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利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905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利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孔利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孔利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孔利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孔利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利明.docx

《孔利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利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利明.docx

孔利明

案例:

孔利明及其科技创新小组

A版

在“2003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中,有一位与杨利伟、钟南山等举世闻名的英雄人物并列的宝钢人。

他是谁?

他就是宝钢股份公司运输部的职工孔利明。

孔利明是什么样的伟人?

孔利明有如何惊天动地的重大发明创造?

熟悉孔利明的人认为他很平凡:

个头瘦小、面孔黝黑,戴一副近视眼镜,身着工作服,在生产现场看起来和别人没啥两样,孔利明只是宝钢的一名普通职工。

了解孔利明的人认为他不简单,对他很敬佩:

作为一名宝钢的普通职工,竟拥有专利多达54项,是全上海获得国家个人职务发明专利最多的人。

宣传孔利明的人认为他是当代智能型产业工人的代表。

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孔利明开展科研项目23项、解决现场各类疑难杂症354个、提出合理化建议373项、实施技术改进257项,创造经济效益1400余万元,自1996年起,他连续五年摘取中国专利新技术博览会金奖,拥有国家专利54项。

先后荣获上海市优秀发明十年成就金奖、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上海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十大自学成才标兵、全国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孔利明究竟是怎么样的人?

1984年,孔利明从上海运输五场调进宝钢,走上了电气修理岗位。

当他第一次看到高大、漂亮、先进的宝钢进口运输车时,感到有些底气不足,原自以为专业对口、轻车熟路,没想到这些洋设备与以往打过交道的车辆大不相同,特别是那些从未接触过的集成电路和电脑技术,令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

平时喜欢修修弄弄、挑战难题的孔利明发誓要在技术上驾驭它们。

1986年的夏天特别热,连续二十几天37度以上高温,骄阳似火,酷暑难忍。

从日本进口才一年的400多辆载重车,制冷系统经不起高温的考验,突然同时“罢工”了!

经检查,都是同样的毛病,换一个备件需2000元,而且仓库里已所剩无几。

外国人的设计就是这样,买一台装备价格不便宜,换一个小备件价格很高,而且供货周期长,等拿到备件,夏天也过了。

怎么办?

当时宝钢投产不久,对进口设备还比较神秘,上面有明确规定,进口设备轻易不能动。

孔利明不服输,他想试试。

只是一个普通的充电工,能修理洋设备?

许多人以怀疑的目光看着他。

好心人也劝他:

“不要冒这个风险,万一搞坏了,上面追查下来你要承担责任的!

”喜欢探索而又天性好胜的孔利明不信邪,他主动向领导请缨,要揽下这件棘手活。

当时领导也正在犹豫:

等待进口备件,一是价格太高,二是耽误工作;自己修理,万一弄坏了也不好交代。

孔利明看出了领导的心思,他主动提出愿意立下军令状:

一、如果确实不能解决问题,保证恢复原样;二、如果修理不好,发生的所有费用统统由自己承担;三、如果修理成功了,保证公开自己的技术改进方案,并负责全面推广。

领导见孔利明如此坚决,便答应给他一辆车试一试。

孔利明能揽“瓷器活”,必有“金刚钻”!

其实,孔利明什么也没有,一无图纸,二无资料,三无经验。

但是,孔利明有钻研精神,有聪明智慧,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他夜以继日,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投入到紧张的测绘、分析、试验中去。

经过整整三天的探索,他最终把故障锁定在一个精密电气上。

能不能用国产元件替代?

熬红了眼睛的孔利明又潜心研究起进口元件和国产元件的异同点,并设法寻找各种能够替代的依据和方案。

经过反复试验,最后他只选用了一个8毛钱的国产元件,装上就解决了问题。

成功了!

成功了!

孔利明在宝钢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每辆车修理只需要8毛钱!

按原来换一个备件需要2000元计算,400多辆车,该节约多少万元啊!

孔利明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领导给他的奖励,而是得到了自信,得到了一个普通中国工人的自尊,得到了用聪明才智搞发明创造的“点金术”!

有了可贵的第一次成功较量,孔利明劲头更足了。

他发现,一个进口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只是国产蓄电池的2倍,而价钱却是国产蓄电池的6倍。

宝钢有如此大量的进口车,每年要消耗多少进口蓄电池!

若都能改用国产蓄电池,不就可以大量节约外汇吗?

