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Word原卷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123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Word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Word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Word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Word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Word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Word原卷版.docx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Word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Word原卷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Word原卷版.docx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Word原卷版

专题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1.(2019全国卷Ⅰ·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2.(2019全国卷II·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3.(2019全国卷III·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肤

4.(2019江苏卷·8)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5.(2019浙江4月选考·19)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

B.膝反射的效应器是伸肌中的肌梭

C.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6.(2019浙江4月选考·21)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

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

C.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

7.(2018海南·8)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的是

A.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

B.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

C.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

D.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

8.(2018江苏卷·2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9.(2018海南卷·12)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  )

A.糖的分解代谢降低

B.碘的需要量增加

C.饥饿感增强

D.TSH分泌增加

10.(2018全国Ⅲ卷·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11.(2018全国Ⅱ卷·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12.(2018江苏卷·11)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13.(2018天津卷·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14.(2018浙江卷·6)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睾酮促进卵细胞的发生

B.雌激素促进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

C.雌激素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

D.雄激素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

15.(2018浙江卷·20)下列关于人体膝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伸肌也会收缩

B.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

C.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

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反射

16.(2017海南卷·11)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

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机体产热增加

B.体重快速增加

C.进食量明显增加

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

17.(2017海南卷·12)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中产生维生素D3(VD3),活化的VD3可促进肠道吸收钙离子。

对于因缺乏VD3引起缺钙的人群来说,为缓解缺钙这一状况,下列做法不应选择的是

A.适量进行日光浴

B.增加室外活动

C.补充适量鱼肝油

D.补充胡萝卜素

18.(2017海南卷·13)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19.(2017海南卷·14)当外界温度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散热的是

A.马出汗

B.猴子在水里玩耍

C.犬伸出舌加速喘息

D.牛排尿量减少

20.(2017海南卷·15)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21.(2017海南卷·16)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22.(2017海南卷·1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

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

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

23.(2017江苏卷·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24.(2017新课标Ⅱ卷·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25.(2017天津卷·2)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

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

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

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

26.(2019全国卷Ⅰ·30)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

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_________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

(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________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27.(2019全国卷II·30)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是与某种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的物质,对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机体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会_______________。

(2)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

(3)小鼠睾丸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发挥调节作用。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4点即可)。

28.(2019天津卷·8)人类心脏组织受损后难以再生。

该现象可追溯到哺乳动物祖先,随着它们恒温状态的建立,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减弱。

(1)哺乳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以维持体温。

(2)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是二倍体细胞,多倍体细胞通常不能分裂。

①对比不同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如图。

恒温动物的心脏组织因二倍体细胞比例,再生能力较差;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

由此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负相关。

②制备基因工程小鼠,使其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导致心脏细胞不受调节。

与正常小鼠相比,基因工程小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正常小鼠心脏组织再生能力。

③以斑马鱼为材料进一步研究。

将成年斑马鱼分成A、B两组,分别饲养在不同水箱中,A组作为对照,B组加入甲状腺激素。

若组斑马鱼心脏组织受损后的再生能力比另一组弱,则证明甲状腺激素对变温动物斑马鱼心脏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与对恒温动物小鼠的影响一致。

29.(2019江苏卷·27)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

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

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

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__________、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并抑制__________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__________受抑制,使血糖浓度下降。

(2)据图初步判断__________是糖尿病患者,需复查血糖。

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_________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

(3)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一次性摄糖过多

②低血糖患者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④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4)结合图1、图2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

②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

③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④胰岛B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

30.(2019浙江4月选考·33)欲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

小鼠若干只,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要求与说明:

血糖浓度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1)实验思路: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正常人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其原因是______。

②当机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中的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变化是______。

此时,机体细胞一方面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另一方面______。

31.(2018海南卷·27)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蛀(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018江苏卷·30)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

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

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2017海南卷·27)(8分)

回答下列与人体的体液调节相关的问题:

(1)与激素一样,CO2也可以作为体液调节因子,参与体液调节,支持这一观点的事实之一是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_________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不是体液调节因子,其原因是胃腺分泌的盐酸进入胃腔后,参与食物消化,且在这个过程中,胃腺分泌的盐酸经过导管到达胃腔不经过______运输的过程。

胃腔属于_____(填“外环境”或“内环境”)。

34.(2017新课标Ⅲ卷·31)(10分)

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

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

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5.(2017新课标Ⅱ卷·30)(9分)

将室温(25℃)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

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

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_________。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________,分解代谢会_________。

36.(2017天津卷·8)(12分)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

(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_________________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

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

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________________。

37.(2017北京卷·29)(16分)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

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胞内,Ca2+与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的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

该结果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__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_______________。

(4)图中内容从____________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