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8784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地灾和防险救灾工作,避免和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对广大群众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村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凤镇政字〔2016〕号《关于印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村辖区内发生大型以上地质灾害以及出现较大级以上临灾险情后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工作

4、工作原则

地质灾害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快速反映、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部门协作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二、地质灾害概况及防治重点

(一)全村地质灾害概况

我村地处镇政府以公里处,辖区自然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其发布特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强烈的突发性,广泛性和区域性。

地质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设施安全构成的威胁和危害十分严重。

灾害种类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软弱层顺层滑坡。

这一类滑坡规模大,危害性大,成灾范围广,以我村组隐患点较为突出。

 

2、泥石流。

由于山体高陡,采石、采矿、滑坡、崩塌、等泥土砂石和废碎石块堆积,一遇暴雨和持续降雨,极易造成泥石流,这类地质灾害主要以组较为突出。

 

(二)2016年全村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1、重点防范期。

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为等因素有关以外,还与降水关系相当密切。

因此,主汛期即为重点防范期。

我村2016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5月1日至10月30日;汛期重点防范因暴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它时段做好其它因素引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2、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区和隐患点(段)的预防。

目前我村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处(见附表)。

部分隐患点险情严重,处于不稳定状态。

在暴雨、连续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引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组以及村主要包抓领导要各负其责,重点加强防范,切实做好防灾、避灾、救灾等各项准备工作。

三、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

(一)组织指挥机构

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者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时,村委会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成立村地质灾害防灾抢险指挥部。

防灾抢险指挥部是全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领导机构。

指挥长由村党(总)支部书记同志担任,副指挥长由

担任,成员由等人员组成。

防灾抢险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村委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担任,同志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日常业务办理等工作。

2、地质灾害抢险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落实地质灾害抢险指挥部工作部署;收集相关资料,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2)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分析、判断灾害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置与救灾的方案和对策建议。

(3)起草防灾抢险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防灾抢险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

(4)汇集、上报突发地质灾害灾情和防灾抗灾进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向镇人民政府报告地质灾害调查和处置结果。

(5)协调各村地质灾害应急组、村防灾抢险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

3、地质灾害抢险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地质灾害抢险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下,组织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做好地质灾害防灾、救灾的有关工作。

(二)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伍

村及地质灾害所在组要分别组建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伍,负责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转移疏散受威胁的居民及财产等救助工作。

应急抢险队伍由村干部、民兵小分队等有关人员组成。

村委会根据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的需要,及时组织、调度应急抢险队伍,对抢险救灾提供支持。

四、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村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在每年第一季度前拟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村委会批准公布。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标明辖区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单位与责任人。

2、地质灾害监测制度。

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监测的人员,要广泛收集整理地质灾害预防预警的有关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监测质量。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隐形体变形情况、动植物异常情况、地下水变化情况等。

3、值班制度。

建立健全值班制度。

汛期地质灾害抢险指挥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各组也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凡逢暴雨时,按照镇、村防汛防旱指挥部的部署,防灾抢险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领导带班;当发生地质灾害时,根据村委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值班,认真接听本辖区内的雨情、汛情、险情、灾情报告,并按规定报告、转达、处理。

4、险情巡查制度。

村、组在汛期,要组织人员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点和易发生地质灾害地区的巡查、监测和防范,采取汛期巡查和常规监测相结合,定期监测和汛期连续降雨时加密监测,群测群防等方式进行监测。

发现灾情和险情要及时处理和报告。

对已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要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情况紧急时,应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5、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的发放。

根据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及时将群测群防工作要全面落实到位,落实到组、受灾害威胁的每一户、每一个人;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村民手中,以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其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点的情况、威胁对象及范围、监测责任人、避险方式、避险场所与撤离转移路线、灾情预警与报告、联系人电话等;同时各村、各地质灾害点主要检测人员要做到巡查到位、检测到位、记录到位,认真填写日常检测巡查记录薄,发现灾情要在第一时间上报。

6、汛期预报制度。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由弱到强依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五个等级,三级、四级、五级时预报。

三级:

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

四级:

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

五级:

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

村委会接到本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后,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逐级将有关信息迅速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区域内的村民。

五、地质灾害防御措施

1、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三级时,村委会及有关单位要根据雨情做好值班工作;按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部署防灾工作;村应急组负责人应适时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隐患点和危险区域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

一旦发现险情要立即报告,村委会将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2、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四级时,村委会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村防灾负责人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隐患点和危险区域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协管员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村委会及时启动《村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根据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及时组织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内的群众转移避让。

3、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五级时,村上将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并组织做好防灾救灾工作;村委会及时启动《村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立即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内的群众转移,并组织对其它区域进行巡查和防范,派出应急小分队和包村干部指导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六、速报制度

   各村民小组、检查人员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后,应迅速报村委会。

   地质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发展趋势和受威胁的人员与财产等,同时提出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对发生的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内容,还应包括死亡、失踪和受伤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

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有新的变化时,必须及时续报。

禁止隐瞒、谎报或者接受他人隐瞒、谎报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七、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按照险情和灾情等级,实行分级响应,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防止灾情的加剧和危害的扩大。

   发生和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后,村委会和发生地的村委会应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调查,判定地质灾害引发因素、灾害体规模等,及时将险情和灾情向镇人民政府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组织防灾抢险指挥部成员单位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抢险救灾,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按照有关规定将调查处置结果上报镇人民政府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八、应急响应工作分工

1、民兵组长:

负责组织民兵进入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区,动员、抢救并护送受威胁和危害的人员按预定的撤离、转移路线转移至安全地带,在村抢险救灾指挥部的指挥下,配合相关部门对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险情进行排查,并负责应急通信保障。

2、村稳办公室:

协助村委会做好动员受灾威胁的群众以及其他人员疏散、转移工作;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做好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的维护工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预防和处置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进行灭火和抢险救援,消除隐患。

3、村委会副主任:

负责协调组织供电部门进行电力抢修,恢复电力供应,全力保障灾区生命线工程、重点工程等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

   5、监测员:

负责组织灾情险情的速报和应急调查与监测工作,并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汇集、上报灾情险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作,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参与抢险工作。

6、村卫生所:

迅速联系镇卫生院组织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队伍赶赴灾情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疾病加强监测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控制和防止暴发流行;加强灾区的饮用水源卫生消毒、卫生安全的监管,防止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7、村委会主任:

组织协调做好灾民的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调配救灾救济物品,协助灾区及时设置避险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置和救济灾民,安排好灾民生活;加强对救灾款物分配、发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8、村会计及监委会主任:

负责做好应急救灾及应急处置所需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分配及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九、应急措施

建立完善立地质灾害预警信号,应急通讯保障,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等行动方案。

村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及各组要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时完成辖区内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建立汛期巡查,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划定警戒区域,安排专人负责,一旦发现灾情要在第一时间通过打锣、广播、吹号等报警信号,传达指挥小组的抢险指示,做好应急通讯保障制度,要制定人员财产搬迁、转移路线,选定紧急疏散撤离路线,并报镇政府审查批准实施应急行动方案。

 

十、善后处理

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发生后,发生地应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及时部署地质灾害治理或者避让搬迁;因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质、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应及时归还;造成损失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2016年度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包抓责任表

序号

地理位置

灾害类型

潜在威胁户数

威胁人数

村包抓领导

责任组

责任人

监测员

备注

1

2

3

村2016年度受地质灾害威胁农户花名册

序号

户主姓名

家庭人数

灾害点

灾害类型

预警信号

联系方式

安全责任人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