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316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在世不称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生在世不称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生在世不称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生在世不称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生在世不称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在世不称意.docx

《人生在世不称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在世不称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在世不称意.docx

人生在世不称意

四、人生在世不称意

一宫女失恩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天天快乐,做任何事情都能顺心如意。

大家在节假日走亲访友时,都忘不了在临走前祝对方万事顺意。

祝福他人万事顺意,不仅是出于礼节的需要,更是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藉此送上祝福以求顺意。

关于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宋人方岳将其概括成一首《别子才司令》: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在上一章节我们曾经讲到过南宋洪迈在《客斋笔记》里面提到过的人生有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

那么相对应的,洪迈也总结了人生的四大悲事:

寡妇携子悲、将军被敌擒、失宠宫女泪、落第举子心。

——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

寡妇与孩子悲伤相泣,是因为夫君去世了,这当然是件伤心的事。

唐诗宋词里面关于寡妇的记载比较少,但是关于婚姻不幸的记载却是不胜枚举。

比如宋代著名诗人的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而丈夫则是一位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最终导致朱淑真抑郁早逝。

朱淑真曾经写过一首《愁怀》: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朱淑真所不满于他的,并不是无财无势,而是才学不能相称,心灵无法沟通,因而她的婚姻是非常不幸的。

尽管并不是丧夫,但不美满的婚姻也是人生中不幸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

在这一章节我们将会具体聊一聊古代的四种不如意之事。

第一个是“宫女失恩”。

中国封建社会的宫廷的婚姻制度是非常畸形,也很不合理。

皇帝一人拥有配偶成百上千,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人”,可是有幸承皇恩得宠的宫女实在少得可怜,绝大多数的宫女只能在深宫之中虚度光阴,浪费青春,发抒怨情。

在杜牧的《阿旁宫赋》中有这样的记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唐杜牧《阿房宫赋》选段

杜牧借这篇文章讽刺秦始皇的暴戾,劝谏当权者不要重蹈覆辙,其中描写秦始皇的后宫颇为夸张:

宫女们在高楼远望皇帝的临幸,以致曼妙女子等成了黄脸婆。

尽管不可否认杜牧的行文有些许夸张,但这也不妨碍揭示古代宫女们的悲惨生活。

论说当时的唐代,也有许多诗人着眼于宫女们的凄苦生活,比如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曾经作为唐玄宗身边的宠爱宫女,却被打发到了东都洛阳的行宫里。

四十余年过去了,历史见证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而行宫内仿佛与外世隔绝了似的,满头白发的宫女们仍然在聊天时谈到曾经的皇帝。

青春消逝,红颜憔悴,此情此景,十分凄绝。

短短的二十字,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

在白居易的《后宫词》中对宫女的刻画也比较深刻: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

三千宫女燕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这首诗充满着讽刺的意味,概括了所有被锁入深宫,充当黄帝玩物的妇女的悲惨命运。

因而在这种政治历史背景下,大量的宫怨诗孕育而生,这些宫怨诗可以是嫔妃之作,也可以是文人拟作。

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一般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宫怨诗,被称为是“后世宫词之祖”: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的《怨歌行》里面就写到了团扇在夏天的时候“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但是到了秋天因为天凉而无用,于是就被“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宫女在得到皇帝欣赏的时候会非常得宠,但是一旦受到皇帝的厌弃,宫女就像扇子一样被无情地被抛弃。

这种情形到了唐代的王昌龄,写了一首《长信秋词》进行了进一步的刻画: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

班婕妤是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祖姑,起初汉成帝非常宠幸班婕妤,可后来汉成帝又喜欢上赵飞燕姊妹,于是班婕妤就被冷落了并到长信宫去伺候太后,而此时受到宠幸的赵飞燕姊妹住在昭阳宫。

王昌龄的这一首《长信秋词》叙述班婕妤到了天明时分拿着扫把去清扫长信宫,此时拿着团扇“共徘徊”。

是谁跟谁徘徊呢?

