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规范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756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7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设计规范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PCB设计规范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PCB设计规范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PCB设计规范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PCB设计规范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CB设计规范剖析.docx

《PCB设计规范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设计规范剖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CB设计规范剖析.docx

PCB设计规范剖析

PCB设计规范

目的

A.本规范归定了我司PCB设计的流程和设计原则,主要目的是为PCB设计者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B.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C.提高PCB的可生产性、可测试、可维护性

一.PCB设计的布局规范

(一)布局设计原则

1.距板边距离应大于5mm。

2.先放置与结构关系密切的元件,如接插件、开关、电源插座等。

3.优先摆放电路功能块的核心元件及体积较大的元器件,再以核心元件为中心摆放周围电路元器件。

4.功率大的元件摆放在利于散热的位置上,如采用风扇散热,放在空气的主流通道上;若采用传导散热,应放在靠近机箱导槽的位置。

5.质量较大的元器件应避免放在板的中心,应靠近板在机箱中的固定边放置。

6.有高频连线的元件尽可能靠近,以减少高频信号的分布参数和电磁干扰。

7.输入、输出元件尽量远离。

8.带高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放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9.热敏元件应远离发热元件。

10.可调元件的布局应便于调节。

如跳线、可变电容、电位器等。

11.考虑信号流向,合理安排布局,使信号流向尽可能保持一致。

12.布局应均匀、整齐、紧凑。

13.表贴元件布局时应注意焊盘方向尽量取一致,以利于装焊,减少桥连的可能。

14.去耦电容应在电源输入端就近放置。

(二)对布局设计的工艺要求

当开始一个新的PCB设计时,按照设计的流程我们必须考虑以下的规则:

1.建立一个基本的PCB的绘制要求与规则(示意如图)

建立基本的PCB应包含以下信息:

1)PCB的尺寸、边框和布线区

A.PCB的尺寸应严格遵守结构的要求。

B.PCB的板边框(BoardOutline)通常用0.15的线绘制。

C.布线区距离板边缘应大于5mm。

2)PCB的机械定位孔和用于SMC的光学定位点。

A.对于PCB的机械定位孔应遵循以下规则:

要求

■机械定位孔的尺寸要求

PCB板机械定位孔的尺寸必须是标准的(见下表和图),如有特殊必须通知生产经理,以下单位为mm。

B.机械定位孔的定位

机械定位孔的定位在PCB对角线位置如图:

■对于普通的PCB,推荐:

机械定位孔直径为3mm,机械定位孔圆心与板边缘距离为5mm。

■对于边缘有元件(物体、连接器等),机械定位孔将在X方向做移动,机械定位孔的直径推荐3mm。

■机械定位孔为非孔化孔。

C.对于PCB板的SMC的光学定位点应遵循以下规则:

■PCB板的光学定位点

为了满足SMT的自动化生产处理的需要,必须在PCB的表层和底层上添

加光学定位点,见下图:

注:

1)距离板边缘和机械定位孔的距离≥7.5mm。

2)它们必须有相同的X或Y坐标。

3)光学定位点必须要加上阻焊。

4)光学定位点至少有2个,并成对角放置。

5)光学定位点的尺寸见下图。

6)它们是在顶层和底层放置的表面焊盘。

推荐:

通常光学定位点焊盘直径(PD)1.6mm(63mil),阻焊直径(D(SR))3.2mm(126mil);当PCB的密度和精度要求非常高时,光学定位点焊盘可以为1.0mm,并且焊盘要加上阻焊。

■PCB板上表面贴装元件的参考点

1)当元件(SMC)的引脚中心距<0.6mm时,必须增加参考点,放在元件的拐角处,见下图。

参考点可以只放2个,参考点应放在对角位置上,在放置完元件后,参考点必须可见。

2)BGA必须增加参考点同上图

3)在密度很高的板上,并且没有空间放置元件的参考点,那么在长和宽≤100mm的区域中,可以只放置两个公用的参考点,如下图

推荐:

引脚中心距≥0.6mm那么可以不加元件定位点,反之一定要加参考点。

4)元件的参考点与PCB板的光学定位点的类型是一样的,为一无孔的焊盘尺寸见(PCB板的光学定位点)。

2.PCB元件布局放置的要求。

PCB元件的布局规则应严格参照

(一)的内容,具体的要求如下:

1)元件放置的方向性

A.元器件放置方向考虑布线,装配,焊接和维修的要求后,尽量统一。

在PCBA上的元件尽量要求有统一的方向,有正负极型的元件也要有统一的方向。

B.对于波峰焊工艺,元件的放置方向要求如图:

由于波峰焊的阴影效应,因此元件方向与焊接方向成90°,波峰焊面的元件高度限制为4mm。

C.对于热风回流焊工艺,元件的放置方向对于焊接影响不大。

D.对于双面都有元件的PCB,较大较密的IC,如QFP,BGA等封装的元件放在板子的顶层,插件元件也只能放在顶层,插装元件的另一面(底层)只能放置较小的元件和管脚数较少且排列松散的贴片元件,柱状表面贴器件应放在底层。