他提出了建议,可在宝钢的外国专家却一口咬定:

中国的蓄电池不可能在进口车上使用,日本车辆只能用日本的蓄电池。

孔利明不买账,一定要问个究竟,可外国专家根本不理他。

在日本专家看来,这个电气修理工是异想天开。

不信任的目光深深刺痛了孔利明,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设法做出个样子来,让外国人瞧瞧,中国工人到底行不行!

他表面不露声色,暗地里却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核查数据,做了大量的试验,终于他摸索出了一整套国产蓄电池与日本进口车辆搭配使用的窍门。

在事实和数据面前,日本专家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武断。

孔利明使用国产蓄电池的方案得到推广以后,第一年就为宝钢节约外汇15万美元。

孔利明是普通工人,多年来他搞了不少发明、创新,在实践中十分管用,但却不知道申请专利。

例如1987年,宝钢生产现场的车辆电气抢修特别多,抢修就是要求快,可往往因为没有高效率的工具拖延了宝贵的时间。

孔利明特别想有一把能适应汽车电压的电烙铁,但这种电烙铁在市场上根本没有,聪明的孔利明就自己动脑筋做了一把。

这把多功能的低压电烙铁经过几次改进后特别好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大伙儿都拿来使用,可就是没有人知道这完全可以申请专利。

几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一位技术主管知道了,“这是你发明的吗?

按《宝钢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定,你是可以申请技术专利的!

“是吗?

”孔利明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发明还可以申请国家专利。

经技术人员对他详细宣传介绍后,孔利明这才懂得什么是专利,为什么要申请专利,如何申请专利。

宝钢在引进装备的同时,购买了人家不少专利,为什么我们的发明创造不申请专利?

如果我们不申请,说不定将来有一天被人家抢先了,咱们使用自己的发明还得去向人家购买专利!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1996年孔利明成功地申请了第一项专利。

“咱们工人也能够申请专利!

”孔利明尝到了甜头。

一举获得了成功,从此他一发不可收。

孔利明按照专利申请的要求,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创新发明一项项进行归纳、整理,从1996年到1999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平均每月就有一项专利获受理。

他先后撰写的专利申请书多达64份,30余万字!

他简直着了魔

凡是搞发明创造的人,一旦进入了那种境界,简直就像着了魔,孔利明也如此。

宝钢有许多人买车,孔利明没有买。

为什么不买?

是不需要?

不是;是舍不得花钱?

更不是。

问他为什么?

他说,我不适合开车,因为我往往容易走神。

有一次,孔利明正在研究发明一个能够快速检查进口汽车线路故障的“短路定位仪”,试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那些要花上几十个小时才能做成的线路板在试验中化作缕缕青烟,希望一次次化作泡影。

怎么办?

孔利明冥思苦想,找不到好办法。

休息天,为了放松一下,他带着七岁的儿子去影剧院看电影《地雷战》。

当看到影片中日本鬼子用探雷器满地找雷时,脑际突然来了灵感:

能不能做一个可以探测短路点的“探雷器”?

他豁然开朗,对身边的儿子说了句“爸爸有事,一会儿来接你”,转身就往外跑。

回到家里摆弄了半天,才猛然想起,自己把儿子丢在电影院里了。

他又急忙赶往影院,可电影早已散场,到处寻找,急得满头大汗,终于在影院的办公室看到了眼睛都哭红了的儿子……。

当然,他的心血没有白费,自从有了“汽车电路短路检测器”,以往令人头疼的线路短路维修工作成了一种乐趣,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这一发明还荣获了中国第六届专利新技术博览会金奖。

还有一次,他正在设法解决进口载重车的启动马达被国产替代的离合器片粉末堵死烧坏的技术难题。

面对万元一个、已堆积起来的报废马达,孔利明心急如焚。

他和同事们一连想出6、7套方案,都失败了,试验似乎走进了“死胡同”,报废、损坏的启动马达依然接踵而至。

孔利明吃不好,睡不香,整天神情恍惚。

星期天,儿子要吃“面疙瘩”,妻子叫孔利明去买点面粉。

在骑车回来的路上,他还满脑子思考着课题,似乎有人朝他看,还仿佛有人跟他打招呼,他都顾不上理会,可到家下了车一看,这才发现原来是袋子破了,雪白的面粉还在不断地往下漏呢!

突然,他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对呀,给马达开个洞,让离合器片粉末漏出来,不就行了吗?

