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用房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734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用房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设备用房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设备用房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设备用房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设备用房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用房方案.docx

《设备用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用房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用房方案.docx

设备用房方案

 

华田·梅岭设备用房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华田·梅岭二期工程

项目名称:

设备用房工程

编制单位:

海南磐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7年3月4日

版次

 

二、编制依据

三、劳动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及数量

 

一.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1.工程概况:

该工程±0.00米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为122.7米,工程基础埋深-5.80米,基础为满堂基础,设有积水坑。

基础底板厚度为0.4米,剪力墙侧壁厚300毫米。

基础底板、剪力墙、顶板混凝土采用C30S6混凝土,垫层采用100厚C15混凝土。

2.主要工程量:

部位

工程量(M3)

强度

垫层混凝土

32

C15

基础底板混凝土

124

C30P6

梁混凝土

15

C30P6

顶板混凝土

56.65

C30P6

剪力墙

117.4

C30P6

机械挖土

2800

回填土

1200

二.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施工手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设备用房施工图

三.劳动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及数量

序号

职位

从业资格要求

数量

施工员

有上岗证

1人

技术员

有上岗证

1人

材料员

有上岗证

2人

测量员

有上岗证

2人

质量检查员

有上岗证

1人

安全员

有上岗证

1人

 

电工

有上岗证

2人

力工

15人

瓦工

6人

木工

40人

架子工

有上岗证

4人

钢筋工

28人

焊工

有上岗证

6人

混凝土工

5人

机械工

有上岗证

3人

四.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经纬仪

TDJ2E

1

2

水准仪

DS3

1

3

套丝机

QT2-50S

1

4

木工多用机床

MQ392B

1

5

钢筋弯曲机

GW42B

1

6

钢筋切断机

Y100L-2

1

7

振动棒

φ50.6m

12

8

挖掘机

反铲

1

9

自卸汽车

15T

3

10

泵送汽车

CXZ

1

11

焊机

2×6-400

1

五.施工准备及条件

1、技术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编制钢筋配料单及模板配料单

2)编制好材料计划及周转材料计划单

3)编制好各项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4)编制好特种作业指导书

2、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编制好甲供材料计划,及自购材料计划,并明确材料进场时间及堆放场地。

3、根据业主给的控制点,做好控制网。

六、作业程序、方法和要求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垫层底板工程

剪力墙顶板及梁混凝土脚手架工程回填土工程

说明:

本工程为C30P6(六级抗渗)型混凝土,采用商混。

1.定位放线

1.1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小区总平面布置图、测量控制点的成果表,按照业主给定位置,在施工现场建立控制网,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根据控制网,测出各个轴线位置,并做好测量记录。

2.土方开挖

2.1施工方法:

1)本工程采用机械挖土为主,按人工清理为辅的施工方法。

配置一辆反铲挖掘机,3辆自卸汽车运土,开挖的土方直接运送到业主指定的地点。

2)开挖顺序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开挖。

3)土方开挖前应清理平整施工场地,做好场地排水工作,然后进行测量定位放线。

4)土方开挖过程中如遇到地下不详管线、电缆及其它建筑物等,必须待业主、监理工程师查明后再进行施工。

5)挖方要专人随时进行基底标高测定,以防挖深。

6)开挖尺寸:

坑底尺寸比设计尺寸每边放出1米,其中坑底工作面为1米,坡度系数为1:

0.7(高宽比)。

7)积水坑采用机械挖土。

8)机械挖土留200mm人工清土。

基坑清平后,组织设计、施工、业主、监理工程师验槽,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9)基坑挖好后的排水,采用明沟加集水井的排水方法。

土挖到位后清理碎土,通过验槽后浇筑垫层,在基础外围做集水井,集水井设在南轴与东轴交接处的基础外面,集水井规格:

长*宽*高为800*800*1000mm,并且要离基础垫层至少150mm,集水井中的水到高度后立即用水泵抽出,要有专人看管。

10)积水坑用M5水泥砂浆砌筑砖胎模。

11)弃土应及时运出,在基坑边缘上侧临时堆放的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7米以上,以保证坑边边坡的稳定。

3.基础垫层:

工艺流程:

清理余土---抄平放线---模板支护---混凝土浇注---养护

a、清理余土:

