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359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套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套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套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套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套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套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套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套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哲学:

治世之学和养生之道

李俊岭朱秋贤

  千百年来,一部《老子》,不知倾倒了多少有识之士,上至九五之尊的皇帝和王侯将相,下至文人墨客和山野村夫。

  《老子》所阐释的内容囊括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双重宇宙,穿越时间隧道,将整个宇宙的变化玄机揽于手中,把乾坤旋转集于一掌之中,它自由地跨越了太极图的黑白两界,人们曾把它称为“包含无限玄机的治世之学和养生之道”,这是颇有道理的中肯评论。

作为一部帝王之师的专著、一部人生智慧的百科全书,它不但是当政者案头的必备之书,更是社会各阶层人士立身处世的智慧宝典。

  从政治、社会和人的思想境界而言,它不仅提出了一套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而且也深入地研究了人的行为准则,展现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关联的高级思维模式和充满智慧的治国方略。

它是一部关于调节生态世态心态各类关系,参透万物、人生变幻无限玄机的中国传统文化巨著。

它深入分析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人类是依赖于诸多关系而存在的类存在。

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有三种——即人与自然(生态)、人与人(世态)、身与心(心态),简称人类三态。

目前,人类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危机,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类人文素质和思维方式的精神病态。

当代人正逐步从现实文明困境的切肤之痛中觉醒,从而开始进行一场比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更为深刻的精神革命。

  《老子》承袭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每一个华夏子孙或多或少都传承着中华精神的文化基因,这其中就包含了相当部分的《老子》元素。

所以说,《老子》是炎黄子孙心灵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以透视出中国世情的真实面貌,可以考量出一个人性格秉性、精神境界品位的高低、俗雅……而世界人民也可以借助《老子》这个彰显中华民族文明风采的窗口,认识中华民族——一个珍爱生命、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厌恶战争的伟大民族,了解中国天下为公、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大国风范,同时也感受到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和海纳百川、慈悲为怀、谦和待人的博大胸怀以及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老子学说具有非常抽象的理论概括性和具体操作的实践普适性,它既讲道,又讲术;既讲学,又讲技。

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真理光芒,在社会、自然、人生、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医学、武术、音律、书法、围棋、饮食、养生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具有普遍的指导和启蒙意义。

再者,管子、孙子、孔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所谓诸子百家皆在《老子》所载王者之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老子》不仅是国史第一书,也是中华民族心智的发源地之一。

1.下列有关《老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一书充满着智慧和哲理,也是社会各阶层人士立身处世的智慧宝典,诸子百家皆在《老子》所载王者之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老子》提出了一套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思想家老子认为,人类是依赖于诸多关系而存在的类存在。

C.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中,人类社会出现了诸多问题和危机,这些问题和危机源于人类人文素质和思维方式的精神病态。

D.《老子》所论内容跨越了太极图的黑白两界,既有人们的养生之道,又有当政者的治国之道,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精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世界人民借助《老子》这个彰显中华民族文明风采的窗口,可看到中国天下为公、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大国风范

B.老子深入研究了人的行为准则,展现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关联的思维模式,提出了“人类三态”。

C.老子学说既讲哲理,又讲学,还讲技,既有非常抽象的理论概括性,又有具体操作的实践普适性。

D.潜心研读《老子》之学,在古朴的文字中领悟世间宇宙之理,大可用以行事治国,小可用以修身养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所阐释的内容囊括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双重宇宙,人们曾把它称为包含无限玄机的治世之学和养生之道。

B.当代人正逐步从思维方式的精神病态中觉醒,从而开始进行一场比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更为深刻的精神革命。

C.《老子》是炎黄子孙心灵的一面镜子,只有认真研读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老子》,才能透视出中国世情的真实面貌。

D.中华精神的文化基因中包括相当部分的《老子》元素,后来的诸子百家都是在《老子》所载王者之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

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

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

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

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勋曰:

“不可。

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乃谏鹄曰:

“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

”鹄从其言。

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

勋不见,曰:

“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

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

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

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

“必尸我于此。

”句就①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

“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勋仰骂曰:

“死反虏,汝何知?

促来杀我!

”众相视而惊。

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

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

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

拜京兆尹。

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

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

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②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

或曰:

“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

”勋曰:

“选贤所以报国也。

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常手诏问之,数加赏赐,甚见亲信。

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

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

时,河南尹朱俊为卓陈军事。

卓斥俊曰:

“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

”勋曰:

“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

”卓曰:

“戏之耳。

”勋曰:

“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

”卓乃谢俊,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注①句(gōu)就:

羌别种也。

②蹇硕:

人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案:

案情

B.促来杀我促:

赶快

C.句就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厚:

厚道

D.而欲杜人之口乎杜:

封堵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盖勋不畏权贵的一组是(3分)()

①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②死反虏,汝何知?

