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062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课件.docx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课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课件.docx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课件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一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据最新油气资源评价表明,全国天然气资源量为47万亿立方米,可探明的资源量为22万亿立方米。

我国天然气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南海南部等地区。

根据材料分析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可再生资源B.属于生物资源

C.属于不可再生资源D.属于气候资源

2.根据材料,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情况,说明了天然气具有

A.分布的不平衡性B.数量的有限性

C.利用的发展性D.资源的联系性

3.我们在开发利用天然气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

A.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数量太少

B.我国天然气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

C.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有待提高

D.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4~5题。

 

4.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下图为“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关系模式图”,横坐标代表气温状况,纵坐标代表出现频率。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信息反映了

A.全球最低气温将升高B.极冷天气频率将下降

C.全球平均气温将下降D.极热天气频率将增加

7.按照图示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可能导致

A.二氧化碳浓度升高B.柑橘种植北界南移

C.北欧地区雪线下降D.北极地区冰川融化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8~9题。

 

8.该地树木生长期间气候的变化是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9.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D.海平面下降

下表为“四个国家能源消费构成表(2012年)”。

据此回答10~11题。

总消费量

(百万吨油当量)

主要能源所占比例(%)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核能

水电

美国

2269.3

36.73

27.59

22.12

8.29

3.27

中国

2613.2

17.67

4.50

70.39

0.75

6.01

日本

477.6

42.17

19.89

24.64

7.73

4.02

德国

306.4

36.39

21.31

25.33

7.96

1.44

10.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能源消费

A.石油消费总量最少B.水电消费总量最少

C.以清洁能源为主D.煤炭消费比重大

11.我国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今后可积极开发利用

A.煤炭、石油B.核能、水能C.石油、天然气D.煤炭、水能

下图表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国人口达最大值的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

13.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时期人口问题最不突出B.②时期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时期

C.③到⑤期间,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②到④期间,受人口数量的影响,经济水平不断下降

下图为“江苏省2005-201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这一期间,江苏省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A.波动下降B.增长加速C.增长减缓D.增长停止

15.目前,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D.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在2013年9月10日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员会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司长王谦通报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中国内地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

我国的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

据此回答16~17题。

16.春节前、后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分别为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17.春节回家过节是中国人的传统,由此产生了春运现象,其具体表现为

①客流量过大②出行时间分散③客流集中于公路运输④民工流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出率与年龄关系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影响该地区人口迁出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教育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自然灾害

19.该地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留守儿童多③自然环境压力大④生态破坏严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据此回答20~21题。

20.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C.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D.资源状况

21.对环境人口容量可以进行定量的估计,其原因是

A.科技发展速度很缓慢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人口的消费水平在不断的变化D.现有资源的总量是确定的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高低起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

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回答22~23题。

22.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大的关键因素是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

B.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荒漠广布

C.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地势起伏,交通不便

D.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社会经济落后

23.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

D.面积广大,合理人口容量也大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各国城市化的特点不同。

据此回答24~25题。

 

24.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5.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A.城市职能单一化B.实现郊区城市化或建立卫星城

C.限制重工业的发展D.积极在新区建设新城市

下图为“2005~2013年江苏、新疆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与新疆相比,江苏城市化

A.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B.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C.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D.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27.影响两省区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B.工业水平C.环境质量D.自然资源

读“城市服务范围理论图”。

回答28~30题。

 

28.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

普通服装店乙:

早点铺丙:

星级宾馆

B.甲:

珠宝行乙:

家具店丙:

早点铺

C.甲:

早点铺乙:

汽车销售店丙:

高级家用电器

D.甲:

星级宾馆乙:

珠宝行丙:

早点铺

29.图示反映了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A.重叠交错,层层嵌套B.界线分明,彼此相离

C.界线分明,偶有交错D.重叠交错,同级嵌套

30.图示服务范围发生在理想均质平原上,其最初的服务范围圆形被图示正六边形取代,这是因为

A.可以使商品的供应达到饱和

B.区域内居民选择同级服务时,只受距离的影响,且能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要

C.阻止外区商品进入

D.城市发展更快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

(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

共10分)

31.可再生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非可再生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

32.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联性。

33.全球气候冷暖的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干湿状况,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34.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5.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36.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37.城市中心气压高于郊区是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

38.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39.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之一。

40.“玉兔号”月球车获取月球图像信息主要采取的技术手段是RS。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三、综合题: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材料二我国多年水、旱灾害平均分布图。

 

(1)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灾害是▲,北方地区主要灾害是▲。

(2分)

(2)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严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江南丘陵地区:

▲。

(2分)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

(2分)

42.(8分)根据人口自然变化的特征,可将人口增长的一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8分)

 

(1)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甲阶段处于人类历史的▲阶段。

(2分)

(2)乙阶段死亡率明显下降,原因是▲。

(2分)

(3)丙阶段出生率下降,原因是▲。

(2分)

(4)目前处于丁阶段的主要国家有▲(举出两个国家)。

(2分)

43.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该工业区对其的推力是▲。

(2分)

(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2分)

(3)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发生人口回流现象,其拉力是▲。

(2分)

4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甲图中,A→B→C→D→E反映的是▲过程,你的判断理由是▲。

(3分)

(2)甲图中,E→F反映的是▲现象,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分)

(3)甲图反映的过程与乙图中的▲(填数字代号)曲线对应。

(2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C

D

D

D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C

D

A

C

B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C

B

D

B

C

A

B

二、判断题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B

A

A

B

B

B

A

A

A

41.(8分)

(1)水灾(1分)旱灾(1分)

(2)夏季风的不稳定,引起降水的异常。

(2分)

(3)江南丘陵地区:

加强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2分)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

河流裁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2分)

42.(8分)

(1)农业文明(2分)

(2)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2分)

(3)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变化,由多子女的大家庭向少子女的小家庭转变(2分)

(4)英国美国(发达国家)(2分)

43.(6分)

(1)环境恶化(2分)

(2)国内人口迁移(2分)(3)城市环境的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2分)

44.(8分)

(1)城市化(1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分)

(2)逆城市化(2分)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2分)(3)①(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