先把基底余土清理干净,用铁锹修理到设计标高位置,使各个边线达到设计宽度,并且留够300mm的工作面。

b、抄平放线:

在余土清理完后,用水平议进行标高测量,并作好测量记录。

再用经纬仪和米尺按规划给定的坐标控制点进行轴线定位。

按照轴线位置,放好垫层边线。

并报验工程监理组织验收。

c、模板支护:

在抄平放线结束后,按照测量人员给出的模板边线,进行模板支护。

用木模板和小木方按照模板线定位支护。

d、混凝土浇注:

在模板支护完后,用脱模剂将支护完的模板涂刷一边,以便日后容易脱模。

在脱模剂涂完后,再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时要分段浇注,要边浇注边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用振捣棒把模边的混凝土要加细捣实。

以保证拆模后不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用铝合金刮杠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

e、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后,要及时养护,可用洒水养护,要求每2个小时保证洒水一次。

也可用朔料薄膜养护,待初凝后,用朔料薄膜将混凝土罩住,周边要压好,避免让风刮走。

f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侧模:

在拆除时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50%。

6.基础底板施工:

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钢筋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浇注---养护

6.1.抄平放线:

在垫层竣工后,用水平议进行标高测量,并作好测量记录。

再用经纬仪和米尺按规划给定的坐标控制点进行轴线定位。

按照轴线位置,放好基础底板边线。

并报验工程监理组织验收。

6.2.钢筋绑扎:

6.2.1质量要求

1)使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或超过优良标准。

确保不出现缺筋现象,对钢筋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

2)钢筋表面应洁净。

3)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钢筋位置准备,绑扎牢固。

6.2.2施工措施:

1)钢筋加工:

钢筋应按图纸设计尺寸加工。

2)钢筋除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

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3)钢筋的调直:

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钢丝切成3米左右无卷曲,并可在工作台上滚动。

钢丝调直后,截面积减少应小于5%。

4)钢筋切断:

在切断过程中,要保证断料正确,如发现钢筋有臂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必须切除。

5)钢筋弯曲成型:

弯曲粗钢筋及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应在钢筋弯曲前,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歪曲点位置划出。

弯曲细钢筋时,应在工作平台按各段尺寸,要求钉上若干标志,按标志操作。

当弯曲平面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时,应首先在工作台上放出实样,用扒钉钉在工作平台上控制,钢筋的弯转角,采用这种方法弯曲钢筋,形状比较平整。

将钢筋放到基础的设计位置,垫好垫块,并把混凝土墙的插筋按照设计一一绑扎定位。

6.3模板支护:

1)采用复合木模板18mm厚、50mm×80mm×40mm的木方及¢48×3.5的钢管进行组对,模板高度600mm,长边模板总长度为16100mm.可按照2400mm×900mm=6块,再制作一块1700mm×600mm=1块的定型模板。

短边模板总长度为7100mm,可按照2400mm×600mm=3块,再制作一块2200mm×600mm=1块的定型模板。

其他两边可照此参照制作。

因施工需要,应在底板上300毫米高剪力墙处留一道水平施工缝,该300毫米高的剪力墙支护方法如图.用2根¢12的对拉螺栓(带止水片-3×100×100)间距200毫米(垂直方向)×450毫米(水平方向)固定,在内侧用¢8的钢筋拉锁与地锚焊牢.剪力墙内模300毫米高的模板下面用¢18的马凳支撑,间距500毫米一个.

2)模板支撑:

如图:

复合木模板13mm厚

●●

●●

在底板施工中,底板上部钢筋按照底板顶标高焊制钢筋马凳(马凳钢筋为螺纹φ18的钢筋,间距300mm见方布置)。

底板模板支设时,先将加工好的相应尺寸模板安装在基础底板侧壁的四周,然后纵向50×80㎜的木方与φ48×3.5mm的脚手管斜撑顶固的形式加固,横向在木方上用钢管每隔500㎜放置一道,然后用钢脚手架加固模板,保证模板的尺寸正确。

6.4底板混凝土浇注: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振捣时要注意快速插入混凝土中,并且和水平面成45°夹角,当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产生时,即可把振捣棒移开,并且要慢慢拔出,再与前一次振捣间隔500mm时,把振捣棒再快速插入混凝土中,并且和水平面成45°夹角,当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产生时,即视为这次振捣密实。