在家里等待做饭的妻子看到满脸兴奋、手拿只剩半小袋面粉的孔利明,真是哭笑不得。

第二天,孔利明的方案付诸实施,一个个启动马达由废变宝。

他的这个小“手术”,没花一分钱,却为宝钢每年节支148万元。

“发明,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孔利明经常有灵感,而这灵感的背后是勤奋好学和执着的追求。

早在十多年前,孔利明的家就有点特殊。

别人家的报箱空空的,而孔利明家的报箱每天都塞满,那是他自费订阅的各种技术报刊、杂志:

《电子技术》、《汽车知识》、《无线电》……,他每年都要在订阅报刊上花费数百元钱。

近年,随着他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又增加《电脑天地》、《软件报》、《法律知识》……。

孔利明是自学成材的。

刚到宝钢时,孔利明就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一口气拿下了9张证书,至今已拥有15张证书。

前几年,孔利明对电脑一窍不通,还跟着儿子学电脑打字。

以后又对着书本琢磨电脑软件和硬件,拆了装,装了拆,直到全弄明白为止。

如今,孔利明已为一名电脑高手,家里台式、笔记本电脑共有四台,还自己动手搞了个家庭局域网。

十年前,孔利明一家三口只住一室一厅,为了在家里搞试验,他把小客厅改成了“家庭实验室”。

地下、桌上都堆满了工具、器材,文件柜和备件柜占据整整一个墙面,并排放着的几十个柜子,里面分门别类地塞满了各种书籍、文件、备件。

他的许多发明就是在家庭实验室里完成的。

在小小实验室,他经常熬夜。

烟灰缸里塞满了烟头,台灯下,孔利明伏在桌上,神情专注,一动不动。

黝黑的面庞上,皱纹如刀刻一样。

忽然,他双眼闪出兴奋的光,那一定是有了灵感,破解了谜团。

一次,他正在家庭实验室攻克难题:

如何取出不慎掉进发动机里的一个小盖子。

那台进口发动机如果聘请美国专家来维修,要耽误两、三个月,停产损失在30万元以上。

掉在一米深的小洞内,看不见,摸不着,用磁铁吸也不行,因为发动机里全是铁,怎么办?

孔利明把难题带回家,冥思苦想,直到半夜还不得要领。

偏偏这个时候,他胃疼的老毛病又犯了,阵阵绞痛袭来,让他坐卧不宁,思路集中不起来。

这时,他突然想起上次在医院看病的情景:

医生用胃窥镜给他做检查,胃窥镜把胃里的状况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对啊!

做一个“胃镜”深入发动机孔洞找到盖子,然后再把电磁铁伸进去,对准方位,接通电源,吸出盖子……,孔利明马上拆下家里的可视门镜,打开“百宝箱”,找出平时悉心搜集的电视摄像头、红外光源,做成了一个简易探视头。

清晨,他匆忙赶到厂里,和同事们一起“打捞”。

一声令下,探头伸进去了,屏幕上一个黑影逐渐从模糊到清晰。

“找到了!

”一个同事激动地大叫。

孔利明屏气凝神,把电磁铁伸进洞口,慢慢地接近目标,“通电!

”啪,电源打开,吸住目标,取出来了!

大家兴奋地抱作一团。

在没拆一个螺丝钉的情况下,让这台“洋机”起死回生了。

孔利明平时喜欢搜集资料,身边总带着数码相机,生产现场出现什么问题,总要拍几张数码照,一则可以带回家对着照片静心琢磨思考,二则可以建立自己的图片档案。

数码相机离不开电脑的操作,一次,孔利明在家里琢磨相机的时候,又有了意外的收获:

仅用一个零件、三根电线就发明了数码相机充电连接器,用电脑的USB插口对数码相机充电。

这样,在把相机里的图片输进电脑的同时也给数码相机充了电,他申请了专利。

日本索尼公司也找到了这个窍门,当日本人前去申请专利时,却意外地发现该成果的专利权已在3个月前被一个上海工人抢了先。

2001年8月,孔利明应邀赴北戴河参加了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全国劳模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座谈会。

会议间隙,全总组织与会的150名全国劳模观看电影。

没想到电影刚开场,只听"砰"地一声,音响画面戛然而止。

剧场的灯亮了,人们发现放映机在呼呼冒烟。

今天的电影看不成了!

