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 I.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354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 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 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 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 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 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 I.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 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 I.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 I.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I

2019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I)

一、汉字识辨写。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

bànlǚ伴侣jùpà惧怕tōngshùn通顺zhāopái招牌lǎngsòng朗诵nàhǎn呐喊

gǔlì鼓励tānlán贪婪bózá驳杂kuìzèng馈赠huánrào环绕jièjiàn借鉴kǒngpà恐怕zhīchēng支撑diǎnjiǎo踮脚wūyán屋檐fànwǎn饭碗chōngzú充足bàocháng报偿duànliàn锻炼kěkào可靠guòyǐn过瘾qiānpiānyīlǜ千篇一律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酵母(xiàojiào)水浒传(xǔhǔ)美差(chāchāi)绿林好汉(lùlǜ)掠过(lüēlüè)目的地(dídì)娱乐(yúyù)情不自禁(jīnjìn)周游(yóuyōu)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焚(焚烧)誊(誊抄)檐(屋檐)俄(俄国)婪(贪婪)誉(荣誉)瞻(瞻仰)饿(饥饿)犹(犹豫)扉(心扉)考(考虑)菲(芳菲)漂(漂亮)翩(浮想联翩)编(主编)篇(诗篇)炒(炒菜)吵(吵闹)钞(钞票)掂(掂量)惦(惦记)踮(踮脚)婉(婉约)碗(饭碗)诵(背诵)桶(饭桶)辘(饥肠辘辘)

二、词语积学用。

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

不言而(喻):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明显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如醉如(痴):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

别出心(裁):

别:

另外;心裁:

心中的设计、筹划。

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

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

跟大家不一样

大(显)身手:

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浮想(联)翩:

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囫(囵)吞枣:

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2分)

(1)写文章、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千篇一律)

(2)读书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不求甚解)

(3)许许多多飘浮不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浮想联翩)

(4)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依依不舍)

3、在空线上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2分)

(1)把该记的东西都背得(滚瓜烂熟)了,所以这次考试我信心十足。

(2)自己挣的钱虽少,总比偷和抢来的花着(心安理得)。

(3)在向灾区捐款活动中,我把自己的零用钱(毫不犹豫)地统统捐了出来。

(4)体育是你的强项,运动会上你可要(大显身手/全力以赴/竭尽全力),为班级增光哟!

4、按要求写成语。

(4分)

(1)含有叠字的:

生生不息____念念不忘____依依不舍__快快乐乐花花绿绿轰轰烈烈

(2)描写色彩的:

流光溢彩__姹紫嫣红___五颜六色____五光十色__万紫千红__五彩缤纷

5、选词填空。

(3分)

1、鼓舞鼓励鼓动

(1)孩子需要经常___鼓励_________,这样才会不断进步!

(2)雷锋精神曾____鼓舞__了一代又一代人。

(3)在他的____鼓动___下,大家纷纷拿起劳动工具干起来。

2、观赏欣赏赞赏

(1)这些花都非常值得____观赏______。

(2)爸爸正在闭目___欣赏_______一段很好听的曲子。

(3)校长对他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大加___赞赏______。

三、句子万花筒。

1、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即使„„也„„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既然„„就„„

(1)我(宁可)考试不及格,(也不)向别人抄袭。

(2)船夫驾驶小艇时,(不但)操纵自如,(而且)行船速度很快。

(3)(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决不会退缩。

(4)你(既然)明白自己错了,(就)应该诚恳地向人家道歉。

2、句子加工厂。

(1)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缩句)__【书吸引我】______

(2)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

(变换语序)

【我的眼睛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急切地寻找。

(3)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

(改成“被”字句)

【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书籍差不多都被我借阅了。

(4)做笔记丰富了我的记忆力,增加了我的理解力。

(修改病句)

【做笔记不但锻炼了我的记忆力,还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做笔记(不但)增强了我的记忆力(还)也提高了我的理解力。

(5)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馈赠。

(改成反问句)

【这些领悟不都是课外读物的馈赠吗?