如此进行排棒,直至混凝土浇注完毕。

在振捣的同时,后面要有瓦工用木抹子进行找平。

6.5300mm高剪力墙处的水平施工缝,采用-3×300毫米的钢板止水带,并且在施工缝处埋深150毫米.止水带两侧用木抹子搓平。

在混凝土浇注的同时,要留设两组试块,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

6.6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初凝后1小时,要及时养护,要用阻燃材料进行保温养护。

要求将混凝土上表面全部封严、苫好,以保证混凝土温差小于25度。

缩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6.7接口处理:

采用止水钢板,止水钢板规格采用3×300mm,在浇注混凝土前,将止水钢板两侧用筛子网焊牢,但是不许破坏止板,使其埋深150mm,

6.7混凝土墙体施工:

工艺流程:

放线---钢筋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浇注---养护

6.7.1放线:

用经纬仪和米尺按规划给定的坐标控制点进行轴线定位。

按照轴线位置,放好混凝土墙的内外边线。

并报验工程监理组织验收。

6.7.1.1钢筋绑扎:

6.7.1.1.1质量要求

1)使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或超过优良标准。

确保不出现缺筋现象,对钢筋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

2)钢筋表面应洁净。

3)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钢筋位置准备,绑扎牢固。

6.7.1.1.2施工措施:

1)钢筋加工:

钢筋应按图纸设计尺寸加工。

2)钢筋除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

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3)钢筋的调直:

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钢丝切成3米左右无卷曲,并可在工作台上滚动。

钢丝调直后,截面积减少应小于5%。

4)钢筋切断:

在切断过程中,要保证断料正确,如发现钢筋有臂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必须切除。

5)钢筋弯曲成型:

弯曲粗钢筋及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应在钢筋弯曲前,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歪曲点位置划出。

弯曲细钢筋时,应在工作平台按各段尺寸,要求钉上若干标志,按标志操作。

当弯曲平面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时,应首先在工作台上放出实样,用扒钉钉在工作平台上控制,钢筋的弯转角,采用这种方法弯曲钢筋,形状比较平整。

将钢筋布置到墙体的设计位置,垫好垫块。

6.7.1.1.3模板支护:

采用复合木模板18mm厚、50mm×80mm×40mm的木方及¢48×3.5的钢管进行组对,并且用¢12×990mm的对拉螺栓控制模板的宽度。

对拉螺栓的布置为:

水平方向间距为450mm,垂直方向间距为350mm.因该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故设置对拉螺栓时要设置止水片.止水片规格为-3×60mm×60mm,要求满焊。

斜撑加固时,要利用内外脚手架做支点.并注意紧固校正.

:

对拉螺栓

-3mm

6.7.1.1.4混凝土浇注

墙体浇注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处先浇注50mm厚与墙体浇注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

第一层浇注高度控制在500mm左右,以后每次浇注高度不应超过1000mm.墙体连续浇注,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个小时。

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大于500mm,振捣器与木模板的距离不大于250mm,.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50mm。

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并且要上下微微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当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产生时,即视为这次振捣密实。

如此进行排棒,直至混凝土浇注完毕.

5.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初凝后1小时,要及时养护,可用洒水养护,要求每2个小时保证洒水一次。

养护期不少于14天。

6.8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内侧从底板砼顶面开始搭设满堂脚手架,外侧搭设双排外脚手架,并设安全立网围护,采用¢48×3.5钢管脚手架,脚手杆不得采用弯曲、压扁、有力裂纹或已严重锈蚀的钢管,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凡有脆裂、变形或滑丝的,严禁使用。

6.8.1.满堂脚手架的立杆纵距为1.2m,大横杆步距为1.2m,脚手板用40厚木质板,如采用搭接铺放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且应在搭接段中部设支承横杆。

设置竖向和水平整体拉结杆件,在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200mm处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搭接杆件搭头长度应≥500mm,搭接部分的结扎应不少于2道,且结扎点间距不大于0.6m,杆件在结扎处伸出长度不少于0.1m,搭设时从一个角部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

.满堂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

按照本工程最大荷载计算,最大荷载为KL-5梁。

该梁断面尺寸为300mm×500mm。

每延米梁的重量为0.3米×0.5米×0.7米×25KN/M3=2.625KN。

按每延米脚手架计算脚手架的整体(立杆)稳定性。

不组合风荷载:

0.9N/φA≤fc/γ′m

fc-钢材的抗压强度值(KN/mm2)=0.205KN/mm2

γ′m-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可查表确定。

γ′m=1.469

fc/γ′m=0.205/1.469=0.139

N=1.2(0.1324+0.2984+0.0614)+1.4×1.125KN/m2=2.165KN

A=立杆的计算截面积(489mm2)φ=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可根据长细比λ,由表查得。

φ=0.417

φA=0.417×489

0.9N/φA=0.9×2.165KN/0.417×489=0.009

因为0.009<0.139

所以该脚手架符合要求。

6.8.2.双排外脚手架立杆纵距1.2m,平杆步距均为1.2m,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立杆应设置金属底座或垫木;横杆应平行与立杆成直角搭设。

脚手架的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离6根~7根立杆,应设支杆及剪刀撑;支杆和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度°;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30cm。

架子高度在7m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竖向每隔4m、横向每隔7m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随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

斜杆应与脚手架基本杆件加以可靠连接,设置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架上作业和作业影响区域内的安全,作业层铺钢脚手板宽度为750mm,脚手板边缘与墙面的间距不大于200mm,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错搭接;板的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应有防滑孔。

在架子上翻脚手板时,要有两人从里向外按顺序进行;工作时必须挂好安全带,下方应设安全网;脚手架的外侧应搭设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组成的防护栏杆;上杆离地高度1.05m~1.2m,下杆离地高度0.5m~0.6m;并设18cm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里脚手的高度应低于外墙20cm。

6.8.3.本脚手架按步距1.2米、立杆横距1.2米、双排钢管为¢48×3.5,单位重量37.67N/m.搭设。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整体(立杆)稳定性计算:

整架稳定性计算公式:

不组合风荷载:

0.9N/φA≤fc/γ′m

N=1.2NGK+1.4ΣNQik

NGK-脚手架自重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心力(KN)

ΣNQik=取施工荷载一项

A=立杆的计算截面积(489mm2)

φ=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可根据长细比λ,由表查得。

λ=l0/I,l0=μh.

h-步距;fc-钢材的抗压强度值(KN/mm2)=0.205KN/mm2

γ′m-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可查表确定。

γ′m=1.59(1+ɳ)/1+1.17ɳ)

ɳ=SQK/SGK(活载与恒载标准值作用效应的比值)

SQK设定为2.8KN/mm2;SGK=3KN/mm2.

ɳ=2.8/3=0.933

γ′m=1.59(1+0.933)/(1+1.17×0.933)=1.469,则:

fc/γ′m=0.205/1.469=0.139

钢管为¢48×3.5,单位重量37.67N/m.直角扣件单位重量12.95N/个;对接扣件18.04/个;立杆和纵向水平杆的平均长度取0.5m.

边立柱gkl=1/(10h)[0.413(la+h)+0.188lb+0.372]

=1/(10×1.2)[0.413(1.2+1.2)+0.188×1.2+0.372]

=0.1324KN/m

角立柱gkl=1/(10h)[0.413+0.188(la+h)+0.45=0.1193

作业层面材料自重gk2=0.2984KN/m

整体拉结和防护材料自重gk3=0.0614KN/m2

N=1.2(0.1324+0.2984+0.0614)+1.4×3KN/m2=4.79KN

0.9N/φA=0.9×4.79/0.417×489

=0.021

因为0.021<0.139;所以该脚手架符合要求。

6.9顶板结构工程

6.9.1顶板模板采用复合木模板,支撑采用钢木支撑体系

(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本工程全部采用复合木模板,采用脚手管、扣件、木方进行加固,加固采用的木方与φ48的脚手管斜撑顶固的形式,模板体系的整体稳定由外部斜支撑或脚手体系来保证。

斜支撑底部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并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得大于45º,脚手架由φ48×3.5mm的钢脚手管通过扣件连接而成。

模板之间夹海棉胶条,

(2)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A、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

B、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C、构造简单,拆装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砼的浇筑等要求。

D、模板接缝不应漏浆。

E、模板应刷隔离剂,保证构件平整,光滑并便于脱模,减少模板损耗,提高生产率。

F、现浇钢筋砼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根据试验室提供的试块强度而定,无试块强度报告不得随便拆模。

