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353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docx

《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docx

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

《我爱父母我爱书》教学设计

黄坦中学蒋光芬郑斌斌

 

教学方案设计背景说明:

本教学方案设计利用一个20分钟的纪实故事录像(“女孩被遗弃15年,遭亲生父母拒养吐口水”选自CCTV“道德观察”栏目),讲述主人公李丽小时候被遗弃,长大后渴望回到亲生父母身边,但遭到亲生父母拒绝的故事,我们以“我爱父母我爱书”为教育主题,提出了“帮助李丽和谐地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利”的挑战性学习任务。

在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嵌入“法律特征,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及有关依法维权的途径”等课程标准要求内容的学习,完成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和运用。

“法律特征,法律作用;合法权益及维权途径”等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内容,在广东版思品教材(其它教材也可对照)中安排在七年级第七单元(下册)《法律护我》中,通过“7.1特殊保护”“7.2处处保护”“7.3自我保护”三节教学内容进行落实。

因此,在广东版教材使用学校嵌入教学时机为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第十周左右(第七单元“法律护我”)。

其它教材使用区可对照教材安排的“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健康成长”等法律教学内容选择嵌入教学时机。

实施本学习方案预设需要课内五课时,课外约二个小时,前后时间跨度为二至三周

 

一、课标教学任务:

1、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是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作用;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让学生知道法律的特征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掌握有关维权的途径,依靠法律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3、认识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的难处.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二、情境挑战问题

“帮助李丽和谐地运用法律维护权利”

三、演示故事概要(《女孩被遗弃15年,遭亲生父母拒养吐口水》约20分钟的录像)

1991年夏天,李有华的母亲罗银香在家附近一个草堆里发现了一个女婴。

当时,乡政府没有找到合适的抚养人员,罗银香想到自己的孙子正在吃奶,就劝李有华夫妇接受了这个弃婴,并给她取名李丽。

在李有华夫妻的精心照料下,李丽健康地成长了。

在李丽4岁时,李有华夫妇发现她是O型腿,而且很严重。

在经济很拮据的情况下,他们四处求医,终于把她的病治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丽知道了自己并非李有华夫妇亲生的,她作出了寻找亲生父母的决定。

2005年中秋节前,她终于找到了亲生父母康文林夫妇,并到亲生父母家居住,刚开始,生父母对李丽很好,给她买了新衣服、新鞋,还有很多好吃的。

不料,回到家28天后,一切又变了。

父母只给在校学习的李丽每天1.5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吃,饿坏了李丽,她多次要求父母多给点钱,却始终未能如愿(录像中父亲家境一般,但尚有普通的摩托车)。

养父母知道后数次交涉,换来的只是康文林夫妇对李丽的进一步冷漠,甚至于对她吐口水,让李丽更痛苦的是康文林还拒绝为自己交学费,李丽长时间无法去学校继续学习,李丽缀学了。

在与生父母的交涉过程中,李丽也变得更倔了,并最后提出要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请大家帮助李丽和谐地运用法律维护权利。

四、预设的主要问题。

学生为了帮助李丽合理合法地和谐维护自己的权益,生成性子问题将会很多,教师根据发展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的需要,同时考虑课程学习需要,预设了以下主要问题:

1、什么是法律?

理解法律的三个特征。

2、哪些机构和人员具有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手段有哪些?

3、未成年人有什么合法权益?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如何寻求救济?

4、什么是收养?

什么是遗弃?

什么是虐待?

5、本案中的李丽是属于被遗弃还是收养?

生父母该不该支付抚养费?

6、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哪些义务?

李丽的哪些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生父母侵害?

7、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中享有哪些权利?

8、认识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的难处。

如何与父母平等沟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五、教学实施方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观看录像,明确需要解决的挑战任务;在教师的帮助下,设想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并由小组或独立完成贾斯帕学习记录单的第一批子问题。

2、师生讨论确定嵌入课程内容学习计划,形成附合大多小组的解决问题学习思路。

教学流程:

活动预设

目标预设

生成性记录

一、

观看录像

 

《女孩被遗弃15年,遭亲生父母拒养吐口水》——故事概要见上页介绍。

提出挑战任务:

帮助李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

1、运用法律维权方式可以是诉讼也可以调解;可以个人或小组提出自己的书面建议书。

2、以“我爱父母我爱书”为主题,解决方法合法合情,要充分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并充分考虑父母女儿关系特点,面向未来,和谐地解决问题。

3、字数500-1000。

必需说明有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维权的途径有哪些;要考虑的注意点有哪些等

4、提醒自己,我的方案使问题得到了创造性地解决。

了解挑战故事,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给学生提示,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隐藏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思路和价值观的引导。

