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726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docx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docx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

2016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3月教学调研试题1(附答案)

2015~2016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

(一)语文Ⅰ2016.3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近来一些消费者向记者感慨:

▲的进口红酒市场,已经乱到让他们真假难辨。

(2)文学艺术的▲,让李清照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

(3)最近几起民间借贷危机事件的爆发,似乎预示着整个“高利贷”行业的危机将▲。

A.鱼龙混杂熏染不期而遇B.鱼目混珠熏陶不期而至C.鱼龙混杂熏陶不期而至D.鱼目混珠熏染不期而遇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只要你校同意你参加这次培训,报销交通费,安排食宿,办理相关证明,发放培训资料等事宜我们可以帮助解决。

B.航空发动机是为飞行器提供动力的热力机械,需要在高温、高压、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工作,是经典力学在工程应用上逼近极限的一门技术。

C.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D.在核试验场等待氢弹试验结果时,物理学家陈能宽脱口背诵起了诸葛亮的《出师表》,于敏也跟着背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3.“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下列诗句与咏赞“四君子”无关的一项是(3分)A.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D.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幽默不是嘴巴上的那点本事,而是生活的态度。

▲①幽默不同于讽刺。

②幽默不是这样,至少是平等的。

③以幽默的态度对待生活、世界、人类,这种生活态度是最高的人生智能。

④幽默最根本的一点,是源于对人生的荒诞性采取乐观的态度。

⑤讽刺的人有一种优越感,把别人看得低,把自己看得高。

⑥如果它在讽刺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必然也包括他自己。

A.④①⑤②⑥③B.①④⑤⑥②③C.③①⑤②⑥④D.⑤①②⑥④③5.对右边这幅漫画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无论何时,都要关爱弱小的生命。

B.环境再差,心中也要有花朵。

C.环境变了,有些行为也需要改变。

D.我为你撑起一片天,你还我以芳香。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

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

母死,蔬食庐墓三年。

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

疏垦河南、山东、北平荒田。

又条上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数事。

太祖嘉纳之。

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

减死,戍贵州关索岭。

特许弟侄代役,曰:

“旌孝子也。

”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

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

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

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

曰:

“贾谊曰:

‘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今盍师其意?

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

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

”书奏,帝颔之。

已而燕兵起,命从李景隆出师,参赞军务。

巍复上书,言:

“臣愿使燕。

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

令休兵归藩。

”帝壮其言,许之。

巍至燕,自称:

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

不谓大王显与朝廷绝,张三军,抗六师,臣不知大王何意也。

今在朝诸臣,文者智辏,武者勇奋,执言仗义,以顺讨逆。

胜败之机明于指掌。

且大王所统将士,计不过三十万。

以一国有限之众应天下之师,亦易罢矣。

大王与天子义则君臣,亲则骨肉,尚生离间。

况三十万异姓之士能保其同心协力,效死于殿下乎?

巍每念至此,未始不为大王洒泣流涕也。

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谢罪,再修亲好。

朝廷鉴大王无他,必蒙宽宥。

太祖在天之灵亦安矣。

书数上,皆不报。

已而景隆兵败,巍自拔南归。

至临邑,遇参政铁铉,相持痛哭。

奔济南,誓死拒守,屡败燕兵。

及京城破,巍自经死驿舍。

(选自《明史》,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旌孝行旌:

表彰B.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辟:

征召C.亦易罢矣罢:

停止D.必蒙宽宥宥:

宽恕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巍悉心照料身患痼疾的母亲,母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筑室居住,粗茶淡饭,守孝三年。

B.高巍上疏建议抑制工商业,慎重选拔举用贤能,重视名号封赐和车服仪制,得到太祖的赞许和采纳。

C.在削藩一事上,高巍主张仿效主父偃的策略,反对采用贾谊和晁错的办法,这一建议得到惠帝的首肯。

D.李景隆兵败,高巍脱身南归,拒守济南,等到京城失守,他就在驿站中自缢殉国。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

(3分)

(2)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3分)(3)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

(3分)9.第四段中高巍是从哪些方面为燕王分析胜败之机的?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皇甫冉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

江客不堪频北顾,塞鸿何事复南飞。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1)北雁南飞本是秋天常见景象,诗人在颔联中却说“塞鸿何事复南飞”,如何理解?