6.9.2梁支模方法:

梁板支模时,底模采用钢管脚手,间距为600㎜,调整标高分散荷载,以防发生下沉。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撑标高,安装梁底模板用拉线找平。

对梁底进行起拱,梁跨度大于4米的起拱高度应为梁跨的2-3‰。

模板与模板之间为了防止水泥浆泄露采用海绵胶条连接。

梁侧模固定采用¢12对拉螺栓,对拉螺栓间距400mm,校正、紧固。

6.9.3顶板及梁钢筋工程

1)使用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或超过优良标准。

确保不出现缺筋现象,对钢筋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

2)钢筋表面应洁净。

3)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钢筋位置准备,绑扎牢固。

5)钢筋加工:

钢筋应按图纸设计尺寸加工。

6)钢筋除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

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7)钢筋的调直:

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钢丝切成3米左右无卷曲,并可在工作台上滚动。

钢丝调直后,截面积减少应小于5%。

8)钢筋切断:

在切断过程中,要保证断料正确,如发现钢筋有臂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必须切除。

9)钢筋弯曲成型:

弯曲粗钢筋及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应在钢筋弯曲前,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歪曲点位置划出。

弯曲细钢筋时,应在工作平台按各段尺寸,要求钉上若干标志,按标志操作。

当弯曲平面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时,应首先在工作台上放出实样,用扒钉钉在工作平台上控制,钢筋的弯转角,采用这种方法弯曲钢筋,形状比较平整。

10)钢筋焊接

(1)钢筋焊接接头部分,洁净,无污染。

坡口面平顺,凹凸不平度不得超过2mm,切口边缘不得有裂纹和较大的钝边,缺棱。

(2)钢筋焊接后,焊缝须结合良好,焊缝均匀无脱、漏焊、气孔、裂缝、空洞及明显的烧伤缺陷。

制品的尺寸正确、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钢筋的焊头不要放在受力较大的部位,不要集中在一根钢筋上,不能用于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上。

11)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1)钢筋的绑扎接头:

钢筋的搭接长度,在受拉区内不得小于250mm,在受压区不得小于200mm。

(2)钢筋的现场绑扎:

钢筋绑扎,应留有足够的保护层,保护层应制作带绑线且有足够强度砂浆垫块,垫块尺寸要保证准确,严禁用石子代替,垫块预制时表面要抹压光滑,垫块设置均匀,统一布置,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绑扎钢筋的铁丝应折向内侧,以防止因折向外面露表面露出表面锈蚀,污染混凝土表面。

a.单向主筋的钢筋网,四周两行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梅花式扎牢。

b.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c.双层钢筋的上层钢筋钩应朝下,下层钢筋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

在浇捣混凝土时要随时注意校正。

(3)梁与板: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12)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钢筋、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类堆放整齐,制作现场应平整,工作台应稳固,照明灯具应加设网罩。

(2)电源设备应安全可靠,并有防止触电的措施。

工作完毕后必须切断电源。

(3)钢筋搬运时,起、落、转、停等动作应一致,人工上下传递时不得站在同一垂直线上。

6.9.4顶板混凝土浇注:

浇注:

应连续施工,不留或少留施工缝,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6.9.4.1填土前的准备工作

应同监理确定回填土的土质,并作回填土击实试验,确定回填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率,控制干容重等。

压实度不小于0.94。

将基槽(坑)内杂物、积水、淤泥、浮土、杂草等清除干净。

回填所用土,应在回填前进行含水率测定,对含水率小的土,应喷洒适量的水,含水率较大的土,应进行凉晒,回填土保持最佳含水率。

土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

6.9.4.2施工机械的选用

回填土的运输:

用自卸汽车运输到工作面;局部可人工用手推车运至工作面。

夯实机械:

蛙式打夯机打夯为主,对边角和死角以蛙式打夯机夯实为主,人工夯实为辅。

6.9.4.3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回填土应优先选用从基坑内挖出的土方,当基坑内挖出的土方的土质不符合回填土的要求时,方可从外取土。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厚度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及机械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每层铺摊后,应随即耙平。

在回填夯实时,土太干的应均匀地洒水使其湿润,太湿的土应凉干或拌合均匀,否则不得进行压实工作。

在压实过程中,当出现橡皮土现象时,应停止压实工作,及时挖出橡皮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