3、句子模仿秀。

(2分)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位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一位亲密的伙伴__,也是___一处最美丽的风景_______

4、将句子不写完整,在括号内写出作者姓名。

(1)书犹药也,___善读之可以医愚__________。

(刘向)

(2)读书有三到,谓___心到____、___眼到______、__口到______。

(朱熹)

5、写出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1)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人的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吃饭,智力和精神的发育成长要靠读书学习获得。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的智力阅历各异,观点立场不同,对书中内容的见解和看法也必然各不相同】四、课文小回放。

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大树”指的是著名的学者____季羡林________,“小苗”指的是(苗苗),本文作者是(张钫)。

季老对21世纪的青年提出的三贯通的要求是:

___中心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2、《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指的是___书籍______课文中讲到了作者自己通过两次作文悟出的作文两点道理是:

一是_构思要别出心裁_____,二是__要写真情实感___。

3、文学家___鲁迅_____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____看书________。

4、_莎士比亚_______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五、理解与感悟。

(一)

我(之所以)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是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

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

再大些!

1、这两段文字选自课文《窃读记》作者是(林海音)。

2、从这连段文字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写下来。

(仿佛)——(好像)(高兴)——(开行=喜欢)

3、在文中括号内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4、不改变意思,将句中加点的字换成另外一个。

(1)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

(靠)

(2)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停)

5、这两个段落文字分别描绘了两个场景,请用自己的话语加以概括。

(1)___【藏身于众多顾客读书】

(2)__【借雨天读书】_

6、写法感悟。

这两段文字,第一段突出一个“___藏____”字,侧重写人物的____动作______,让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____怕(担忧、恐慌)_______的心情;第二段突出一个“装”字,着重写人物的___(心理)_和__(神情)_,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了作者___高兴_____的心情。

7、用来描绘人们热爱读书学习的成语,你想到了哪些?

(至少写出四个)_【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博闻强记、博览群书】

(二)课外短文。

老师的用意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

他苦学了三年,创[做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

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

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

“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

明天,我带你去拜[访仿]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岛上,并告诉他说:

“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

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

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燥](地)坐在海滩上。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发出(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地)欢呼起来。

他[忽然果然居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

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夸耀]说:

“好,好,好极了!

1、划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字和词。

2、在第三小节的方括号内填上“的”、“得”、“地”,注意正确哟!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高耸入云:

__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

___________________

扣人心弦:

______形容诗文、表演等感染力强,牵动人心。

_____

4、根据段文内容,回答问题。

(1)成连先生所说的“老师”是_____【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的用意”是__【要善于向大自然学习。

(一切知识、学问、能力来源于生活)】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从中得到的收获是什么?

(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写)

_____________只要用心总会找到答案__________

附送:

2019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配答案(II)

一、汉字识辨写。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

bànlǚ伴侣jùpà惧怕tōngshùn通顺zhāopái招牌lǎngsòng朗诵nàhǎn呐喊

gǔlì鼓励tānlán贪婪bózá驳杂kuìzèng馈赠huánrào环绕jièjiàn借鉴kǒngpà恐怕zhīchēng支撑diǎnjiǎo踮脚wūyán屋檐fànwǎn饭碗chōngzú充足bàocháng报偿duànliàn锻炼kěkào可靠guòyǐn过瘾qiānpiānyīlǜ千篇一律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酵母(xiàojiào)水浒传(xǔhǔ)美差(chāchāi)绿林好汉(lùlǜ)掠过(lüēlüè)目的地(dídì)娱乐(yúyù)情不自禁(jīnjìn)周游(yóuyōu)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焚(焚烧)誊(誊抄)檐(屋檐)俄(俄国)婪(贪婪)誉(荣誉)瞻(瞻仰)饿(饥饿)犹(犹豫)扉(心扉)考(考虑)菲(芳菲)漂(漂亮)翩(浮想联翩)编(主编)篇(诗篇)炒(炒菜)吵(吵闹)钞(钞票)掂(掂量)惦(惦记)踮(踮脚)婉(婉约)碗(饭碗)诵(背诵)桶(饭桶)辘(饥肠辘辘)

二、词语积学用。

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

不言而(喻):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明显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如醉如(痴):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

别出心(裁):

别:

另外;心裁:

心中的设计、筹划。

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

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

跟大家不一样

大(显)身手:

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浮想(联)翩:

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囫(囵)吞枣:

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2分)

(1)写文章、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千篇一律)

(2)读书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不求甚解)

(3)许许多多飘浮不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浮想联翩)

(4)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依依不舍)

3、在空线上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2分)

(1)把该记的东西都背得(滚瓜烂熟)了,所以这次考试我信心十足。

(2)自己挣的钱虽少,总比偷和抢来的花着(心安理得)。

(3)在向灾区捐款活动中,我把自己的零用钱(毫不犹豫)地统统捐了出来。

(4)体育是你的强项,运动会上你可要(大显身手/全力以赴/竭尽全力),为班级增光哟!