(2分)

(2)诗的颈联以哀景写哀情,请简要分析。

(4分)(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庄子《逍遥游》)

(2)▲,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3)▲,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4)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5)▲,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6)▲,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7)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8)少则得,▲。

(《道德经》)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表的喜剧季羡林①自己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乡下人的固执与畏怯还保留了一部分。

初到柏林,眼前飞动着汽车电车的影子,天空里交织着电线,大街小街错综交叉着:

这一切织成了一幅有魔力的网。

我惘然地跟着别人走,像在一片茫无涯际的大海里摸索。

我第一次感觉到表的需要,它能告诉我,什么时候去吃饭,什么时候去访人。

②到自己要按钟点挣面包的时候,才买了一只表。

然而换车时,因为急着搬行李,竟把玻璃罩碰碎了。

③于是由一位在柏林住过两年的朋友陪我去修理。

仍然有一幅充满了魔力的网笼罩着我,我迷惘地随了他走,在康德街找到了一家表铺,说明要换一个玻璃罩,表匠给了我一张纸条,答应第二天去拿。

④第二天,我不愿意再让别人陪我走无意义的路,便自己去取表。

但一想到到什么地方去取,立刻有一团迷离错杂交织着电线的长长的街的影子浮动在我的眼前。

我拿出纸条看,才发现没有铺子的名字,更没有地址。

我迷惑了,本能地沿着康德街走去,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个铺子的招牌上、窗子里,时刻预备着接受一个奇迹:

蓦地会有一个表字或一只表呈现到我的眼前。

然而得到的是失望,康德街为什么竟这样长呢?

⑤走到街的尽端,折回来再看看,终于发现了一个表铺的招牌。

我仿佛到了圣地似的快活,一步跨进去。

但立刻觉得有点不对,昨天进表铺时,那位修理表的老头正伏在窗子前工作,背后有一架放满了表的小玻璃橱,但今天那橱子移到哪儿去了呢?

主人出来了,也是一位老头。

我只好把纸条给他,他立刻去找表。

看他的神气,想到刚才自己的怀疑,我笑了。

但找了半天,表没找到。

他搔着发亮的头皮,告诉我他太太或者知道表放在什么地方,让我第二天再去。

他把地址写在那张纸条的后面。

我心里充满了疑惑和不安定。

踏着暮色回去时,对着这海似的柏林,我叹了一口气。

⑥过了一个杂念缭绕的夜,我又走到昨天去的铺子。

老头不在,出来的是他太太。

我递给她纸条。

她看到上面的字是她丈夫写的,立刻去找表。

她拉开每一个抽屉,每一个橱子,把每一个纸包全打开,然而没找到。

我的怀疑一点都没有了,我觉得表的确是送到这儿来的。

老太婆更焦急了,白发在灯下闪着光,有点颤动。

她只好让我过午再去。

我怀了更大的疑惑和不安定走了出来。

⑦要近黄昏,我又走了去。

看到是我,老头显得惊惶,老太婆露出不安定的神气。

两个人把每一个可能的地方全找了,但终于没找到。

老头更用力地搔着发亮的头皮;老太婆的头发在灯影里更颤动得厉害。

最后老头终于忍不住问,是不是我自己送来的。

我昨天的怀疑立刻又活跃起来,于是解释说,我到柏林还不到四天,街道弄不清楚。

他恍然大悟似的噢了一声,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叠纸条,同我给他的比着:

两者显然有极大的区别。

我完全明白了,我走错了铺子。

我向他道歉,把我脑筋里所有的在这情形下用得着的德文单字全搜寻出来,老人脸上浮起一片诚挚而会意的微笑。

⑧我沿着康德街走去,心里仿佛坠上了一块石头。

天空里交织着电线,眼前是一条条错综交叉的大街小街,街旁的电灯都亮起来了,一盏盏沿着街引上去,极目处是半面让电灯照得晕红了起来的天空。

柏林是大海,我正在这大海里飘浮着,找一个比我自己还要渺小的表。

我下意识地走到我那位朋友家里,把找表的经过说给他听。

他立刻领我出来到康德街西半的一个表铺,离我去的那个最少有二里路。

⑨一拿到表,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

想到两天来演的这一幕小小的喜剧,想到那位诚挚的老头用手搔着发亮的头皮的神气,对了这大海似的柏林,自己笑起来了。

1935年12月2日于德国哥廷根1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一段中“固执与畏怯”的含意。