E.为了真空夹具的结构,板子背面的元件最高高度不能超过5.5mm;如果使用标准的针压测试夹具,板子背面的元件最高不能超过10mm。

F.考虑实际工作环境及本身发热等,元器件放置应考虑散热方面的因素。

注:

1)元件的排列应有利于散热,必要的情况下使用风扇和散热器,对于小尺寸高热量的元件加散热器尤为重要。

2)大功率MOSFET等元件下面可以通过敷铜来散热,而且在这些元件的周围尽量不要放热敏感元件。

如果功率特别大,热量特别高,可以加散热片进行散热。

2)PCB布局对于电信号的考虑。

对于一个设计者在考虑PCB元件的分布时要考虑如下图的问题。

A.高速的元件(和外界接口的)应尽量靠近连接器。

B.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应尽量分开,最好是用地隔开。

3)元件与定位孔的间距

A.定位孔到附近通脚焊盘的距离不小于7.62mm(300mil)。

B.定位孔到表贴器件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08mm(200mil)。

对于SMD元件,从定位孔圆心SMD元件外框的最小半径距离为5.08mm(200mil)

在同时有SMD和DIP元件的PB上,为了避免DIP元件在自动插入时损坏SMD元件,必须在布局时考虑SMD和DIP元件的布局要求。

二.PCB设计的布线规范

(一)布线设计原则

1.线应避免锐角、直角。

采用45°走线。

2.相邻层信号线为正交方向。

3.高频信号尽可能短。

4.输入、输出信号尽量避免相邻平行走线,最好在线间加地线,以防反馈耦合。

5.双面板电源线、地线的走向最好与数据流向一致,以增强抗噪声能力。

6.数字地、模拟地要分开,对低频电路,地应尽量采用单点并联接地;高频电路宜采用多点串联接地。

对于数字电路,地线应闭合成环路,以提高抗噪声能力。

7.对于时钟线和高频信号线要根据其特性阻抗要求考虑线宽,做到阻抗匹配。

8.整块线路板布线、打孔要均匀,避免出现明显的疏密不均的情况。

当印制板的外层信号有大片空白区域时,应加辅助线使板面金属线分布基本平衡。

(二)对布线设计的工艺要求

1.通常我们布线时最常用的走线宽度、过孔尺寸:

注意:

BGA封装元件下方的过孔,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需要在其正、反两面用阻焊层覆盖。

1)当走线宽度为0.3mm时

2)当走线宽度为0.2mm时:

3)当走线宽度为0.15mm时

4)当走线宽度为0.12mm时

 

值得注意的是,BGA下方的焊盘和焊盘间过孔焊盘的间距也为线宽。

且由于工艺方面的难度,不推荐使用0.12mm的线宽。

5)当线宽小于等于0.12mm时,过孔焊盘需要加泪滴,表中的T即代表需要加泪滴。

当板子的尺寸大于600mm时,过孔的焊盘宽度需要增大0.1mm。

表中单位:

mm

对于非孔化孔,阻焊窗直径(thesolderresistwindow)应该比孔的直径大0.50mm。

而表层隔离区宽度也由孔的尺寸决定,当孔的直径小于等于3.3mm时,其范围是“孔径+2.0”;当孔的直径大于3.3mm时,其范围是孔径的1.6倍。

内层的隔离区范围是“孔径+2.0mm”

2.具体的布线原则:

1)电源和地的布线

尽量给出单独的电源层和底层;即使要在表层拉线,电源线和地线也要尽量的短且要足够的粗。

对于多层板,一般都有电源层和地层。

需要注意的只是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的地和电源即使电压相同也要分割开来。

对于单双层板电源线应尽量粗而短。

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要求可以根据1mm

的线宽最大对应1A的电流来计算,电源和地构成的环路尽量小。

为了防止电源线较长时,电源线上的耦合杂讯直接进入负载器件,应在进入每个器件之前,先对电源去藕。

且为了防止它们彼此间的相互干扰,对每个负载的电源独立去藕,并做到先滤波再进入负载。

在布线中应保持接地良好。

如下图。

2)特殊信号线布线

A.时钟的布线:

时钟线作为对EMC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在时钟线应少打过孔,尽量避免和其它信号线并行走线,且应远离一般信号线,避免对信号线的干扰。