 

二、

学习指导

1、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概述故事和任务(问题)。

教师通过评价、引导和确认学生对故事和任务的理解。

2、李丽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你准备怎样给李丽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

为了帮助李丽你可能需要哪些法律知识?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教学预设的主要问题(包括与解决挑战任务直接需要的子问题和相关的课程学习内容)——祥见上文“预设的主要问题”

反馈学生对纪实故事的理解,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明确程度。

 

教师在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可能碰到的问题和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

 

三、

讨论并填写学习单

 

1、学习小组进一步讨论,交流对学习任务的看法,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并作出分工设想。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计划,任务及分工,了解各小组特别是学习困难生的参与情况。

2、小组或单独完成贾斯帕学习记录单,学生填写总体思路及第一批想到的子问题,并在本人和本小组分工项目(子问题)上作醒目标志。

(学生学习单见下文)

通过学习单的讨论和填写,学生和学生小组会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解决真实问题的思路,

 

四、

提出主体方案(预想)

学生小组发言人交流学习单。

教师归纳学习总体思路:

第二课时:

嵌入学习7.1“什么是法律”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广东版P53-54)。

第三课时:

嵌入7.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和7.2“处处保护”。

第四课时:

嵌入7.3最后一框“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和回顾3.1“我和父母”(第一学期学习内容)

 

第五课时:

交流学习成果。

提出附合大多小组的解决问题学习思路:

第二课时,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是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作用;

第三课时,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四课时,掌握有关维权的途径,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技巧,懂得以和谐的方式维护自己权利的重要性。

第五课时,最终完成并交流解决挑战任务的方案

 

教学反思;

 

 

 

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贾斯帕学习记录单

初期完成任务的预想方案

过程调整方案

预想方案

初期提出的子问题

调整思路

新发现的问题

 

已解问题

未知问题

 

 

 

 

 

 

 

第二课时(7.1)法律的基本特征、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法律,法律的基本特征,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作用。

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2、理解本案中李丽依据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教学流程:

活动预设

目标预设

生成记录

一、

法律与生活

 

 

1、见多识广:

请4位同学按录像《女孩被遗弃15年,遭亲生父母拒养吐口水》和课本第50-51页的四幅图画,讲自己亲眼所见的相似的故事。

2、脱口秀(访谈):

选几名小记者,现场采访大家。

读过什么与法律有关联的书,看过什么与法律有关的电视节目(提示:

类似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连续剧《绝对权利》),参加过什么与法律有关社会活动(提示:

公判大会、禁毒展览、旁听庭审等)。

3、请学生从上述活动中进行归纳,谈谈社会生活和法律的密切联系。

4、抢答竞赛:

法律知识我知道。

按照课本第52页的题目,分班分小组进行抢答竞赛。

让在抢答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一步回答由同学们提出的其他法律问题。

观察生活,感知法律,激发兴趣

七年级学生对法律既陌生又好奇。

故设计活动:

“生活和法律”,由三个既相互独立又联为一体的小活动构成。

总的思路:

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由生活到理念的活动路线。

让部分学生展示“未学先知”的自豪,激发全体同学探究法律知识的热情。

对小组学习起到同伴引领作用。

 

二、

法律特征

 

 

1.讨论:

法律是怎样来的?

(立法程序)

2.制定了法律,如果无人遵循会怎么样?

(实施机制)

3、讨论《暴力抗法》的案例问:

少数民族犯罪可以不受处罚吗?

(适用范围)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了法律具有三个特征。

理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三、

特殊保护

1、李丽婴儿时被弃,如果没有被及时救起,后果会是怎样?

(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2、请列举发生身边的未成年人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侵害的事例;或者是未成年人走向违法犯罪的事例。

3、以上的事例给我们启示?

教师评价引导: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通过学习懂得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四、

我说你说

根据法律的基本特征,请从合理性和可行性中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李丽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看法。

如:

法律具有强制力,利用法律更能使李丽的权益受到保护;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对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同样适用等。

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今后的和谐相处问题等。

理解李丽依据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教师利用对学生发言评价的机会,引导要注意依据法律维权的重要性和解决家庭矛盾的特殊性。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7.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

(7.2)处处保护:

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保护依据,通过《未成年有保护法学习》,知道未成年人有哪些具体的合法权益;

2、学会判断本案中李丽哪些合法权益受到生父母侵害,李丽所主张的要求是否都是合法权益。

教学流程:

活动预设

目标预设

生成性记录

一、特殊保护有法可依

 

学生阅读课本P55。

1、我国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

什么名称?

