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月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724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月考.docx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月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月考.docx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月考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

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三、多项选择

四、计算题

五、实验,探究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1、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C=α,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现物块静止不动,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2、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得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        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     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果是否变化?

答:

    (填“变”或“不变”)。

3、在研究“匀变速度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不慎将选好纸带的前面一部分破坏了,剩下的一段纸带上各相邻点间的距离已测出并标在图上。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图中第5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4、如图4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5、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将:

(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6、如图16所示,重力为G的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轻绳保持偏离竖直方向60°角且不变,当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F最小,则θ、F的值分别为(  )

图16

A.0°,G

B.30°,G

C.60°,G

D.90°,G

7、如图所示,人在岸上通过定滑轮牵引小船。

设水对小船的阻力不变,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则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绳的拉力F不变           

 B.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C.船受到的浮力变小        

 D.人拉绳的速度变大

8、如图所示,轻绳下端拴接一小球,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外力F将小球沿圆弧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拉到虚线位置,F始终沿轨迹切线方向,轻绳的拉力为T.则(  )

 

A.F保持不变,T逐渐增大

B.F逐渐减小,T逐渐增大

C.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

D.F与T的合力逐渐增大

9、一个体操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做倒立动作,下列哪个图中沿每支手臂向下的力最大

10、如图所示,物体相对静止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同向匀速运动。

它受到的力是:

A.重力、弹力、静摩擦力     

B.重力、弹力

C.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

D.重力、滑动摩擦力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

B.空中飞行的子弹受重力的作用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12、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

由图可知  (      )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

比a车大

13、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时间t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再经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1∶a2应为      (    )

A.1∶1                         B.1∶2                        C.1∶3                  D.1∶4

14、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先后从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4s末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B.4s末两物体在途中相遇

C.5s末两物体的速率相等    D.5s末两物体相遇

15、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

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16、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该图线的斜率为k,图中斜线部分面积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B.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C.面积S表示t1~t2的过程中质点速度的变化量

D.面积S表示t1~t2的过程中质点的位移

17、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该质点在t=1s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C.该质点在t=0到t=2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6m

D.该质点在t=0时速度为零

18、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恰好是与两坐标轴相切的四分之一椭圆弧,切点的坐标分别为(0,10)和(20,0).如图5所示,该质点在20s内的平均速度是(椭圆面积S=πab,其中a、b分别为椭圆半长轴和半短轴)                                             (  )

图5

A.2.15m/s                                  B.3.15m/s 

C.5.49m/s                                  D.6.49m/s

19、如图3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3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20、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A)

  (B)

(C)

(D)

21、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22、如图所示,A、B、C是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开始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做曲线运动,B做直线运动

B.A、B、C都是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相等

C.A的路程最长,B的路程比C的路程短

D.A做减速运动,B做匀速运动,C做加速运动

评卷人

得分

三、多项选择

(每空?

分,共?

分)

 

23、木块A、B的重力均为40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Δx=2.0cm,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0N的水平力推木块B,如图15所示,力F作用后(  )

图15

A.木块A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8N

B.弹簧的压缩量变为2.5cm

C.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为0

D.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2.0N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

(每空?

分,共?

分)

 

24、如图所示,轻杆BC的C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点通过水平细绳AB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B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质量m=30kg,人的质量M=50kg,g取10m/s2.试求:

 

(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

(2)轻杆BC和绳AB所受力的大小.

25、如图3-5-15所示,一只小球用绳OA和OB拉住,OA水平,OB与水平方向成60°角,这时OB绳受的拉力为8N,求小球重力及OA绳拉力的大小.

图3-5-15

26、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mA=6kg,mB=4kg,A与B、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3,在外力F作用下,A和B一起匀速运动,求A对B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m/s2).

 

27、如图K7-11所示,物体A重GA=40N,物体B重GB=20N,A与B、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用水平绳将物体A系在竖直墙壁上,水平力F向右拉物体B,当F=30N时,才能将B匀速拉出.则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图K7-11

:

学&

28、如图所示,一轻质三角形框架B处悬挂一定滑轮(质量可忽略不计)。

一体重为500N的人通过跨定滑轮的轻绳匀速提起一重为300N的物体。

(1)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2)斜杆BC,横杆AB所受的力是多大?

29、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为vA=10m/s,B车在后,其速度为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0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mB车才能停下.问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

说明理由.

评卷人

得分

五、实验,探究题

(每空?

分,共?

分)

 

30、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

(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3)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

 答:

                             .

31、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

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C.力的夹角越大越好;       

      D.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

(2)如果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2)若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      (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秤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           .

33、如图所示,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P点,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秤,分别用F1与F2拉两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O点.现让F2大小不变,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某一角度,要使结点仍位于O点,则F1的大小及图中β(β>90o)角的变化可能是

A.增大F1的同时增大β角          B.增大F1而保持β角不变

C.增大F1的同时减小β角          D.减小F1的同时增大β角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

mg+Fsinα

解析:

本题考查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平衡问题,对物块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竖直方向受力平衡:

mg+Fsinα=Ff.

故摩擦力大小为Ff=mg+Fsinα.

2、F;F';不变

解析:

由图可知:

F为理论值,F'为实际值。

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换成橡皮条后,还必须用弹簧秤拉着橡皮条,将结点拉到原来的O点位置。

两个分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都不会发生变化,只是两个弹簧秤要多移动一段距离,故应填“不变”。

点拨:

此实验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通过实验证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正确的。

3、【答案】1.73  9.44

【解析】

已知时间间隔T=0.02s,5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求解,

即: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得:

运用逐差法

【考点】研究匀变速度直线运动

二、选择题

4、D 本题考查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及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等知识点。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力平衡,将拉力F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分解,则物体一定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再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知,物体一定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故D正确。

5、D

6、B

解析 分解小球重力.沿绳OA的分力方向确定,另一方向不确定,但由三角形定则可看出,另一分力F′的大小与θ角的大小有关.由数学知识可知,当F′的方向与绳OA垂直时F′最小,力F最小.所以θ=30°,Fmin=Gcos30°=G,故B正确.

