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题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8958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题DOC.docx

《高三化学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题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题DOC.docx

高三化学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题DOC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Na-23S-32

卷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等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推广燃煤发电,停建核电站,避免核泄漏事故的危害

C.加强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的富营养化

D.实施化石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为聚乙烯材料,难以降解,但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故A正确;B、燃煤发电污染较大,核能是清洁能源,故B错误;C、大量含有各种含氮和磷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水中,促使水域富营养化,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可遏制水体富营养化,故C正确;D、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氮氧化物排放,故D正确,故选B。

考点:

考查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的相关知识。

2.下列有关氧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水分子的电子式:

D.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HCOOC2H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8,故A正确;B、氧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故B错误;C、水分子是根据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故C错误;D、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3,故D错误;故选A。

考点:

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故互为同分异构体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点石成金”,即可将黏土转化成金单质

D.等质量的铝粉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消耗更多的NaOH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化学反应中不仅发生物质变化,同时发生能量变化,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但n不等,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化学变化遵守原子守恒,黏土中不含金元素,不可能转化成金单质,故C错误;D、假设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途径a消耗1mol氢氧化钠,途径b消耗1mol氢氧化钠,2种途径消耗的氢氧化钠相等,故D错误;故选A。

考点:

考查了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同分异构体、质量守恒、铝的性质等相关知识。

4.Mg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MgO和Mg2S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的半径:

Si>MgB.氧元素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C.Mg的还原性强于Si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镁元素被氧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微粒的半径:

Si<Mg,故A错误;B、氧元素有两种单质,氧气和臭氧,则氧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同周期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减

弱,则Mg的还原性强于Si,故C正确;D、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置换反应的概念等相关知识。

5.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X是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X、Y、Z、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简单离子半径:

W2->Y2->Z2+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W>YD.WY2、ZY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则X为H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Y为O元素;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则W为S元素;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1-6-6=2,Z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小于S,则Z为Mg。

A、H和O可以形成H2O、H2O2,故A错误;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

S2->O2->Mg2+,故B正确;C、非金属性W(S)<Y(O),故氢化物稳定性W(S)<Y(O),故C错误;D、SO2含有共价键,MgO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了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的相关知识。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

Na+、NH4+、AlO2-、CO32-

B.8%H2O2溶液:

H+、Fe2+、SO42-、Cl-

C.含有Fe3+的溶液:

Na+、Al3+、Cl-、SCN-

D.Kw/c(H+)=0.1mol·L-1的溶液:

Na+、K+、CO32-、Cl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AlO2-、CO32-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B、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故B错误;C、Fe3+与SCN-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Kw/c(H+)=0.1mol·L-1的溶液显碱性,在碱性溶液中Na+、K+、CO32-、ClO-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了离子共存的相关知识。

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氯化铁固体溶于稀盐酸配制FeCl3溶液

B.称取4.0gNaOH,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

C.利用图1装置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D.如图2所示,关闭弹簧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盐酸可抑制氯化铁水解,则将氯化铁固体溶于稀盐酸配制FeCl3溶液,故A正确;B、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错误;C、气体可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测定气体的体积,故C错误;D、关闭弹簧夹,软导管使液体顺利流下,为连通装置,不能检验气密性,故D错误;故选A。

考点:

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的相关知识。

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不能得到FeCl3,所以物质间转化均不能一步实现,故A错误;B、AlCl3溶液加热蒸发得到氢氧化铝,则AlCl3溶液加热蒸发不能得到AlCl3,故B错误;C、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生成氨气,把氨气通入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故C正确;D、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则苯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得不到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的特点、反应条件等相关知识。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水吸收少量的CO2气体:

NH3·H2O+CO2=NH4++HCO3-

B.Na2SO3溶液中SO32-的水解

SO32-+2H2O=H2SO3+2OH-

C.KClO3溶液与浓盐酸反应:

ClO3-+5Cl-+6H+=3Cl2↑+3H2O

D.(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反应:

Fe2++2OH-=Fe(OH)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氨水吸收少量的CO2气体生成碳酸铵,故A错误;B、SO32-的水解

分步进行,水解程度较小,SO32-+H2O

HSO3-+2OH-,故B错误;C、KClO3溶液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ClO3-+5Cl-+6H+=3Cl2↑+3H2O,故C正确;D、(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氨气,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的相关知识。

10.一种石墨烯锂硫电池(2Li+S8=Li2S8)工作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A电极上发生的一个电极反应为:

2Li++S8+2e-=Li2S8

C.每生成1molLi2S8转移0.25mol电子

D.电子从B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A电极,再经过电解质流回B电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原电池中,电解质里的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A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A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Li++S8+2e-═Li2S8,故B正确;C、正极反应式:

2Li++S8+2e-═Li2S8,每生成1molLi2S8转移2mol电子,故C错误;D、电子从B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A电极,但是电子不会经过电解质溶液,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的判断的相关知识。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锌锰干电池中的MnO2在工作时起催化作用

