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630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网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网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网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网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docx

《网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docx

网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武汉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产实习报告

专业

网络工程

班级

09级网络工程01班

学号

0905020112

学生姓名

刘晓磊

指导教师

韩晓民(讲师)

实习时间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2012.9.3至2012.9.21

实习成绩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制

说明:

1、实习指导教师由学院校内教师担任,负责组织实习、学生管理、参加实习答辩、实习成绩评定、给出实习评语等工作。

2、实习报告由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基本格式(适用于学院各专业),各专业教研室和指导教师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及实习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学生须按指导教师下达的实习报告格式认真进行填写。

3、实习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给出各项分值及总评成绩。

4、指导教师评语一栏由实习指导教师(校内教师)就学生在整个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包括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报告的质量、实习答辩的情况等。

5、学生必须参加实习答辩,凡不参加实习答辩者,实习成绩一律按不及格处理。

实习答辩小组应由2人及以上教师组成,其中校内指导教师必须参加,否则视作无效答辩。

6、实习报告正文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实习日记字数不少于200字/天。

7、实习报告正文中实习目的与任务、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可由指导教师统一给出(自主实习除外)。

学生自主实习的,可根据实习的情况自行填写以上内容。

8、自主实习的学生还应提供由实习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表(复印件),与实习报告一起装订,作为参加实习答辩和评定成绩的依据。

 

生产实习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

刘晓磊学号:

0905020112班级:

09网络工程01班

类别

总分值

各项分值

评分标准

实际得分

总得分

备注

实习表现

30

10

按时参加实习活动,无旷课、迟到、早退等情况。

10

遵守实习单位纪律和安排,无违反实习单位规定的情况;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参加各项活动,无不服从教师管理的现象。

10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有创新意识。

实习报告

40

15

实习报告文字通顺,内容翔实,论述充分、完整,结构严谨合理。

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问题加以分析。

15

正确处理相关的数据,分析处理科学;具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5

实习报告字数符合相关要求,实习报告工整规范,整齐划一。

5

实习日记(笔记)次数及内容符合要求。

实习答辩

30

15

在规定时间内能就实习的内容进行全面完整的阐述,言简意明,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15

在规定时间内能准确、完整、流利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总评成绩:

补充说明:

 

指导教师:

(签字)

日期:

年月日

生产实习答辩记录表

学生姓名:

刘晓磊学号:

0905020112班级:

09网络工程01班

答辩地点:

计算机大楼423

答辩内容记录:

1.RIPv1和RIPv2的区别

答:

RIPv1每30秒发送一次广播更新,它的管理距离为120,它不支持无类网络,并且会自动汇总到主类网络边界。

RIPv2每30秒发送一次组播更新,组播地址为224.0.0.9,它的管理距离为120,它支持无类网络,可以使用手动汇总。

2.OSPF协议具有哪些良好特性?

答: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它具有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它由地区和自治系统组成,由于链路状态协议的特点,以及在各种不同链路上的表现,它能够最小化路由更新的流量;OSPF支持变长子网,能够方便的进行路由汇总,由于OSPF为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非距离矢量,因此它不受路由跳数的限制,它以链路开销做为度量值,并且它的度量值能够更科学的考虑链路带宽,延迟等因素。

OSPF能够支持规模较大的网络,这是RIP协议无法做到的。

OSPF是一个开放标准的路由选择协议,它能够被各种网络开发商所广泛使用。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的优良特性。

3.使用VLAN的好处

答:

首先,VLAN可以分割广播域,减少出现广播风暴等情况。

使用VLAN还能简化网络管理,通过将某个端口配置到合适的VLAN中,就可以实现网络的添加、移动和改变;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一组用户放入VLAN中可以使其它VLAN的用户无法访问。

划分VLAN可使办公环境更灵活,VLAN独立于它们的物理位置和地理位置,处于较远的用户之间可以在同一VLAN等。

 

答辩成绩

总分值

各项分值

评分标准

实际得分

总得分

备注

30

15

在规定时间内能就实习的内容进行全面完整的阐述,言简意明,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15

在规定时间内能准确、完整、流利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

(签字)

日期:

年月日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本次生产实习设置思路旨在逐步带领学生通过培训学习了解网络工程中常见的技术解决方案;常见的问题解决思路;常见的排错流程;有效地自我学习等思路、方式和方法。

本次实习以曾经实施过的实际项目为中心,围绕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融合主流厂家认证培训课程中应用性实用性较强的部分单元,着重讲解大部分项目中涉及到的常见技术。

同时任务包括:

1、了解企业文化构建,人员招聘管理等实际生产环节的具体操作;