是班婕妤与团扇共徘徊,因为她们同是沦落人:

团扇到了秋天没有用了,于是就被抛弃了,就好像班婕妤的失宠。

因此在诗中班婕妤的容颜还不如寒鸦,因为寒鸦早晨是从东边昭阳宫那边飞过来的,它已经得到了阳光的照射。

而班婕妤却没有皇恩的惠泽(“日”在古代一般也象征着皇帝)。

在这首诗里我们处处看到了班婕妤的哀怨。

唐诗里若写到宫怨情结,一般会用到班婕妤的典故,除此之外诗人们还会用到陈阿娇的典故:

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于猗兰殿。

年四岁,立为胶东王……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

“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

指其女曰:

“阿娇好否?

”笑对曰:

“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汉武故事》选段

汉武帝在小的时候,他的姑母长公主有个女儿陈阿娇。

长公主曾经跟他说:

“如果你得到阿娇做妻子,你会怎么对待她呀?

”汉武帝当时还没有当皇帝,说道:

“如果我得阿娇作妇的话,我将让她住在金屋之中。

”就是著名的金屋藏娇的典故。

可是刘彻当上皇帝娶了阿娇之后又宠幸了其他人,阿娇就被废置在长门宫,因此阿娇非常愁闷。

据说她以黄金一百斤去请当时的大文豪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希望汉武帝能够回心转意,可最终并没有成功。

由此《长门怨》也是关于宫怨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典故。

李白就以此为题材写过一首《长门怨》: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由此可见,长信和长门这两个典故在唐诗,特别是关于宫怨内容方面的诗歌内会经常被提及,但是提到长信或者长门时可能不仅仅是宫女的哀怨,有时文人也会在借用这两个典故来发抒自己的怀才不遇、不受重用。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曾经写过一首《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在这首词里面在下阕特别提到陈阿娇斥千金求得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而最终事与愿违。

联想起辛弃疾的身世,我们不难发现他正以长门之典故抒发自身的不遇。

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这一年辛弃疾距1162年渡淮水回归南宋已有十七年了,可是十七年过去了,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爱国主张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纳。

南宋朝廷并不把他放在抗战前线的重要位置上,只是任命他作闲职官员和地方官吏,使他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任所转来转去,大材小用。

这一次又把他从湖北漕运副使任上调到湖南继续当漕运副使。

漕运副使是掌管粮运的官职,这对辛弃疾来说,作这种官当然不能施展他的大志,不能实现他的抱负,更何况如今又把他从湖北调往距离前线更远的湖南后方去,更加让他失望。

这次调动任职让辛弃疾意识到,这是南宋朝廷不让他抗战的一种重要指示,所以他就通过长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因为被其他的小人所嫉妒而不受皇上重用的不忿。

因此作者在现实方面写宫怨诗可能是表达宫女的怨恨,但许多时候文人会借用宫怨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

当然文人也可以通过宫怨诗来表达对宫女的关注以及对统治者的嘲讽。

比如说陈子昂《感遇诗》的第二十六首曾经写到: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这首诗以周穆王来暗指唐高宗李治。

武则天本来是高宗的宫中昭仪,唐高宗即位以后,在永徽元年(650年)立妃王氏为皇后,可是不久后高宗就被武昭仪所媚惑。

到了永徽六年高宗就把皇后废为庶人,立武昭仪为皇后。

从此以后高宗所曾经宠爱的妃嫔陆陆续续地被武则天给清除掉了。

陈子昂写的这首诗歌,是对最高统治者的一种讽刺。

因此宫怨诗它不仅仅是写宫女和嫔妃的哀怨,但不管怎么说,宫女因为失宠、臣子因为失信,终究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二举子落第

第二个不如意之事是举子落第。

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歌:

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

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

——唐白居易《把酒思闲事》选段

白居易在诗中问道谁的春愁最深呢?