这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宝钢的工人发明家孔利明在这里,让他修吧。

”全场的目光顿时聚焦到了孔利明的身上。

虽然从没碰过放映机,可孔利明还是走到了放映机旁,他打开机器仔细一看,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几根电线已烧得面目全非,几个电容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怎么办?

若动手修复,没有专门工具;若修不好,那可是当众丢宝钢人的脸啊!

孔利明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头上、背上直冒汗。

他静了静心,对放映员说:

“请稍等,我去取工具试试。

说是工具,其实就是孔利明放在房间里的一把瑞士军刀。

他拿了刀,又在房间里找了可用作绝缘的香烟锡纸、几根细铁丝……,回到剧场,全神贯注地检修起来。

没有万用表,孔利明就凭借经验,一一仔细检查:

几路线该怎么走?

继电器还能不能用?

为什么会冒烟……,终于,孔利明用应急办法解决了燃眉之急。

当放映员接通电源后,放映机又欢快地转了起来。

当电影屏幕上重现精彩的画面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放映员向孔利明竖起大拇指:

“宝钢人就是了不起!

孔利明的创新精神引起了宝钢领导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发扬。

2000年4月26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技创新小组正式成立了,宝钢领导亲自为孔利明科技创新小组题名并授牌。

2000年6月的一天,创新小组成员杨荣良带回一个信息:

冷轧厂反映,由于成品库的行车空调滴水,导致库内的成品卷表面经常被腐蚀而生锈,影响了产品整体质量。

“我们创新小组去试试,看能不能解决?

”孔利明带着几位组员去了冷轧现场。

果然,行车空调的冷凝水从高空飘下,洒落在裸露的成品卷上,形成锈迹。

尽管冷轧厂想了很多办法,用水桶接水,太不方便,因为每个班次都得倒好几次,提着水桶从十多米高的行车沿着不到0.7米宽的楼梯下来,既麻烦又危险,况且行车来回移动,桶里的水容易随着惯性溅出来,照样对下面的成品卷产生影响。

看着钢卷表面的斑斑锈迹,孔利明感到非常惋惜,这是创新小组第一次跨部门跨领域攻关。

虽说隔行如隔山,但创新思维是相通的。

他启发组员一起想办法,自己也动手做试验:

让水形成喷雾……,好像是下毛毛雨,不行!

让水电解……,既耗电也不安全,不行!

一连做了好几个方案,可没有一个满意的。

无意中,在家里看到《雾中黄山》的挂历,来了灵感:

让水变成冷雾,在冷轧厂的高温环境里,冷雾可以自然消失!

孔利明把想法和大家一说,马上动手试验。

创新小组做了一个蒸发器,安装到行车上,“成功啦!

创新小组旗开得胜。

2002年1月,孔利明从汽车大队调到了运输部设备管理室。

孔利明带着创新小组成员开始寻找新的攻关课题。

成品综合码头职工反映:

港机用于装卸生铁块、切头、废钢的起重吸铁盘时常发生高空坠落废钢事件。

几百公斤甚至吨余重的废钢在高空坠落下来,废钢船底就是一个大洞,引起客户索赔;在陆地上砸坏电缆和港机设备,后果同样严重。

工人们向制造厂反映,这家全球著名的欧洲制造商派专家前来攻关一年,临走扔下一句: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孔利明把难题接了下来,马上组织创新小组成员金德胜、肖苏、张子才等一同对吸铁盘等设备进行跟踪,具体调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吸铁盘容易掉废钢,确实像外国专家讲的那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因为,吸铁盘使用时间长了以后,电磁铁发热,引起电磁铁线圈热电阻增加,导致电流下降,磁强也随之下降,这时吸铁盘如果因震动、风吹或摇晃,吸附不牢的废钢就会往下掉。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孔利明做了几个电磁铁模型,一边按照现场的操作运行轨迹提着来回走,一边想解决对策。

在家里演练时,儿子笑着问:

“爸爸,你怎么练起了功夫?

既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那可不可以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解决问题呢?

于是,孔利明大胆提出:

让吸铁盘在安全的高度把吸附不牢的废钢掉干净。

思路一打开,终于见到了攻克难关的曙光。

但怎样才算一个安全的高度?

孔利明和组员们又来到现场,一步步地测试。

3月份正是初春季节,长江边寒风刺骨,孔利明站在风中,指挥港机操作工慢慢地测试,经过37次试验,这个安全的高度终于找到了!

他们在控制器上进行了改造和设置,废钢终于稳稳当当吊了起来!

