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404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1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地理试题.docx

《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地理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地理试题.docx

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地理试题

2020届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一次达标测(10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

1.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下题。

下图中与M、P、N一线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A.①B.②C.③D.④

2.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快乐心情。

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后完成下题。

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的方法。

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0时区)为(  )。

A.15时B.21时C.9时D.3时

4.当北京时间8时整,长指针指向(  )。

A.PB.NC.MD.Q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图中最能示意立冬这天镇江(约32°N)太阳视运动的是(  )。

A.

B.

C.

D.

6.下列节气中,关于镇江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若大寒节气日降雪,则可能受冷锋影响B.若雨水节气日降水,则多为对流雨

C.白露和寒露节气日,南京日出方位相同D.惊蛰和清明节气日,南京日出时间相同

读“近地面的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aB.bC.cD.d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  )。

A.甲比乙气温高B.丁气压高于乙

C.甲比乙气压高D.气流流向为:

乙→甲→丙→丁→乙

10.图中(  )。

A.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B.甲地多对流雨

C.乙地湿度小于甲地

D.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夏季的夜晚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如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

A.南部沿海一带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

12.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

A.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B.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

C.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D.台风已蓄势待发

下图为“澳大利近区域某日气压场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月最可能是(  )。

A.1月B.7月C.8月D.10月

14.该月,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的风向及其成因是(  )。

A.西南风海陆热力差异B.东南风海陆热力差异

C.西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东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公司在南非的投资量大增,到2020年南非将增加装机容量32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

结合“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下题。

 

15.甲图中该自然带分布的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图中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及轮廓B.大气环流的差异

C.地形分布D.洋流影响

某科考队沿图中M、N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甲处可能是(  )。

A.背斜山B.向斜谷C.背斜谷D.向斜山

17.沿M、N方向作地质剖面图(虚线代表岩层弯曲状况),符合乙处地质地貌特点的是(  )。

A.

B.

C

D.

读某日全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这一天是(  )。

A.12月22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D.3月21日前后

19.这一天之后(  )。

A.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将扩大B.赤道地区的白昼将变长

C.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D.热带的范围将缩小

20.读“世界季风分布图”,完成下题。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21.下图示意拍摄爱好者于秋分日某时刻拍摄的我国东北某市(约45°N)街道景观(图示骑行者连带摩托的高度与日影等长),此时,图中骑行者的前进方向为(  )。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读古诗结合图示回答下列小题。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

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

23.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我国典籍《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

“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

其主要原理对应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5.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①—赤道低气压带B.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③—极地高气压带D.④—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列左图为某海域某季节洋流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该海域沿岸M地气候资料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6.M地此时气候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太阳直射点南移,受东北信风控制B.副热带高压南移,受盛行西风控制

C.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南季风控制D.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赤道低压控制

27.图示季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河流进入汛期B.地中海沿岸河流含沙量增大

C.尼罗河下游水位较低D.伏尔加河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加速度增大

下图为“澳大利亚一月、七月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该国甲、乙、丙、丁四地中(  )。

(双选)

A.1月份甲地气压高于乙地B.7月份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丁地7月份气压高于1月份D.甲地1月份气温高于7月份

29.图中①区域(  )。

(双选)

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1月盛行西北风,7月盛行东南风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D.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30.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题。

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

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abeB.bcdC.adeD.cde

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

下图示意某地7月7°C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1.图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温和多雨B.温和少雨

C.炎热干燥D.高温多雨

32.②地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

33.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制冷能耗减少B.草原变成荒漠

C.作物熟制改变D.海岸线向东移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4.A、B两地的气压性质是(  )。

A.A是高压,B是低压B.A是低压,B是高压

C.A、B都是高压D.A、B都是低压

35.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气流汇合的地带,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

季风辐合带是指信风越过赤道改变风向后与另一半球的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南半球信风直接和北半球信风相遇时组成的辐合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6.关于图中热带辐合带,正确的是(  )。

