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312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七年级下册第六、七章教案

第六章

§6.1有序数对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

难点:

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一.问题探知

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

“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

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44.2°,东经125.7°”。

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分析以上情景,他们分别利用那些数据找到位置的。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

二.概念确定

有序数对:

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edpair),记作(a,b)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与3大道例1如图,点A表示3街与5大道的十字路口,点B表示5街与3大道的十字路口,如果用(3,5)(4,5)→(5,5)→(5,4)→(5,3)表示由A到B的一条路径,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由A到B的其他几条路径吗?

6大道

5大道

4大道

A

3大道

B

2大道

1大道

1街

2街

3街

4街

5街

6街

分析:

图中确定点用前一个数表示大街,后一个数表示大道。

解:

其他的路径可以是:

(3,5)→(4,5)→(4,4)→(5,4)→(5,3);

(3,5)→(4,5)→(4,4)→(4,3)→(5,3);

(3,5)→(3,4)→(4,4)→(5,4)→(5,3);

(3,5)→(3,4)→(4,4)→(4,3)→(5,3);

(3,5)→(3,4)→(3,3)→(4,3)→(5,3);

根据描述的情景找出表示地点的数量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类似确定点的我位置的例子

明确数对的表示含义和格式

寻找规律确定路线

1.在教室里,根据座位图,确定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2.教材46页练习

三.方法归类

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

1.如图,A点为原点(0,0),则B点记为(3,1)

2.如图,以灯塔A为观测点,小岛B在灯塔A北偏东45,距灯塔3km处。

例2如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

,对我方舰艇来说:

(1)北偏东方向上有哪些目标?

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为1cm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巩固练习]

1.如图是某城市市区的一部分示意图,对市政府来说:

(1)北偏东60的方向有哪些单位?

要想确定单位的位置。

还需要哪些数据?

(2)火车站与学校分别位于市政府的什么方向,怎样确

结合实际问题归纳方法

学生尝试描述位置

定他们的位置?

2.如图,马所处的位置为(2,3).

(1)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吗?

(2)写出马的下一步可以到达的位置。

[小结]

1.为什么要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没有顺序可以吗?

2.几种常用的表示点位置的方法.

[作业]

必做题:

教科书49页:

1题

仿照前面方法确定位置关系

可以变化出其他的象棋盘上的位置,也可以引申到围棋盘或其他棋类。

§6.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会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

2.渗透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

难点:

正确画坐标和找对应点.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一.利用已有知识,引入

1.如图,怎样说明数轴上点A和点B的位置,

2.根据下图,你能正确说出各个象棋子的位置吗?

二.明确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rectangularcoordinatesystem).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x-axis)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y轴(y-axis)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

由数轴的表示引入,到两个数轴和有序数对。

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入手,引申到平面直角坐标系。

描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特征和画法

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点的坐标:

我们用一对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坐标。

表示方法为(a,b).a是点对应横轴上的数值,b是点在纵轴上对应的数值。

例1写出图中A、B、C、D点的坐标。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你能说出例1中各点在第几象限吗?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3,4);B(-1,2);C(-3,-2);D(2,-2)

问题1:

各象限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

练习:

教材49页:

练习1,2。

三.深入探索

教材48页:

探索:

识别坐标和点的位置关系,以及由坐标判断两点的关系以及两点所确定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巩固练习]

1.教材49页习题6.1——第1题

2.教材50页——第2,4,5,6。

[小结]

1.平面直角坐标系;

2.点的坐标及其表示

3.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4.坐标的简单应用

[作业]

必做题:

教科书50页:

3题

(教材51页综合运用7,8,9,10为练习课内容)

明确点的坐标的表示法

仿照例题,画坐标轴,描点,要求能正确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通过探究,发现坐标不但能代表点的位置,而且能反映他所在的直线的特征

§6.3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主要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

4.情感态度

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难点: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二、观察:

教材第54页图6.2-1.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用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首先我们来探究以下问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活动1:

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

小刚家:

出校门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

小强家:

出校门向西走200米,再向北走350米,最后再向东走50米.

小敏家:

出校门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300米,最后向南走75米.

问题:

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呢?

以何参照点为原点?

如何确定x轴、y轴?

如何选比例尺来绘制区域内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

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根据描述,可以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

10000(即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米).

由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的位置,即(0,0).

引导学生一同完成示意图.

问题:

选取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并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有什么优点?

可以很容易地写出三位同学家的位置.

活动2:

归纳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

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后得出结论: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应注意的问题: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这样可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有时,由于地点比较集中,坐标平面又较小,各地点的名称在图上可以用代号标出,在图外另附名称.(举例)

活动3:

进一步理解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展示问题:

(教材第62页,公园平面图)

春天到了,初一(13)班组织同学到人民公园春游,张明、王丽、李华三

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走散了,同学们已经到了中心广场,而他们仍在牡丹园赏花,他们对着景区示意图在电话中向老师告诉了他们的位置.

张明:

“我这里的坐标是(300,300)”.

王丽:

“我这里的坐标是(200,300)”.

李华:

“我在你们东北方向约420米处”.

实际上,他们所说的位置都是正确的.你知道张明和王丽同学是如何在景区示意图上建立的坐标系吗?

你理解李华同学所说的“东北方向约420米处”吗?

用他们的方法,你能描述公园内其他景点的位置吗?

让学生分别画出直角坐标系,标出其他景点的位置.

三、小结

让学生归纳说出如何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四、课后作业

教材第60页第5题、第8题.

五、备选练习

1.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标出某一公园的各个景点.

菊花园:

从中心广场向北走150米,再向东走150米;

湖心亭:

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50米,再向北走100米;

松风亭:

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00米,再向南走50米;

育德泉:

从中心广场向北走200米.

