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8864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上海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去年12月23日,胡锦涛同志对上海市加强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经验,采取“支部建在楼上”等做法,作了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我们“总结带规律性的东西,再用来指导新的实践。

 上海市的社区党建工作具有优良传统,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视察上海市社区党建工作。

江泽民同志2000年在视察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居民区时指出“社区党建大有可为”。

胡锦涛同志1997年在视察闸北区临汾路街道时指出,“社区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是心系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这样才有可能把大家凝聚起来”。

今年年初,曾庆红同志在视察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时指出,社区党组织要密切联系群众、热情服务群众、真心关心群众,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就社区党建工作作过许多重要指示。

 贺国强同志和中组部部务会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批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研究了贯彻落实的意见。

今年上半年,我部有关局会同上海市委组织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上海市依托社区党组织加强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报》(初稿)。

9月中旬,贺国强同志又带领机关有关同志对上海市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听取了陈良宇同志和市委有关领导的情况介绍,与部分区委和街道、社区党组织的负责同志以及社区党员、群众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5个社区。

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都市建设,把社区党建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

  在经济转轨、企业转制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上海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的确立,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迫切要求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上海市从1996年起,率先进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市、区两级政府,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网络)的新型管理体制,使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了街道社区的综合管理和协调服务职能,把社区推到了城市管理前沿。

新的城市管理体制对社区党组织动员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要求社区党组织通过大力加强社区党建,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好领导、协调、服务的功能,在社区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 组织大量涌现,迫切要求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上海市目前已有各类新的经济组织40多万家,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18000多家;在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就业的人数超过250万人,占全市在职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而且还呈继续增多的趋势。

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就业,维护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支重要方量。

但是这些组织大都规模较小,从业人员较少,党的力量较弱,组织自身变动较快,按照传统的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难以实现党的工作对这个领域的全面覆盖。

加强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迫切需要探索新的途径。

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都分布在城市社区,其从业人员大都生活在城市社区,与社区有着比较稳定而密切的联系。

依托社区党组织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党的工作网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是新形势下加强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迫切要求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已有238万退休人员转入社区,300多万流动人口进入社区。

数十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回归社区,机关学校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八小时之外”的活动主要在社区延伸,这使社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日益显现。

随着上海市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比较宽裕的小康水平,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和政治参与需求日益增加。

新的情况表明,社区已经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各类群众需求的“汇集地”,各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做好群众工作,满足群众需 求,化解社会矛盾,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四)加快建立“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全 面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迫切要求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使社区党组织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进入新世纪,上海市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宏伟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力争成为国内外商业机会多、比较成本低的城市;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力争走出一条政府依法管理、社区居民自治和市民广泛参与有机结合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新路。

这一切,都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离不开社区党建工作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上海市委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合,成为新形势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

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地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战略问题。

为此,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着眼于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和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领导多样化社会的能力;着眼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深入持久地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进一步密切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眼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协调各方力量,共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培育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形象。

  近年来,上海市委把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统筹规划、精心部署,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适时召开工作会议,加强分类指导,狠抓落实,逐步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

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团结奋斗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社区党建工作在探索中创新。

在改进中加强。

  上海市坚持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坚持不懈地推进社区党建工作,逐步形成了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与各方面改革相配套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以“凝聚力工程”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区工作说到底,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

上海市以“凝聚力工程”为载体,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不断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会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

1996年,卢湾区五里桥街道率先建立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实行“一门式”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就业培训、法律援助、中介咨询、家政服务等十几个大类近百个项目。

其中低偿、有偿服务占10%左右,大部分是无偿服务。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立以来,平均每天接待群众200人次以上,社区居民反映问题的办结率在95%以上,许多问题当场就能得到满意解决。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100个街道、3500个居委会95%以上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载体。

 拓宽服务领域,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杨浦区按照“生活上有保障、精神上有慰籍、就业上有保证”的要求,积极做好困难群众的工作,仅2002年一年就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就业岗位10464个。

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开展的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已经走过了九个春秋,并不断深化,工作对象从户籍人口向居住、工作、学习在社区的所有居民拓展;工作领域从访贫问苦、关心困难群体,向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政治参与需求等多方面拓展。

近年来。

他们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网联百家门,网牵百家情,网解百家难,网聚百家心”活动,使“凝聚力工程”上了一个新台阶。