A.甲为信风辐合带B.甲只出现在北半球,乙只出现在南半球

C.乙为季风辐合带D.乙类辐合带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

37.对甲类辐合带位置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直射点位置B.海陆分布C.洋流性质D.地形地势

下图为局部经纬线网及太阳高度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8.图中P点的地理坐标是(  )。

A.70ºN,120ºEB.70ºN,60ºWC.90ºN,60ºWD.90ºN,120ºE

39.图中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A.0ºB.30ºC.60ºD.90º

二、综合题(共22分)

40.读下面“季风分布图”和A、B、C、D四幅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读图东亚地区此季节盛行风向是_________。

(2分)南亚印度半岛夏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图中甲地气候资料是A、B、C、D四幅气候资料图中的_______图(2分),该地一年中最热月份为_______月(2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基斯坦人口众多,主要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

由于印巴分治,印度河支流③④在巴基斯坦境内河段的水量被上游的印度调走而减少,严重影响着流域正常的生产生活。

于是,巴基斯坦实施了“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

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

(1)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图中沙漠形成的原因。

(4分)

(2)指出①②河流上水库水位最高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6分)

(3)简述该国“西水东调”工程实施的有利条件。

(4分)

高三地理第11次达标测试题(月考)参考答案

1.C

M、P、N一线中,P地属于热低压的中心区,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对应上空等压面向上凸,故③图画法正确。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D

由于海拔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气温,即①④两地气温高于②③两地。

由图可知,此时④地空气受热上升,①地空气下沉,因此④地气温高于①地,D正确。

3.A4.A

【解析】

3.读图可知,该日期钟有两个指针表示日期分界线。

两个日期分界线分别是180°经线和时刻是0点的经线。

当长指针指向Q时,根据图中的经度判断,135°E时刻是0点,即45°W是正午12点,伦敦时间为15时,A对。

B、C、D错。

据此分析本题选A。

4.当北京时间8时整,即120°E经线时刻是8点,此时0°经线时刻是0点。

读图,0°经线过P点,所以此时长指针指向P点,A对。

B、C、D错。

据此分析本题选A。

5.C6.A

【解析】

5.由图可知,立冬为12月5日前后,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全球大部分地区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太阳直射南半球,因此镇江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

选项图中太阳视运动中的视线位于偏东方向,为中午之前,虚线为中午之后,据此可判断出C、D两项符合条件,由于立冬处于秋分和冬至的中间位置,可知改日太阳直射在12°S附近,32°N的镇江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90°-(12°+32°)]=46°,所以选D。

6.据图可知,大寒为冬至日后大约1个月,为北半球冬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易形成寒潮而带来降雪;雨水大约为2月份,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不易形成对流雨;日出方位相同的两天昼长相同,白露到寒露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昼长不同,日出方位不同;惊蛰到清明,南京昼长逐渐变长,昼长不同,日出时间不同。

故选A。

【点睛】

地球以太阳为中心运动,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称为太阳的视运动。

北半球夏半年时,在全球大部分地区观察,太阳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并且越往北地区日出、日落方位越偏北;北半球冬半年时,在全球大部分地区观察,太阳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并且越往南地区日出、日落方位越偏南。

7.D8.C

【解析】

7.近地面风向的判定应首先判定水平气压梯度力,该力的特征是垂直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其次观察风向,由于是近地面,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风向右偏。

D正确,A应是南半球近地面风向,B应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C由低压指向高压,ABC错误。

故选D。

8.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动力,风力大小主要受其影响,故不符合题意;B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故不符合题意;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可以忽略其对风向的影响,故正确;D、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影响风向,减弱风力,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10.D

【解析】

9.乙处等压面向近地面凸出,为低压,说明乙处受热,气流上升,高空形成高压;甲处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为高压,说明甲处受冷,气流下沉,高空形成低压.同一水平上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甲→乙→丁→丙→甲.故选C。