第一是乞钱羁客,第二是落第举人。

我们在上一章提到,及第是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及第就可以享受天堂的待遇,鲜花掌声、功名利禄唾手可得,但是落第后的士人,却仿佛坠入了地狱,顿觉天地异色,深情恍惚、心情抑郁。

所谓“一朝成名天下知”,可是不成名就会羞愧难当。

比如晚唐的大才子罗隐曾经在政治生涯失意后写诗聊以慰藉抑或直抒胸臆: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唐罗隐《自遣》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由于罗隐长相丑陋、性格狂妄,甚至还得罪了一些科举考官,种种原因使他“十二三年就试期”,参加了很多次考试,最终却还是铩羽而归,所以《史书》上说他是“十上不第”。

大中十三年(859年),罗隐在南康郡首次入贡京师,途经钟陵,碰到一个名叫云英妓女,两个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

可是到了咸通十二年(871年),十二年后罗隐参加科举考试,又没有考上,旅况穷途,而此时罗隐却在钟陵又再次碰到了云英,遭到了云英的嘲笑,讥讽他十几年过去依旧还未考上。

于是罗隐就写下了一首诗“泄愤”: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唐罗隐《嘲钟陵妓云英》

既然云英嘲笑罗隐久久未得中榜,那罗隐就干脆写诗讽刺云英:

尽管过了十多年罗隐还是没能有考中进士,但云英十几年过去了也还未嫁。

“云英未嫁”这个成语今天就流传下来了,特指一些年纪比较大了却依然还嫁不出去的女子。

不管怎么说,罗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落第举子。

其实在当时不仅仅是罗隐,晚唐还有一位姓罗的诗人罗邺,外号“诗虎”。

他也是七次下第,久未考中。

下第之后羞愧难当,写了一首诗抒发自己的苦愁:

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

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

——唐罗邺《落第东归》

还有更典型的,有一位朋友名叫杜糕,他的经历和之前提到的两位诗人差不多,科举总是考取不了进士,以致他的妻子赵氏都不好意思。

有一次杜糕又没考上,他的妻子赵氏就写了一首诗《夫下第》:

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

杜糕多年都未考上进士,不仅他不好意思,就连妻子赵氏都不好意思了,所以在诗中赵氏标示如果丈夫再落第归来,希望晚上再回来以免羞于见人。

可以想见,落第的举子仕途无望,他们的家属也会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不遇之境不言而喻。

 

三落第的原因

参加科举是士人进入仕途的门槛,但毕竟能够考中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考生都是未入榜的。

放在今天与高考或公务员考试相比,古代科举的录取率低得可怜,因此落第在所难免。

那古代这些落第者们落第的原因是什么呢?

落第有很多种原因,有主观上的有客观上的。

落第的客观原因有很多种。

应考者数量众多,录取率低下

应考举子很多,可是每年的录取率却很低。

古代科举的录取是以人数录取而非比例录取。

举个例子,今年科举录取100人,如果这一年正好有100名考生应考,那么考中的概率是100%,但如果这一年有10000人应考,那么考中的概率则是1%。

唐朝前期及第的人数一般都是十七到十九名,中唐以后才上升到三十名左右。

据统计,唐朝二百九十多年间,进士共只有6427个人,平均下来一年就是22个人。

可是每年这么多人参加进士考试,有很多人落第再正常不过。

集权的干预

许多时候,科举考试的背后还是有一些重要人士的干预。

当年王维参加科举考试很幸运地考中了状元,除了自身的真才实学不容小觑外,当时玉真公主的帮助也是中第的关键因素。

在《唐诗纪事》引《集异记》中就有这个故事的记载:

维未冠,文章得名,妙能琵琶。

春之一日,岐王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进主前。

维进新曲,号郁轮袍,并了所为文。

主大奇之,令宫婢传教,召试官至第,论之作解头登第。

放到今天来说,就是考试之前玉真公主非常欣赏王维的作品,考试前算是通了气。

但凡考试,再严格公平也会受到有权有势者的干预。

考官取人的随意性

《唐语林》第七卷就记载了一件事:

杜让能,丞相审权之子;韦相保衡,审权之甥。

保衡少不为让能所礼。

保衡为相,让能久不中第。

——《唐语林》卷七《补遗》

杜让能是丞相杜审权的儿子,同时兼有诗人和宰相的身份,而在担任宰相前,杜让能一直非常窝囊,因为韦保衡,也就是杜审权的外甥,与杜让能两个人从小就互相较劲说不上话,韦保衡在当时一直不被杜让能所尊重。

后来韦保衡做了宰相,杜让能还没有考中进士,于是韦保衡就一直让杜让能考不上。

很显然,杜让能的失败完全出于韦保衡的“私愤”,人为因素实在不好控制。

又比如晚唐诗人方干,他的落第就有些让人惋惜了,因为他先天的缺陷患有兔唇。

兔唇的治愈放在今天都有些难度,更不用说医疗条件欠佳的古代了。

而方干就是因为长相不好而遗憾落第。

在《鉴诫录》第八卷里有相关的记载:

干为人唇缺,连应十余举,有司议干才则才矣,不可与缺唇人科名,四夷所闻,为中原鲜士矣。

干潜知所论,遂归镜湖。

后十数年,遇医补得,年已老矣,遂举足不出镜湖,时人号曰“补唇先生”。

弟子李频等皆中殊科。

干可谓屈人矣。

——五代•后蜀何光远《鉴戒录》

尽管方干很有才,但是如果让方干考中进士的话,其他四夷的人还以为我们中原没有人了,因此方干因为兔唇而不能考中进士。

在今天来看,选拔海关官员或外交官的重要一个标准就是长相好,毕竟这个代表了国家的形象。

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举子落第也存在一些主观原因。

举子的性格

细节决定成败,性格造就人生。

这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生活准则。

好的性格可能会使你事事顺心,但反之可能会让你四处碰壁。

贾岛很早就有诗名,但他的性格十分狂狷。

有一次宰相裴度在兴化里挖凿池子,筑造台榭,那时贾岛刚刚考试名落孙山,于是怨愤地在亭里面提了一首诗,好好地嘲讽了一下裴度: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唐贾岛《题兴化寺圆亭》

这首诗蕴藉含蓄,骂人都不带脏字儿,人家宰相也没惹到贾岛,可贾岛却没事找事发泄自己的不满,所以可想而知,最终贾岛没有考中进士。

因为性格而考不中进士的绝不止贾岛一人,之前提到的罗隐也是。

他考不中进士除了他的外貌跟方干一样,不好代表大唐气质之外,还因为他的性格十分怪僻。

在辛文房的《唐才子传》里对罗隐的评价是“性简傲,高谈阔论,满座风生”。

《北梦琐言》里面记载了罗隐性格倨傲的两件事情:

黄寇事平,朝贤议欲召之,韦贻范沮之曰:

“某曾与之同舟而载。

虽未相识,舟人告云:

‘此有朝官。

’罗曰:

‘是何朝官!

我脚夹笔亦可以敌得数辈。

’必若登科通籍,吾徒为秕糠也。

”由是不果召。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黄巢起义被平定之后,朝廷打算把罗隐召集到朝堂赐他官职,可是韦贻范却觉得这个事不行。

他说:

“曾经与罗隐同船,尽管两人素不相识,但船上有人跟罗隐说韦贻范是朝官,可罗隐却说:

‘朝官不过尔尔,我脚夹着笔都比这些人厉害。

’就这样如此傲慢的人,如果真的能够考中进士,那置我们于何地呢?

”最终罗隐没有被征召。

《唐诗纪事》里面还记载了一件与罗隐有关的事情:

昭宗欲以甲科处之,有大臣奏曰:

“隐虽有才,然多轻易,明皇圣德,犹横遭讥谤,将相臣僚,岂能免乎凌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唐昭宗打算想让罗隐考上进士,这时有大臣提出:

“罗隐虽然有才,但这个人太傲慢,经常嘲讽朝廷。

当年唐玄宗如此圣德,还不免被罗隐所讥讽。

”昭宗就问他:

“当年罗隐怎么讥讽唐玄宗啊?

”大臣将罗隐的一首诗《华清宫》呈献给皇帝:

楼殿层层佳气多,开元时节好笙歌。

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

昭宗一听暗呼幸运,连皇帝祖宗都骂的人怎么能给官职呢?