(4分)13.文章第①段和第⑧段都有关于柏林街景的描写,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6分)14.作品中德国老夫妇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4分)15.试探究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内涵。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人生贵在行胸臆周国平  在明末文坛上,袁中郎和他的两位兄弟是开一代新风的人物。

袁中郎评其弟小修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

他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活出自己的本色来。

  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有过一个依照真性情生活的时代,那便是童年。

孩子是天真烂漫,不肯拘束自己的。

他活着整个儿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利害和规矩暂时还都不在他眼里。

随着年龄增长,染世渐深,俗虑和束缚愈来愈多,原本纯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物。

  那么,能否逃脱这个命运呢?

很难,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

随着童年的消逝,倘若没有一种成年人的智慧及时来补救,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失掉童心。

凡童心不灭的人,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

  所谓彻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

名利场上那班人不但没有想明白,只怕连想也不肯想。

袁中郎责问得好:

“天下皆知生死,然未有一人信生之必死者……趋名骛利,唯曰不足,头白面焦,如虑铜铁之不坚,信有死者,当如是耶?

”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终身的驰逐中,那颗以享受生命为最大快乐的童心就这样丢失得无影无踪了。

  事情是明摆着的:

一个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头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

他会觉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牺牲了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实在是很愚蠢的。

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

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

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

用中郎的话说,这叫做:

“退得一步,即为稳实,多少受用。

”所以,与其贪图活得长久,不如争取活得痛快。

中郎引惠开的话说:

“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

”就是这个意思。

16.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17.试解释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6分)18.结合文意,简述你对“人生贵在行胸臆”的理解。

(6分)

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李春风

 

2015~2016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

(一)语文Ⅱ(附加题)2016.3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虞书》论乐首曰诗言志推本于言志以此知上世之说诗未有不先义理者也。

《论语》所载圣人之以诗为教者,无非治心治身、事父事君之道,曰不学于此,则无以从政,无以能言,其犹面墙而立。

若是者,岂声歌之说乎?

抑义理之说乎?

郑氏【注】知乐之当歌诗耳,若夫诗之重夫歌者,则彼乌足以知之?

――[清]程廷祚《诗论》【注】郑氏指郑樵,宋代学者。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21.《虞书》是五经之一《▲》中的篇目。

《论语》中孔子曾用“兴、▲、▲、▲”四个字来概括《诗》的教化作用。

(4分)22.这段材料中,程廷祚反驳了什么观点?

(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张飞常因嗜酒败事,如他在安喜县鞭督邮致使刘备逃匿,在徐州痛打曹豹被吕布打败,在瓦口隘险被张岱生擒,在阆中鞭打末将遭谋杀。

B.《茶馆》中的常四爷,因谈国事而获罪见其耿直,丧失“铁杆庄稼”特权后自食其力见其吃苦耐劳,送菜给王利发和为松二爷买棺下葬见其重情义。

C.掌管水码头的顺顺有两个儿子,虽然天保的豪放豁达、不拘小节更像自己,但顺顺更偏爱气质似母亲,不爱说话,聪明而富有感情的傩送。

D.霍拉旭一直是哈姆莱特忠诚的朋友,他告知哈姆莱特鬼魂之事,保守哈姆莱特装疯的秘密,帮助哈姆莱特观察看戏的国王,哈姆莱特中剑后又欲和他共死。

E.由于不认识字,阿Q在被砍头前只好请长衫人物替他画一个圆圈,他起初还遗憾画得不够圆,后以“孙子才能画的很圆的圆圈”的理由又原谅了长衫人物。

24.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中有“尺幅鲛�}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的诗句。

这“尺幅鲛�}”是什么?

其下落如何?

(5分)

(2)《茶馆》第二幕中,王利发遇到了哪些社会恶势力的敲诈?