什么时候颁布实施的?

2、你还知道哪些具体规定?

3、你能用实际的事例这些法律是怎样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的吗?

让学生了解我国现有法规中,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

利用事实例子感受未成年人受到特别保护。

 

二、

处处保护

护我成长

学生阅读7.2处处保护P61-62

1、在我国未成年人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

(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2、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法律对家长在家庭保护中提出了哪些禁止性要求?

3、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我们学校做得怎么样?

4、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你能举出一些社会保护的不足之处?

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5、我们在电视中看一些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时,你发现画面上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这样做?

通过学习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教师宜从正面举例说明,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怀。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未成年人保护法(7.1)和未成年人获得法律援助的途径(7.3)

         回顾3.1我和父母(第一学期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李丽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2、通过课本内容和相关法律学习了解维权的途径,并在自己提出的方案中为李丽选用维权途径。

3、认识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的难处.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教学流程:

活动预设

目标预设

生成记录

一、

法律援助现学现卖

 

 

学生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结合《女孩被遗弃15年,遭亲生父母拒养吐口水》的有关片断问题,

1、本案中的李丽是属于遗弃还是收养?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依据法律,李丽有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亲生父母的侵害?

(生命健康权、扶养权、接受义务教育权、人格尊严权等)

 

明确《女孩被遗弃15年,遭亲生父母拒养吐口水》中提出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请教律师

——办法总比困难多

李丽的生父母该不该支付给养父母的抚养费?

你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应该引导学生向法律专业人士请教。

重回现实情境,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治学做事上养成严谨的人生态度。

 

三、

法律帮助

方式途径

1、 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哪些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0

主要包括:

诉讼途径和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途径。

2、诉讼途径有哪些分类?

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三种。

3、非诉讼途径有哪些?

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

4、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有哪些?

律师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获得法律援助的方式和途径

 

 

四、

小组讨论

决定方案

 

学生学习小组讨论决定本小组最终采用何种方式给李丽提供帮助。

(当小组成员中出现较大的不同意见时,教师可以协调学生重新组合,形成新团队)

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运用和谐的方式和途径,并充分考虑父母女儿关系特点,帮助李丽维权,提出一个合法合情、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教师要求学生学习小组在课后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方案,以供下节课交流。

为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做准备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我爱父母我爱书——学习成果交流展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发展表达、倾听、质疑和吸纳他人长处的能力;学会比较分析自己方案的优点与不足,品尝成功的愉悦。

2、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强化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自信心。

3、通过书面测试,了解课标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达成情况,明确努力的方向。

评价内容:

根据贾斯珀问题解决学习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学习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即:

学习问题解决情况评价(30分),知识和技能达成情况评价(30分),学习过程和态度评价(40分)。

教学流程:

一、展示交流建议书

1、小组内交流、推选代表。

学生结合温馨提示的要求,在小组内交流成员课外独立完成的学习成果,即提出“帮助李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建议书”;推荐参加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本小组代表。

教师指导:

结合温馨提示的要求,倾听思考同伴的建议,及时修正自己的方案,为选出的本组代表出谋划策,为本组争光,时间约3-4分钟。

2、班级交流与评价。

首先,各小组代表进行讨论交流发言,再自由补充发言。

教师指导:

对积极学生引导他言简意赅;消极的则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多鼓励。

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着实地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评价的机会,同时使设计出来的方案更加完美、实用、有创意。

但总体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3、上交“贾思珀学习记录单和建议书”。

提示:

教师可利用学生在下一步完成书面测试15分时间中,结合学生课堂发言对书面“建议书”打分,并邀请较早完成测试卷的各组学生代表参与打分,再取师生平均分作为“学生学习问题解决情况”评价分(满分30分)。

 二、课标教学内容测试(30分)

通过做试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课标内容。

 

课标教学内容测试卷(15分钟内完成)

(法律特征、作用,未成年人权益和维权)

1、下列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社会保护的规定有()(2分)

A、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

B、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做工,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C、为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教学场所和组织集体活动,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唯一正确的方法是()(2分)

A、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B、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逆来顺受,忍气吞声D、找熟人帮忙私了

3、下列行为当中,属于违反社会保护的要求的是(   )(2分)

①8岁的小李因为考试不及格遭到爸爸的打骂②妈妈为10岁的小王与邻村的小朱订立婚约③私营业主刘某雇佣12岁的小红做工④因迟到被老师要求站在教室外面听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    )(2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选项中,属于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有(   )(2分)

①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②掌握歹徒去向后向执法机关报案③拨打“110”报警电话④与歹徒硬拼,不惜牺牲一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6、法律的有哪些基本特征?

