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231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docx

《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docx

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

开化县华信矿业有限公司铅锌矿

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

开化县华信矿业有限公司铅锌矿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本公司的精心组织和各级各部门的指导督促下;在原有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基础上,秉着以创建开化县首家省级绿色矿山为目标,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再投入以及公司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努力,矿区面貌焕然一新,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矿山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进一步消除了矿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以“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为创建工作标准,以创建方案为创建行动指南,在创建过程中不仅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矿产品需求减弱、矿产品价格降幅大等不利因素,更克服了“6.18”“7.8”两次洪灾对创建工作项目工程带来的毁灭性破坏的不利条件。

在一年多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从组织机构完善、项目资金投入、各项指标落实、工程监督管理等方面下手,进一步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现将我公司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优化创建环境,科学规范生产

1、矿山基本概况

华信矿业有限公司铅锌矿座落于开化县城北东40°方向,直距约19公里的村头镇境内,矿区中心地理坐标:

东经118°31′23″,北纬29°15′59″,矿区面积0.0445平方千米,行政隶属开化县村头镇管辖。

矿区地处浙西山区,马金溪流域,地处金衢盆地,北千里岗山脉,南怀玉山余脉。

矿区地域属低山区,海拔高程在400—700m左右,地形起伏较大,山体基岩埋藏浅,植被发育,沟谷切割强烈。

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存在垂直差异。

区域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25.3mm,降雨集中在3—6月份梅雨期和7—9月台风期。

矿区地质构造简单,以断裂构造为主,山体以砂岩为主,岩性相对坚硬,稳定,各类动力地质作用少见,仅个别地方由于工程活动造成小规模滑坡。

区内无两级以上的地震记录,区内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2、科学矿山生产

矿山经过多年开采生产,已形成了地下开采的开拓运输系统。

采用平硐与盲斜井联合开拓法。

矿区矿体平均厚度2.32m,由于矿体为缓斜薄矿体,矿山采用全面采矿法。

矿块采准切割工作完成后,即进行回采作业,自拉底分层开始,以拉底切割平巷自由面,在矿房内自下而上回采作业。

3、矿山生产规范

我公司自2001自成立华信矿业公司以来,一直严格遵照国家各项矿山生产法律法规。

做到了依法纳税、缴费,足额交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及时缴纳排污费。

各类报表齐全,各类台账、档案资料填写完整。

积极组织参与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对每年的开采量予以核实。

积极参与矿山年检,把矿山年检作为矿山的一次全面生产大检查,做好自查自评工作,对当地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的各项建议和意见做到查漏补缺。

及时编制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落实环境应急措施,落实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措施。

矿山开办至今一直做到生产规范化,工作制度化,且未受到相关的行政处罚。

二、创建基础扎实,利益协调统一

在集体矿山、国营矿山遍地开花的年代,矿山的开采往往没有坚持资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

矿山的开采侧重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造成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2001年成立华信矿业有限公司前即开化县硫磺厂所在地-石壁山,又叫硫磺山,富含石煤、硫和铅锌,总面积810亩。

在70年代开建了二十多个石灰窑到后面80年代开办的国营硫磺厂无度的开采和生态保护的滞后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因为采矿石,石壁山植被破坏严重,流经村庄的马金溪溪水颜色黄中带红,污染十分严重。

2001年开化县硫磺厂经过改制,转让给我公司,公司根据生产需要改建成选矿厂。

在面对千疮百孔的硫磺山以及原矿区内采坑、洞口零乱的局面,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一座矿山的兴盛和一条河流和周边生态环境的重度污染,就经济利益来看似乎难以比较得失,但从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的坏破上看,却是得不偿失。

在全县提倡“生态立县”的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下,我公司吸取前人的教训。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大功夫,投资60多万元以石块和粘土砌成一座高约10米、长约150米的拦污坝,通过3道分层过虑进行废水处理。

