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素质升级检测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871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素质升级检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素质升级检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素质升级检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素质升级检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素质升级检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素质升级检测1.docx

《高二语文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素质升级检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素质升级检测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素质升级检测1.docx

高二语文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素质升级检测1

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云鬓(bìn)花颜九重城阙(quē)渔阳鼙(pí)鼓

B.鸟萃

(píng)中流水潺(chán)湲桂栋兰橑(lǎo)

C.玉盘珍馐(xiū)镜中衰(suāi)鬓惟有鹧鸪(gū)

D.红藕(ǒu)香残未雨绸缪(móu)吞声踯(zhí)躅

【解析】 A阙:

què;B

pín;D衰:

shuā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停杯投著   长风破浪   酌酒自宽

B.金屋妆成池苑依旧仙袂飘飘

C.楼阁玲珑宛转峨眉云栈萦纡

D.虚无缥渺为连理枝芷葺荷屋

【解析】 A著—箸;C峨—娥;D渺—缈。

3.对下列诗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点出“愤”字。

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是问路时的问答形式,微露满意和欣慰。

C.“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写诗人饮酒而内心得到宽慰,举起酒杯表示以后再也不歌行路之难。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解析】 C项,诗句是诗人借酒浇愁。

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

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C )

A.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

“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近体诗是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高适、王维等。

D.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

“风”指《诗经》中的“国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骚”指《楚辞》中的《离骚》,它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

【解析】 C项中高适属于边塞诗派,而非山水田园诗派。

二、(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 白

我来竟何事?

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歌首句劈头自问,其中暗含诗人无所事事的烦闷。

B.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

C.第六句“空复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

D.最后两句是说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

6.下列诗句中与“我来竟何事?

高卧沙丘城”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B.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李白《行路难》

C.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7.对下面诗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A.这首诗表现了一位失意宫女生活的悠闲舒适和心情的孤独凄凉。

B.第一句写秋夜微弱的烛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幽冷的色调,“冷”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C.古诗常用秋扇比喻弃妇。

这里“轻罗小扇”也象征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D.这首诗采用景物烘托的手法,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来表现宫女的心情。

【解析】 A项说法矛盾:

这首诗如果表现失意的宫女心情孤独凄凉,那么她的生活就不会“悠闲舒适”。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

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②不应。

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曰: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

“子,谪仙人也!

”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③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

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璘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还寻阳。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 ①兴圣皇帝:

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

②有道:

唐时选举科目之一。

③頮:

(huì),洒。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是子天才英特       英特:

才智超群

B.帝欲官白,妃辄沮止沮止:

阻止

C.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转侧:

翻来覆去

D.白浮游四方浮游:

漫游

【解析】 转侧:

来往,辗转迁移。

9.下列句中的“之”全指李白的一项是( B )

①白之生,母梦长庚星

②因以命之

③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④见郭子仪,奇之

⑤力士素贵,耻之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⑤D.①②③⑤

【解析】 ①取消句子独立性;④代郭子仪;⑤代脱靴之事。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一组是( C )

①即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②为任侠,轻财重施

③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④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⑤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

⑥益骜放不自修

⑦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⑧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A.①③⑤B.②④⑦

C.④⑥⑧D.①⑥⑧

【解析】 全都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译文:

稍微加以学习,可以比得上司马相如。

(2)子,谪仙人也。

译文:

你是谪降人世的神仙啊。

(3)益骜放不自修。

译文:

更加傲慢放任,桀骜不群,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子。

他的祖先隋末因为犯罪迁徙到西域,神龙初才回来,客居在巴西。

李白出生时,他的母亲梦到长庚星,因此用来给他命名。

十岁,通读诗书。

长大后隐居在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苏頲是益州长史,见到李白,十分惊讶,说:

“这孩子天生的才智出众,小的时候稍微加以学习,长大比得上司马相如了。

”但是他却喜欢交际,击剑,轻财重施。

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和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徕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和吴筠友善。

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

李白在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

“您是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

”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献上一篇赋颂。

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

(一天)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听演奏歌唱李白写的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馀思。

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

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

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

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不修养自己的品德了。

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

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

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矶至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

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当斩。

当初,李白游并州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

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

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

正好碰上大赦,又回寻阳。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8分)

望江南

戴复古①

石屏老,长忆少年游。

自谓虎头②须食肉,谁知猿臂③不封侯。

身世一虚舟。

平生事,说着也堪羞。

四海九州双脚底,千愁万恨两眉头。

白发早归休。

【注】 ①戴复古:

号石屏,南宋词人。

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

②虎头:

《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燕颔虎须,飞而食肉”。

③猿臂:

《史记》记载,汉将军李广猿臂,善射。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BD )

A.开篇一句“老”与“少年”构成了时间的对比,“长忆”表明诗人对自己现时的状态很不满意,总在留恋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样子。

B.“虎头”“猿臂”两句以历史人物自况,是说自己空有强健的体魄和一身的武功,却没有机会抗金杀敌。

用典非常巧妙。

C.“身世一虚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一生比作一艘空荡荡的小船,随处漂泊。

简明形象地写出自己浪迹天涯的平生遭际。

D.上阕自叙自己一生漂泊,功名无成的命运,下阕借景抒情,传递出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自己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之情。

E.本词语言率真坦荡,自然天成,不事雕琢。

“白发早归休”表达了自己决心归隐的想法,也流露出内心的对统治者不满和失望的情绪。

【解析】 B项,“却没有机会抗金杀敌”是无稽之谈。

D项,“借景抒情”错误,下阕是“直抒胸臆”,对情感的界定也不够贴切。

(2)作者为什么而“羞”?

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4分)

【答案】 一生漂泊,功业未成。

自己也曾自信满满,可实际有志难伸,少年时胸怀远大理想,年老时空余满头白发。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__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__”蕴含着新事物层出不穷,终将战胜旧事物的哲理。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舳舻千里__,__旌旗蔽空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3)《送东阳马生序》中“__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__”一句,通过描写人物与周围的环境写出了作者求学之路的艰难困苦。

五、(2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 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看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十一月三日到任。

次年上元写下这首词。

写完这首词后,他在《超然台记》中追述: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连年蝗旱,民不聊生。

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CE )

A.“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

“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

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

B.“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

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C.“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与密州上元相互映衬。

D.“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形容密州的元宵节不热闹,只有农家社祭的鼓箫乐曲,但它却让诗人久久不能离去

E.“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诗人借此抒发了仕途坎坷,被调贫寒之地的愤懑之情。

【解析】 C项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突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而不是映衬。

E项“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15.有人评价苏轼这首《蝶恋花》,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

(6分)

【答案】 

(1)对杭州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题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

诗人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渲染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表达对杭州的思念。

(2)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

“寂寞山城人老也”用“寂寞”二字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表现了内心的落寞感。

(3)对国计民生的忧患和对“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比起自身境遇,更让诗人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

诗人在上元之夜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让他久久不能离去,表现了对民生的忧虑。

“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6~17题。

游赏心亭①

王 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注】 ①赏心亭:

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

②玉树:

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DE )

A.诗的首句写景是从宏观着眼。

“此空存”,一“空”字含有无限感慨,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是类似境界。

B.“城压沧波到海门”是从空间上写六朝古都,“压”写出了江城的险峻强固;“沧波”写出江水浩渺;“到海门”写出江水一泻千里。

C.第三、四句紧承第二句,暗示出诗人襟怀郁勃,举杯遣怀,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感慨弥深。

“来”、“入”两个动词写出江山奔赴的气势。

D.“黄旗”“王气”是指帝王气象,诗人由耳边不时传来的悲歌之声,想起宋王朝开国之初,王气强盛,横扫六合,结束混乱局势的辉煌历史。

E.第八句中“对芳樽”对应前文“醉眼”。

诗人面对精致的酒器开怀畅饮,足以见出诗人在怅然之余,仍有乐观豁达的精神。

【解析】 D项中是指王朝的运数;颈联是说,耳边响起的《玉树后庭花》的歌声,使人想起当年陈后主沉湎歌舞,荒废朝政,导致国破身俘。

E项“乐观豁达”表述错误,作者是借酒浇愁。

17.诗中表达了哪些“怅然”之感?

是如何表达的?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情感:

①帝都风物犹在、人事不同的变迁之感(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之感)

②统治者不以前车为鉴、沉迷亡国之音的忧虑之感。

手法:

①首联、颔联寓情于景,诗人大笔勾勒赏心亭风物,寄寓沧桑变迁之感。

(亦可分析“空”“压”“来”“入”等的炼字之妙)

②诗人用典,悲叹北宋统治者不吸取陈后主荒淫误国的历史教训。

六、(15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给“人因工程”下定义,不得超过65个字。

(4分)

第二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主席、中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善广说,飞船、坦克、高铁都是复杂的人机系统,因为人的参与使系统变得更为复杂,系统运行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系统安全性问题会更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需要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的支持,这就是“人因工程”,它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人因工程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目标的新兴交叉学科。

19.下图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

(5分)

【答案】 该徽标的上方是由各种偏旁组成的圆形图案,下方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8个汉字。