于是本来想把罗隐招到朝廷任用的想法就打消了。

罗隐的性格终究不被当权者所欣赏。

当然还有一些人不是因为性格问题,而是在考场里面故意捣蛋!

比如晚唐的温庭筠。

据《北梦琐言》的记载:

(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入韵成,多为邻铺假手,好曰救数人也。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温李齐名》

温庭筠很有才华,有个外号叫“温八叉”,意思是指温庭筠写诗、写文章、作赋只要五指张开相互交叉个八次左右就能写成,可见他很有才华。

但是温庭筠在科场考试特别喜欢为隔壁的同学帮忙。

对一般的考生来说是这可是福音啊,坐在温庭筠旁边,还能得到温庭筠的“热心帮助”,何愁考试不过呢?

可是就这样违反考场纪律的人,考官可能会录取他么?

毫无疑问温庭筠中不了科举。

 

四落第后的归宿

前一块内容我们聊到了落第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那落第之后那些举子们何去何从呢?

通常来说,落第之后的举子们一般会有如下的选择。

归隐

落第之后那就不考吧,躬耕园田或是当个渔夫樵夫享受劳动的快乐,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中国古代存在着隐士群体,他们因看淡名利而隐,在这一群体内有相当多的人是因为对科举失败的失望及对名利的淡泊。

罗隐因为以讽刺之深久而不第,于是朋友刘赞就赠他一首诗:

人皆言子屈,独我谓君非。

明主既难谒,青山何不归。

年虚侵雪鬓,尘枉污麻衣。

自古逃名者,至今名岂微。

——唐刘赞《赠罗隐》

既然考不上那还不如不考了,为什么还一直要去考那个功名呢?

罗隐看到了,于是就起了归欤之兴,作了一首《五湖》诗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志: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

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入幕

在上一章节我们讲到文人的仕途大多数都是以入幕的形式开始的,而这些入幕的文人多事科举未及第者。

唐代的殷尧藩考试没考上,于是就有了入幕之心。

他在《下第东归作》就有提到:

十载驱驰倦荷锄,三年生计鬓萧疏。

辛勤几逐英雄后,乙榜犹然姓氏虚。

欲射狼星把弓箭,休将萤火读诗书。

身贱自惭贫骨相,朗啸东归学钓鱼。

入幕可以让举子们有一个暂时的落脚之处,但这终究不是他们的志趣所在,因此绝大多数落第者会选择下面一种方式。

再考

刚才还没考中的殷尧藩兄弟还是选择继续考试了,而且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元和九年(812年)中了进士。

陈子昂他之前考试没考上,也写过自己要归隐,但事实上陈子昂后来也继续参加考试,他最终也考上了。

正是这种气而不舍的精神,科举绵延一千三百年经久不衰,如果你是有心人的话就会发现,之前谈到李清照讼夫的原因是“妄增举数入官”,告张汝舟没有考满50次就被提拔。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侧面地看出在当时再考是大多数落第考生的选择。

浪迹

考不上就不考了,爱去哪儿去哪儿,游走四方浪迹天涯。

黄巢就是这类人的典型。

当黄巢下第后,他看到了漫眼的菊花,于是写下一首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陈子昂落第之后想到归田,殷尧藩落第之后想弃文从戎(入幕),但这些都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博得功名。

而黄巢却有着一副“痞气”:

你不让我考上,我就把你整个朝廷政权给推翻算了。

在黄巢的诗中,一种杀气冲透而出,看来考试不让人家考上也很有风险的。

总而言之,落第举人的心情在许多时候是悲苦的,这也是人生不如意之重要的一个方面。

 

五文人遭贬

第三个不如意之事是文人遭贬。

贬谪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状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古代官吏因过失或犯罪而被降职或流放。

即便古代的士人一路通畅,顺利地考中进士,顺利地当上大官了,但也有可能被贬谪,而且这个可能性不小。

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常见仕宦现象。

至少从屈原开始,贬谪又和文学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所以贬谪也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

