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湘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305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湘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湘教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湘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湘教版

东南亚习题精选

(一)

一、填空题

1.东南亚位于_______洲和_______洲、_______洋和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中南半岛地形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东南亚居民的粮食中,主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国是世界上这种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4.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5.热带雨林气候区一般午后_______时左右,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急骤的______________雨。

二、选择题

1.下列东南亚国家中,属于内陆国的是()

A.泰国

B.柬埔寨

C.老挝

D.缅甸

2.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A.菲律宾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马来西亚

3.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和欧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B.由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C.气候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D.居民主要是黄种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4.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是()

A.热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世界上对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量大

5.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

B.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

C.号称“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D.号称“西方国家的海上生命线”

三、综合题

1.下图是“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读后回答:

(1)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__半岛和_______岛之间,沟通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2)马六甲海峡往西航行,可到达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亚洲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地区,往东航行可通往亚洲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洲以及________洲、________洲。

(3)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交通中的重要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日本来说,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相当重要,其中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东南亚地区山河分布、海陆分布略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事物用相应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位置

A.马来半岛B.长山山脉C.湄公河

(2)将图中代号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及其相关内容填在下面横线上

D_______市,属_______气候。

E_______海峡,F_______岛,按纬度划分,该岛位于_______半球。

G是_______国,该国经济发展是利用其优越的_______和_______条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了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工业。

除此以外,该国的经济部门中,_______业也很发达。

(3)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东南亚大河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河,从上游到下游,这条河顺序流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最后注入_______海。

(4)马来群岛位于_______板块、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交界附近,所以多火山、地震,其中火山分布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亚大洋太平印度

2.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3.稻米泰国缅甸越南

4.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5.二对流

二、选择题

1.C2.C3.D4.A5.BC

三、综合题

1.

(1)马来苏门答腊太平印度

(2)欧非西亚南亚东亚大洋北美南美

(3)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海运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日本本国石油贫乏,所需的石油绝大部分来自中东波斯湾沿岸,由波斯湾沿岸运往日本的石油航线必经过马六甲海峡

2.

(1)见下图

(2)马尼拉热带季风马六甲爪哇南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良港湾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并发挥本国技术力量旅游

(3)湄公河三角洲湄公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南

(4)亚欧太平洋印度洋印度尼西亚

东南亚习题精选

(二)

一、选择题(第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小明暑假随父母到“新马泰”旅游,获得了以下两点深刻的感受:

①东南亚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②有的地方基本上每天下午有一场雨.据此,回答1、2题。

1.对东南亚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进行探索后,小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B.河流沿岸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

C.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提供方便D.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地,为城市提供用水

2.小明获得“基本上每天下午有一场雨”的感受可能是在()

A.越南B.缅甸C.泰国D.新加坡

3.缅甸2008年发生强烈的热带风暴,给该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此次热带风暴的发源地是()

A.印度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北冰洋

4.有关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亚洲与非洲、印度洋与太平洋“十字路口”位置

B.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平原面积广阔,平原、山脉相间分布

C.世界上咖啡、油棕、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区

D.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2009年元旦前后,上海市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参加订货会,并观光考察。

根据材料,回答5-8题。

5.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A.雨伞B.御寒衣物C.摄像机D.地图

6.该代表团在东南亚参观考察期间的生活主食是()

A.面食B.牛羊肉C.大米D.鱼

7.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棉花、小麦B.橡胶、椰子C.牛肉、水稻D.蔬菜、牛奶

8.以下是代表团某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A.当地居民是黑皮肤,头发卷曲B.居民生活用品中锡器很多

C.每天正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D.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9.某同学家住在昆明,暑期去东南亚旅游过程中,他会遇到哪个障碍()

A.语言交流障碍B.对湿热天气不适应C.主食不适应D.出境交通方式单一

10.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于2004年12月26日早上8点左右曾发生里氏8。

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这是因为该地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带B。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带

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交界带D。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带

11.“泰国黑米、香米……”这些稻米相信大家都尝过,它们以其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不仅泰国,越南、缅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这里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A.炎热干燥的气候B.温和多雨的气候C.高温多雨的气候D.寒冷干燥的气候

12.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水分充足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D.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13.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内陆高原地区B.关东平原地区C.沿海地区D.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14.东南亚中既跨两大洲又跨两半球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B.马来西亚C.菲律宾D.日本

15.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A.直布罗陀海峡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莫桑比克海峡

16.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17.下列关于东南亚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华人和华侨

B.居民都是黄种人,东南亚是黄种人的的主要分布区

C.泰国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

D.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东南亚都有广泛的传播,其中泰国是世界上惟一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

1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C.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D.西高东低、以高原为主

19.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下列旅游景点属于越南的是()

