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独本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043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独本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黑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独本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黑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独本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黑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独本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黑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独本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独本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docx

《黑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独本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独本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独本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docx

黑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独本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教育(050113)专业(独立本科段)

 

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783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九年四月

阅读与写作专论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阅读与写作专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段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之一。

目的在于培养自学应考者具有必要的阅读和写作理论知识以及对一般文体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统一,特别强调培养自学应考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综合能力。

鉴于专业性质,应考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也是本专业对应考者的基本要求之一。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突出的特点,注意将阅读与写作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注意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文艺理论、现代汉语和文学作品选等课程的区别,突出这一课程在全面提升自学应考者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阅读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概述了阅读的定位、功能、本质、规律、主体及客体的概念、原则、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阅读的本质、规律、主体、客体的概念,理解阅读的价值功能、阅读主体的建构,掌握阅读的含义、类型、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阅读的功能、类型、阅读的客体、“能入能出,知人论世”的阅读。

难点是“能入能出”的阅读规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阅读的定位与功能

第二节阅读的本质及规律

第三节阅读的主体和客体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阅读的内涵和类型,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阅读的内涵

1.2阅读的类型

2.阅读的求知益智功能,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阅读的审美功能,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

4.阅读的活动过程表现为“文——意——物”的流程特点,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1阅读的活动表现

4.2感言辨体,疏通文意

5.“能入能出,知人论世”的阅读原则,达到“理解”层次。

6.阅读主体的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7.读物的概念和属性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7.1读物的概念

7.2读物的多重属性

第二章阅读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主要阐述了阅读感知的含义、特征、方法和原则,阅读理解、阅读欣赏及阅读创造的特点、功能、方法和原则。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阅读理解的特点、阅读欣赏的方法。

难点是阅读创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阅读感知

第二节阅读理解

第三节阅读欣赏

第四节阅读创造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阅读过程的四个阶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阅读感知的作用,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阅读理解的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4.阅读欣赏的含义,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文意欣赏的方法与效果,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5.1文意欣赏的方法

5.2文意欣赏的效果

6.意与境浑的“情性美”,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7.深邃悠远的“情韵美”,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8.阅读创造的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9.“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阅读创造原则,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第三章阅读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概述了文体论阅读、语义学阅读、社会学阅读、接受美学阅读的定位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不同的阅读方法,熟知语义学解读的基本方法,掌握文章阅读、文学阅读、社会学解读、接受美学阅读的方法,熟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掌握语体的概念和种类。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语义学解读、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方法。

难点是文章阅读与文学阅读的区别以及对阅读批判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文体论阅读

第二节社会学阅读

第三节语义学阅读

第四节接受美学阅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文体功能的三个层面,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文体的表象功能,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文章阅读的特点和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文章阅读的特点

3.2文章阅读的方法

4.文学阅读的特点和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4.1文学阅读的特点

4.2文学阅读的方法

5.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记叙文体的阅读方法

5.2议论文体的阅读方法

5.3说明文体的阅读方法

6.语体的概念和种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6.1语体的概念

6.2语体的种类

7.社会学阅读的概念和社会学解读的基本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7.1社会学阅读的概念

7.2社会学解读的基本方法

8.语义学解读的基本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9.接受美学阅读的主要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0.阅读批判,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第四章阅读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概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策略、方法及测试的原则、要求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阅读教学的目标、策略和方法,熟知当代阅读教学方法,掌握基本阅读能力。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基本阅读能力,难点是阅读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阅读教学的目标

第二节阅读教学策略

第三节阅读教学方法

第四节阅读教学测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基本阅读能力的层次,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阅读教学的间接目标,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3.阅读的教学方法,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3.1传统阅读教学方法

3.2当代阅读教学方法

4.阅读测试的原则和方法,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4.1阅读测试的原则

4.2阅读测试的方法

第五章文体鉴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的鉴赏原则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不同文学文体的鉴赏方法,能够运用正确的鉴赏方法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具体文本进行鉴赏,要求掌握诗歌鉴赏的原则,掌握探寻散文构思美的方法,了解散文的营构美和哲思美特点,掌握小说结构要求、表现蒙太奇的种类,能赏析小说人物和戏剧的矛盾冲突。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诗歌鉴赏原则、散文的构思美、小说结构要求,难点是如何进入哲思感悟的两种境界。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诗歌的鉴赏

第二节散文的鉴赏

第三节小说的鉴赏

第四节戏剧文学的鉴赏

第五节影视文学的鉴赏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诗歌鉴赏的原则,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探寻散文构思美的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4.意境的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哲思感悟的两种境界,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哲思渐悟