唐宋时期文人被贬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大主要原因是党争。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党争有唐代的牛李党争和宋代的新旧党争。

牛李党争的背景是唐代中后期的宦官专权,朝廷中反对宦官的官员大都遭到排挤打击。

而依附宦官的群体又分成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牛僧孺、李德裕这两个党派之间的斗争遭致许多文人的被贬。

可能今朝牛党得势,依附于李党的人就会遭到贬谪打击,而明朝李党得势,他们会反过头来打击牛党,如此往复,使得朝廷内的气氛剑拔弩张。

新旧党争是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围绕王安石变法的执行上所引发的一场党争。

新党支持王安石的新郑,旧党反对新政。

两派官吏互相攻击,一得势就贬斥另一派士大夫,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文史届大家都卷入了这场党争。

这造成北宋政局的不稳定,持续五十多年,并最终导致北宋灭亡。

党争是贬谪一大诱因,但非全部,受到贬谪也可能是因为忤逆龙颜。

韩愈就是因为反对唐宪宗迎佛骨而被贬到潮州。

这起事件的详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在今天陕西凤翔的法门寺阿育王塔内有一节佛骨。

曾经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肃宗、唐德宗这些皇帝都对它礼迎膜拜,这节佛骨三十年才奏请朝廷开放一次。

恰逢三十年,这一次功德使把佛骨开放的情况上报给唐宪宗,于是在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将佛骨迎入京师。

先在禁宫里将这节佛骨供奉了三天,然后又送到京师的各个寺院。

人生有多少三十年可以度过呢?

因此在当时这是一件国家大事,整个国家会因此举办国家大典,场面非常壮观,而那些王公士民也纷纷施舍,气氛非常隆重。

韩愈当时任职于刑部侍郎,对唐宪宗迎请佛骨很不以为然,于是上表切谏。

这份谏表就是非常有名的《谏迎佛骨表》。

宪宗看了这份谏表之后非常生气,打算用极刑处死韩愈,后来经过宰相裴度等人死死苦谏才得以从宽处理。

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韩愈还是被唐宪宗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上书谏表并非是韩愈个人的莽撞之为,他在谏表中的思想其实代表了当时大多数士人阶层对于佛教的态度。

事实上,谏迎佛骨是中国历史上儒佛矛盾斗争的一个重大事件。

外来宗教与本土的传统思想不相适应,经过几百年的磨合,佛教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

晚唐几任皇帝都是佛教的信仰者,佛教盛极一时。

当时有识之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依据儒学思想(孔子曰:

敬鬼神而远之)提出反佛的意见。

在韩愈得知自己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写下了一首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从唐朝贬谪的总体情况来看,可以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

从地域上看,贬谪通常是从京都流向外邑,从大城流向小城;从仕途上看,贬谪通常从中心走向边缘,从高职走向低职;从贬谪目的地来看,主要是三个地区:

岭南(今广东、广西、海南及湖南和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湖湘(湖南)、巴蜀(今重庆和四川)。

这三个贬谪目的地的设置与一代名相张九龄有很大关系。

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官至丞相,曾经向皇帝提出“放逐之臣不宜居善地”的建议,后来得到了玄宗皇帝的采纳。

当时唐朝的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地区还未得到充分开发,相比而言南方的生活质量比北方要差得多,因此唐朝许多遭受贬谪的文人都被贬到不善的南方:

盛唐时期,李白被流放至夜郎(今湖南新晃),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黔阳),但总体情况被贬到这些地方的文人并不多;中唐以后贬谪南荒的文人越来越多,刘长卿贬到潘州(今广东高州),韩愈贬潮州(今广东潮州);刘禹锡贬连州(今广东连州),李绅贬端州(今广东肇庆),李涉贬康州(今广东德庆),吴武陵贬韶州(今广东韶关),李德裕贬崖州(今海南琼山)。

但吊诡的是,张九龄提出的建议,最后却在张九龄身上应验了,他因周子谅触犯玄宗而遭受诛连,被唐玄宗贬到荆州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