 针对矿区内遗留下的老硐、坑道我公司采用浆砌的方法对原先的采坑洞口进行封闭处理。

矿区以往保存下来的老硐、坑道至今未见冒顶、垮邦等现象。

对原先的矿区道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原先的泥巴路现已修建成水泥路,方便了矿区人员、车辆的进出,保证了矿山进出安全。

针对原先尾矿废渣的堆放零散的现象,我公司采取统一堆放并适时进行清运,保证了尾矿堆放的安全性杜绝了因此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

对原先光秃的山坡进行植被恢复,现在硫磺山已是一片新绿,树木旺盛。

在历年来的开采经营中真正做到“边开采、边治理”,矿山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与矿山形成有机的结合。

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矿山运营工作中的首位来施行,正是历年来合理有序的开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成就了我公司创建申报省级绿色矿山扎实的基础。

三、健全组织领导、完善创建机制

为保证矿山创建工作得到有效全面的推进和开展,加快创建步伐,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公司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好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工作。

一是组织到位。

为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公司成立了创建省级绿色矿山领导小组。

公司董事长任组长,生产部经理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根据工作需要及人员变动情况不断充实调整,为矿山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人员到位。

从公司内部抽调10名素质高、能力强的专、兼职工作人员,组成了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省级绿色矿山创建日常工作。

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了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了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责任到位。

公司在创建过程中,建立健全了以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主的各项工作制度,将创建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头上,做到分项工作开展有目标,工作完成有总结。

各项分项工程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了共创省级绿色矿山的强大工作合力。

四是奖惩到位。

各职能工作人员按照制定的责任目标,逐项认真落实、对实绩突出的人员予以表彰,并对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对实绩较差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做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做到积极配合、认真落实。

五是经费到位。

我公司铅锌矿属小型矿山且我公司正处于发展阶段,并且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公司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公司投入418.25万元用于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使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并计划每年投入矿山销售收入的2%用于创建成果的保持和环境的维护。

六是机制完善。

在历年来的公司运营中,公司结合矿山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尤其建立健全了仓库、井巷维修、排土场、尾矿库等特殊物质和场所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在矿山生态环境维护以及矿山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包括矿山生产环境维护制度、矿区水土流失保持制度、矿山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

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矿山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有效体现,是逐步走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相统一的保障。

四、加强技术指导、争取上级支持

绿色矿山创建不仅是企业创建体制的健全建立和矿山工作的简单投入,还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的消除,生产工艺、开发利用的进一步提升。

堆场边坡的合理降坡、截排水沟的设置、吨耗资源经济效益的提高、单位能耗指标的降低等工作问题都成了创建工作进程中的困难。

一方面,我们通过认真研读公司省级绿色矿山创建方案以及对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的深入理解,并因势利导深入细致地对全体职工进行生态矿山建设的教育,树立起环保节能生态意识。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邀请创建方案设计单位—浙江地勘矿业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来我矿区实地再次进行技术上面的指导,设计单位就我公司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创建实际进行了方案上的再指导。

同时我们邀请开化县国土资源局、衢州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来我矿区进行实地指导,市、县局领导在对我矿区实地勘查后,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矿区采洞关闭、废水处理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五、对照创建标准,开展创建工作

在创建工作开展实施中,我们严格依照《浙江省省级绿色矿山创建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开化县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要求开展创建工作。

我公司于2006年5月委托杭州佳合矿业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了《开化县华信矿业有限公司铅锌矿开发利用暨生态环境治理方案》,该方案结合了我矿的矿区实际并对矿山开采的资源利用集约化提出了要求。

我公司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开采,采取可行的平硐、中央脉内盲斜井联合开拓方式,采取矿房为主,矿柱回采为辅的矿块回采方式以及对银铅锌等伴生多金属的回选利用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综合回采率、减少矿石贫化率。