5.2哲思顿悟

6.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营构美,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7.品鉴散文语言美,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8.赏析小说人物形象,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9.小说结构要求,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0.体味小说的文化意蕴,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11.品鉴小说的语言特色,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2.赏析戏剧矛盾冲突,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3.表现蒙太奇的种类,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第六章写作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概述了写作的定位、作用、特点、规律,阐述了写作主体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写作的定位、特点和作用,熟知写作主要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熟知写作主体应培养的能力,掌握思维形式和想象的种类。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写作主体的能力,难点是思维形式的区别。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写作的定位与作用

第二节写作的特点与规律

第三节写作的素质与能力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写作的作用,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写作的特点,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3.写作的规律,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写作的三个主要外部规律

3.2写作的三个主要内部规律

4.写作素质和能力,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4.1写作素质主要包括的四个方面

4.2写作主体应具备的四种能力

5.思维的形式,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逻辑思维的含义

5.2形象思维的含义

5.3灵感思维的含义

5.4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6.想象的种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第七章写作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概述了写作过程:

积累感知、构思谋篇、行文表达、修改完善,通过对积累的主要途径——感知的阐释及对构思、表达、修改方式的阐述,对写作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积累、感知、构思、表达、修改的基本方法,能够较为灵活地、综合运用本章讲述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写作活动。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积累、感知、构思、表达的基本方式,难点是如何灵活地综合运用本章的理论和知识进行具体的写作实践活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积累感知

第二节构思谋篇

第三节行文表达

第四节修改完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写作过程的五个阶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积累对写作的意义,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感知的概念和分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感知的概念特点

3.2感知的横向分类与纵向分类

4.感知在写作中的作用,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直接感知与间接感知,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直接感知的两种主要方式

5.2间接感知的主要方式

6.观察的种类和要求,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6.1观察的四种类型

6.2观察的五点要求

7.调查采访的方法和要求,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7.1调查采访常用的四种方法

7.2调查采访的三点要求

8.阅读集录的基本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9.构思的含义、本质和作用,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9.1构思的含义

9.2构思的本质

9.3构思的作用

10.构思的基本方式,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0.1发散型构思的含义

10.2发散型构思的两翼:

联想和想象

10.3发散型构思的常用的三种方式

10.4收敛型构思的含义

10.5收敛型构思的两翼:

分析和综合

10.6纵分析的含义

10.7突现型构思的一般进程

10.8求异型构思的类别

11.构思的进程,要求达到“综合运用”层次。

11.1整体构思的进程

11.2局部构思包含的内容

12.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2.1文章的五种基本表达方法

12.2常用的叙述方法

12.3倒叙的含义

12.4补叙的含义

12.5白描的含义

12.6立论的三种主要方法

12.7阐析法的含义

12.8推理法的含义

12.9推理的三种主要方法

12.10直接驳论的方法

12.11间接驳论主要采用的方法

12.12直接抒情的含义

13.表达的模式,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3.1文句模式的四种基本形态

13.2三种典型的段落模式

13.3记叙类文体模式的构成

13.4议论类文体模式的构成

13.5说明类文体模式的构成

14.修改的要求,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15.修改的范围和方式,要求“识记”层次。

15.1修改的范围

15.2留空号

16.文面包含的内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第八章写作技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写作技法的特点和作用,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一些传统写作技法和新技法,阐述了写作的辩证手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认识到写作技法的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并掌握一些传统和新技法,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写作技法应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一些传统技法和新技法的特点与应用,难点是写作辩证手法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写作技法的概述

第二节写作技法举隅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写作技法的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写作技法的含义

1.2写作技法的特点

2.写作技法的作用,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传统写作技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文眼的含义

3.2文眼的作用

3.3设置悬念的方法

3.4伏笔的含义

3.5伏笔和照应的作用

3.6按隐显藏露划分的三种设伏方式

3.7象征的含义

3.8用典的类型

4.用典的作用,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5.起兴、巧合、烘托的技法,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6.新技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6.1常用的间离手法

6.2黑色幽默的含义

6.3构成黑色幽默常用的手法

6.4“意识流”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具有的特点

6.5视点的含义

6.6视点的种类

6.7人物视点的作用

6.8多重视点的含义

7.写作技法的创造性,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8.假定化的间离手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9.夸张、倒错、意识流手法的应用,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0.“生活流”手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1.“人物视点”的运用,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2.赏析戏剧矛盾冲突,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3.写作的辩证手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3.1常见的写作辩证手法类型

13.2虚实法的含义

13.3“实写”的含义及作用

13.4“虚写”的含义及作用

13.5动静法的类别

13.6庄谐法的含义

14.动静手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5.张弛手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6.抑扬手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7.疏密手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8.婉笔手法,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19.擒纵手法,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20.奇正手法,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21.犯避手法,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第九章新闻文体写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了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的概念、特点、类别和写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的种类,掌握消息、通讯和报告文学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消息的特点和写作,难点是消息导语、背景、主体的写作。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消息

第二节通讯

第三节报告文学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消息的界说,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消息的含义

