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709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期末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级期末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期末专题复习.docx

《九年级期末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期末专题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期末专题复习.docx

九年级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一、古今中外改革和开放

(一)改革

1、日本的大化改新

①时间:

646年

②内容:

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③作用:

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基础。

大化改新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向过渡的标志.

2、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①背景:

根本原因是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②时间:

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并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③领导人: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④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②农奴在获得“”时,可以通过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③解放后的农奴仍归“村社”管理。

⑤性质:

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的改革。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⑥评价: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⑦影响:

积极方面:

通过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转折点)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有积极作用。

消极方面:

经济上,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

而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3、日本明治维新

①背景:

(1)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手工工场主、商人、地主和富农,他们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闭关锁国的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面临双重危机:

危机和危机)②时间:

年开始③领导人:

天皇④性质:

的改革⑤内容:

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经济方面,向学习,,鼓励发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允许;军事方面,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度,建立;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倡“”,实行强制性。

⑥作用:

日本走上了发展的道路,摆脱了;日本走上了对外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战争;战争;20世纪30年代的战争)

⑦启示: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4、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①目的:

直接目的:

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

维护

②措施:

(1)整顿金融业

(2)恢复工业,颁布《》(新政的核心)掀起了运动(3)调整农业(4)兴办(刺激消费和生产又扩大)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③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④影响: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开创了国家的先河,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⑤启示:

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健康地发展。

繁荣与危机总是密切相关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制度的国家要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加强协调极为重要,一旦发生危机,各国政府和各国组织要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以便有效地遏制危机,防止危机恶化,扩展、延续。

5、赫鲁晓夫改革

①目的:

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体制造成的弊端。

②措施:

A.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价格;开展大规模运动和推行“”。

B.工业方面,一度把管理权下放地方;盲目提出赶超美国的目标。

③结果: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模式。

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延伸考查】:

1、世界史上的改革与开放

(1)日本历史上改变其社会性质的两次改革开放——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2)开启西方民主政治先河——伯里克利改革

(3)推动西欧封建化的形成——查理·马特改革

(4)俄国走向近代的转折——1861年农奴制改革

(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罗斯福“新政”

(6)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世界史上开放交流的代表: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日本遣唐使、岩仓具视使团出访欧美等)

【关于改革的总结性认识】

1、世界重要改革的历史启示

1)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成功的历史启示:

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历史发展的强国之路;要树立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重视科技和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

2)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启示:

①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立足国情,锐意改革,积极应对危机,构建创新型社会。

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建立完善的金融管理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就业等。

③我们应学习罗斯福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自觉的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

3)斯大林模式的启示: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据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保持产业结构的平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②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③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

④改革应注意从本国国情出发、善于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实事求是;

⑤改革者要勇于探索和创新;青少年要有创新意识和革新观念;

⑥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享改革成果。

⑦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4、列举20世纪中、美三次成功的改革,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

相同点:

背景相同:

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危机、政局不稳情况下的改革;

前提相同:

都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制度,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

影响相同:

都使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政局稳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改革体现出罗斯福、邓小平两位历史伟人从国情出发、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专题二、法律至上,依法治国——民主与法制

☐近现代政治文明的显著特征民主化法治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中国从“立法时代”向“修法时代”华丽转身;从“法制时代”向“法治时代”全面加速

1、古代西亚: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制定一部世界上体系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古代希腊:

-----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

①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②海洋文明的特征:

经济上:

海外贸易频繁;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议会制)。

③内容:

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事的公民发放津贴。

④地位: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

⑤评价:

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与公正等民主原则,仅适用于雅典的公民;开创了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被称为“”。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令文献

文献名称

《权利法案》

国别

英国

发布时间

1689年

发布机构

英国国会

主要内容

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的做了明确规定。

作用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保障,英国建立起的资产阶级专政。

4、美国独立战争法令文献:

文献名称

《独立宣言》

国别

美国

发布时间

1776年月日

发布机构

大陆会议

主要内容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

作用或意义

①标志着的诞生,②对美国建国后的国家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③宣言所体现的“、”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

5、法国大革命

文献名称

《人权宣言》

国别

法国

发布时间

1789年

发布机构

会议

主要内容

人生来、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作用或意义

体现了反对和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性:

都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体现了资产阶级意志,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6、美国南北战争

重要的法令:

①《》(宣言规定:

从1863年元旦起,所有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作用:

提高了调动了广大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7、罗斯福新政

①目的:

直接目的:

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

维护

②措施:

(1)整顿金融业

(2)恢复工业,颁布《》(新政的核心)掀起了运动(3)调整农业(4)兴办(刺激消费和生产又扩大)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8、1936年苏联新宪法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9、民主法制启示(认识)

①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

②法律制度和民主实现程度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

③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④资本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要求;

⑤我国应该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10、民主法制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建设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民主法制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

11.中外近现代民主法制是不断进步发展的,你从中能得出哪些重要感悟与认识?

