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衍生产能现状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284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金融衍生产能现状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国金融衍生产能现状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国金融衍生产能现状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我国金融衍生产能现状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我国金融衍生产能现状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衍生产能现状研究.docx

《我国金融衍生产能现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金融衍生产能现状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金融衍生产能现状研究.docx

我国金融衍生产能现状研究

目录

 

1金融衍生产品概述1

1.1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1

1.2金融衍生产品的分类1

1.3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2

2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2

2.1历史发展中典型的衍生产品3

2.1.1国债期货3

2.1.2外汇期货4

2.1.3股票指数期货4

2.1.4认股权证交易5

2.1.5我国衍生产品的总体发展趋势6

2.2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状况6

2.2.1股指期货交易状况6

2.2.2商品期货交易的交易状况7

2.2.3权证交易状况8

2.3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8

2.3.1衍生产品的结构很单一、创新滞后8

2.3.2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8

2.3.3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规模逐渐扩大9

2.3.4投资者数量剧增,但参与者投资不够理性11

3金融衍生产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1

3.1金融衍生产品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11

3.1.1为我国实体经济提供规避风险和分散风险的手段11

3.1.2为实体经济进行融资11

3.2金融衍生品对经济的消极影响11

4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对策建议12

4.1中央银行应注重金融创新12

4.2进行有效的金融监管12

4.3注重业务人员和参与者的素质13

4.4积极学习国外衍生产品的发展优势13

5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前景分析13

5.1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14

5.2发展思路14

参考文献16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产品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过程,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路程坎坷,但衍生产品对我国金融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因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而异彩纷呈,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额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金融产品,并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驱动力。

本文主要对国内金融衍生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借鉴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经验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Sincethe1980s,financialderivativeshasexperiencedarapiddevelopmentprocess,ourfinancialderivativesmarketdevelopmentawayfrombumpsintheroad,butderivativesofmyfinancialandeconomicmakesabigimpact.Internationalfinancialmarketsforfinancialderivatives,andtheemergenceofProductspowerhouse,financialderivativesmarkethasgrownconsiderablyinexcessofthetraditionalfinancialproducts,andgraduallybecomeasignificantpartoftheinternationalmarketandthedrivingforcefordevelopment.Thispaperisprimarilytodomesticfinancialderivativesmarket,thestatusquoandtheprospectsfordevelopmentofananalysis,drawingoninternationalfinancialderivatives,andmarketexperiencetomyfinancialderivativesmarketdevelopmentpolicy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Financialderivatives;Developmentstatus;Countermeasures

 

1金融衍生产品概述

1.1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础资价值变动的合约,通常是指从原生资产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

这种类型的合约可以是标准化的,也可以是非标准化的。

标准化合约是指其标的物的交易时间、交易价格、交易方式资产特征、等都是事先标准化的,因此所以这类合约大多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如期货及部分标准化期权。

非标准化合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是指以上各项由交易双方自行规定,如远期协议。

1.2金融衍生产品的分类

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

(1)根据产品形态的不同可以将金融衍生产品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

(2)根据原生资产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即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

再加以细分,股票类中又包括具体的股票和由股票组合形成的股票指数;利率类中又可分为以短期存款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利率和以长期债券利率为代表的长期利率;货币类中包括各种不同币种之间的比值:

商品类中包括各类大宗实物商品。

具体分类如下:

表1根据原生资产的不同将金融衍生产品分类一览表

对象

原生资产

金融衍生产品

利率

短期存款

利率期货、利率远期、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合约等

长期债券

债券期货、债券期权合约等

股票

股票

股票期货、股票期权合约等

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合约等

货币

各类现汇

货币远期、货币期、货币期权、货币掉期合约等

商品

各类实物商品

商品远期、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商品掉期合约等

(3)根据交易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文易。

根据上述三种方法方法,我们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整体可以作如下图1分类:

利率期货

外汇期货

场内交易期货股票与债券期货

股票指数期货

金融期货

远期利率或汇率期货

场外交易期货利率或外币掉期

利率期权

外汇期权

场内交易期权股票与债券期权

股票指数期权

金融衍生产品金融期权

利率保底期权

场外交易期权特价利率期权

利率封顶期权

互换期权

其他衍生工具远期协议

金融互换利率互换

外汇互换

图1

1.3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有规避和转移风险,价格发现,降低筹资成本等功能,它是对冲资产风险的好方法,还具有投机功能。