4、按要求写成语。

(4分)

(1)含有叠字的:

生生不息____念念不忘____依依不舍__快快乐乐花花绿绿轰轰烈烈

(2)描写色彩的:

流光溢彩__姹紫嫣红___五颜六色____五光十色__万紫千红__五彩缤纷

5、选词填空。

(3分)

1、鼓舞鼓励鼓动

(1)孩子需要经常___鼓励_________,这样才会不断进步!

(2)雷锋精神曾____鼓舞__了一代又一代人。

(3)在他的____鼓动___下,大家纷纷拿起劳动工具干起来。

2、观赏欣赏赞赏

(1)这些花都非常值得____观赏______。

(2)爸爸正在闭目___欣赏_______一段很好听的曲子。

(3)校长对他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大加___赞赏______。

三、句子万花筒。

1、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即使„„也„„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既然„„就„„

(1)我(宁可)考试不及格,(也不)向别人抄袭。

(2)船夫驾驶小艇时,(不但)操纵自如,(而且)行船速度很快。

(3)(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决不会退缩。

(4)你(既然)明白自己错了,(就)应该诚恳地向人家道歉。

2、句子加工厂。

(1)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缩句)__【书吸引我】______

(2)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

(变换语序)

【我的眼睛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急切地寻找。

(3)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

(改成“被”字句)

【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书籍差不多都被我借阅了。

(4)做笔记丰富了我的记忆力,增加了我的理解力。

(修改病句)

【做笔记不但锻炼了我的记忆力,还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做笔记(不但)增强了我的记忆力(还)也提高了我的理解力。

(6)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馈赠。

(改成反问句)

【这些领悟不都是课外读物的馈赠吗?

3、句子模仿秀。

(2分)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位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一位亲密的伙伴__,也是___一处最美丽的风景_______

4、将句子不写完整,在括号内写出作者姓名。

(1)书犹药也,___善读之可以医愚__________。

(刘向)

(2)读书有三到,谓___心到____、___眼到______、__口到______。

(朱熹)

5、写出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3)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人的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吃饭,智力和精神的发育成长要靠读书学习获得。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

(4)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的智力阅历各异,观点立场不同,对书中内容的见解和看法也必然各不相同】四、课文小回放。

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大树”指的是著名的学者____季羡林________,“小苗”指的是(苗苗),本文作者是(张钫)。

季老对21世纪的青年提出的三贯通的要求是:

___中心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2、《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指的是___书籍______课文中讲到了作者自己通过两次作文悟出的作文两点道理是:

一是_构思要别出心裁_____,二是__要写真情实感___。

3、文学家___鲁迅_____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____看书________。

4、_莎士比亚_______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五、理解与感悟。

(一)

我(之所以)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是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

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

再大些!

1、这两段文字选自课文《窃读记》作者是(林海音)。

2、从这连段文字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写下来。

(仿佛)——(好像)(高兴)——(开行=喜欢)

3、在文中括号内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4、不改变意思,将句中加点的字换成另外一个。

(1)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

(靠)

(2)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停)

5、这两个段落文字分别描绘了两个场景,请用自己的话语加以概括。

(1)___【藏身于众多顾客读书】

(2)__【借雨天读书】_

6、写法感悟。

这两段文字,第一段突出一个“___藏____”字,侧重写人物的____动作______,让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____怕(担忧、恐慌)_______的心情;第二段突出一个“装”字,着重写人物的___(心理)_和__(神情)_,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了作者___高兴_____的心情。

8、用来描绘人们热爱读书学习的成语,你想到了哪些?

(至少写出四个)_【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博闻强记、博览群书】

(二)课外短文。

老师的用意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

他苦学了三年,创[做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

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

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

“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

明天,我带你去拜[访仿]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岛上,并告诉他说:

“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

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

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燥](地)坐在海滩上。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发出(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地)欢呼起来。

他[忽然果然居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

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夸耀]说:

“好,好,好极了!

1、划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字和词。

2、在第三小节的方括号内填上“的”、“得”、“地”,注意正确哟!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高耸入云:

__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

___________________

扣人心弦:

______形容诗文、表演等感染力强,牵动人心。

_____

4、根据段文内容,回答问题。

(1)成连先生所说的“老师”是_____【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的用意”是__【要善于向大自然学习。

(一切知识、学问、能力来源于生活)】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从中得到的收获是什么?

(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写)

_____________只要用心总会找到答案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