促来杀我

③具以事闻,并连党父④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⑤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⑥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

A.①③⑤B.③④⑥C.②④⑤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盖勋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畏惧权贵,想借机会杀害苏正和,便询问盖勋。

盖勋没有乘人之危,使苏正和得以免罪。

B.盖勋刚直不阿,将长安令杨党贪赃枉法的事实全部上报,皇上下诏要将案件追查到底。

后来,盖勋还断然拒绝了他人想让尚药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

C.盖勋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率兵救助,却被羌人精锐部队夹击,身受三处刀伤,仍然坚持不动。

叛将深受感动,将自己的战马送给他,但遭到拒绝。

D.盖勋只对董卓行一般礼节,而当时公卿以下的百官都不敢这样做。

因此,盖勋虽然聪明,刚直不屈,但被董卓厌恶,在朝廷不能得志。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

(2)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 寒[注]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8.本诗第二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好?

请简要赏析。

(5分)

9.本诗写海棠,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做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每空1分)

(1),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2)寄蜉蝣于天地,。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儿行千里

  我第一次骑单车穿越中国的途中,母亲还不时将一封封家书提前寄到我将到达的地方,好让我每次到达一个陌生的城镇,都会收到家人的问候,它温暖了我一程又一程。

每次风尘仆仆地归来时,我的背囊里总塞有一摞沉甸甸的家书。

  在一座乡村,一个农妇的儿子爱上了美丽的贵族少女。

备受单相思煎熬的他,做出了离家到庄园主家当花匠的决定。

启程的那天,雨丝纷飞。

孤独的母亲坐在滴雨的屋檐下目送儿子欢天喜地朝远方的庄园走去,年轻的农夫欢快地走着,他吹着欢快的口哨,始终也没有回过头。

  秋收的一天,他自告奋勇爬上高高的草垛,卖力地干活,因为他心爱的少女正在楼上的阳台注视这里。

高傲的少女或许也被这劳动的场面所感染,顽皮地向草垛上的人们伸出了手臂,年轻人踮起脚尖为了握一握少女的纤手,不幸从高高的草垛上跌落摔死。

  母亲闻讯赶来了。

与儿子分别已久,万万没有想到会以这种结局重逢。

当儿子在村人的嬉笑中下葬的时候,她紧紧地搂住冰冷的儿子,没有一丝抱怨,两行热泪从这位一生倔强从不落泪的农妇的脸庞上滑落。

她说:

“我的孩子!

  从小到大看电影无数,许多影片别说情节,就连名字也记不大清楚了,但少年时看过的这部外国影片至今记忆犹新。

  我恰恰是影片中那样一个孩子,疯狂地爱上了去远方的大路。

多少年行色匆匆地行于中国的地图,拎起行囊道一声:

“我去西藏了!

”“我去黑龙江了!

