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587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docx

《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docx

大学思修法律部分考试重点全

法律

第7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1、法律的一般含义P174

(1)法律就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律就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综合以上三方面,可以将法律定义为:

法律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P176

(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就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从法律实质内容来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就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P177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P179

(1)法律制定(立法)

(2)法律遵守(守法)

(3)法律执行(执法)(4)法律适用(司法)

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181

(1)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4)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5)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6)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7)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第2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P187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党的领导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3)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自由平等观念P188

(1)依法享有与行使自由的观念

一方面,善于形式与运用宪法与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与实现个人的意愿与追求,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与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与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与界限。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在形式自由与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其她公民的合法的自由与权利。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的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平等地享有与行使法律权利,平等地承担与履行法律义务。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任何公民都要给予平等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3.公平正义观念P189

(1)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

立法公正就是执法公正的前提,执法公正就是法律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

立法公正表现为:

立法机关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法律,充分听取与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法律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与意志,充分体现社会的公正原则与标准。

执法公正的要求:

合法合理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

(2)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2个方面。

实体公正:

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结果就是否正当合理。

程序公正:

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过程或程序就是否正当合理。

4.权利义务观念P190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1)从来源瞧,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

(2)从基本内容来瞧,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她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

(3)从范围来瞧,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物质生活条件、政治文明程度、文化发展水平制约、社会承受能力、法律界限)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结构上相关关系。

(2)总量上等值关系。

(3)功能上互补关系

第3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P193

(1)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

政治安全、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

(2)政治安全与国防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3)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2.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P194

(1)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国家安全法》、《刑法》

(2)国防安全法律制度《国防法》、《反国家分裂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3)经济安全法律制度

(4)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

(5)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6)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

3.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P196

(1)依照法律服兵役与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提供便利条件或其她协助的义务

(4)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

(5)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6)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P197

(1)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与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2)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3)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第8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第一节

1、宪法的特征P204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在制定与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她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的基本原则P205

(1)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公民权利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3、我国的国家制度国体、政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P206

(1)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等。

(2)国体即国家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就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就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就是形成与表现国家意志的方法。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P212

(一)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与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权。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与取得国家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

(7)文化教育权。

(8)特定主体权。

(二)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与全国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与法律。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与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与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其她义务。

(如夫妻有计划生育义务,父母有抚育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5、我国的国家机构P216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3)国务院(4)中央军事委员会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7)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第二节

一、我国的民商法律制度

1、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P218

2、民事主体制度P219

(1)民事主体含义: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与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与其她组织。

(2)自然人享有终身民事权利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岁以上的、16岁以上不满18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10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4)法人成立的法律要件有:

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与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分四类:

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5)其她组织分四类:

合伙、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3、民事行为制度P220

(1)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下列条件: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事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2)代理可分:

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4、民事权利制度P221

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物权、债权)与非财产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

5、民事责任制度P222

(一)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

民事主体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她义务的;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她人财产、人身的;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

(二)民事责任分为:

(1)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又称违约民事责任):

有违约行为,存在过错

(2)侵权民事责任(分为一般侵权民事责任与特殊民事责任):

一般(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行为违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特殊(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三)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6、民事诉讼时效制度P222

(1)短期诉讼时效期间(1年):

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资金的;寄存财务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2)一般诉讼时效期间(2年)

(3)特殊诉讼时效就是指由特别法规定的诉讼时效(如合同法)

7、合同法律制度P223

(1)合同内容包括: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与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与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2)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要约就是希望与她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1、内容具体明确,要约的内容应具备合同的必要条款。

2、就是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承诺就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就是对要约明确表示同意的意思表示。

3、承诺的内容不能对要约作出实质性的变更。

4、承诺应在要约有效期限内作出。

8、知识产权法律制度P224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知识产权

9、商事法律制度P225

公司证券票据保险

二、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1、行政法的概念与原则P227

2、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P227

3、行政行为P228

(1)抽象行政行为

(2)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责任P229

5、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P229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1、经济法的概念与原则P230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P230