通过科学合理的开采,企业自评开发利用率指标已达到86.2%,矿石贫化率9.1%,综合回采率86.2%。

在吨耗资源的实现经济效益指标的考核上。

我们以100吨原矿,矿体为铅锌银共生矿体,铅矿体品位0.47%~1.13%;锌矿体品位1.51%~2.34%;银矿体品位98.5~132.9克/吨。

选矿回收率为90%计算,产品销售收入按市场价计算,锌矿销售收入34650元,铅、银销售收入计10000元共计44650元减去100吨原矿的开采成本10500元、选矿成本12000元、销售成本1625元,税费6500元,共计利润14025元。

综上所述,企业吨耗资源经济效益指标已达到140.25元/吨。

在资源节约化大环境的影响下以及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生产成本提高,我公司对吨耗能源指标的控制尤为重视。

在生产设备的采用上我公司全部采用电力设备,并对矿山生产设备实行定期检修对故障进行及时排除。

保证设备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减少吨产成品的能源消耗。

通过对污水、粉尘、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减少环境的污染,在环保方面节约支出部分。

原计划每年用于员工体检和医疗的费用在15万元左右,通过对作业环境的改善,可大大减低因粉尘污染造成的职业病,降低企业职业病发生的风险,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减少生产成本支出。

通过以上等措施,大大降低了吨耗所需资源的消耗。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已达到0.95KG标准煤/吨。

做好矿区固体废弃物以及植被复绿工作,按照创建方案确定的4个堆渣场进行针对性的堆场清运。

其中1号原渣场堆放量约11200立方,堆放于矿区西侧已到冲沟口处。

考虑到水流的汇集及易造成该堆场的滑落形成泥石流。

我公司对其采取部分清运,并对原先较陡的坡面进行降坡处理,实行覆土植树,共计清运方量11000方,并设置拦渣坝对边坡进行稳固处理防止渣体大面积滑落。

2号原渣场堆放量约16500立方原坡角约50度,考虑到其堆放高度较高,我们采取了部分清运,进行降坡处理,实行覆土植树,共计清运方量10880方,并设置拦渣坝对边坡进行稳固处理防止渣体大面积滑落。

对3、4号原渣场,共计约3000方,我公司对其采取了全部清运。

1-4号堆场在清理完毕后都进行了覆土,覆土厚度0.5-0.6m左右。

边坡上并种植了易于生长的吴患子,洒播了草籽。

为防止雨水对四个山体边坡的渗透侵蚀,我公司花大力气对1、2、3号边坡修筑了共计382米长的截、排水沟,做好了雨水的引流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企业矿区绿化率已达到90%。

固体废弃物处置率达到81%。

我公司在创建过程中对矿山的三废处理坚持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对爆破钻孔、矿石装卸、汽车运输和场地自然扬尘产生的扬尘。

我们分别采取湿式作业以及对道路的洒水降尘做每天洒水5次,矿山进出车辆的运载重量进行严格的限制,严限超载超重。

鉴于矿山开采造成的废水处理上,我们采取了引流废水至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沉淀后排入马金溪,并委托开化县环境监测站进行影响环境评价。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企业矿区粉尘、废水、噪声排放标准均已达标。

2009年以来,我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加大道路工程建设。

对从村头镇通往矿区的7.8公里道路进行全面硬化,受“6.18”、“7.8”二次特大洪灾的影响,矿区内700米道路被冲毁。

为缩小工期,我公司加大工程力度对700米路段进行抢工,虽然目前路基工程已完工但路面硬化未能完成。

综上所述,矿山主要道路硬化铺装率已达到91%。

在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的缴纳上,由于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对地表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不是很严重。

我公司已按照省生产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标准足额缴纳。

我公司并已委托中介公司对矿山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的编制,并按照方案评估出来的矿山生态环境费用进行补缴。

六、克难攻坚,加快创建工作步伐

一年多的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不仅是对我公司创建工作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我公司创建工作决心的更大考验。

2010年6月18日、7月8日,开化县普降大到暴雨。

全县18个乡镇降雨量均超过50毫米,其中矿山所在地村头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降雨强度大,降雨持续时间长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我公司创建工作也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