法律在社会生活和保护未成年人中的哪些重要作用?

(8分)

 

7、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有哪些合法权益,请举出二例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例。

并选择其中一个,简明扼要地提出依法维权的途径有哪些?

(12分)

 

三、学习过程评价(40分)

主要从“贾思珀学习记录单、教师观察记录分析表、学生学习过程与态度评价表三个方面进行。

A、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过程评价表(10分)

本表,附在小试卷的背面,在学生完成小试卷后,完成填写。

     

姓名

活动时间

活动名称

我的角色

你乐意参加这样的思品活动吗  (很乐意乐意无所谓不乐意)

你对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满意吗?

(很满意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

你是否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

(非常愿意愿意无所谓不愿意)

你有没有从同学的意见中得到启发?

(启发很大有点启发没有启发)

你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敢于发表发表过没有发表)

在本次活动中你最先提出(或是最有价值)的建议(或问题)是什么?

你参加本次活动最大的感受与收获是什么?

同伴互评

本组同伴谁在本次学习中表现最好?

老师评语

B、贾思珀学习记录单(20分),(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完成)

初期完成任务的预想方案

过程调整方案

预想思路

初期提出的子问题

调整思路

新发现的问题

已解问题

未知问题

 

C、教师观察记录分析表(10分)

此表附在教师教学设计中,每个活动操作的后面加一栏生成性记录,以及每一课后都有教学反思。

最后是整理入档工作。

首先,教师要利用上述三个方面考查结果,即:

学习问题解决情况评价分,知识和技能达成情况评价分,学习过程和态度评价分,形成每个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

其次,整理每个学生学习档案,包括每一位学生的“问题解决方案、学习总结、知识技能测试卷、学习过程与态度评价表、学习记录单”等书面材料,装入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

附:

         

指导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建议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学生们非常在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因为老师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其实,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他们更渴望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

评价,它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

例如:

语言的组织、语言的表达、细心的观察、能力的体现等,每一项都给学生带来了挑战。

指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让学生看别人走路

指导学生进行评价的初期,可以为学生设计、准备一些具体而详细的评价表,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认知范围,让学生明确评价的标准、方向。

例如: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参考表

活动主题班级姓名时间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教师评价

参与合作态度

积极与他人团结合作。

 

 

 

能与他人合作。

 

 

 

不喜欢与他人合作。

 

 

 

解决问题态度

善于思考,能发现并解决活动中的问题。

 

 

 

在别人的帮助下能够按要求解决活动中的问题。

 

 

 

完全依靠别人解决问题。

 

 

 

收集处理信息态度

积极收集有关资料,能够及时整理、善于归类、细心存放。

 

 

 

参与收集资料工作,有资料可查。

 

 

 

找不到资料(不搜集资料)。

 

 

 

活动参与态度

能够积极想活动的点子,态度主动、积极。

 

 

 

自己没有想法听别人的,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什么也不做

 

 

 

 

评价要求:

评价时要实事求是,要以认真的态度来参与评价,同伴评价时不能凭个人关系,老师评价时可结合平时活动表现。

自己评价补充:

 

同伴评价补充:

 

老师评价补充:

 

在这种表格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有一个详细而具体的认知,还可以帮助学生自行设计评价表格,让学生逐步走向成熟化。

2、敢于让学生摔跤

这一阶段不要怕,让学生们在评价表的基础上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哪怕他说不到点子上也要给予鼓励。

听学生说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了解学生对“评价”这一定义的理解程度。

例如:

生:

老师,我认为他的方案很好。

生:

我认为他的方案也很好。

生:

我认为他的方案不好。

……

如果你发现学生只能说出好与不好说明他还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适时的你可以问一句:

“如果你认为好,能说说好在哪吗?

”,“如果你认为不好,能说说不好的原因吗?

”,“如果你说出了好与不好的原因,那被评价的同学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感谢你的!

”。

在这些问句的基础上你再继续听,听学生的表达,听他们的改变。

生:

老师,他的方案很有创意,我就没想到。

生:

老师,我认为他的方案比我的好,他的方案很实用。

生:

老师,他方案上的字写的太不认真了。

……

在课堂上还有很多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在一些知识性准确的课堂上不敢随意说话,怕说错,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上他们也不敢说话,怕被别人笑话。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因此,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只要学生参与了活动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评价语言,用真情、饱含激励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让他也敢于评价别人。

3、指导学生走路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是最关键的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