他的处理方式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文学与乡愁陈少聪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以乡愁为主题的书写,俯拾即是。

拿起一本唐诗宋词汉赋来,每三两页必有一篇写乡愁。

有写流放离愁的,有写出塞征人的悲怆的,更有无数写闺中怨妇的凄怆和游子的羁旅思归。

凡是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背诵出几首来。

“乡愁”恐怕早已成了中国人集体意识里的生命基调了吧。

古人出门是大事,往往一别经年,山川阻隔,千里迢迢,那种乡愁摧肠揪心。

几千年前《诗经》里就充塞着书写乡愁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唐诗里高适的《燕歌行》写征人的苦辛,少妇的悲怆,又是多么动人心魄。

杜甫写昭君出塞的千古名句,读了更是令人心碎神销。

随手拈来,便有如许之多沉重的乡愁之作。

“乡愁”在英文里译为nostalgia,指对过去的眷念之情。

纯粹古典的乡愁因地理的隔离而引起,是种痛苦;而nostalgia则属于一种甜蜜的忧伤。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所表述的几乎全是这种对过往的眷念之情。

记忆往往于人们最不经意之际猝地来袭,常因某种音符、某个旋律或某种气味等等感官的刺激而骤然之间勾起浓烈鲜明的回忆。

还有一种乡愁,境界更加抽象,它除了追念既往,也遥想无穷的未来。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正是这样一首诗。

崔颢的《黄鹤楼》所写也是类似的境界,诗中的“乡关”未必指家乡,更像泛指人生的归宿。

诗人对生命世事兴起无限感怀:

人生何其渺小,人生当何去何从?

这种乡愁,不限于诗人,是人类自古以来共有的感怀。

人生短暂,似白驹过隙;在宇宙间,人永远只是一个过客。

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不也正有同一种感慨吗?

诗人在接触到这旷古的大寂寞后,也是接触到终极的乡愁的时刻,而这刹那的悲情与颖悟,往往启发了伟大文学作品的诞生。

25.以乡愁为主题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5分)2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如何表现乡愁的?

(4分)27.材料中写到了哪几类乡愁?

它们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6分)

2015~2016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

(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B(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见。

熏染指坏的方面,熏陶指好的方面。

不期而至,没有约定而到来。

“不期而遇”偏重“遇”,即“相互碰见”,“不期而至”偏重“至”,即“一方到来”)2.D(A表意不明,“学校”和“我们”所负责事务不明确;B搭配不当,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是技术;C.成分残缺,去掉“随着”)3.A(A项咏赞荷花)4.C5.C二、文言文阅读(19分)6.C(罢:

通“疲”,疲惫)7.C(应是“应为“仿效贾谊和主父偃的策略,而反对用晁错的办法”)8.⑴不久因为处理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被判死罪。

(3分得分点:

寻;称旨;被动句。

)⑵想要天下安定,不如多分封诸侯削弱他们的力量。

(3分,得分点:

治安;建;少,形容词作动词)⑶用是祸是福的道理来说服他,拿爱亲人的情谊来感动他。

(3分,得分点:

晓;亲亲;状语后置)9.君臣之义,骨肉之情,力量对比,人心向背。

(4分,每点1分)【参考译文】高巍,是辽州人,崇尚气节,擅长文章。

母亲萧氏有久治不愈的疾病,高巍在身边侍奉,一直到母亲年老也没有一点懈怠。

母亲去世,高巍吃粗食,在墓旁筑室居住三年。

明太祖洪武年间,表彰他的孝行,以太学生的身份任用他担任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的职务。

开垦河南、山东、北平的荒地。

又分条陈奏抑制工商业、谨慎选拔举用贤能、重视名号封赐和车服仪制等事情。

明太祖称赞并采纳他的建议。

不久因为判决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受到惩处。

减免死罪,被发配戍守贵州关索岭。

皇上特别恩准允许由弟侄代替服役,说:

“这是表彰孝子啊。

”等到明惠帝登基,高巍上疏请求辞官还乡。

不久,辽州知州王钦奉诏征召高巍。

高巍于是到吏部上任,上书议论政事。

当权者正议论削夺藩王,唯独高巍和御史韩郁先后请求对藩王施加恩德。

高巍说:

“贾谊说过:

‘想要天下安定,不如广泛建立诸侯而削弱他们的力量。

’现在为何不效法他的用意?

