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2年全国卷诗歌汇编未修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804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12年全国卷诗歌汇编未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近12年全国卷诗歌汇编未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近12年全国卷诗歌汇编未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近12年全国卷诗歌汇编未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近12年全国卷诗歌汇编未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12年全国卷诗歌汇编未修改.docx

《近12年全国卷诗歌汇编未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12年全国卷诗歌汇编未修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12年全国卷诗歌汇编未修改.docx

近12年全国卷诗歌汇编未修改

2001年——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题汇编(全国卷)

一、2001年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

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薯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乌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9.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

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杏杏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

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

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革是)。

10,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8.C9.B10.D)

 

二、2002年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前人之

说?

为什么?

答:

第17题(6分)

  评分要点:

①“折柳曲的寓意”,即“惜别怀远”,或“折柳赠别”“柳谐音留”“表示留念”“离别”等,给2分;②“本诗的思乡之情”,即答出“思乡”“故园情”“回忆故乡”等给2分;③“折柳的关键作用”,即“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或“由写笛声转入写曲中闻折柳,引出故园情”、“从听笛到思乡过渡的关键”、“诗的前两句写春夜闻笛,然后由折柳引出思乡”等,给2分,若答“折柳”的关键作用为“点明主旨”“诗眼”之类的,可给1分。

注意:

认为“折柳”不是全诗的关键的考生极少,若遇到此类答案,与复查员共同讨论判分。

三、2003年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

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较为简单,大多数考生应该能准确翻译出“佞”、“直言”等知识点。

17.鉴赏诗歌:

本题能找出“咽”与“危”是诗眼并不难,难的是“为什麽”和“结合全诗鉴赏”。

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

特别是在他晚年,沉缅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尤浓。

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

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

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

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

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

“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

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

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

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

赵殿成评论说:

“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

昔人所谓诗眼是也。

”(《诗境浅说》)“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

在唐代诗人中,王维是比较早地并且成功地将通感运用于诗歌创作的。

本题学生应重点答出三个要点,一是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此所谓意境;二是此二字可以说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是诗文更为生动,三是此二字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这道题从炼字角度出发,难度适中,又可以包孕意境、文字以及诗言志三个角度考察学生,是一道可以列为经典的考题。

只是考试院给的答案有些简单,可能是考虑试题难度吧。

四、2004年

(卷一)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

16.(6分)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卷二)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皱:

皱纱。

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

试对此进行分析。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

为什么?

答:

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

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

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卷三)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6。

答:

古人认为杜鹃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

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五、(2005年)

(卷一)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12、

(1)修辞方法:

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卷二)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

12.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卷三)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2.(8分)

(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六、(2006年)

(卷一)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

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

郊野。

③棰:

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

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分为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

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说明。

答:

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

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卷二)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

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

为什么?

答: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

                                 

               

12、

(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不是为惜春伤怀。

从两方面可以看出:

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七、(2007年)

(卷一)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

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

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

12.

(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有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

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觉察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景”的角度:

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相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卷二)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尘垢:

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答:

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八、(2008年)

(卷一)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

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

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

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请简要分析。

答:

12、(8分)

(1)“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

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卷二)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日即事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

12、(8分)

(1)(3分)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

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答出由雨丝想到“网”的给1分,“网春”有留住春天意思的给1分,想象、比喻生动、新奇的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2)(5分)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和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答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情绪的,给2分,没能答出“政治上失意”的,最多给1分;能从一、二两句的分析中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从三、四两句的分析中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的,经3分。

意思答对即可。

九、(2009年)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

):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请简要叙述。

答: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说明。

答:

12、(8分)

(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

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2)

观点一:

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

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

“人”是只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卷二)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12、(8分)

(1)(4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4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十、(2010年)

(卷一)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

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

是怎样描写的?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

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1)【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分析】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注意动词“绕、隐、争、归、见、飞”等。

【考点】鉴赏诗歌意象及其作用。

(2)【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分析】从注释看,作者“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可知作者借素蝶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尾联希望得到别人赏识的愿望。

【考点】鉴赏诗歌的手法和思想感情。

(卷二)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

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

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2(8)

(1)(3分)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

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5分)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11、(2011年)

(全国大纲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

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

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答案: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解析:

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案:

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解析:

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

赏析:

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作者意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词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其实很象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

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客舍庭中,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思念着亲朋。

忽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似乎是鸿雁声声;然而,四望苍穹,暮云璧合,并无大雁的踪影。

过片“更深人去寂静”把上下片很自然的衔接起来,而且将词境更推进了一步。

“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身旅途的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

同时“人去”二字也呼应了下文孤灯、酒醒。

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摇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

此时此刻,人多么希望自己尚在酣醉之中呵。

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