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562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docx

《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docx

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

地理复习主要内容总结

行星地球

一.地图和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a.特点:

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2.地球仪和经纬网

a.经纬线的特点:

经线都是半圆,且长度相等,约为2万千米;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隔在赤道最大;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都是圆,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最长;所有纬线都平行;任意相邻两条纬线的间隔处处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纬度的划分:

经度划分方法:

由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向东、西个划分180个经度;东经度越向东度数越大,西经度越向西度数越大;西经20度——0度——东经160度为东半球,东经160度——180度——西经20度为西半球。

纬度的划分方法:

由赤道(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为90个纬度;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c.经纬网的意义:

1)定方向:

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是无限方向,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南北方向是绝对的,是有限方向。

2)定位置:

经纬度定位,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对应一个经纬度在坐标。

3)定距离:

地球上两点之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4)定范围:

同纬度同经度,相等;同经度不同纬度,高者小;同图幅,中心同,跨的越多越大,比例尺越小。

3.地图三要素:

a.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b.表示形式:

文字式、数字式和线段式。

c.特点: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示范围越大,表示内容越简略。

d.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e.图例、注记:

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4.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a.地面高度的计算:

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b.等高线地形图:

各条等高线上的点海拔高度相等。

c.地形剖面图: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转绘而成,可以直观的表示地表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陡缓。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的两大特征:

a.物质性:

宇宙是由恒星、行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b.运动性:

宇宙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星系

宇宙(总星系)其他恒星星系

河外星系

c.天体:

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2.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a.八大行星: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b.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特点并不特殊。

(彗星)

c.特殊性:

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d.存在生命的条件: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稳定,轨道运行安全;2)地球自身条件:

地球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液态水的存在。

(海洋)

e.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概况:

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太阳能的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a.为地球直接提供了光、热资源。

b.维持地表的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d.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5.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a.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由里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

它们的周期为11年。

c.主要影响:

①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传特征:

a.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瞰,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瞰,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b.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是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他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小时),是以太阳为参考点。

c.速度:

角速度,除极点为零外,各地均为15度/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速度为零。

2.地球的公转特征:

a.定义:

地球绕太阳运动。

b.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c.周期:

恒星年,即365日6时9分10秒。

d.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e.速度:

近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7月初),地球公转最慢。

f.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是179天,造成日数差异的原因是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公转速度比冬半年慢。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a.黄赤交角:

黄道面与赤道面所成的二面角,23度26分。

b.影响: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c.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①轨迹:

②周期: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是365天5时48分46秒,即1回归年。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a.昼夜交替:

①昼夜现象:

原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球体;界线,晨昏线;昼夜半球,能够见到太阳光的为昼半球,反之为夜半球。

②昼夜更替:

成因吗,地球的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

b.时差:

①原因: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②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精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③时区与区时:

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的标准时。

④日期界线:

自然界线,0时经线;人为界限,180度经线。

c.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偏移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偏移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无偏转。

5.地球的公转即地理意义:

a.昼夜长短变化: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纬度变化:

有太阳直射点所在维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季节变化:

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分、秋分日:

赤道上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d.四季更替和五带:

①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北半球气候四季: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②五带:

划分依据,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可以把地球表面粗略的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等五个热量带。

五.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a.划分依据:

地震波波速的变化。

①地震波的分类和特点

②地震波的波速变化

b.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由里到外,地核(内核和外核)、地幔、地壳。

c.岩石圈: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2.地球的外部圈层

a.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水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上的大气

一.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a.大气的热源: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

c.大部分的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被加热,以地面长波辐射向大气传递热量——大气增温的重要方式是辐射热交换

d.影响:

影响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的变化,制约大气的运动状态。

2.热力环流:

a.形成原因:

地面的冷热不均。

b.形成过程:

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c.常见的热力环流:

海洋和陆地之间、城市和郊区之间、山谷和山坡之间等。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a.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b.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北半球为例)

①理想状态: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②高空中的风: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③近地面: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之间诚意夹角。

二.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a.大气环流:

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期的平均状态。

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不同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b.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高低纬度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

低纬圈、中纬圈、高纬圈。

c.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①七个气压带:

南北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副极地低压带、南北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压带。

②六个风带:

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低纬东风带(南北各一)。

③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a.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b.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1月份,副极地低压带被阿留申低压切断,大陆保存着亚洲高压;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海洋上保存着夏威夷高压。

c.季风环流:

①东亚季风:

1月,盛行西北风,7月,盛行东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南亚季风:

1月,盛行东北风,7月,盛行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带季节移动。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a.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赤道低压带——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的南端好望角地区。

b.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

三.常见天气系统

1.锋与天气: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势均力敌

移动方向

冷气团的移动方向

暖气团的移动方向

来回摆动

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

锋面力度

较大

较小

雨区位置

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主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雨区范围

图示

锋图

简图

天气图

雨区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2.低压、高压与天气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气流方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水平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天气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对我国的影响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

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冬季:

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示意图(北半球)

3.高压脊:

由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高压或高压机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4.低压槽:

由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峡谷,低压或低压槽掌控下,多阴雨天气。

四.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a.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

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

b.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①地质历史时期:

距今一万年前,时间跨度大,周期长。

②历史时期:

距今一万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

③近代:

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的时期,气温升高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a.使海平面上升:

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b.影响农业:

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高作物产量;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使作物减产。

c.影响水循环过程:

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3.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a.通过技术措施减少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

b.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地球上的水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

a.水体的类型:

海洋水,最主要的,占百分之96.53;大气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陆地水分为,湖泊咸水和地下水,陆地淡水(冰川是主体,占2/3)

b.关系:

从水的运动更新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a.水循环主要环节: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地下径流⑥降水⑦蒸发、蒸腾

b.水循环类型:

海陆间循环,①——②——③——④⑤——大海;陆地内循环,⑦——③——河湖、植物吸收;海上内循环,①——⑥——大海。

c.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二.大规模大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a.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b.按性质分类: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c.影响因素:

盛行风、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

d.不同海区的洋流分布: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

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

b.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

c.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海区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生;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和纽芬兰渔场;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d.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顺洋流可节省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洋流从两级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不利。

e.对近海污染的影响: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

a.水资源的利用:

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2和浅层地下水。

b.水资源的分布:

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多年平均径流量前六位的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c.我国水资源现状:

①数量上: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分布不均: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a.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地区经济活动的关系:

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b.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

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主要利用河、湖水;科技比较发达的时代,大量的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还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

3.合理利用水资源:

a.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质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

b.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1开源措施: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2节流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

a.能量来源:

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b.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形式,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c.结果:

形成大陆与海洋、山脉与盆地等,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2.外力作用:

a.能量来源:

主要是太阳辐射。

b.主要形成:

①风化作用:

温度、水、生物。

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提供条件。

②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③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移动风化和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输送大量物质。

3堆积地貌: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c.结果:

总的趋势是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二.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褶皱山

a.褶皱:

①概念:

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②基本单位:

褶曲,又分为背斜和向斜。

背斜,中心部分较老,两翼较新,常发育成山岭,但顶部受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中心部分较新,两翼较老,常发育成谷地,但是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b.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运动,张裂区——裂谷或海洋;碰撞区——褶皱山系。

断块山

a.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移动。

b.断层的位移类型:

①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②垂直方向: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火山

A.成因:

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B.组成:

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a.表现:

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

b.原因:

修建公路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铁路;这里地势相对缓和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山区地势起伏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a.地理要素:

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b.物质迁移的能量交换的途径:

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a.生产功能:

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b.平衡功能:

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a.表现:

①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②某一自然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b.结果:

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c.地理要素的变化:

易受影响的要素,生物、水;影响相对较小的要素,岩石。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a.地域差异的特点:

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②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及规模有大有小。

b.地域差异的具体体现——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地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状况不同——气候类型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不同——自然带不同

2.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热量,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低、高纬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水分变化,海陆分布的影响,中纬度地区。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海拔高度的变化,海拔较高的低纬度山地。

 

人口变化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的自然增长:

a.总体趋势:

不断增长。

b.决定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

c.时间变化:

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非常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加速;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d.地区差异(目前):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a.模式转变:

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

b.总体看来,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但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很快。

3.人口的合理容量

a.环境承载力:

实质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标准是人口数量。

b.环境人口容量:

实质是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制约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估计,全球100亿左右,中国16亿左右。

c.人口合理容量:

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人口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

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

a.概念: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b.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c.国内人口迁移:

我国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a.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时也会引起人口的迁移。

b.经济因素:

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其中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c.社会因素:

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d.个人因素: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城市与城市化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形态:

a.概念:

城市的外部轮廓形状。

b.类型:

集中式(团块状)——多见于平原地区(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