外国专家研究一年多没解决的“世界难题”终于彻底解决了。

他们的创新使宝钢港机作业安全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效率提高了30%以上。

4年来,孔利明科技创新小组成员数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由最初的7人扩大到现在100多人,成果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获国家专利和技术秘密近百项。

刚刚加入小组的人,往往觉得搞发明太神秘了,工人搞创新,难!

孔利明就以亲身经历来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有一次,徒弟问他,“你的那么多灵感是从哪里来的?

“想,胡思乱想!

”他举例:

一次,他与几个清洁工闲聊。

她们说:

“每天要扫几个足球场,累死了。

”孔利明说,“你们用传统的方法扫地当然累!

但如果让我去扫地,我就会想办法做一个拖箱,然后装上滚轮,让滚轮带动旋转扫把进行拖拉式扫地。

如果再改进一下,我可能会把它挂在自行车上,骑车扫地就更省力了。

孔利明是随口说的,真的做起来可能办法更多。

他举这个简单的例子是想让大家明白:

只要肯动脑,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代工人不该仅仅是出大力、流大汗的形象,更应是集智能、技能、体能于一身的新型劳动者。

徒弟赵建中在与孔利明接触中受益匪浅。

有一回,孔利明随手指着旁边的那台落地扇问赵建中:

“你想想,这台电风扇除了扇风,还能增加点什么功能?

”赵建中一时被问住了,他平时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

孔利明不假思索地说:

“顶上安几个钩子,就是挂衣杆;上面装个节能灯,又成了落地灯;如果加上遥控器,还能方便残疾人使用……”徒弟非常佩服,“真是的,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他灵机一动,也来了灵感:

“我看,风扇上装个钟,还可以自动定时。

”“对啊,我们平时就要做有心人!

”在孔利明的鼓励启发下,徒弟们也很快进步了。

孔利明科技创新小组中有个老工人叫张友德,虽然文化层次不高,但搞了大半辈子的铁路机车修理,也心灵手巧,他自己动手做的“专用工具”可以装满一柜子,只是从来没想过这也是“发明”,还能申请“专利”。

在孔利明的启发帮助下,老张两年获得了12项专利,其中他设计的“圆柱定位销拔出工具”进行定位销拆卸只需一分钟,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上百倍。

张友德真没想到,自己还能获得“上海市技术创新能手”称号。

孔利明用自己总结的“12字创造法”,鼓励年轻人去探索,自己在后面指点。

每开始一项课题和攻关前,孔利明都带着大伙上网反复查找,看是否已有类似的项目,以免“撞车”。

在他的启发和指导下,小组成员们都跃跃欲试,灵感的火花处处逬射。

在孔利明的带动下,创新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成果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创新小组成立以来,共申请专利96项,技术改进286项,为企业创效益5000万余元。

谈起宝钢,孔利明言语中充满着感激之情。

他说,是宝钢为我提供了发挥才智的舞台。

我是一个普通工人,来宝钢之前我在老单位也喜欢动动脑子,搞点小改小革,但是周围环境对我不太理解,有人甚至说我是“不务正业”。

到了宝钢,不仅让我大开眼界,使我能有机会接触大批先进装备,而且我周围的环境、我的领导都支持、鼓励我搞创新。

因此可以说,没有宝钢这个大舞台,也不会有我今天的孔利明。

在一次闲聊中,大家谈起将来退休后干什么。

问到孔利明,他说:

我要开两个公司,一个是“脑子借用公司”,一个是“脑子充电公司”。

别人问:

“为什么说借用,难道不收钱吗?

”孔利明说:

“我要联合一批与我志同道合的人,用我的脑子,用这些聪明人的脑子,为许许多多在生产与设备方面碰到难题的企业免费解决难题。

”接着,他又解释为什么要开脑子充电公司,“不经常充电,脑子就会退化。

”他还半开玩笑地发出邀请:

“你们如果有兴趣,也来参加吧。

孔利明声名鹊起,登门来访的人也多了起来。

一天,在浙江宁波当乡办厂长的舅舅找上门来。

“凭着你有发明创造的本事,到宁波去一定可以挣大钱!

怎么样,别在宝钢干了,跟我走,自己去开公司赚大钱!

