说纷纭,而且还互相矛盾。

这就使中学的修辞教学莫衷一是了。

这个难题在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中一直普遍地存在着。

而本人认为:

一,“通感”应该作为一种修辞格。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是由钱钟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

他说道:

“在中国诗文里,偶尔碰见一种描写的手法,古代的批评家和讲修辞学的人似乎都没有拈出。

……奇怪的是,亚里斯多德虽然在心理学里提到通感,而在《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

这不能不说是那位思想周密的思想家的一个小小的疏漏。

”(钱钟书《通感》)

──这里,钱先生首先说这是一种“描写手法”,可看作是从大的范围上讲,因为修辞可说是属于描写手法的范畴;说“亚里斯多德……在《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

这不能不说是那位思想周密的思想家的一个小小的疏漏”,可见,通感应该作为一种修辞方法。

前面说到,在高中语文的课后练习中,也出现了识别“通感”的练习题;如今也有较多的讲修辞的新书,如青年书屋出版的姚国亮、余斌编的《中学语文修辞举例》,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耿文辉著的《漫谈修辞与作文》,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让编著的《中学语文修辞格》等,将通感列为一种修辞格。

通感作为修辞格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它也具备了修辞“是选择最适合表达需要的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的这个本质特点。

二,通感与比喻、移就、比拟应是并列(对立)的概念。

通感叫它移就,在“沉重的晚云”、“响亮的香味”这样的情形下似乎说得过去,尽管与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中“移就”的定义──“两个事物相关连,把原属于甲事物(一般是人)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和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讲移就时说到的“我们常见的大概是把人类的性状移属于非人的或无知的事物”都不完全相符:

“响亮的香味”中的“响亮”和“沉重的晚云”中的“沉重”这些个修饰语就不一定是人类才有的,但可以认为上面所说的是“一般”和“常见”的情形而把这算是移就的特例。

但是确认通感就是移就那就不行了,因为,“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通感的典型的例子中的“闹”在这里又谈不上是修饰语,不能叫移就。

这就是说,移就常常兼有通感,而有的通感就不一定有移就,因而通感又和移就不完全一样。

叫它“特殊的比喻”,举出“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这样的例子似乎很能说明问题,认为这种所谓“神似”的比喻就是通感,就不叫比喻,比喻是要讲形似的。

那也不能成立。

实际上,本体和喻体没有形似的比喻是很多的,比喻应该强调的是有某种相似,不一定非得形似不可。

像陈望道在比喻修辞格中引鲁迅《故乡》中“我想:

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为例,这里的“希望”是无形的,与“路”就谈不上形似,相似点大概应该叫“理似”;再有“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如矩,句如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这里的一串喻体就和本体没有形似之处,可是被钱钟书先生称为“一串体贴入微的比喻”,可见,“通感”和比喻毕竟是两个并立的概念。

像“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只算作通感,不算作比喻,也说不过去。

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比喻的特征:

形式上它具备了比喻的本体、比喻词和喻体,内容上本体喻体有相似之处,这个相似点就是那“清香”和“歌声”给人的感觉是相似的,或叫“神似”吧。

再则,也不能说没有用比喻的地方就没有通感了。

像“红杏枝头春意闹”应是用了通感的典型,而没有用比喻,就不能叫“特殊的比喻”。

因而通感是“特殊的比喻”的说法也是不妥的。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便可以这样认为:

通感应是一种修辞格,与比喻、移就、比拟是并列的,它们之间并不互相冲突;如果一个句子有了通感,又有比喻或移就或比拟,这是兼格。

修辞学上一直是承认有兼格存在的;即便是一段文字同时使用“通感”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格,也可从钱钟书先生《通感》中的又一段文字里得到间接的证明:

“我们《礼记》里的《乐记》有一节极美妙的文章,把听觉主要跟视觉拍合: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通“坠”),止如槁木,倨如矩,句如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乐记》里那一串体贴入微的比喻,使亚里斯多德的枯燥、粗略的说法相形见绌,同时也比后世诗歌里一般对声音的描写多一层曲折。

……也许不但指听觉通于视觉,而且指听觉通于肌肉运动觉:

随着声音的上下高低,身体里起一种‘抗’、‘坠’、‘攀’、‘落’的感觉。

”钱先生这里就认为《礼记》中的那段文字既有通感,又是比喻。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散文二篇》第四题在比喻中谈及通感,题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其中有两个比喻,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