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9 综合实验设计精选练习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899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教育学习资料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9 综合实验设计精选练习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9 综合实验设计精选练习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9 综合实验设计精选练习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9 综合实验设计精选练习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K12教育学习资料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9 综合实验设计精选练习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教育学习资料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9 综合实验设计精选练习含.docx

《K12教育学习资料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9 综合实验设计精选练习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教育学习资料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9 综合实验设计精选练习含.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12教育学习资料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9 综合实验设计精选练习含.docx

K12教育学习资料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9综合实验设计精选练习含

专题109综合实验设计

1、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条件

离子组

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滴加氨水

Na+、Al3+、Cl﹣、NO3﹣

不能大量共存,Al3++3OH﹣═Al(OH)3↓

B

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

1×10﹣12mol·L﹣1

NH4+、Na+、NO3﹣、Cl﹣

一定能大量共存,NH4++H2O

NH3·H2O+H+

C

pH=1的溶液

Fe2+、Al3+、SO42﹣、MnO4﹣

不能大量共存,5Fe2++MnO4﹣+8H+═Mn2++5Fe3++4H2O

D

通入少量的SO2气体

K+、Na+、ClO﹣、SO42﹣

不能大量共存,2ClO﹣+SO2+H2O═2HClO+SO32﹣

【答案】C

【解析】解:

A.Na+、Al3+、Cl﹣、NO3﹣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滴加氨水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但是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

B.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mol·L﹣1,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pH=1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Fe2+与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Fe2++MnO4﹣+8H+═Mn2++5Fe3++4H2O,故C正确;

D.SO2具有还原性,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SO2+H2O═2H++Cl﹣+SO42﹣,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油可由石油分馏和石油的催化裂化获得,可用作燃料

B.乙炔、丙烯酸、醋酸乙烯酯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C.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D.谷氨酸分子()缩合最多可形成2种二肽

【答案】C

3、已知反应2D+E

3F+2G,用传感器测得该反应在不同pH条件下,物质D的浓度(用每升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单位为mg/L)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pH=6.8时,D的浓度(mg/L)一定最大

B.在pH相同的条件下,增大压强,D的浓度(mg/L)增大

C.调节pH到8.8,可使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D.温度相同时,不同pH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答案】D

【解析】

4、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强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A.a>c>d>bB.d>a>b>c

C.d>b>a>cD.b>a>d>c

【答案】B

【解析】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所以a的活动性大于b;

金属和相同的酸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反应剧烈,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溶液中,d比a反应剧烈,所以d的活动性大于a;

金属的置换反应中,较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说明b的活动性大于铜.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c;

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d>a>b>c,

故选B.

5、A、B、C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个元素,A和B是同周期,B和C同主族,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总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A、B、C三种元素是(  )

A.Mg、Al、BB.Li、Be、Mg

C.N、O、SD.O、F、Cl

【答案】C

【解析】A和B同周期,B和C同主族,设A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B、C最外层电子数为x+1或x﹣1,若B、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则x+2(x+1)=17,解得x=5,符合题意;若B、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则有x+2(x﹣1)=17,解得x=

,不符合题意,即A处于ⅤA族,B、C处于ⅥA族.三种元素质子数总和为31,平均质子数=

=10.3,一定有元素处于第二周期,故三元素处于短周期,可以确定B、C为O元素、S元素,故A的质子数为31﹣8﹣16=7,则A为N元素,由于A与B同周期,故B为O元素、C为S元素,故选C.

6、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变化

B.图②表示250C时,用

盐酸滴定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人酸体积的变化

C.图③表示向Na2CO3稀溶液中滴入稀HCl,产生气体的量随加人盐酸量的变化关系

D.图④中曲线表示合成氨反应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答案】D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片放入NaOH溶液中:

2Al+2OH-=2AlO+H2↑

B.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CaCO3+2H+=Ca2++CO2↑+H2O

C.氯气通入NaOH稀溶液中:

Cl2+2OH-=Cl-+ClO-+H2O

D.Ba(OH)2溶液与过量NaHSO4溶液混合:

H++SO

+Ba2++OH-=BaSO4↓+H2O

【答案】C

8、下面是四位同学为验证某无色气体为SO2而进行的实验设计,其中能够充分说明该气体是SO2的是(  )

①甲同学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再滴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②乙同学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气体,试纸变红;③丙同学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④丁同学将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甲、丁同学的实验设计中,SO2被氧化为SO

,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BaSO4沉淀,①和④正确;所有的酸性气体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②错误;SO2使品红褪色,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时该无色物质分解,SO2逸出,品红恢复本色,③正确。

9、图14-1表示从混合物中分离出X的两种方案,根据方案Ⅰ和方案Ⅱ指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图14-1

A.若含X的混合物为溴水,可通过方案Ⅰ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CCl4液体,充分振荡后液体分层,下层为X的CCl4溶液

B.若含X的混合物为苯和乙酸,可通过方案Ⅰ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NaOH溶液,X为苯