10.南亚西南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形成的,与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不同,A错误。

甲地气流下沉,天气明朗,B错误。

乙地湿度大于甲地,C错误。

风由陆地吹往海洋,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夏季的夜晚,D正确。

故选D。

11.B12.C

【解析】

11.读图,如果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位于南部沿海地区,则雨带处于副高北部边缘冷暖气流交汇处,图示位置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B对。

南部沿海受副高影响,降水少,A错。

东北、华北地区受雨带影响时,副高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D错。

故选B。

12.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我国是冬季,受冬季大陆冷气团控制,盛行西北风,A错。

此时,雨带已经撤离我国大陆,B错,C对。

台风多发季节是夏秋季节,D错。

故选C。

13.A14.C

【解析】

13.图中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低气压,海洋上形成了高气压,说明此时为南半球夏季,该月最可能是1月,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形成西北风,澳大利亚西北部有低压中心,西北风吹向低压,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A

该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位于地中海气候区。

由于南非陆地的最高纬度低于35°S,再往南为海洋,而西班牙再向北为陆地,故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及轮廓。

A正确,大气环流的差异、地形分布、洋流影响对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影响不大,BCD错误。

16.D17.C

16.根据材料信息,图中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图中甲处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地地形,综上所述,甲处可能是向斜山。

故D正确。

17.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岩层上拱,故B、D错误;海拔高度比两翼低,形成山谷,故A错误,所以C正确。

18.A19.C

【解析】

18.由图可知,这一天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则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应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据此分析选A。

19.结合上题可知,该日为冬至日,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将缩小;赤道地区的白昼全年不变;太阳直射点将向赤道方向移动,则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热带的范围不会因直射点的移动而改变。

据此分析选C。

20.D

【解析】

B地季风为南亚季风,夏季风是西南季风,是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下形成的,性质暖热、湿润,A错误;冬季风是东北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错误。

夏季风不稳定,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雨季时间就短,易产生干旱灾害,C错误;冬季风受北部高大山地阻挡,风力弱,夏季风来自南部海洋,风力强,D正确。

故选D。

21.B

【解析】

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位于约45°N左右的地区,只有正午时物体高度与日影等长,因而可推算出当地正处于正午。

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东北地区正午时日影朝向正北,所以骑行者的前进方向为正西。

故选B。

22.B23.B

【解析】

22.河流曲流的东岸是凸岸,是沉积岸,A错。

“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凸岸是沉积岸,陆地面积增大,成为新住处,B对。

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C错。

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D错。

23.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甲是凹岸,受侵蚀,河床坡度较陡。

乙是凸岸,沉积作用明显,河床较浅,坡度缓。

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②图,B对。

A、C、D错。

24.B25.C

【解析】

24.“祈雨”过程实质是增加谷地温度,使其空气对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雨,灰烬会使局部地区增温,使其温度较相邻地区温度高,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可知,等温面应向高空弯曲,气温高,形成热低压,等压面应向地面弯曲,故正确的图示是②图,选B。

25.据所学知识及上题分析可知,①图表示的是暖高压,②图表示的是热低压,③图表示的是冷高压,④图表示的是冷低压;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热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是暖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低压,而极地高气压带是冷高压,故组合正确的是C项。

26.C27.A

【解析】

26.根据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判断,图示区域为北印度洋,北印度洋季风环流流向特征是夏顺冬逆,此时呈顺时针,说明为北半球夏季。

此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是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

故选C。

27.根据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判断,图示区域为北印度洋,北印度洋季风环流流向特征是夏顺冬逆,此时呈顺时针,说明为北半球夏季。

长江中下游河流进入汛期是北半球夏季,A对;地中海是地中海气候,沿岸河流含沙量增大是冬季雨季造成的,B错;尼罗河是热带草原气候,下游水位较低是在冬季旱季时候,C错;伏尔加河受积雪融水补给影响,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加速度增大是春季的时候,D错。