 创新服务方法,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实效。

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党工委为了帮助更多的社区内困难群众,实施了“爱心帮困阳光工程”,对那些既不能享受“低保”,又不够救助条件的居民,采取“政府救助、社会帮助、家庭互助”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帮困工作。

他们还针对社区老年人较多的状况,实施“银发工程”’,扩建敬老院、社区卫生保健网点。

兴建“新民茶室”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浦东新区梅园新村街道党工委从国际化社区的实际出发,创造了“真心帮助、真情服务、广交朋友”的方法,赢得了外籍居民的广泛认同。

 

(二)“支部建在楼上”,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不断扩大党的工作在社区的覆盖面

 上海市坚持“单位建党”与“社区建党”相结合,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相结合,扩大覆盖面与增强凝聚力相结合,构建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体制和新机制,使社区党建工作不断拓展和深化。

 依托社区党组织,构建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

市委设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作为市委派出机构,负责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各区(县)、街道、居民区分别建立了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协调指导机构、社区综合经济党委(党总支)以及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络站。

同时,采取“属地”(即隶属于地方党委和社区党组织)、“属条”(即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属资”(即以资产为纽带,由投资、主办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单位党组织主管这些组织的党建工作)、“属业”(即由行业协会党组织主管本行业内的党建工作)等多种方法,形成了覆盖全市、上下贯通的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系。

 创新党的组织设置形式,使党的工作进入商务楼宇之门、公司企业之门、党员心灵之门。

1999年,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党工委率先在辖区内的嘉兴大厦建立联合党支部,创立了“支部建在楼上”的组织设置形式,使“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得到了有机结合。

此后,能够覆盖多家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楼宇支部”、“街区支部”、“园区支部”、“商贸市场支部”等相继建立。

据统计,全市已建“楼宇支部”203个、“园区支部”100个、党员服务点196个。

对那些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楼宇支部”的工作又不能覆盖到的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则采取选派党建指导员或联络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积极开展党的工作,有效地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

 改进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

充分发挥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作用,促进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社区党组织坚持“为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为所有者、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的原则,探索形成了社会化的党务工作者配备方式、网络化的党务工作方式和“小型、业余、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三)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积极探索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使共产党页的先进性在城市社区中得到充分展示

 大力倡导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都为群众服务;市委和各区委注意从人员、经费、场地等方面,为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切实帮助社区党组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各区、街道近几年来每年投入社区“实事工程”的经费都超过亿元,全市居民区党组织平均拥有近IQQ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和活动场地。

不少区还划拨专项经费,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基金。

全市普遍采用组织选配和社会化配置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党组织选好配强党务干部。

据统计,全市每个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平均配备社、区工作者5名。

同时,全市近年来还建立起市、区(县)、街道、居民区四级党员服务网络,为党员提供政策咨询、教育培训、来访接待、交流聚会等项服务。

特别是为一些党员解决了再就业和 创业咨询指导等实际问题,为流动党员提供了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等项服务。

通过党员服务网点扎实有效的工作,影响和带动了他们身边的居民群众,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坚持“适宜、适时、适度”的原则,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风,使社区成为在职党员实现自身价值、体现先进性的重要舞台。

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爱好特长和生活习惯等,因人而异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据统计,全市能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在职党员有近70万人,占在职党员总数的80%以上。

徐汇区康健街道党工委在每个居民区都建立了在职党员活动站或联络站,站长不是由一人而是由几人担任,以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许多原来悬而未决的问题,经在职党员活动站或联络站出面协调,很快得到化解,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同。

康健街道的在职党员说得好:

“党员的先进性要从8小时之内向8小时之外延伸,从单位向社区延伸;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共产党员发挥作用的舞台。

  双向认识、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形成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双向认识”就是在职党员在社区公开亮相,让居民群众了解和认识;“双向联系”就是通过“联系单”、“联系册”、“联系卡”,使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及时建立联系,交流情况;“双向服务”就是社区党组织要求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同时,也为在职党员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让在职党员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双向反馈”就是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党员的情况进行相互反馈。

卢湾区从1999年开始实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制度,要求在职党员持“报到卡”到所在社区报到。

全区98%的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70%的在职党员在社区担任相应的“社区职务”,成为社区工作的一支生力军。

 (四)健全社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协调利益、关怀社会的功能,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建文明祥和社区