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象征着博大、圆满等。

其中的偏旁,可组成任何汉字,预示着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虽然在黑暗中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与黄斑变性没有直接关系,但并不是说__①__。

眼睛是通过调节睫状肌的收缩或舒张来改变晶状体的曲度的,视力正常的人能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如果在黑暗中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睫状肌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使晶状体过度屈曲,进而__②__。

不仅如此,黑暗中过于专注地盯着太亮的屏幕,会使眨眼频率显著减少;而眨眼的作用主要是使眼角膜湿润,__③__,久而久之,容易引发干眼症。

【答案】 ①这种行为对眼睛没有损害__②导致视力下降__③眨眼次数减少

七、(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骑自行车,车向前走是发展,人坐在车上不被摔倒是平衡,发展与平衡就是这样的简单和平常。

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会遇到发展与平衡的问题。

学生读书求学,是发展自己,各学科之间是否平衡,至关重要。

发展经济,有个地区平衡的问题,社会发展有个物质和精神是否平衡的问题。

在人生旅程中,你碰到过平衡与发展的问题吗?

有何经历或感受?

有何疑问与思考?

请以“平衡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得抄袭。

【写作指向】 

要开拓思路,首先应当对概念进行厘定。

比如发展,就有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与畸形异常的发展之别,有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之分。

比如平衡,就有积极平衡和消极平衡之异,有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之别。

从二者的关系看,发展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平衡,故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

在特定情况下,为了发展需要牺牲一点平衡,但不平衡一旦超出了合理的限度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不就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吗?

重理轻文,结果理科的学习也受到影响,这样的教训还少吗?

我们要在发展中寻求平衡,在平衡中谋求发展。

不能等绝对平衡了才去发展,也不能抛开必要的平衡去搞发展。

个人的发展内部各要素之间要平衡,整个社会各个发展要素之间也要寻求平衡,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要兼顾,不可畸轻畸重,顾此失彼。

【佳作赏读】

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平衡与发展正是其中对立统一的一对儿。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规模加大,发展方式丰富。

个人在发展,企业在发展,国家在发展,民族在发展,整个人类都在发展。

有人说,“和平与发展”成了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如果我的理解不错的话,那么“和平”的“平”自应包括“平衡”。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人类在各个领域都可以说有重大的建树。

即使像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的引领和政府的指导,企业致力于技术改造和管理革新,成就喜人。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对于具有劳动力廉价优势的我们来说,更是达到了飞速的程度。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就业形势严峻,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自是题中之义,这无可厚非。

然而,我们的生态呢?

告急,告急,十万火急!

众所周知,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选择的项目大多科技含量低,污染比较严重。

西南某地不是出现全村人都因环境污染而患上致命毒症的现象了吗?

每当从媒体上看到大气质量下降,饮用水严重污染,噪音噪光成害,温室效应引灾等信息,我们怎能不怀疑这种发展之路的可行性呢?

有人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真的吗?

难道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就这么尖锐冲突,不可协调吗?

恐怕未必。

不久前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报的一则新闻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这则新闻说,江苏常熟市是全国最大的服装加工基地之一,碎布废纤维历来都是污染物,现在他们借助高科技,将这些废物制成各种汽车软垫,而且这些软垫还可以进入循环性的再利用。

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举三得。

由此看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如何才能找到一条协调发展与平衡的好路子呢?

常熟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发展体系。

将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发展的可持续问题综合起来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兼顾方案,一边实践,一边探索,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趋于完善。

这方面,新加坡的经验就很可借鉴。

他们的城市像花园,旅游业的发展也与自然环境的有力保护相一致。

试想,你那儿污染严重,谁还会去旅游呢?

其实,问题本来很简单。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经济?

还不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空气质量、水质量、环境质量、生物的多样化,都与我们的生活质量相关。

如果徒有高楼大厦,宝马香车,连一杯干净水都没得喝,还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

身心健康,身心愉快,生态不平衡能够做到吗?

因此,如果一时没有条件,我们宁可暂时不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暂时牺牲一点物质利益,待到科技水平提高后,总会有发展机会的,因为资源没有糟蹋嘛。

反之,如果只图一时的经济的“数量化发展”,而毁了生态平衡,那既得不偿失,也无可补救。

将自己发展的路子堵死了,这是最大的失策。

明白这个道理,就应当果断地以生态平衡为第一位,经济发展为第二位。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有了平衡的生态,还怕没有发展的基础或基本保证吗?

【名师点评】 

本文把话题具体化,在两个概念前分别加上“经济”和“生态”进行限定,切入口小。

主张生态平衡优先于经济发展,观点鲜明;常熟服装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例子新鲜而典型,令人信服;从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的角度比较得失,辩驳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