”头也不回便出了家门,一心直奔目的地。

  直到有一天,我离开院子走了很远,忽然漫不经心地回了一下头的时候,发现年迈的姥姥、两鬓染霜的父母仍然伫立在阳台上,望着我。

  我每次出远门的时候,家人都是这样久久地凝视着我的背影,只是因为我从不回头,所以从不知道。

我还不知道,即便我度完周末离家去江对岸的报社上班的时候,他们同样在阳台上目送着我的离去。

  我回头的那一天,第一次向他们扬起了手。

我永远记得家人的笑容。

  一年一年过去了,站在阳台上的亲人一个个离我而去,如今只剩下母亲,以她不变的柔情站在那里。

  1998年我得到去南极中国长城站采访的机会,出发的时候,身为画家一生拿惯了油画笔的母亲为我赶织了一双厚厚的羊毛袜子。

当时考察队发的靴子没有女性的尺码,是母亲织的那双厚毛袜才使我的一双脚在男式靴子里没有打晃。

在南极大陆的暴风雪中跋涉的时候,冰雪毫不留情地灌进了靴子结成冰砣,也多亏母亲给我的羊毛袜让我的双脚抵御了南极的冰寒。

  四年前我受报社的派遣到海外追访郑和下西洋遗踪,连续三年在印度洋沿线的亚非国奔波。

每次出发的时候,母亲都要帮助我准备行囊。

她既担心携带的物品多累坏了我,又担心哪一样物品没带上,路上会诸多不便。

于是,放进行囊中的每件物品都要掂量再三。

将近七旬的老人了,她甚至还吃力地将沉甸甸的行囊试着背到瘦弱的肩上,体验我将承受的分量。

  我想起了徒步穿越中国的途中倒在罗布泊的余纯顺,他倒下的那年,社会对他的赞颂对他的宣传达到沸点。

那年我恰好在上海,他的家乡。

经人指点我找到了他的家,上海一条弄堂里一间简陋的房子。

屋子虽小,但因为只有他父亲一人而显得空空荡荡。

老人低着花白的脑袋正在凝视儿子背着行囊的照片,此刻市内举办的余纯顺徒步中国事迹展览正观者爆满。

  当时正午已过,听说老人还没有吃午饭,我走进厨房发现只有一把青菜,就帮老人煮了一碗清汤面,老人端着碗仍吃不下,他睁着昏花的双眼望着我说:

“人们夸倒下的是个英雄,对我这个父亲来讲,死去的是一个儿子啊!

  我永远记住了那句话,正如我难忘阳台上亲人注视我远去的背影一样。

  有一年的夏天,我遇到一位长年穿行在中国大地的背包族,和我一样被人们称为所谓的“行者”,他拿出一个旅途留言簿希望我在上面写几句话,我说就不用写了吧,有件事你记住就行——在路上常给母亲打个平安的电话。

(1)下列对散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的主题可以理解为对母爱,对亲情的赞美,呼吁大家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亲情,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B.“多少年行色匆匆地穿行于中国的地图”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在四方、热衷于工作的青年形象。

  C.“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站在阳台上的亲人一个个离我而去”一句,写出了作者对故去的亲人在情感上的愧疚,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情的珍惜和眷恋。

  D.本文的细节描写非常成功,例如写母亲吃力地试背沉甸甸的行囊这一细节,就很好地刻画出既平凡又伟大的母爱,让人觉得真切可感。

  E.作者直接引用了余纯顺父亲的话,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对余纯顺行为的不理解,同时也呼吁社会不要盲目的去赞美那些忽略亲情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

(2)文章2~4段写了作者少年时看过的一部外国影片,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6分)

(3)举例分析这篇散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

(要求答出两点)(6分)

(4)《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出门旅游,外出打工,异地上学,出国留学……人们有太多的理由离开亲人。

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应用(16分)

12.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

A.中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是由社会大环境等诸多外在因素造成的,但我们的教育显然难辞其咎。

B.真善美是童话的底色,是人类代代相承的灵魂光芒,它能够使孩子养成尊重自然、爱护别人的精神和良好习惯。

C.说到底,不管是北京还是其他地方,做好“治堵”工作在于能否完善市政规划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D.“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完美对接,再一次显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实力。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都称之为朋友。

朋友有很多种,就好像一棵树上的叶子,一片叶子就是一个朋友。

时光流逝,夏去秋来,一些叶子会离我们而去,还有一些叶子会陪伴我们许多季节。

①有些人只是与我们短暂相处      ②他们能让我们感到幸福

③在人生的旅途中               ④共同见证潮起潮落

⑤有些人会与我们并肩而行        ⑥我们会邂逅许多人

A.③①⑤⑥④②          B.⑥③②⑤④①

C.③⑥②①⑤④                 D.⑥⑤④①③②

14.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

请你编写一则手机短信,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6分)

要求:

仿照下列句子写两句话,句式大致相同。

妈妈,你是我疲惫中的一杯香茗,当我昏昏欲睡时,浓郁的馨香使我神清气爽。

答:

15.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年画”的定义。

要求:

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

(4分)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

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

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枊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

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

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答:

五、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澳大利亚著名演说家力克·胡哲在一所学校演讲结束后,一个17岁的男孩哭着告诉他:

“你说一切都有可能,但是,我们梦想永远不能实现。

我得了一种病,因此长得非常高。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医生说我的个子还会长高,当不了飞行员。

”力克·胡哲说:

“你不要放弃梦想,但是可以改变梦想的方向……”之后,男子拿起了心爱的吉他,并组建了自己的乐队,还发行了自己的专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以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一2期中考试答题卷

高二语文座位号______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本答题纸上。

第Ⅰ卷阅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7.

(1)

(2)

(二)古代诗歌阅读

8.

9.

(三)名篇名句填空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2)。

(3),;

(4)。

(5),,

(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

(2)

(3)

(4)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应用

14.

15.

五、写作

16.

200

400

600

800800

永昌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第Ⅰ卷

二、古诗文阅读(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