3、税收法律制度P231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1、刑法的概念与原则P232

2、犯罪概述

(1)犯罪构成P233

(2)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P233

(3)故意犯罪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P233

(4)共同犯罪主犯、犯罪集团、从犯、胁从犯、教唆犯P234

3、刑罚制度

(1)刑罚体系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刑

P234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

(2)刑法的裁量累犯、自首与立功、数罪并罚、缓刑P235

4.犯罪种类P236

第三节

1、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1.民事诉讼的概念、管辖与当事人P237

2.民事诉讼程序

(1)审判程序

(2)执行程序

2、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1.行政诉讼的的概念、受案范围与参加人P239

2.行政诉讼程序P240

(1)起诉与受理

(2)第一审程序(3)第二审程序(4)审判监督程序

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1、刑事诉讼法概述P241

(1)刑事诉讼参与人

(2)刑事诉讼的管辖、回避与代理(3)刑事诉讼证据、强制措施与附带民事诉讼

2、刑事诉讼程序P243

(1)立案与侦查

(2)起诉(3)审判程序(4)执行程序

四、我国的仲裁与调解制度

1、仲裁概述

2、仲裁程序

(1)申请与受理

(2)仲裁审理(3)仲裁中的与解、调解与裁决

3、调解制度

(1)人民调解

(2)行政调解(3)司法调解

1民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民法就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与。

(2)原则:

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如何使民事行为合法有效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她形式。

法律规定用特殊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3、侵权民事责任

侵权民事责任分为一般侵权民事责任与特殊侵权民事责任。

(1)一般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有:

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2)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与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区别在于,它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4、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5、具体行政行为?

包括哪些?

具体行政行为就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具体事项或特定个人,具体适用行政法律规范做出处理决定的行为。

主要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奖励、行政惩戒、行政裁决、行政合同等。

6、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权益争议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与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提请仲裁机关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犯罪、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1)犯罪:

犯罪就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构成:

就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总与。

犯罪构成包括:

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3)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意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就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4)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就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5)正当自卫:

《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她人的人身、财产与其她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6)紧急避险:

《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她人的人身、财产与其她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8、缓刑、政治权利

(1)缓刑:

缓刑就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法,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法的执行;在考验期内,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原判刑法不再执行的一项制度。

(2)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就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4.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1.刑法的概念:

刑法就就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

2.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3.犯罪概述:

(一)犯罪构成:

(1)犯罪主体:

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与单位

(2)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故意犯罪与犯罪过失)

(3)犯罪客体:

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盗窃的客体就是财产权,对象就是被盗的东西

(4)犯罪客观方面:

(危害行为、危害结果)

(二)排除犯罪的事由

(1)正当防卫:

1为了保护合法权益(目的条件)2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间条件)3不能针对第三人防卫4不能明显超过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限度条件)

(2)紧急避险

(三)故意犯罪形态:

(1)犯罪预备

(2)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3)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就是犯罪中止。

(4)犯罪既遂

(四)共同犯罪: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4.刑罚制度

(一)刑罚的体系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邢(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适用于犯罪的外国趋逐出境)

(二)刑罚的裁量(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缓刑)

5.犯罪种类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

(1)实事求就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与连续性的原则;

(4)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5)有鉴别、有选择地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的原则。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5)实事求就是、有错必纠与国家赔偿原则。

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就是什么?

  答: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就是把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与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结合、与谐同意起来;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的国家。

  

(2)具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完善的行政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与有效的监督制度,有着高素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着崇尚法治意识的人民群众的国家。

  (3)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立法机关依法立法,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司法,公民依法活动,国家权力受法律的可靠保障与有效制约,公民权利与自由有充分与切实保障的国家。

4、什么就是违法?

它的构成条件有哪些种类?

  答:

违法就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违法由下列条件构成:

  

(1)违法必须就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

  

(2)违法必须就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必须就是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

  (3)违法必须就是行为者出于故意或过失,也就就是行为人要有主观方面的过错或罪过。

  (4)违法的主体必须就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与行为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

5、什么就是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会、社会团体与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与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3)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宗教团体与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6、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什么?

  答: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

(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7、我国的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什么?

  答:

我国的选举制度有以下六个基本原则:

(1)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2)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4)秘密投票的原则。

(5)从物质与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6)代表对选民与原选举单位负责,并受其监督。

8、我国诉讼法共同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4)两审终审制。

(5)公开审

9、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答: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2)受她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此外,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10、什么就是合伙企业?

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

合伙企业就是指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工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五个条件:

(1)有两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就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2)有书面合伙协议;

(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

(5)有经营场所与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11、什么就是有限责任公司?

什么就是股份有限公司?

  答:

有限责任公司就是指由法定人数的股东组成的、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指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12、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

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具备下列五个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即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以生产经营或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3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10万元。

特定行业公司最低限额需要高于上述所定限额的,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的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与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13、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

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六个条件:

(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发起人应为5个以上股东,其中半数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发起人认缴与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即1000万人民币。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与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14、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答: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即:

(1)公民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的原则。

(2)按劳分配原则。

(3)男女平等原则。

(4)劳动者民主管理原则。

15、我国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哪些?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哪些?

  答: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

(1)城市市区的土地;

(2)农村与城市区中依法没收、征用、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