1.2狭义的新闻与广义的新闻

2.消息的特点和种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1消息的特点

2.2消息的种类

2.3动态消息的含义

3.消息的写作,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消息的基本构成

3.2消息标题的构成

3.3引题的含义及作用

3.4正题的含义及作用

3.5副题的含义及作用

3.6消息导语的含义

3.7导语常见的写法

3.8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的含义

3.9消息背景的含义

3.10消息背景常见的种类

4.通讯的界说与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4.1通讯的含义

4.2通讯的特点

4.3概貌通讯的含义

4.4工作通讯的含义

5.报告文学的含义与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报告文学的含义

5.2报告文学的特点

6.消息与通讯的区别,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7.报告文学的写作,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第十章文学文体写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了诗歌、散文、小说写作的知识和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

散文、诗歌、小说的特点,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的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诗歌、散文的特点,难点是散文、诗歌、小说的写作。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散文

第二节诗歌

第三节小说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狭义散文的含义,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散文的分类和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1散文的类别

2.2散文的特点

3.诗歌的界说与分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诗歌的含义

3.2诗歌的分类

4.诗歌的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诗歌的写作,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6.小说的界说,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6.1小说的含义

6.2构成小说的三个要素

7.小说的特征,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8.小说人物形象真实性和典型性特点,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

9.小说细节的分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0.散文的写作,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第十一章议论文体写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思想评论、杂文、文艺评论、学术论文界说、分类、特点和写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思想评论、杂文、文艺评论和学术论文的分类,掌握诗歌思想评论、杂文、文艺评论、学术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能初步进行思想评论和文艺评论的写作尝试。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思想评论、杂文、文艺评论的特点,难点是如何写作思想评论和学术论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思想评论

第二节杂文

第三节文艺评论

第四节学术论文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思想评论的界说和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思想评论的含义

1.2思想评论的特点

2.思想评论的写作,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3.杂文的界说和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杂文的含义

3.2杂文的特点

4.杂文的写作,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5.文艺评论的界说和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文艺评论的含义

5.2文艺评论的特点

6.文艺评论的标准,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6.1文艺评论的思想性标准

6.2文艺评论的艺术性标准

7.学术论文的界说和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7.1学术论文的含义

7.2学术论文的特点

8.文艺评论的写作,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9.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第十二章应用文体写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部分常用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的特点、构成和写作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熟知行政公文的种类,掌握常用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能够较为写作一般的行政公文和事物文书。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行政公文的种类和格式,通知、通报的类别,函的种类,计划的特点和调查报告的正文写作,难点是如何熟练地进行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写作。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行政公文

第二节事务文书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行政公文的界说和作用,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行政公文的含义

1.2行政公文的作用

2.行政公文的种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行政公文的格式,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行政公文的组成

3.2行政公文的行文部分组成

3.3发文时间

3.4主题词的含义

4.通知的类型,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通报的种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6.报告适用的范围,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7.请示的主体要写明的事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8.批复的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9.函的写作,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9.1函的适用范围

9.2函的种类

10.事务文书,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11.事务文书的分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2.计划的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3.总结的写作,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3.1总结的组成

13.2总结的正文包含的内容

14.简报的格式,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5.调查报告的分类,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第十三章电脑写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概括地阐述了电脑写作的界说、特点、要求及发展趋势。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电脑写作的内涵和发展趋势,掌握电脑写作的基本知识,能够尝试应用电脑写作。

本章所列的知识点中,重点是电脑写作的特点,难点是掌握电脑写作的机能。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电脑写作的界定与特点

第二节电脑写作的要求与发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电脑写作的界定,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2.电脑写作的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电脑写作的要求,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电脑写作的发展趋势,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本大纲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中,对各个知识点按五个能力层次(“了解”、“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分别提出了要求,这些层次间具有递进等级关系。

五个能力层次的含义如下:

了解:

要求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定义、方法、特点等),并能根据考核的要求,做出正确的选择。

识记:

要求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概念、方法、原则等),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和选择。

理解:

要求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与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解释、说明和论述。

简单应用:

要求能够运用本课程中规定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应用问题。

如简单的问答。

综合应用:

要求能够运用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

如写作。

(二)学习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阅读与写作专论》郭韧希崔修建吴井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1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

为帮助应考者提高自学效果,以下几点方法仅供参考:

1.在学习时,要始终结合本考试大纲。

在学习每一章内容之前,应参照考试大纲中的

该章知识点和学习要求,了解重点和难点以及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把握住学习内容的要点和自学进度。

2.阅读教材要循序渐进,先粗读后细读。

对大纲中指出的重点和难点要精读,吃透每

个知识点;对概念性的知识要理解深刻;对基本的方法和要求要熟练掌握并融汇贯通。

3.应考者应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在学习

过程中要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经过分析,自己做出判断,从而解决问题。

4.应考者应注重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