”孔利明婉言谢绝了舅舅的好意:

“我的一切都是宝钢给的,不能出了名就忘本,做过河拆桥的事。

我这一辈子能在宝钢工作,已经非常荣幸了。

”舅舅见他没有走的可能,就跟他商量:

“你留在宝钢也行,只要把你的那些专利转让几项过来,我按利润给你提成。

”孔利明笑着说:

“我得到的已经够多了,我的专利都是职务发明,所有权属于宝钢。

3月底的一天中午,在实验室忙碌了一上午的孔利明正准备去食堂吃午饭,突然,响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孔利明开门一看,一下子楞住了。

一位大约60多岁的碧眼黄发外国老太太微笑着用地道的汉语向他打招呼,“你好”。

孔利明客气地将她让进实验室。

原来,这是一位美国人,丈夫是华裔,是拥有3家计算机控制公司的老板,她正在杭州谈业务,晚上在宾馆偶然翻阅《钱江晚报》,一篇转载《新民晚报》的“走进‘孔利明’的家庭工作室”的文章吸引了她的双眼,第二天一早就从杭州飞到上海,找到这位“神奇人物”。

老太太的来意很明确,就是希望孔利明加盟她的公司,并当场开出了令人咋舌的年薪。

孔利明谢绝了她的聘请,坦诚地说:

“我的事业在宝钢,钱乃身外之物,你可以给钱,但你无法提供像宝钢这样的舞台和氛围。

”是啊,每个人都有能激起兴趣的兴奋点,孔利明的兴奋点不是金钱,他只钟情于创造,只钟情于宝钢!

孔利明只是宝钢的一名普通职工。

1984年,孔利明从上海运输五场调进宝钢,走上了电气修理岗位。

了解孔利明的人认为他不简单,对他很敬佩:

作为一名宝钢的普通职工,竟拥有专利多达54项,是全上海获得国家个人职务发明专利最多的人。

宣传孔利明的人认为他是当代智能型产业工人的代表。

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孔利明开展科研项目23项、解决现场各类疑难杂症354个、提出合理化建议373项、实施技术改进257项,创造经济效益1400余万元,自1996年起,他连续五年摘取中国专利新技术博览会金奖,拥有国家专利54项。

先后荣获上海市优秀发明十年成就金奖、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上海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十大自学成才标兵、全国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重新学习孔利明的严格苛求的优秀品质、勇于创新的坚定信念、追求卓越的高尚境界、乐于奉献的无私胸襟,是宝钢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汽车修理工,到硕果累累的工人发明家,运输部技能业务专家孔利明,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首华彩辉煌的人生乐章。

多年来,孔利明为企业解决各类设备疑难杂症340余个,创造经济效益1400万元,个人拥有国家专利52项,成为上海市职务发明专利第一人。

纵观孔利明在宝钢这块沃土上工作和成长的历程,他的一言一行充分体现了宝钢“严格苛求的精神、学习与创新的道路、争创一流的目标”企业文化主线的深刻内涵。

1984年调到宝钢的孔利明,一直以来,始终保持永不言输、永不停止、永不放弃的精神状态,忠于职守,埋头实干、严格若求、不求名利、甘于寂寞,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岗位上每一件事,把自己的所有兴趣和智慧全部投入到钟爱的宝钢事业之中,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成品综合码头港机电磁吊车吸铁盘经常发生高空坠钢现象,老外忙活一年也束手无策,孔利明接手后,锲而不舍地前后做了37次实验,终克这个“世界难题”。

孔利明曾经深情地讲:

“我的大学在宝钢”。

怀着对岗位无限热爱和对企业高度忠诚之情,孔利明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岗位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就去补什么。

为了不断垒高自己的知识底座,他每年花费600多元钱订阅各种技术报刊杂志,不但对电子、汽车、无线电、电脑、电焊、气割、起重、驾驶,而且对钟表、机修、外语、甚至医学、法律等方面知识都有所涉猎,长久不衰地保持着旺盛的学习毅力和蓬勃的创新冲动。

把知识转化为创新动力,把学历转化为创新能力,成功地实现了向知识型工人转变。

“办世界一流企业,创世界一流水平”是宝钢矢志不渝的发展目标,孔利明自觉地把个人努力方向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昂扬着对人生积极向上,对事业与时俱进的进取观,在荣誉和掌声面前没有止步,不断向旧我挑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使自己成为本行业的强者。

他发明的将数码相机照片输进电脑的同时,又可以给数码相机充电的成果,甚至比日本人还早三个月。

成名成家后的孔利明,真诚地说:

“我的成果属于宝钢”。

他深谙“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道理。

常常思考怎样与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带动更多人搞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