2.教材第65页第4题.

§6.4用坐标表示平移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2.数学思考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3.解决问题

用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4.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2.难点:

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坐标方法的另一个应用.

二、新课

展示问题:

教材第56页图.

(1)如图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

(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3)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

规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

教师说明:

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例如图

(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后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图形后,解答此例题.

解:

如图

(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思考题:

由学生动手画图并解答.

归纳:

三、练习

教材第58页练习;习题6.2中第1、2、4题.

四、作业

教材第59页第3题.

第七章

§7.1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毛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4.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客观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2.能从图中识别三角形.

3.通过度量三角形的边长的实践活动,从中理解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

难点:

1.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2.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投影:

图形见章前P68-69图.

教师叙述:

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看条件许可,可以把古埃及的金字塔、飞机、飞船、分子结构……的投影,给同学放映)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飞机、上天的飞船,从宏大的建筑如P68-69的图,到微小的分子结构,处处都有三角形的身影.结合以上的实际使学生了解到:

我们所研究的“三角形”这个课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之中.

学生活动:

(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

(2)选派代表说明三角形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2.板书:

在黑板上老师画出以下几个图形.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图:

区别三条线段是否存在首尾顺序相接所组成的.图

(1)三条线段AC、CB、AB是否首尾顺序相接.(是)

(2)观察发现,以上的图,哪些是三角形?

(3)描述三角形的特点:

板书:

“不在一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提问:

上述对三角形的描述中你认为有几个部分要引起重视.

学生回答:

a.不在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b.首尾顺次相接.

二、读一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第一部分至思考,一段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几条边?

有几个内角?

有几个顶点?

(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_____.

(4)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____.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三边,AB可用边AB的所对的角C的小写字母c表示,AC可用b表示,BC可用a表示.

三、做一做

画出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

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

同学们在画图计算的过程中,展示议论,并指定回答以上问题:

(1)小虫从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有如下几条路线.

a.从B→C

b.从B→A→C

(2)从B沿边BC到C的路线长为BC的长.

从B沿边BA到A,从A沿边C到C的路线长为BA+AC.

经过测量可以说BA+AC>BC,可以说这两条路线的长是不一样的.

四、议一议

1.在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不等关系?

通过动手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五、想一想

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几类?

按角分呢?

六、练一练

有三根木棒长分别为3cm、6cm和2cm,用这木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分析:

(1)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关键在捡判定它们是否符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符合即可的构成一个三角形,看不符合就不可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2)要让学生明确两条木棒长为3cm和6cm,要想用三根木棒合起来构成一个三角形,这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应介于3cm和8cm之间,由于它的第三根木棒长只有2cm,所以不可能用这三条木棒构成一个三角形.

错导:

∵3cm+6cm>2cm

∴用3cm、6cm、2cm的木棒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错因:

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里3+6>2,没错,可6-3不小于2,所以回答这类问题应先确定最大边,然后看小于最大量的两量之和是否大于最大值,大时就可构成,小时就无法构成.

七、忆一忆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边、角、顶点)

2.会用符号表示一个三角形.

3.通过实践了解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

八、作业

1.课本P71练习1.2,P75练习7.11.2.

2.补充:

如图,线段、相交于点,能否确定与的大小,并加以说明.

§7.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教学目标

1.经历析纸,画图等实践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毛

2.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通过画图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及所在直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等都交于点.

重点、难点

1.重点:

(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2.难点:

(1)三角形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区别,三角形的高与垂线的区别.

(2)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不同的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把下面图表投影出来:

三角形的

重要线段

意义

图形

表示法

三角形

的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1.AD是△ABC的BC上的高线.

2.AD⊥BC于D.

3.∠ADB=∠ADC=90°.

三角形

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的

线段

1.AE是△ABC的BC上的中线.

2.BE=EC=BC.

三角形的

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1.AM是△ABC的∠BAC的平分线.

2.∠1=∠2=∠BAC.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72的课文.

2.仔细观察投影表中的内容,并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叫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与垂线有何区别和联系?

三角形的高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而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这条垂线是直线.

(2)什么叫三角形的中线?

连结两点的线段与过两点的直线有何区别和联系?

三角形的中线是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而过两点的直线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代表的是线段,另一个却是直线.

(3)什么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平分线有何区别和联系?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而角平分线指的是一条射线.

3.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代表线段还是代表射线或直线?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都代表线段,这些线段的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个端点在这个顶点的对边上.

二、做一做

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三角形,并在这个三角形中画出它的三条高.(如果他们所画的是锐角三角形,接着提出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哪里?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那里?

)观察这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位置有何关系?

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锐角三角形三条高交点在直角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点在直角三角形顶点,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三角形,并在这个三角形中画出它的三条中线.(如果他们所画的是锐角三角形,接着让他们画出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看看这些三角形的中线在哪里)?

观察这三条中线的位置有何关系?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它们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在三角形内.

3.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在这三角形中画出它的三条角平分线,观察这三条角平分线的位置有何关系?

无论是锐角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它们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并且交于一点.

三、议一议

通过以上观察和操作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并加以总结且与同伴交流.

四、练习

1.课本P72,练习1.2.

2.画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五、作业

1.P75习题7.13.4.

§7.3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地操作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稳定性与没有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重点:

了解三角形稳定性在生产、生活是实际应用

难点:

准确使用三角形稳定性与生产生活之中

课前准备:

小木条8个,小钉若干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想一想

课本P73投影出来

二、做一做

1、用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2、用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3、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三、议一议

从上面实验过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与同伴交流。

三角形木架形状不会改变,四边形木架形状会改变,这就是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四、三角形稳定性应用举例、四边形没有稳定性的应用举例

五、练一练

课本P74练习

作业:

课本P75――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