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9874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专题教案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1.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

2.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因素直接关联,按成因可分为天文灾害(不做重点)、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水文灾害和生物灾害。

二、各种自然灾害

(一)、气象气候灾害

考察要点:

考查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防御。

需要利用天气系统和气候因子分析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

要结合大气环流、各种气候特点了解气象气候灾害产生的机制、发生的时间、影响和分布的主要区域,产生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

如结合冷空气、锋面等因素分析旱涝、寒潮等灾害,结合大气运动分析台风、伏旱、中国华北春旱等灾害成因。

主要气象灾害类型:

1、洪涝灾害

(1)概念:

大气降水和积雪融水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形成特大径流称之为洪水;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现象称为涝渍。

(2)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自然原因包括:

1)水系特征:

流域广,支流多;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

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

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季风气候不稳定变率大。

人为原因包括:

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

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中游地区)。

例如:

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季风气候不稳定,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

人口密度大,城市密集,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3)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

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

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退耕还湖、还林;下游:

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其他:

购买洪水保险,制定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监测预报

2、干旱与旱灾

(1)概念: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旱灾则侧重于对人类造成了损失(干旱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常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干旱发生的时空范围较广,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易发生,如华北的春旱、长江中下游的伏旱等)。

(2)成因:

自然原因:

(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人为原因:

人口激增;人类不合理使用(破环植被、超采地下水、水污染、用水浪费)

(3)防御措施(结合当地实际):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4)我国常见的旱灾:

1)华北春旱:

成因:

自然原因:

雨季未到导致降水较少,河流径流较小;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多大风,气流运动快加速蒸发;人为原因:

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人口密集;水资源浪费。

解决措施:

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实时关注天气变化;工农业生产加大技术投入,实现节约用水;实行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修建蓄水工程;必要时实行人工增雨。

2)长江流域伏旱:

成因:

锋面雨带的推移至黄河流域及东北地区,导致副高控制;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水稻生长期,需水多。

解决措施:

参照成因,提出针对性措施

3)云贵地区大旱:

与华北春旱类似,但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3、台风:

(台风眼即中心风力最低,盛行下沉流,天气晴朗;漩涡风雨区为台风最主要部分,破坏里大,多狂风暴雨;外围大风区靠近时云层加厚,气压下降温湿增加,风力增强)

(1)概念: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近中心风力超过12级,多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

(2)发生季节与地区分布:

北半球以夏秋季节最为集中,主要源地是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低纬度大陆东岸受其影响最大。

(3)影响:

不利:

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灾害,狂风会掀翻巨轮、损坏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暴雨会导致河口决堤、水坝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山区还会加剧滑坡与泥石流的可能性;风暴潮会破坏海堤,淹没岛屿;有利:

有时也有利于解除我国伏旱地区的旱情(降温降水)。

(4)措施:

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其余的措施如建设沿海防护林(包括红树林)、建设高标准海塘等。

注意:

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发生的区域——台风是太平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飓风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

4、寒潮:

(1)概念:

是由于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过程。

(2)多发季节与地区:

多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寒潮影响较小)。

(3)危害:

寒潮带来大风、低温冻害、暴风雪、冻雨及沙尘暴等,对农牧业、交通通信、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防治措施:

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寒潮警报,是减灾的最主要措施。

5、沙尘暴:

(1)概念:

沙尘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中最强的一种。

(2)多发季节与地区:

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最容易发生,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

(3)危害:

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

(4)防治措施:

防治沙尘暴关键在于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如建设防护林,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免耕法;加强国际合作等。

(北方冷空气南下如寒潮、冷锋易于造成沙尘暴)

(二)、地质灾害

考察要点:

地质地貌灾害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等进行分析,特别是要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1、地震:

类型:

常见的是构造地震,尤其是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是主要的地震带。

地震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并易引发火灾、海啸、滑坡、饥荒、瘟疫等其他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防御措施:

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目前尚无法准确预报),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城市和交通建设避开危险的断层,加强社会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和教育工作等。

注意: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烈度是表示地面和建筑物等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烈度。

一般而言,烈度与震级成正比;同一次地震,由于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地震的烈度也不同,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越远,地震波渐渐减弱,烈度也越小。

此外震源深浅、该地区地质构造等对烈度大小都有影响。

2、火山爆发:

(1)概念:

地下深处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的现象。

(2)主要分布:

火山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一致。

我国活火山很少,主要在台湾、新疆及云南等地,著名的休眠火山有五大连池、白头山天池等。

(3)影响:

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带来有毒气体、熔岩流、火山灰、泥石流等危害。

但火山灰能够肥沃土壤。

3、滑坡:

(1)概念:

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整体下滑。

(2)分布及危害:

造成农田、建筑物、道路破坏及人员伤亡。

地壳运动活跃以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山区,滑坡较易发生。

(3)防御措施:

及早发现滑坡危险,建设护坡工程等。

4、泥石流:

(1)概念: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分布及危害:

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物覆盖较差,多暴雨的山区,泥石流多发。

我国地势阶梯过渡处,特别是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形成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较大。

(3)防御措施:

做好预报,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恢复地表植被等。

例如:

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多地质灾害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③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人为原因:

④对植被的破坏,工程采矿。

例题1: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

(1)-(3)题。

(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答案:

B点拨:

图中的火山灰厚度线由中心向西北方向凸出,说明从东南向西北方向的火山灰较与该方向垂直的附近地方厚,由此可推断出这次火山爆发时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2)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D.对大气辐射的散射增强

答案:

C点拨:

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进人大气中,大量增加了大气中的尘埃物质,其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从而大大地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导致了全球气温的明显下降。

(3)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

D点拨:

火山爆发给人类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火山灰堆积形成的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该地的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

例题2:

下表是1971年~1995年全球遭受自然灾害的年均遭灾人数(单位:

万人)。

读表完成

(1)~(3)题。

损失状况

地震

洪水

干旱

火山

死亡

1.91

1.27

7.36

0.10

受伤

2.63

2.07

0

0.03

受影响

168.83

6004.13

2.27

9.43

无家可归

23.76

324.14

2.27

1.51

合计

197.13

6331.61

6078.89

11.07

(1)上表所列的自然灾害中,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分别是

A.干旱、地震B.洪水、火山C.干旱、洪水D.地震、火山

答案:

A点拨:

从图表可以很明显看出干旱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地震的突发性最强,不易监测。

(2)火山对人类威胁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有()

①影响范围较小②能及时预报③多发生在人口稀少山区④持续时间短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答案:

D点拨:

火山影响的范围小,且山区人口密度小。

(3)下列国家中,受地震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土耳其B.墨西哥C.巴西D.意大利

答案:

C点拨: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为地震多发区。

例题3:

“卡特里娜”飓风于20XX年8月25日袭击了佛罗里达州,后来又于29日在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地区登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这次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美元,新奥尔良市在这次飓风袭击中受灾最为严重。

结合下图回答

(1)~

(2)题。

(1)“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整个新奥尔良市陷入一片汪洋,新奥尔良受灾如此惨重的自然原因有()

A.新奥尔良市地势低洼,呈碗状下凹地形

B.新奥尔良市穷人众多,缺乏交通工具

C.美国在应急体系及对灾难准备上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