A.大金塔B.婆罗浮屠C.吴哥窟D.下龙湾

二、综合题

20.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盟一-湄公河海底城开发合作第五次部长级会议于2008年8月19日在云南昆明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会议开幕式上说,中国是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只要各国遵循“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开拓合作领域,就能开创本地区和平、稳定、繁荣的新局面。

(1)湄公河在图的数码是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______江,最终流入____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强烈挤压抬升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稻米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头条最为密切的是()

A.贵州省B.云南省C.青海省D.西藏自治区

(5)图中A、B、C、D、E代表的国家中,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的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

21.读材料及东南亚地区图,回答问题。

材料:

2008年,特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江口登陆,它以第小时190公里的时速袭击了仰光市,缅甸政府确认,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已造成22500人死亡,另有41000人失踪。

缅甸稻米出口国,灾区位于主要稻米产区。

(1)热带风暴“纳尔吉斯”来源于________洋。

(2)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带来大量降水,其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

(3)缅甸临中国云南省的风景旅游区___________。

(4)本区的许多家联合起来成立的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

(5)日本把A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是什么?

22.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印度耕地面积约1亿公顷,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其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急剧增长的人口已经形成尖锐的矛盾。

印度从20世纪60年代起推行“绿色革命”,经过20年的努力,虽基本解决了粮食自给问题,但过多的人口给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和就业等带来极大的压力。

因此,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人口和增长。

在印度把人口增长过快视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的同时,马来西亚却把人口增长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近十年来,马来西亚经济的飞速民展主要得益于廉价劳动力与进口技术相结合的经济增长模式,即所谓“派生增长”。

亚洲两个地区性大国对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却持截然不同的观点,就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呢?

 

参考答案:

一、CDADBCBBDDCADACBDAD

二、20.

(1)③澜沧南

(2)山河相间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3)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4)B(5)CC

21.

(1)印度

(2)台风雨(3)西双版纳(4)东盟(5)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加;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的最大输出地,马六甲海峡是中东石油运往日本的必经之地,所以,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22.两国的观点不同,主要是因为国情不一样。

关键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日本习题精选

(一)

一、填空题

1.日本的四个大岛中,________岛面积最大,该岛的北面是________岛。

2.日本位于____板块和_____板块交界处,由于两大板块碰撞,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3.日本近年来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其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4.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________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5.从中东波斯湾沿岸运往日本的石油要经过________海峡运输,所以,该海峡又被日本人称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

A.台湾海峡

B.日本海峡

C.朝鲜海峡

D.白令海峡

2.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

A.森林资源

B.水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3.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舟山渔场

4.日本目前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是()

A.东京

B.横滨

C.大阪

D.神户

5.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消费地区

B.接近对外贸易的海港

C.劳动力丰富

D.工业用水方便

三、综合题(共22分)

1.下图是“日本略图”,读图后回答:

(1)东亚地区的国家中,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日本的北部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名称是_________渔场。

(3)首都东京位于_________平原南部,临_________湾。

(4)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_________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_________气息,是_________文化兼容的典型。

2.下图是“日本工业分布图”,读图后回答:

(1)将图中数字号代表的工业区填在下面相应空格处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这些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严重,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日本已加快扩大海外投资,将一些工业,包括把________较多的工业移往海外。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越来越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太平洋沿岸人口密集、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极为紧张,为了解决用地不足问题,日本采取“________”办法。

除此以外,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还向________发展,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和地下街最多的国家。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本州北海道

2.亚欧太平洋

3.西欧东亚东南亚

4.山地丘陵关东

5.马六甲海上生命线

二、选择题

1.C2.AB3.B4.BD5.AB

三、综合题

1.

(1)中国朝鲜韩国

(2)北海道

(3)关东东京

(4)大和现代东西方

2.

(1)京滨区名古屋区阪神区濑户内海区北九州区多海港,海洋运输方便,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和出口工业产品方便,又是人口众多的消费地区

(2)地面下沉用地用水紧张污染

(3)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供给更感不足

(4)填海造陆地下

日本习题精选

(二)

一、选择题

1.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A.水能和森林B.石油和煤炭

C.铁矿和水能D.森林和石油

2.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3.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D.矿产资源贫乏

4.从下表中反映的日本经济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年产量和在世界的地位(1996年)

产品

钢铁

汽车

船舶

集成电路

产量

约1亿吨

约1300万辆

约900万吨位

约210个

位次

2

2

1

1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B.工业水平比较低

C.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D.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

5.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大的岛屿是九州岛B.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是日本海

C.北海道在四大岛中纬度最低D.本州岛和四国岛之间是濑户内海

6.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C.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小明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和父母去日本游玩。