7、C

8、解析:

若小球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受力为重力mg,拉力T和外力F,由平衡关系得F=mgsinθ、T=mgcosθ,因θ逐渐增大,则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故选项C正确,A、B错误;因F、T的合力大小为mg,故选项D错误.

 

9、D 

10、B     

11、答案:

BD

12、C解析:

A、位移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时刻,b的斜率大于a,所以b的速度大于a车,故A错误;B、在时刻t2,a图线切线斜率为负值,说明a的速度沿负向,而b的斜率为正值,速度沿正负,所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C、速度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则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加.故C正确;D、位移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先大于a后小于a,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比a车大.故D错误;故选C

13、C解析解:

在加速阶段有:

x1=

a1t2           ①

减速阶段的位移为:

x2=v0t−

a2t2     ②

其中:

v0=a1t    x1=-x2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a1:

a2=1:

3,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A解析解:

A、由图象可知:

4s末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4s末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确;B、由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

4s内两物体的位移不等,所以4s末没有相遇,故B错误;C、5s末两物体速率一个为0,一个不为0,不相等,故C错误;D、5s内两者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不等,所以没有相遇,故D错误.故选A.

15、D解析解:

A、B由图看出,t1时刻两车的纵坐标相等,表示两车相遇,即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故A、B错误.C、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t1时刻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错误.D、0到t1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时间也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

16、C 斜率k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选项A、B错误;面积S表示t1~t2的过程中质点速度的变化量,选项C正确D错误。

17、D

18、A

解析 图象与坐标轴包围面积表示位移.

x=10×20m-π×10×20×

m≈43m.

=2.15m/s.

19、C

解析 在x-t图象中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于甲、乙两车在0~t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选项均错.在v-t图象中,t2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t2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误.

20、A

21、A

【解析】由于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在0-t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由

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A正确,C错误;因为乙车做变减速运动故平均速度不等于

,B错误;又图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22、解析:

由于A、B、C三个物体的位移均沿x轴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均做直线运动,则选项A、C错误;t0时刻三个物体处在同一位置,即相同时间内位移相同,平均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由x

t图线与速度关系可知B做匀速运动,C做加速运动,A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反向加速运动,选项D错误.

三、多项选择

23、AD 施加F之前,FfA=FfB=k·Δx=8N;施加F之后假设B没有移动,由平衡条件可得:

k·Δx+F′fB=F,解得:

F′fB=2.0N,方向水平向右,且有F′fB

四、计算题

24、解析:

(1)因匀速提起重物,绳的拉力F=mg,且绳对人的拉力为mg,所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

N=Mg-mg=(50-30)×10N=200N,方向竖直向上.

(2)定滑轮对B点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2mg,杆对B点的弹力方向沿杆的方向,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FAB=2mgtan30°

=2×30×10×

N

=200

N

FBC=

=

N=400

N.

答案:

(1)200N 

(2)400

N 200

N

25、解析:

把小球的重力G沿BO和AO方向进行分解,分力分别为FB和FA,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G=FBsin60°

=8×sin60°N

=4

 N

FA=FBcos60°

=8×cos60°N

=4N.

答案:

4

 N 4N

26、解析:

因为A、B一起在地面上运动,所以A与B间是静摩擦力,而B与地面间是滑动摩擦力,所以有:

f地B=μ(mA+mB)g=0.3×(6+4)×10N=30N.

f地B的方向与B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相反,即向左.

fBA=F′=

F=

f地B=

×30N=15N.

其中F′为物体A上绳子的拉力,依据二力平衡知fBA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反即向左,故fAB的方向向右,大小为15N.

答案:

15N,方向向右 30N,方向向左

点评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中,要先判断是哪种摩擦力,若是静摩擦力应用二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若是滑动摩擦力应用公式f=μN求解.

27、0.30

[解析]设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A与B间的摩擦力为

f1=μGA

物体B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f2=μ(GA+GB)

将B匀速拉出,拉力大小与两个摩擦力的合力大小应相等,有

F=f1+f2

解得μ=0.30

28、 解:

(1)先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N、绳子的拉力FT。

由平衡方程可得:

FN+FT=G,解得  FN=200N。

即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00N。

(2)以B点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将绳子的拉力F分解为两个力:

一个分力是对AB杆的拉力、一个分力是对BC杆的压力。

F=2G=600N,由题意及受力分解图可知:

N

N

点拨:

对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解决时应注意从已知入手,从简单  入手处理问题,如本题中,先从研究绳子的拉力入手,再研究人对地面的压力,最后再解决两杆受到的力的大小。

29、答案 见解析

解析 根据题意,B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aB=

m/s2=0.25m/s2,

B车减速至A车的速度所用时间

t=

s=80s

在80s内,A车位移

xA=vAt=10×80m=800m,

B车位移

xB=vBt-

at2=(30×80-

×0.25×802)m=1600m.

因xB=1600m>xA+700m=1500m,

所以两车速度相等之前已经相撞.

五、实验,探究题

30、

(1)如图 (2分)

(2)ABC (2分)

(3)张华作的符合实验事实(2分)

31、

(1)AD;

(2)F′

32、

(1)ABC      

(2)不能     因为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超出了弹簧秤的量程

33、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