但是,任何事情有利也有弊,一部分人风险规避了一定是有另一部分人去承担了,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性就是将巨大的风险转移给了愿意承担的人手中,这类交易者称为投机者,而规避风险的一方称为套期保值者,另外一类交易者被称为套利者。

这三类交易者共同维护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述功能的发挥。

2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起步较晚,1992年6月1日上海外汇调剂中心率先推出外汇期货,标志着我国开始发展金融衍生品。

此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先后出现了国债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货及认股权证等交易品种,期货公司与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交易也一度达到疯狂的程度。

但由于当时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市场发展不规范等原因,没过多长时间便陆续关闭。

2.1历史发展中典型的衍生产品

2.1.1国债期货

国债期货是指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预先确定买卖价格并于未来特定时间内进行钱券交割的国债派生交易方式。

国债期货是金融期货的一种,是以政府债券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属于一种高级的金融衍生工具,是最常见的一种利率期货品种,在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它是是中国金融期货的先驱【2】。

我国的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开始于1992年12月,历时两年半后,结束于1995年5月。

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最先开放了国债期货交易,共推出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但是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

而且国债期货交易开放的近一年内,交易并不很活跃。

从1992年12月28日至1993年10月,国债期货成交金额只有5000万元。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国债期货合约进行了修订,开始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1993年12月,原北京商品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交易,这是我国第一家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商品期货交易所。

1994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债期货交易金额逐月递增,交易逐渐活跃。

1994年结束时,上交所的全年国债期货交易总额达到1.9万亿元。

1995年以后,国债期货交易日交易量达到400亿元的市况已是经常出现,而同期市场上流通的国债现券不到1050亿元。

由此可见,国债期货的交易规模远远大于可供交割的国债现券数量,因此,市场上的投机气氛越来越浓厚,风险也越来越大。

1995年2月,国债期货市场上发生了“327”违规操作事件。

1995年2月25日,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整顿国债期货市场;同年2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又向各国债期货交易场所发出了《关于加强国债期货风险控制的紧急通知》,这样便提高了交易保证金比例,同时还将交易场所从原来的十几个收缩到沪、深、汉、京四大市场。

【3】一连串的整顿措施并未有效抑制市场投机气氛,一系列恶意操纵现象仍然很严重,国债期货价格仍继续狂涨,1995年5月再次发生恶性违规的“319”事件。

1995年5月17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发出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通知。

5月31日,全国十四个国债期货交易场所已全部平仓,我国的首次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以失败告终【4】。

在国债期货市场长眠16后的2011年12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上透露,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在积极筹备国债期货。

在2012年1月初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我国将积极研究开发股票、债券、基金的相关新品种,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等期货以及期权等金融工具。

2012年1月14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透露,目前正在推进国债期货和白银期货。

2012年2月13日,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联网测试将启动。

将有8家金融机构参与首轮联网测试,其中5家为期货公司。

目前,国债期货正处于仿真交易当中。

我们期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在再次出现。

2.1.2外汇期货

为满足外贸企业回避外汇风险的需要,1984年中国银行率先开始代为客户进行境外外汇期货的交易,这是我国金融期货的开端。

1992年6月,上海外汇调剂中心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合法的外汇期货市场。

但相对于上海现货市场每天成交3000多万美元相比较,汇率期货交易并不活跃。

据统计,开业前半年时间总交易额才2.16亿美元。

当时市场并不成熟,许多违法经营的期货经纪机构在境外市场进行操作,来收取高额手续费,将资金大量汇往境外,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顾客的利益。

1993年上海外汇调剂中心被迫停止了人民币汇率期货交易。

1996年3月27日,因交易需求长期不足,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废除《外汇期货业务管理试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境外金融期货交易完全停止。

2.1.3股票指数期货

股票指数期货(简称股指期货),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期货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

我国的股票市场自1990年起有了一个初步的发展,1992年发展更为迅猛。

我国股票指数期货始于1993年,当年3月10日,海南证券交易报价中心在中国首次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当时,可交易期货品种包括深圳综合指数和深圳综合A股指数各4个到期月份(即3.6.9.12四个月份)的期货合约。