B.若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产生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6.02×1023

C.室温下,体积、pH均相同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A放出氢气多,

说明酸性:

HB>HA

D.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g)+3H2(g)

2NH3(g)△H=-akJ·mol-1,平衡时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NH3,重新达平衡时a值不变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

A、普通锌锰干电池中的MnO2在工作时起氧化剂作用,故A错误;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产生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故B错误;C、室温下,体积、pH均

相同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A放出氢气多表示HA的物质的量多,

电离程度小,说明酸性:

HB>HA,故C正确;D、平衡时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NH3,相当于增大压强,增大压强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的反应热不变,故D正确;故选CD。

考点:

考查了干电池、氧化还原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移动的相关知识。

12.分枝酸在微生物、植物的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系统中作为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枝酸的分子式为C10H10O6

B.1mol分枝酸最多消耗3molNaOH

C.分枝酸分子中含2个手性碳原子

D.一定条件下,分枝酸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和聚合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枝酸的分子式为C10H10O6,故A正确;B、不是苯环,只有-COOH与NaOH反应,则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C、分子中含有2个饱和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都为手性碳原子,故C正确;D、含有羧基、

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和聚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B。

考点:

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

1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工业上制取漂白粉: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Cl2

B.验证醋酸是弱电解质:

常温下测定0.1mol·L-1醋酸或醋酸钠溶液的pH

C.探究FeCl3和KI溶液反应限度:

向5mL0.1mol·L-1KI溶液中加入0.1mol·L-1FeCl3溶液1mL,振荡,加苯萃取后,向水层中加入5滴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检验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

蔗糖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则工业上制取漂白粉是向石灰乳中通入足量的Cl2,故A错误;B、测定0.1 mol•L-1醋酸的pH>1或醋酸钠溶液的pH>7,可验证醋酸是弱电解质,故B正确;C、KI溶液和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和I2,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2Fe3++2I-═2Fe2++I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苯,如有机层呈紫红色,则说明生成碘,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呈血红色,这是Fe3+的特殊反应,所以可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

血红色,发生Fe3++3SCN-═Fe(SCN)3,就说明Fe3+没有反应完(或KI和FeCl3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故C正确;D、检验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

蔗糖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然后加碱至碱性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可检验,故D错误;故选BC。

考点:

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知识。

14.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mol·L-1NH4Cl溶液中:

c(Cl-)>c(NH4+)>c(OH-)>c(H+)

B.在0.1mol·L-1CH3COOH中:

c(CH3COOH)>c(H+)>c(CH3COO-)>c(OH-)

C.0.2mol·L-1NaHCO3溶液与

0.1mol·L-1K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2c(CO32-)+c(HCO3-)+c(H2CO

3)

D.0.2mol·L-1氨水与0.1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

c(Cl-)+c(H+)=c(NH3·H2O)+c(OH-)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c(Cl-)>c(NH4+)>c(H+)>c(OH-),故A错误;B.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在0.1mol·L-1CH3COOH中:

c(CH3COOH)>c(H+)>c(CH3COO-)>c(OH-),故B正确;C.0.2mol·L-1NaHCO3溶液与

0.1mol·L-1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物料守恒有:

c(Na+)=c(CO32-)+c(HCO3-)+c(H2CO

3),故C错误;D.0.2mol·L-1氨水与0.1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为等浓度的氨水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有,c(Cl-)+c(OH-)c(H+)=c(H+)+c(NH4+),根据物料守恒有:

2c(Cl-)=c(NH3·H2O)+c(NH4+),根据上面2式有:

c(Cl-)+c(H+)=c(NH3·H2O)+c(OH-),故D正确;故选BD。

考点:

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的相关知识。

15.臭氧的脱硝反应为:

2NO2(g)+O3(g)

N2O5(g)+O2(g),一定条件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NO2和1.0molO3,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O3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O3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

应2NO2(g)+O3(g)

N2O5(g)+O2(g)△S<0

B.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平衡常数Ka=Kb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密闭容器的体积变为4.0L

D.若c1=0.3mol·L-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的速率

v(NO2)=0.005mol·L-1·s-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混乱度减小,则△S<0,故A正确;B、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O3的浓度不变,但图象中O3的浓度减小,可能是增大二氧化氮浓度,也可能是改变温度,平衡常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若体积变为4.0L,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O3浓度大于a中O3浓度的

,图象中平衡时b条件下O3浓度等于a中O3浓度的

,故C错误;D、v(O3)=

=0.005mol•L-1•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NO2)=2v(O3)=0.01mol•L-1•s-1,故D错误,故选A。

考点:

考查了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反应速率计算与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图象的相关知识。

非选择题(共80分)

16.(12分)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

3、FeO、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流程如下:

(1)浸取时,溶液中的Fe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

能提高烧渣浸取速率的措施有▲ (填字母)。

A.将烧渣粉碎B.降低硫酸的浓度C.适当升高温度

(2)还原时,试剂X的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试剂X可能是▲(填字母)。

A.Fe粉B.SO2C.NaI

还原结束时,溶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有▲。

(3)滤渣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由分离出滤渣Ⅱ后的溶液得到产品,进行的操作是▲、▲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1)4Fe2++O2+4H+=4Fe3++2H2O;AC;

(2)B;SO42-;

(3)Al(OH)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试题分析:

(1)Fe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Fe3+,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A、将烧渣粉碎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正确;B、降低硫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错误;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正确,故选AC;故答案为:

4Fe2++O2+4H+=4Fe3++2H2O;AC;

(2)A、Fe粉与Fe3+反应生成Fe2+,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不变,错误;B、SO2与Fe3+反应生成硫酸,溶液的酸性增强,正确;C、NaI与Fe3+反应生成I2,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不变,错误;还原结束时,溶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有SO42-,故答案为:

B;SO42-;

(3)第一次过滤后溶液中存在Fe3+和Al3+,加入X将Fe3+还原为Fe2+,Al3+仍在溶液中,调节pH的目的是除去Al3+,因此滤渣Ⅱ主要成分为Al(OH)3;从滤渣Ⅱ后的溶液得到产品,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答案为:

Al(OH)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考点:

考查了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的相关知识。

17.(15分)化合物F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写出化合物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和▲。

(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由D→E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Ⅰ.能发生银镜反应;Ⅱ.水解产物之一遇FeCl3溶液显色;

Ⅲ.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已知

请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可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答案】

(1)羧基;硝基;

(2)

;还原反应;

(3)

(4)

(5)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比较A和C的结构可知,间二甲苯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被空气氧化得B为

,B发生硝化反应生成C,C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

,D被铁粉还原得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

(1)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所含有含氧官能团为羟基和硝基,故答案为:

羧基;硝基;

(2)根据上面分析可知B的结构为

,D→E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故答案为:

;还原反应;

(3)C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根据条件Ⅰ.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Ⅱ.水解产物之一遇FeCl3溶液显色,水解产物有酚羟基;Ⅲ.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结合E的结构书可知,其同分异构体为

,故答案为:

(5)以CH3CH2OH、

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可以将乙醇氧化得乙醛,乙醛氧化得乙酸,乙酸与SOCl2反应生成CH3COCl,用CH3COCl与

反应即可得产品,合成路线为

,故答案为:

考点:

考查了有机合成与推断的相关知识。

18.(12分)葡萄酒常用Na2S2O5做抗氧化剂。

(1)1.90gNa2S2O5最多能还原▲mLO2(标准状况)。

(2)0.5molNa2S2O5溶解于水配成1L溶液,该溶

液pH=4.5。

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随溶液酸碱性变化如图所示。

写出Na2S2O5溶解于水的化学方程式▲;当溶液pH小于1后,溶液中H2SO3的浓度变小,其原因可能是▲。

已知:

Ksp=1×10-10,Ksp=5×10-7。

把部分被空气氧化的该溶液pH调为10,向溶液中滴加BaCl2使SO42-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c(SO32-)≤▲mol·L-1。

(3)葡萄酒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测定(已知:

SO2+I2+2H

2O=H2SO4+2HI):

准确量取100.00mL葡萄酒样品,加酸蒸馏出抗氧化剂成分。

取馏分于锥形瓶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0225mol·L-1标准I2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I2溶液16.02mL。

重复以上操作,消耗标准I2溶液15.98mL。

计算葡萄酒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单位:

mg·L-1,以SO2计算,请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224;

(2)Na2S2O5+H2O=2NaHSO3;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硫,或亚硫酸被氧化;0.05;

(3)消耗标准I2溶液的体积为

=16.0mL,所以I2的物质的量为16.0×10-3L×0.0225mol•L-1=3.6×10-4mol,根据反应SO2+I2+2H2O=H2SO4+2HI,可知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3.6×10-4mol,SO2的质量为64g/mol×3.6×10-4mol=23.04mg,所以葡萄酒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为

=230.4mg•L-1。

考点:

考查了化学图象的分析、物质含量的测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相关知识。

19.(15分)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海波”。

已知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易分解。

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下图: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通入SO2反应生成Na2S2O3和CO2,其离子方程式为▲,生成的硫代硫酸钠粗品可用▲洗涤。

(3)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装置B中SO2的吸收效率,C中试剂是▲,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C中溶液▲。

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B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写出一条)。

(4)本实验所用的Na2CO3中含少量NaOH,检验含有NaOH的实验方案为:

▲(实验中供选用的试剂及仪器:

CaCl2溶液、Ca(OH)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

提示:

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9.5)

【答案】

(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4SO2+2S2-+CO32-=CO2↑+3S2O32-;乙醇;

(3)品红、溴水或KMnO4溶液;褪色;控制SO2的流速(或增大SO2的接触面积或适当升高温度);

(4)取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