 进一步理顺街道领导体制,强化街道党工委组织、协调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建社区的职能。

上海市委根据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需要,明确街道党工委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

公益性的工作负全面责任;对街道办事处实行直接领导;通过“报告制”、“会考制”、“评议制”、“会签制”,对区级有关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实行双重领导和双重管理;对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实行指导协调。

这些措施的实施,强化了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城市各项工作任务在社区的落实,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的协调、服务作用。

市、区委分别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社区工作。

街道党工委普遍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党员代表会议等协商议事机构,以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为纽带,协调社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共同做好社区工作。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优势互补的联动协调机制在应对和处置非典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经受住了考验。

  理顺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其他组织的关系,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管理新机制。

随着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管理为主,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社区自治为主的转变,支持和保障居民自治组织依法行使职权,引导和组织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成为社区党组织一项重要任务。

上海市通过有效的动员、宣传和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选举工作中的导向和把关作用,从而使全市居委会委员中的党员比例普遍达到50%以上;2002年浦东新区业主委员会选举中,当选的业主委会委员中党员占70%以上,为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其他组织实施有效领导创造了条件。

 市、区委还积极倡导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与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指导社区党组织制定议事规则和相关制度,正确处理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工作关系,有力推进了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

 三、认真总结和运用上海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不断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上海市社区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进一步增强了党在城市社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力地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带来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巨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10多年来,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2002年,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3250元,人均GDP超过4900美元,居民群众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比较宽裕的小康水平。

目前,全市三分之二的居住小区已经建成文明小区。

居民群众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守望相助的社区意识和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显著增强。

社区已经成为展示上海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

尤其是在今年抗击非典斗争中,上海社区在搞好群防群治、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特有作用。

 在调查中,上海市的同志普遍反映,上海市社区党建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既是上海市委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辛勤努力、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更是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支持的结果。

 我们认为,上海市社区党建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上海市社区党建的生动实践,有以下几条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一)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上海市各级党组织,着眼于群众利益格局和群众需求的新变化,以“凝聚力工程”建设为载体,将服务的理念和宗旨贯穿到社区党建的每个环节,大力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服务体系,坚持不懈地为居民群众谋利益,这是上海市社区党建工作赢得各方支持、获得广泛认同的关键所在。

上海的经验说明,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做好社区党建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执政为民要求的具体体现。

社区是党在城市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第一线。

开展社区党建就是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用党建去推动服务,用服务来检验党建。

推进社区党建,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

丰富服务内容,努力实现居民群众愿望,满足居民群众需要,维护居民群众利益,切实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好。

只有这样,才能把居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社区党建工作才有生机和活力。

  

(二)必须从研究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把社区党建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

 上海市充分认识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推进社区党建,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党在基层社会整合各类组织、联系广大群众的稳固阵地,从而有效提高了党领导多样化社会的能力,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上海的经验说明,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结合新的实际深入研究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找准党建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各类社会基层组织活动的舞台、广大群众生活交往的纽带。

社区党建也应当成为党巩固基层政权和执政基础的一个战略重点,成为党加强自身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领域。

  (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顺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以改革的精神推进社区党的建设

 上海市各级党组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社区党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上海市的经验说明,在求实中创新是社区党建不断深化的不竭动力。

在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的形势下,社区党建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

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锐意改革的勇气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社区党建工作及时有效地向经济社会的新领域拓展和延伸,不断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四)必须坚持重心下移、加大投入,确保社区党组织不仅在平时,而且在关键时刻和危难关头,也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上海市在大力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同时,从人员、经费、场地等多方面加大对社区的投入,为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上海的经验说明,社区是城市管理和建设的基础,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重要基础。

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加强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必须把城市管理的重心和城市党建工作的重心下移到社区。

为此,就要切实加大对社区的各种投入,不断强化社区功能,增强社区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协调各方力量的功能,使社区党组织不仅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在遇到像抗击非典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时,也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必须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社区党建的工作格局

 上海市注重发挥市、区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不断强化社区党组织在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功能,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实现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其他组织和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社区党建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长效机制。

上海的经验说明,社区党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加强社区党建,需要市、区委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需要社区党组织发挥主导作用,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有关方面广泛参与,条块结合,优势互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需要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各类基层党组织沟通情况、协商议事、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的协调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