有八个品种的期货合约。

1993年9月9日,因证监会规定,券商未经批准,不得开办指数交易的业务,当年十月份,海南证券交易报价中心暂停了深圳综合指数和深圳综合A股指数期货交易业务【5】。

同时,1993年9月初深圳证券市场出现收市前15分钟大户联手打压股指行为,有关方面认为股指期货加大了市场投机性,而且当时国内并不具备开设股指期货的条件,遂于不久后决定关闭股指期货。

随后,1997年的香港红筹股指数期货为国内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宝贵经验;

1999年开始的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即沪深300指数的原型)的研究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12月8日,香港H股指数期货的推出和其随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让股民看到了我国股指期货成功推出的潜在希望。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使得股指期货推出的历史条件逐渐成熟;2006年9月5日,新加坡推出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争夺证券市场定价权的要求也加速了股指期货的推出进程。

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延迟了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进程,而且,全球衍生品市场规模也因此一度严重收缩,国内反对股指期货的声音也明显增强,但2010年初中国金融业的管理层依然表示了推出股指期货的坚定态度。

2010年4月16日,准备多年的中国股指期货合约在中金所正式上市交易,首日成交活跃。

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的金融市场越来越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构成的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

并且,全球有影响力的前20个市场里,只有中国A股没有股指期货,发展股指期货是顺理成章,并且有着历史必然性的。

2.1.4认股权证交易

认股权证,是一种权利的契约,它类似长期期权,指的在到期日前(也可能有其它附加条款)行使价购买公司发行的新股(或者是库藏的股票)的权利。

早在1992年,为了解决国有控股股东配股资金到位的问题,有些上市公司就曾发行过认股权证。

在深圳股市中出现A1和A2权证的流通,先后大概有几十种。

A1权证只有两三个月,A2权证是购买国家股,法人股转配股的购股权证。

权证总量很少,价格相对偏低,这样使得投机行为很严重。

1996年6月30日全部摘牌。

从1992年6月,第一只权证发行,到1996年6月因市场投机氛围浓重,权证一度被恶意炒作和操纵而遭叫停,时间不长,相对于整个股市的历史长河而言,更是短暂。

那么,为何第一阶段的权证会以失败告终呢?

总结其中的原因可以发现,早期国内权证市场推出权证的目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当时推出权证只是为了保护不愿配股或者无力配股的老股东的配股权益,这样一来,权证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并不明确,从而间接地助长了权证交易的投机性质,四年间权证价格剧烈变动,有时甚至超过标的股票的价格。

除此之外,对权证市场的监管不力,政策不确定也是其原因之一。

2005年8月22日,恢复权证交易。

宝钢权证登场,该权证成为疯狂炒作的对象,短短十几天,该权证经历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全过程,这标志着在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之后,中国证券市场将迎来金融衍生品这一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6】。

2.1.5我国衍生产品的总体发展趋势

我国第一阶段,几种典型的金融衍生产品发展不够理想。

几种典型的金融衍生产品试点均以失败告终。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阻力重重,衍生产品真正出现也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而且大多数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时间短,始终停在无序的发展状态中。

几种典型的衍生产品试点虽以失败告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几年,衍生产品的发展一步步走向了新的台阶,新的衍生产品不断推出。

而且,一些在我国已销声匿迹很久的衍生产品又将重登历史舞台,国债期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对于衍生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2.2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状况

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发展道路曲折,目前挂牌交易的衍生产品主要包括商品期货、股指期货、权证等。

对于我国我国挂牌交易的衍生产品交易状况的分析,以下以权证,股指期货,商品期货为主。

2.2.1股指期货交易状况

我国的股指期货自1993年结束时开始,中国有将近17年股指期货交易处于空缺状态,2006年10月,股指期货开始进行模拟交易【7】。

直至2010年2月20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宣布,证监会已正式批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业务规则,至此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制度已全部发布。

2010年2月22日9时起,正式接受投资者开户申请。

公布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自2010年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

各季度交易状况如下所示【8】:

表2股指期货成交量季度一览表

时间

本期成交量

环比

2010年第三季度

18802768

------

2010年第四季度

14708486

0.7822511

2011年第一季度

11789513

0.8015450

2011年第二季度

10210689

0.8660823

2011年第三季度

12974295

1.2706581

2011年第四季度

15437363

1.1898422

2012年第一季度

20477024

1.3264587

由表可知,我国股指期货自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到2011年第二季度为止,每季环比都小于零,可见,交易量与交易额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然而2011年第三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环比均大于零,股指期货交易量迅速上升,到2012年第一季度为止,交易量达到20477024手,创历史最高纪录。