同时应避开板上的电源部分,以防止电源和时钟互相干扰。

当一块电路板上用到多个不同频率的时钟时,两根不同频率的时钟线不可并行走线。

时钟线还应尽量避免靠近输出接口,防止高频时钟耦合到输出的cable线上并沿线发射出去。

如果板上有专门的时钟发生芯片,其下方不可走线,应在其下方铺铜,必要时还可以对其专门割地。

对于很多芯片都有参考的晶体振荡器,这些晶振下方也不应走线,要铺铜隔离。

同时可将晶振外壳接地。

对于简单的单,双层板没有电源层和地层,时钟走线可以参看下图

B.成对差分信号线走线

成对出现的差分信号线,一般平行走线,尽量少打过孔,必须打孔时,应两线一同打孔,以做到阻抗匹配。

C.相同属性的一组总线,应尽量并排走线,做到尽量等长。

D.一些基本的走线原则。

考虑到散热,避免连焊等因素,尽量采用下图所示的Goodlay-out,避免Badlay-out。

两焊点间距很小(如贴片器件相邻的焊盘)时,焊点间不得直接相连。

从贴片焊盘引出的过孔尽量离焊盘远些。

3)敷铜的添加

多层板内层敷铜,要用负片(Negative)。

外层敷铜如要完全添实,不应有一丝空隙,最好用网格形式敷铜,其网格最小不得小于0.6mmX0.6mm,建议使用30milX30mil的网格敷铜。

如图

三.PCB设计的后处理规范

(一)测试点的添加原则

测试点的选择:

1)测试点均匀分布于整个PBA板上。

2)器件的引出管脚,测试焊盘,连接器的引出脚及过孔均可作为测试点,但是过孔是最不良的测试点。

3)贴片元件最好采用测试焊盘作为测试点。

4)布线时每一条网络线都要加上测试点,测试点离器件尽量远,两个测试点的间距不能太近,中心间距应有2.54mm;如果在一条网络线上已经有PAD或Via时,则可以不用另加测试焊盘。

5)不可选用bottomlayer上的贴片元件的焊盘作为测试点使用。

6)对电源和地应各留10个以上的测试点,且均匀分布于整个PBA板上,用以减少测试时反向驱动电流对整个PBA板上电位的影响,要确保整个PBA板上等电位。

7)对带有电池的PCBA板进行测试时,应使用跨接线,以防止电池周围的短路无法检测。

8)测试点的添加时,附加线应该尽量短,如下图

 

1.测试点的尺寸选择。

测试点有三种尺寸:

如图:

其中:

A=1.0mm,B=0.40mm

注:

1)测试点可以是通孔焊盘、表面焊盘、过孔,但过孔必须有可以接触的铜。

2)当使用表面焊盘作为测试点时,应当将测试点尽量放在焊接面。

(二)PCB板的标注

1.元件和焊接面应有该PCB或PBA的编号和版本号。

在板的焊接面标明光板号,在元件面标明装焊号,装焊号一般是在光板号的后面加1。

2.标注时,顶层(第一层)应该是元件面,且是正图形,焊接面则为反图形(水平镜像),比如字符b’,元件面中显示为’b’,焊接面显示为’d’。

3.如要做丝印,丝印字符要有1.5~2.0mm的高度和0.2~0.254的线宽。

4.PCB层的标识为了多层板生产检查(如在层压中)的需要,要对PCB的不同层加上层的标识和命名

1)多层板的边缘层标记(EdgeLayerMarking)边缘层标识为:

在板的边缘上,放长1.6mm宽1.0mm的铜,放在各自的层上。

每层的边缘层标识排列为从顶层到底层分别为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如图)。

2)多层板的层标识和命名

为了满足PB生产的工艺要求,增加PB的可读性,在多层板上要加上层的编号如图:

顶层(TopLayer)

底层(Bottom)

(三)加工数据文件的生成及PCB的说明

1.PCB的板厚度、铜箔厚度说明

1)当需要对PCB板进行特性阻抗控制时,可说明各层材料的厚度,或要求生产厂商对特性阻抗进行控制。

2)PCB的厚度种类有1.0mm,1.5mm,1.6mm,2.4mm,3.2mm,4.4mm等。

A.对于普通PCB厚度通常为1.6mm

B.对于背板厚度通常为3.2mm(特殊为2.4mm或4.4mm)

3)PCB的铜箔厚度种类有5μm(μm以下简称μ),9μ,12μ,17.5μ,35μ,70μ,105μ。

A.对于普通PCB内层铜箔厚度通常为35μ;外层为17.5μ,对于特殊的PCB可以用35μ、70μ(如电源板)。

B.对于背板PCB铜箔厚度通常为17.5μ或35μ。

2.加工数据文件的生成

当设计师完成PCB的设计后,必须生成生产和装配所需的文件,分别为:

■PCB生产需要的文件:

GERBER文件(光绘文件)和DRILL文件(钻孔文件)

1)Gerber文件,要包含D码,即扩展Gerber格式文件。

除了各层的Gerber文件,还根据情况分别提供正、反面的阻焊、助焊、丝网Gerber数据,并分别注明各文件内容。

2(NC)钻孔文件,要区分孔化孔,非孔化孔(特别是装配孔要说明为非孔化孔),异形孔的位置。

并提供数控钻工具图表。

3)要说明是几层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