游玩之余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结合所学日本的知识,回答7——8小题。

7.小明在日记中写道:

“在日本的大街上,人们大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穿着和服”。

这可以说明日本文化的什么特点()

A.典型的东方文化B.典型的西方文化

C.东西方文化兼容的文化D.文化特点不突出

8.“爸爸说:

‘日本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日本的发展得利于这些港口。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是()

A.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出口B.人口素质高

C.多火山、地震D.资源丰富

9.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大陆相比()

A.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降水较多

B.冬季凉爽、夏季温暖、降水较少

C.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较多

D.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

10.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位于下列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二、综合题

16.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8年日本所进口的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和煤炭分别占其国内消费总量的99.7%、96.4%、100%、99.8%和95.2%。

材料二1998年日本主要工业产品所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为:

照相机87%、录像机77.3%、摩托车78.6%、船舶72.6%、汽车43.1%。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岛屿:

①______④______

海洋:

②______③______

邻国:

⑤______

(2)日本领土是由个大岛及附近岛屿组成,且大部分领土位于______

(低、中、高)纬度,首都是______。

(3)从材料可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工业所需的______大量进口,而工业产品严重依赖市场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______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请你简要分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

17.读下图,观察分析并完成下列要求:

(1)试解释日本东部为什么比西部多雨

(2)日本西北部冬季为什么会经常下大雪?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37.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27亿。

材料二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四分之三为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狭窄。

材料三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多,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

材料四北海道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

材料五日本城市人口比重高,国民受教育程度高。

(1)阅读材料一:

计算日本人口的密度是人/平方千米。

(2)阅读材料二:

日本农业发展第一不利条件是。

(3)阅读材料三:

根据气候特征日本适合发展、、

等农业部门。

(4)阅读材料四:

日本(农业部门)也很发达。

(5)阅读材料五:

日本农业发展的第二个不利条件是。

(6)据你所知:

日本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7)总结以上材料,日本农业发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1.A 2.D 3.D 4.C 5.D 6.D 7.C 8.A 9.D 

10.A 11.A 12.C 13.B 14.B 15.B

二、16.

(1)北海道本州日本海太平洋韩国

(2)四中东京(3)原料和燃料国际(4)太平洋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工业品的出口

17.

(1)夏季风把温暖湿润的空气吹到日本群岛,在东部地区形成丰沛的降水,而冬季风从源地吹来的是寒冷干燥的空气

(2)冬季风寒冷,有助于降雪的形成,又从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

18.

(1)塞得港苏伊士

(2)1869(3)地中红大西印度(4)好望角8000—10000(5)埃及

19.

(1)埃及西奈亚

(2)尼罗南北地中阿斯旺大坝①②④⑧⑨③⑤⑥⑦⑩

20.

(1)336

(2)地狭人稠,耕地面积小,人均耕地少(3)稻米蔬菜畜产(4)渔业(5)农业劳动力不足(6)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先进的机械,劳动力素质高(7)精耕细作,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使用小型机械,重视提高单产,综合发展种植业、渔业、养畜业

21.海岛棉在纤维长度、细度强力等方面都要比陆地棉好适合

(2)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少雨能够保证长绒棉生长所需的热量、光照,保证后期生长所需的晴朗天气,但生长初期缺水(3)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埃及习题精选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是()

A.亚历山大  

B.利雅得   

C.开罗   

D.德黑兰

2.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的时间是(  )

A.3~5月    

B.6~10月  

C.11~次年1月  

D.1~2月

3.北非五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利比亚    

B.埃及

C.突尼斯    

D.阿尔及利亚

4.埃及产量占世界首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长绒棉    

D.咖啡

5.埃及绝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占全国面积90%以上的是(  )

A.沙漠     

B.高原

C.平原     

D.草原

二、双项选择题

1.西奈半岛(  )

A.属于埃及   

B.属于巴勒斯坦

C.位于亚洲   

D.位于非洲

2.下列港口城市位于埃及境内的是(  )

A.塞得港    

B.亚历山大

C.开罗     

D.卡拉奇

3.埃及长绒棉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幼发拉底河三角洲肥沃的土壤  

B.尼罗河便利的灌溉水源

C.充足的光热          

D.埃及人的精心培育

4.下列名胜古迹位于埃及境内的有(  )

A.泰姬陵   

B.金字塔

C.吴哥窟   

D.狮身人面像

三、填空题

1.埃及是一个地跨两洲的洲国家。

其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和入海处的地区。

2.尼罗河全长多千米,是世界第长河,它发源于非洲,自向,注入海。

埃及已在尼罗河下游修建了世界著名的水坝。

3.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沟通了海和海,从而缩短了洋到洋的航程,因而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4.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是。

近年,埃及的、、、和收入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