故选A。

28.CD29.BD

【解析】

28.结合图可以看出1月份甲地气压为1010-1012之间,7月份为1018-1020之间,7月高于1月,A错;丙的纬度高于丁的纬度,因此7月份丙的气温低于丁的气温,B错;

丁地1月气压为1008-1010之间,7月气压为1018-1020之间,7月气压高于1月气压,C对;1月份甲地为夏季,7月份为冬季,因此1月份气温高于7月气温,D对。

故选CD。

29.该地位于20°S以北,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A错误;图中①区域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北部沿海是热带草原气候,夏半年赤道低气压带向南移,北半球的东北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降水丰富;冬半年陆地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盛行东南风。

BD正确,C错误。

30.C

30.C【解析】

读图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以上升为主,易形成云雨;d为盛行西风带,西风由低纬吹响高纬,空气逐渐冷却,易形成降水;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暖气流在此相遇,形成极锋和锋面降水,故C正确。

31.A32.C33.D

【解析】

31.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7月7℃等温线向高纬移动,故图示地区为南半球,①地位于30°-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为南半球的冬季,温和多雨。

故选A。

32.30°-40°S的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C正确。

与纬度和大气环流无关,AB错误。

受海陆位置影响,冬季海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D错误。

故选C。

3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①地海岸线向东移,D正确。

制冷能耗增多,A错误。

该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错误。

作物熟制影响小,C错误。

故选D。

34.A35.B

【解析】

34.1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欧大陆由于低温形成高压,海洋由于高温形成低压。

故选A。

35.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欧大陆为高压,太平洋为低压,亚洲东部形成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风,亚洲东部C点位于高压的东侧,所以形成西北风。

36.D37.A

【解析】

3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季风辐合带是指在信风越过赤道改变风向后与另一半球的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南半球信风直接和北半球信风相遇时组成的辐合带。

由此推断,甲为季风辐合带,乙为信风辐合带,排除A、C。

季风辐合带有可能出现在北半球,也有可能出现在南半球,排除B。

乙类辐合带为信风辐合带,它是南、北半球信风直接辐合形成的辐合带,因此位置一般在赤道附近(如果辐合带不在赤道附近,则其中一侧的信风就会越过赤道改变风向与另一侧信风相遇辐合,开成季风辐合带),D符合题意。

3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变化。

直射点北移至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后与东北信风辐合于北半球形成热带辐合带;直射点南移至南半球,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后与东南信风辐合于南半球形成热带辐合带,这明显表明,甲类辐合带的位置变化随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因此A符合题意。

而海陆分布、洋流性质、地形地势等因素对甲类辐合带位置影响不明显。

38.B39.D

【解析】

38.读图可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0ºN,120ºE),据所学知识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可知,P点的纬度为70ºN,所以120ºE的地方时为12时,P点地方时为0时,P点的经度为60ºW,故P点的地理坐标为(70ºN,60ºW)。

39.据上题分析可知,直射点的纬度为20ºN,而图中M点的纬度也为20ºN,所以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º,故选D。

40.东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A5

41.

(1)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陆地吹来的东北风控制,降水少;受西南山地阻挡,夏季西南风无法到达,降水少。

(2)夏季。

原因:

河流上游地区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①②河流都发源于高山,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3)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流程长,发源于高山,多地形雨,积雪融水、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位于巴基斯坦西部,地势相对较高,通过调水渠可以实现自流输水。

【解析】

(1)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等方面。

读图可知,图中沙漠位于30°N附近,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又结合该区域位于南亚,受南亚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季东北风性质干燥,降水少,夏季西南风受地形阻挡无法到达,降水也少,所以形成沙漠。

(2)读图可知,①②河流上游地区年山地降水量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加之两河发源于高山地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故夏季水库水位最高。

(3)“西水东调”即将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的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其有利条件主要从水量和自流条件来进行分析,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河流流量大;根据河流水系分布可知,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地势相对较高,通过调水渠可以实现自流输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