两次洪灾冲毁了已经覆土并种植完成的边坡,三条长约400米的拦、截水沟,路边废渣堆场清运后整理出的耕地、护坡等即将完工的工程毁于一旦。

洪灾冲积带来的沙石堵塞了矿区河道。

两次洪灾对矿山创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共计造成108.56万元。

在面对洪灾给矿山创建带来巨额损失面前,我们并未气馁。

为挽回洪灾带来的工期延误,我们加大创建力度。

从邻边地区抽调组织大批人力、外调多台挖机、铲车及运输车辆,对洪灾冲毁的水沟、边坡,进行抢工。

我们并吸取河道窄泄洪能力差的教训,对矿区内的河道进行加宽处理,治理河道共计786米,投入资金24余万元。

矿区的植被种植上,我们抓紧分配人手对边坡进行覆土种植,种植树高1米的吴患子483棵,洒上草籽。

由于种植时间短,在专家组进行实地验收时,并未能看到郁郁葱葱的绿树。

但我们相信明年的春天会是一片成荫绿树。

实地验收专家组也对我公司灾后创建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七、矿山创建、一举多得

如何让创建工作效益最大化,创建工作小级成员纷纷建言献策耗尽脑汁。

在废碴、尾矿等固体废弃物最大限度得到综合利用上花大力气,与大黄山村委多次协商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在距矿渣堆场500米外的大黄山村腹地山凹低洼处,垒坝将1-4号堆场25000方废渣填埋于此。

经填埋夯实后,大黄山村将其应用为村文体活动设施用地形成1000平方米的大操场。

在对4号堆渣场进行彻底的清理后,对原山坡进行复垦处理。

新增种植耕地5亩。

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历经一年多的创建,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但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工作做的还不够,我公司将通过不断的努力,如堆场的地灾隐患进一步消除,矿区道路的进一步硬化,集水沟与堆矿场地间局部地带的绿化,从而减少扬尘;淋漓水集水沟进一步疏浚、改造;铅、锌、银多金属矿回收利用进一步提升,尽快达产达效;加强环保管理,进一步开展废水综合利用研究,不断提高废水的利用率等措施,使《方案》中的各项指标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保证绿色矿山创建在矿山生产建设中不断的延续。

九、长效管理、巩固成果

在绿色矿山创建后,公司的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生产场所及办公区、生活区更加整洁有序,公司的经营活动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态势,可以说经过创建绿色矿山,将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在历时一年多的创建,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绿色矿山并不是绿色与矿山的简单组合,或是单纯的矿山绿化,而确实是以科学化开采方式、高效化资源利用、规范化企业管理、环保化生产工艺、生态化矿山环境为要求,实现资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

绿色矿山创建也不是对企业生产管理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更,而是从方方面面的工作改变上努力从而进行量的积累,最终实现整体效果的显现。

打造绿色矿山需要按方案落实长期有效的措施,持之以恒地追求,对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争取通过不断的探索,使我公司创建绿色矿山工作更上一层楼。

 

开化县华信矿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企业自查自评考核对照表

序号

考核指标

指标现状

规划标准

考核标准

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

86.2

≥85

85.5

2

吨耗资源经济效益(元/吨)

140.25

≥130

135

3

单位产品能耗指标(kg标准煤/吨)

0.95

≤1.0

1.0

4

综合回采率(%)

86.2

≥85

85.5

5

矿石贫化率(%)

9.1

≤10

9.5

6

矿区绿化率(%)

98

≥95

95

7

固体废弃物处置率(%)

81

≥90

90

8

粉尘排放标准

达标

达标排放

达标排放

9

废水排放标准

达标

达标排放

达标排放

10

噪声排放标准

达标

达标排放

达标排放

11

主要道路硬化铺装率(%)

90

100

100

12

管理网络和领导小组

有,健全

健全,正常运作

13

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万元)

50

达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

销售收入的2%

14

企业管理制度

健全

健全完善,认真执行,年报等资料真实、完整。

健全完善,认真执行

15

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万元)

3

按照我省生产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标准考核。

按省市有关规定足额交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