C.若含X的混合物为皂化反应后的混合物,可通过方案Ⅰ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饱和食盐水,残留液中含有甘油

D.若含X的混合物为Fe、Al,可通过方案Ⅱ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过量NaOH溶液,1molX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3mol电子

【答案】C

【解析】CCl4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应在水的下层,A项正确;乙酸和苯互溶,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与乙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乙酸钠,通过分液可获得苯,B项正确;皂化反应后的混合物可通过方案Ⅰ进行分离,但加入试剂应为食盐固体,残留液中含有甘油,C项错误;Fe、Al混合物中加入过滤NaOH溶液,通过过滤可获得Fe,1molFe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3mol电子,D项正确。

10、用盐酸、氨水、苛性钠溶液中的任何一种试剂,均可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NaCl和Na2CO3两种晶体B.MgCl2和NH4NO3两种溶液

C.FeCl2和FeSO4两种溶液D.AgNO3和AlCl3两种溶液

【答案】D

11、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答案】D

【解析】A项和B项生成的气体均会被NaOH溶液吸收,C项NH3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2、要除去混在CO2中的气体杂质:

HCl、SO2、H2O等,应使气体依次通过的试剂正确的是(  )

A.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

B.品红溶液、Na2CO3溶液、浓硫酸

C.酸性KMnO4溶液、碱石灰

D.无水CaCl2、小苏打溶液

【答案】A

【解析】除去CO2中的HCl、SO2均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2NaHCO3+SO2===Na2SO3+2CO2↑+H2O

干燥CO2可用浓硫酸。

13、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故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B.胶粒的直径比离子的直径大,故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

C.乙烯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可用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洗气的方法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故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热的含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答案】B

【解析】选项A,当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蒸馏到一定程度后,酒精和水形成恒沸点的混合物,无法再将酒精和水蒸馏分离,得不到无水酒精,可加入CaO,破坏其恒沸点,再进行蒸馏即可得到无水酒精;选项B,淀粉溶液中的Na+和Cl-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故能用渗析方法除去NaCl;选项C,乙烷能溶解在CCl4中,可采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选项D,采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时,二者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值要明显,KCl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值不大,故不能采用这种结晶分离法。

14、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气体中的少量乙烯

B.在HCl氛围中蒸干AlCl3溶液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铝

C.向同pH、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加入足量镁粉至完全反应,通过比较产生H2的体积判断两种酸的电离程度:

醋酸<盐酸

D.向浓度均为0.1moL/L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证明:

Ksp(AgCl)>Ksp(AgI)

【答案】A

【解析】高锰酸钾与乙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乙烷中混入了新杂质二氧化碳,A项错;氯化铝在水溶液中易水解,加热促进其水解,在HCl氛围中加热蒸干可以抑制其水解,B项正确;同pH、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溶液,醋酸的浓度大,与足量镁反应生成的氢气多,C项正确;Ksp越小越易形成沉淀,D项正确。

15、下列是摘取学生实验报告单中的语句,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常生活中不能用粥汤检验碘盐中是否含有KIO3

B.将铁屑、浓溴水、苯混合可制得溴苯

C.用蒸馏方法除去乙醇中的水

D.洗涤沉淀时,应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得沉淀表面上的杂质溶于水中

【答案】A

【解析】粥汤只能检验碘单质的存在,而不能检验KIO3的存在,故A项正确;B项,制溴苯需要液溴而不是浓溴水;C项,须加入氧化钙后,再进行蒸馏方可除去水,否则会形成乙醇、水二元恒沸体系;洗涤沉淀不能搅拌,否则会捅破滤纸,故D项错误,正确操作是向沉淀中加蒸馏水,使水没过沉淀,等水流完后再重复操作几次。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1)若配制大约1mol·L-1的溶液100mL,所给仪器只有托盘天平、量筒、带刻度的烧杯、玻璃棒,下列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B.浓硫酸(98%)

C.浓盐酸(37%)D.浓硝酸(63%)

(2)下图是某学生在配制0.100mol·L-1的碳酸钠溶液100mL时,将第一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内的操作。

该步骤对所得溶液浓度的影响是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配制

(2)中溶液时,该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称取碳酸钠,则与计算量一致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BCD 

(2)偏低

①玻璃棒紧靠容量瓶口造成洗涤液外溢

②玻璃棒从容量瓶移出时,残留在玻璃棒上的洗涤液可能滴在瓶外 ③玻璃棒移出后直接放在桌面上,造成残留洗涤液损失

④玷污玻璃棒

(3)不一致,因为Na2CO3的计算量为1.06g,而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只能称取碳酸钠1.1g

17、实验室可以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要验证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将A装置与E装置连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除A装置外,还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装置字母,下同).