不要实行晁错削地夺权的谋略,而效法主父偃推行恩德的计策。

在北方的藩王,把他们的子弟分封到南方;在南方的藩王,把他们的子弟分封到北方。

像这样,那么藩王的权势,不去削夺却自然削弱了。

”奏本呈上,明惠帝点头称许。

不久燕王朱棣起兵,朝廷命令高巍跟从李景隆出师,参谋协助军中事务。

高巍又上书,说:

“我愿意出使燕国。

披露忠心,陈述道义礼法,用是祸是福的道理让他明白,拿亲爱亲人的情谊令他感动。

让他停止战事,回到藩国。

”明惠帝认为他的话英勇豪迈,答应了他。

高巍到燕国,称说:

太祖归天,天子继位,施行革新的政策,天下人敬爱拥戴。

想不到大王你公然和朝廷决裂,带领自己的军队,对抗天子之师,我不知道大王你是何用意。

现在朝廷的各位大臣,文臣智慧聚集,武将勇气奋发,坚持公道,仰仗道义,以顺乎天意人心的力量讨伐逆时而动的贰臣。

胜败的机会显明了然如指掌。

况且大王你统率的将士,算来不超过三十万。

凭一个诸侯国有限的军队来对抗天子的军队,也容易精疲力竭。

大王你和天子,在道义上是君臣,在血缘上是亲人,尚且生出隔阂嫌隙。

何况三十万异姓的军士能确保他们和你同心协力,为殿下你拼死效力吗?

我每每想到这些,都要为大王你洒下眼泪。

希望大王你相信我的建议,上表谢罪,重新修复亲近友好的关系。

朝廷明察大王你没有别的意图,大王你一定能受到宽恕。

太祖在天之灵也可以安心了。

文书屡次呈上,都没有答复。

不久李景隆兵败,高巍脱身回到南方。

到临邑,遇到参政铁铉,相拥痛哭。

赶赴济南,誓死据城坚守,多次打败燕王的军队。

等到京城被攻破,高巍在驿舍中自缢而死。

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

(1)鸿雁是信或信差的代称,诗人正忧心北方战事,塞鸿南飞未带来好消息,所以有“何事复南飞”这样一问。

(2分)

(2)用“寒烟积”、“空洲”等哀景(2分),渲染了萧瑟凄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愁绪(2分)。

(3)忧心战事尚未平息,希望有勇武将领为国平乱。

(每点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而后乃今将图南⑵积善成德⑶盈虚者如彼⑷小弦切切如私语⑸报君黄金台上意⑹野芳发而幽香⑺力行近乎仁⑻多则惑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12.性格内向,遇事不善变通(2分);内心对又大又乱的柏林的恐惧,遇事怕给人添麻烦。

(2分)13.前者侧重表达作者初到柏林的迷惘(2分),为下文修表和找错表铺做铺垫(2分);后者侧重烘托作者取表未果的失落无助的心理(2分)。

14.热忱(写出“立刻找表”,被误解后“会意的微笑”等亦可)、认真(“严谨”、“负责”“每一个纸包全打开”等亦可)、诚挚(“诚实”、“实诚”、“信任对方”亦可)、友善。

(答出一点得1分)15.对自己的性格不足的自我解嘲;对德国老夫妇的可爱而高兴,对德国普通民众的诚恳和友善的感激与歉意;喜欢上柏林这座大海似的城市。

(每点2分,6分)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16.①首先,通过读袁中郎全集写出袁中郎就是依照自己真性情生活的人,从而引出论题。

②接着,阐述原本纯真的孩子失去真性情的原因。

③再接着,指出只有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才能保持真性情。

④最后借中郎引惠开的话总结观点:

人生贵在行胸臆。

(每点1分,答全四点给6分)17.①纯真的童心脆弱易失。

②世俗利害和规矩力量强大。

③人应该懂得“生之必死”的道理。

(每点2分)18.①行胸臆就是活出真性情,活出自己的本色。

②可以远离俗虑和束缚。

③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终身的驰逐中,会变得头白面焦,心力交瘁。

④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

(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

七、作文(70分)19.参照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均分47分。

试拟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40分内容20分一等(20~16)二等(15~11)三等(10~6)四等(5~0)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充实情感真挚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情感不够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情感虚假表达20分一等(20~16)二等(15~11)三等(10~6)四等(5~0)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发展等级24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①分析深入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④材料丰富⑤形象丰满⑥意境深远⑦语句生动,句式灵活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⑨文句有意蕴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2)有个性色彩书写、错别字6分书写错别字字迹潦草或书写格式不正确或卷面不整洁,扣1分每1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材、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的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突出点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③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文科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20.《虞书》论乐/首曰“诗言志”/推本于言志/以此知上世之说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