2.2.2商品期货交易的交易状况

经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可以上市交易的期货商品有以下种类:

(1)上海期货交易所:

铜、铝、锌、天然橡胶、燃油、黄金、钢材期货。

  

(2)大连商品交易所:

大豆、豆粕、豆油、塑料、棕榈油、玉米、pvc期货、焦炭  

(3)郑州商品交易所:

小麦、棉花、白糖、pta、菜籽油、稻谷期货、甲醇期货

表3近七年商品期货交易现状【9】【10】【11】

上海期货交易所

时间

成交金额

成交金额同比%

成交量

成交量同比%

2005

654020294

77.56%

67579508

83.27%

2006

1261005693

192.81%

116211994

71.96

2007

2313046641

83.43%

171127666

47.25%

2008

2887199008

24.82%

280526370

63.93%

2009

7375834469

155.47%

869728136

210.03%

2010

12347947646

67.41%

1243796430

43.01%

2011

8690687114

-29.62%

616478280

-50.44%

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

2005

216445938

86%

56945140

17%

2006

318096420

46.96%

92596234

62.61%

2007

591907196

86.08%

186105428

100.99%

2008

1556001243

162.88%

445114268

139.17%

2009

1911227235

22.83%

454225042

2.05%

2010

6179984644

223.35%

991809968

118.35%

2011

6684267252

8.16%

812878914

-18.04%

大连商品交易所

2005

47416.76

-6.97%

198349428

12.65%

2006

52153.71

9.99%

240699996

21.35%

2007

119245.39

128.64%

371227674

54.23%

2008

274853.30

130.49%

638319386

71.95%

2009

376437.00

36.96%

833564522

30.59%

2010

417059.02

10.79%

806335502

-3.27%

2011

168756.17

-59.54%

289047000

-64.15%

从上边的表格可以看到,我国商品期货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无论是成交金额还是成交量,虽然增幅不够规律,但都处于增长状态。

但是到2011年,整个商品交易量都出现负增长。

近几年,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量增长迅速,使得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期货市场占全球期货和期权市场年均份额处于较低水平,这足以说明我国除了商品期货以外,期货市场在商品期权、证券期货和证券期权等方面的交易量十分欠缺,有的甚至是空白

2.2.3权证交易状况

表4中国2005-2009权证交易量一览表

年份

年度总成交笔数(万笔)

年度总成交量(亿份)

年度总成交金额(亿元)

年月累计交易日

2005

1268.55

1274.79

1763.07

90

2006

8157.25

14182.64

14941.10

241

2007

17256.84

28950.81

49893.66

243

2008

22212.80

43769.93

59621.21

246

2009

15340.15

17820.71

49007.36

244

2010

4967.06

10735.99

14397.58

242

2011

157

随着股改的推进,权证产品日益丰富,市场上最多时,曾有26只认购、认沽权证在交易。

此后,随着分离式可转债的出现,认股权证开始诞生。

自2005年起,权证交易量不断增多,2007年是权证历史上辉煌的一年,当年诸多交易日权证交易量超过千亿元。

然而,自2005年8月问世至今,权证不过走过了仅仅6年的路程便退出A股。

从2008年开始,就一直走下坡路。

2011年8月30日,最后一只权证长虹CWB1迎来最后一个交易日,此后将迎来为期5天的行权期。

从此,曾经喧嚣一时的权证市场将不复存在。

2.3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金融衍生产品从1992年到如今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状况有是值得推行的地方,也需要改进的地方,其发展现状如下。

2.3.1衍生产品的结构很单一、创新滞后

相对于国际上其他过的的发达市场而言,目前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小,品质不全,还未形成市场化的创新机制。

政府毫不松懈的监管压抑了市场的创新,使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相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言落后了很多。

2.3.2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

中国银监会在2004年初发布了我国第一部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专门法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同时,我国关于金融交易方面的基础性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担保法》、《合同法》和《证券法》等相关法律的发布和实施,有利于我国衍生产品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在2011年1月银监会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办法》。

当然,这些法规只是相对而言规范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缺乏统一运行规则的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市场行为不规范和市场主体发生过度投机等问题。

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