(4)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其中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答案】

(1)2HCl+CaCO3=CaCl2+H2O+CO2↑

(2)HCl+AgNO3=AgCl↓+HNO3

(3)C

(4)AEBD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18、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

将一小片久置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触摸容器知溶液温度迅速上升,收集气体,检验得知其具有可燃性。

若将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填序号)

A.铝与Cl-反应,铝与SO

不反应

B.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C.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

D.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E.生成的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的硫酸铝不溶于水

(2)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__________。

(3)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________。

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在铝片上捆上几枚铜钉后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

(5)以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镁片为电极,在X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

选项

铝电极

X电

解质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A

负极

NaOH

2Al-6e-+8OH-

―→2[Al(OH)4]-

6H2O+6e-―→

6OH-+3H2↑

B

负极

稀盐酸

2Al-6e-―→2Al3+

6H++6e-―→3H2↑

C

正极

浓硝酸

Mg-2e-―→Mg2+

2NO

+4H+-4e-

―→2NO2↑+2H2O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________有关。

【答案】

(1)D 

(2)Cu (3)H2 ①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的Al3+的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大,产生的H+的浓度增大;②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加快;③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 (4)AB (5)AC 电解质性质

【解析】

(1)同浓度的CuCl2溶液和CuSO4溶液,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在短时间内前者与铝反应而后者不能,说明是阴离子的影响。

在CuSO4溶液与铝反应的试管中加少量CuCl2溶液,若反应加快,则说明上述推论正确。

(3)产生大量气泡,温度迅速上升,气体具有可燃性,可知铝与H+反应生成H2。

(4)由

(1)中选项D可知,使铝能与CuSO4反应的关键是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5)在碱性溶液中,铝的活动性强于镁,铝作负极。

在酸性溶液中,镁的活动性强于铝,镁作负极。

由于铝遇浓硝酸钝化,在浓HNO3中,镁作负极。

19、把2.75g某饱和一元醛跟足量Cu(OH)2作用,可还原出9g的Cu2O。

写出此物质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答案】CH3CHO乙醛

【解析】解:

1CnH2n+1—CHO——————2Cu(OH)2——————1Cu2O

14n+30144

2.759

得n=1,∴该饱和一元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O,名称为乙醛

20、A、B、C是单质,其中A是金属,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A加入到NaOH溶液中,产生的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L,则消耗的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答案】

(1)Al O2 NaAlO2 Al(OH)3

(2)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②Al2O3+2OH-==2AlO2—+H2O(3)0.1mol 0.3mol

【解析】常见金属单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Al,所以A是Al,乙是NaAlO2,C是H2,甲是Al的化合物,可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可能是Al2O3,则丙是H2O,B即是O2.根据NaAlO2+CO2+2H2O===NaHCO3+Al(OH)3↓得丁是Al(OH)3.

21、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图G2-4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1gD与F反应生成B(气态)时放出92.3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物质B在工业中一个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4HNO3(浓)

CO2↑+4NO2↑+2H2O

(2)2Fe2++Cl2===2Fe3++2Cl-

H2(g)+Cl2(g)===2HCl(g)

ΔH=-184.6kJ·mol-1

(3)2C+SiO2

2CO↑+Si 制光导纤维、陶瓷、玻璃等

【解析】

(1)本题的突破口为“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该红棕色气体为NO2,F为硝酸。

由“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可知,A为Mg,D为C元素。

(2)由“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可知,C为A金属化合物,A与F反应生成E,E也为A金属化合物,而C可转化为E,可知A为变价金属,故A为铁。

(3)A、D所含元素同主族,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则A为C,D为Si,B为SiO2。

22、下图所示物质(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中,只有A是单质,常温下B和C呈气态,且B是导致酸雨的大气污染物,D是氧化物,W是淡黄色固体。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B、C、D的化学式分别为:

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从物质分类角度,上图所给物质中属于钠盐的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上图所给物质在6个反应中只做还原剂的有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上图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填写序号)。

(4)写出A和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生成的B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则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

(5)请写出C和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X和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O2CO2SO3Na2CO3、NaHCO3

(2)C、SO2

(3)④⑤⑥

(4)C+2H2SO4(浓)

CO2↑+2SO2↑+2H2O;0.5mol1.204×1024

(5)2Na2O2+2CO2=2Na2CO3+O2

(6)H++HCO3-=CO2↑+H2O

【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意“B是导致酸雨的大气污染物,D是氧化物,W是淡黄色固体”可推知B为二氧化硫,D为三氧化硫,X为硫酸,W为过氧化钠,再由“只有A是单质,常温下B和C呈气态,”可推知C为二氧化碳。

则E为碳酸钠,Y为碳酸氢钠,A为碳。

(1)SO2CO2SO3Na2CO3、NaHCO3

(2)整个过程只有①②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①中C做还原剂,②中二氧化硫做还原剂,③中过氧化钠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3)④⑤⑥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4)A和X反应为C与浓硫酸反应,方程式为:

C+2H2SO4(浓)

CO2↑+2SO2↑+2H2O

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二氧化硫需反应0.5molC,转移电子数为2m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