①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

②法律制度和民主建设要依据各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国模式。

③以人为本、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

④不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⑤我国应该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

⑥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真正的民主平等。

12、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社会进步推动思想解放。

专题六:

关注金砖五国领导人会晤

金砖五国之一:

俄国

一、俄国史

(考点:

识记——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三国协约;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德国进攻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克柏林战役;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理解——认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重大意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二、

(一)沙俄时期

三、1.1861农奴制改革

四、原因:

(1)根本原因: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社会矛盾

内容:

(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

(2)“解放”后的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

(3)农民仍归当地“村社”管理

评价:

(1)1861年的改革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2)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3)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2.结盟参战

1892年俄法缔结军事协定。

意义: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1907年英俄协约。

意义:

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德奥宣战。

3、1917年十月革命

概况: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

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

意义: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极大的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二)苏俄时期(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苏联时期

1、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

1937年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1936年苏联新宪法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弊端:

政治上,权利高度集中,民主法制匮乏;

经济上,忽视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比例失调,农业长期落后。

评价:

(积极)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

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消极)但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2、苏德战争

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巴巴罗萨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成为苏德战场和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1945年2月,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1945年5月攻克柏林。

3、美苏冷战:

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对峙的格局形成。

3、赫鲁晓夫改革

以农业为突破口,小修小补,未能打破斯大林模式束缚。

二、中俄(苏)关系简史

(一)古代:

中国抗击沙俄侵略:

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卫还击战,结果双方签署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平等条约)

(二)近现代:

1、侵略阶段(1840—1917)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2)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帮助阶段(1917—建国初期)

(1)帮助中共建党,推动国共合作。

(2)二战中,互相支援,1945年出兵中国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

(3)建国之初,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新中国正式建交,援助中国的一五计划。

3、建国后经历了友好结盟——紧张对峙——睦邻友好的关系历程

2001年,中俄等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

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在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都能达成共识。

三、考向探究

谈谈你认为该如何发展中俄两国关系?

中俄双方应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中俄双方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努力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金砖五国之二:

印度

一、印度历史

1、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年):

①原因:

英国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强烈不满。

②著名领导人:

(封建王公)。

③结果起义失败。

但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2、印度独立:

年,印度独立,是印度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独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经济有了长足进展,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印度的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

考向探究:

1.你认为该如何发展中印两国的关系:

a.求同存异,增加互信,积极稳妥地处理双边关系;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处理彼此分歧;

c.取长补短,不断加强在经济、技术和贸易领域的合作;

d.努力建立合作互惠的睦邻友好关系,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与发展。

2.印度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A、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走特色发展道路;B、重视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C、重视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金砖五国之三:

南非

一、非洲历史

1、三角贸易:

时间:

16-19世纪

原因:

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

路线:

殖民者从欧洲出发,到非洲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再用船运到美洲。

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黄金白银和经济作物回到欧洲。

由于这种贸易的全程航线呈三角形,因此史称“三角贸易”

影响:

a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造成非洲长期贫困落后

b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给美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非洲国际新秩序是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是

4、非洲独立运动

战后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展开,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称“”1990年,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5、中非友好关系:

a.宋代海外贸易范围西至非洲东海岸。

b.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一带,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c.1955年亚非各国首脑召开万隆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团结合作。

d.在非洲国家大力支持下,1971年第26界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e.70年代以来中国广泛同亚非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坦赞铁路是中国援外最大项目。

考向探究:

1、一些西方媒体攻击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投资和援助为“新殖民主义”,你对此如何看待?

a.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b.中非贸易是公平的贸易,互惠互利,与西方所谓的新殖民主义有本质区别;

c.中国对待非洲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均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2、你认为中非关系应如何健康发展?

说说你的建议。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赢。

金砖五国之四:

巴西

一、巴西与拉美历史

考点:

哥伦布,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玻利瓦尔,了解拉美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专题三:

钓鱼岛之争与中日关系  

【考点链接与整合】

一、日本发展史  

1、646年,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将军掌握实权,1853年美国叩关,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发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获取大量的侵华利益。

  

4、一战期间,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成为战胜国。

  

5、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企图使所占山东合法化;1921--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受到英、美抑制。

  

6、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亚洲的战争策源地形成。

  

7、二战中,日本企图建立东亚—太平洋共荣圈,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进行了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 1945年8月15日 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

  

8、二战结束后,日本被美军占领。

日本利用各种因素,使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主要是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9、20世纪80年代,日本制定了“科技立国”的战略;但法西斯势力并未根除,军国主义势力有所抬头。

  

二、中日关系的曲折历程:

  

如何发展中日关系  

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信守和平承诺,妥善处理历史问题;中日两国应增进了解,扩大共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交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妥善处理领土纷争和台湾问题;加大在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  

三、如何看待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不容置疑。

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歪曲历史,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影响了中日间的健康、稳定合作。

希望日方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侵华历史,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四、中日关系的认识  

1.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启示  

启示:

(l)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力量。

(3)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4)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亚洲包括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亚洲人民应时刻警惕日本的右翼势力。

  

2.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的改善和主要障碍  

(1)改善: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但中日关系的发展是不顺利的。

  

(2)主要障碍:

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

  

3.日本当局修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的目的、实质、影响及看法。

  

(1)目的:

否认侵略,美化战争,掩盖日本在中国及亚洲犯下的滔天罪行.  

(2)实质:

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在复活。

  

(3)影响:

这些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不利于日本同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的友好往来,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⑷看法:

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对历史没有正确认识的民族是很难对自己国家的前途作出明确的选择的;日本政府的错误立场,必然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4.在台湾问题上日本政府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

  

日方应该谨言慎行,不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不让“台独”破坏中日关系,危害地区和平。

  

5.看待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方任何旨在强化对钓鱼岛控制的做法都是非法的,他们的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

  

6.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反省历史,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积极发展周边国家关系,防止战争。

7.战后日本的崛起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的启示  

(l)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2)要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3)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技。

  

(4)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的稳定。

  

8.青少年应怎么做?

  

(1)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3〉呼吁日本右翼势力,深刻反省历史,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

 

专题四:

中美关系

一、美国的发展

 

重大事件

影响

独立战争

赢得独立,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工业革命

创造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南北战争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一战

大发战争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罗斯福新政

摆脱了经济危机,巩固了统治

二战

战场远离美国本土,影响较小

第三次科技革命

推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的标志:

来克星顿的枪声。

领导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