2、了解企业项目的开发流程,详细设计;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的实施,需求分析、设计、实施、管理维护等全过程;

3、了解大型企业的前沿技术,提高自己的技术知识和规划自己的技术方向;

4、使实习学员熟悉相关技术工程师的岗位职责和要求;

5、记录听课笔记、实习日记齐全,撰写生产实习报告,参加实习答辩。

二、实习地点

武汉引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三、实习内容和要求

生产实习是与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生产实习区别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领会,而生产实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向生产向实际学习。

通过现场的讲授、参观、座谈、讨论、分析、作业、考核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来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学习网络工程项目开发的基本技能,了解企业文化、劳动纪律、工作流程,完成具有一定实用的网络工程基本设计,完成实习报告。

具体要求:

1、按时参加实习活动,无旷课、迟到、早退等情况。

2、遵守实习单位纪律和安排,无违反实习单位规定的情况;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参加各项活动,无不服从教师管理的现象。

3、实习报告文字通顺,内容翔实,论述充分、完整,结构严谨合理。

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问题加以分析。

4、完成实习作业,通过实习答辩。

四、实习总结及分析

本次实习是由武汉引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邵老师为我们提供的一次免费的CCNA课程培训。

通过本次的CCNA的课程培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一些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理论知识,还通过配置思科的设备对这些知识有了实质性的了解。

本次实习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 广域网络设计思路及原则;OSI七层模型,智能型以太网交换机或路由器的常用操作;使用Cisco软件在WAN环境中,配置各种路由器、交换机设备的IP地址;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密码恢复、IOS更新;根据给定的网络设计规范,连接Cisco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路由器所支持的路由协议,如RIP、IGRP、EIGRP、OSPF等;配置交换机,在上千台主机间实现VLAN的设置和互连;配置访问列表,以实现安全控制,过滤网络流量以及对某些设备或网段的访问;配置WAN线路(专线、ISDN备份和帧中继);验证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的网络协议;通过CiscoIOS命令和常用网管软件分析、解决网络故障;NAT(网络地址翻译);VLSM(可变长度的子网掩码)以及部分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等。

当网络开始出现时,典型情况下,只能在同一制造商的计算机产品之间进行通信,这使得制造商们对这一问题非常头疼,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化标准组织创建了OSI参考模型,使得不同的制造商能够通过OSI参考模型来构建网可互操作的网络设备和软件以便不同的供应商的网络能够相互协同工作。

而事实上,我们通常使用TCP/IP模型来设计和分析网络。

TCP/IP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的祖父ARPANET和其后继的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

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DoD(U.S.DepartmentofDefense)赞助的研究网络。

逐渐地它通过租用的电话线连结了数百所大学和政府部门。

当无线网络和卫星出现以后,现有的协议在和它们相连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参考体系结构。

这个体系结构在它的两个主要协议出现以后,被称为TCP/IP参考模型(TCP/IPreferencemodel)。

TCP/IP是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

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TCP/IP为核心。

基于TCP/IP的参考模型将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

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连层、传输层(主机到主机)、和应用层。

  1.应用层

  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例如:

FTP、Telnet、DNS、SMTP等. 

  2.传输层

  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

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协议提供的则是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3.网际互联层

  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

该层有四个主要协议:

网际协议(IP)、地址解析协议(AR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IP协议是网际互联层最重要的协议,它提供的是一个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

  4.网络访问层

网络访问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

事实上,TCP/IP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参与互连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TCP/IP的网络访问层进行连接。

在了解了网络的分层结构之后,我们主要学习了数据在网络层是如何交互的,不同的网络之间又是如何通信的。

在同一网络中通信时,我们只需要一台交换设备,而在不同的网络中是如何通信的呢?

这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到路由器来转发不同网络的数据,而使用手动指定路由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到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根据网络范围分为IGP和EGP,根据路由协议工作原理的不同我们又将IGP分为距离矢量协议和链路状态协议。

在现在的网络中用的最多的网络协议为链路状态协议OSPF,在较小型的网络中我们可以使用距离矢量协议RIP,EIGRP也是一种较为优秀的距离矢量协议,但是由于EIGRP是思科私有协议,因此实际中使用的不多。

在本次学习中,我们深入学习了RIP协议和OSPF协议。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是动态路由算法。

它是这样工作的:

每个路由器维护一张矢量表,表中列出了当前已知的到每个目标的最佳距离,以及所使用的线路。

通过在邻居之间相互交换信息,路由器不断地更新它们内部的表。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最常见的是Ford-Fulkerson算法。

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使用标号的方法不断寻找一个图上的可增广路径并且进行调整,直到找不到可增广路径为止。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号召每个路由器在每次更新时发送它的整个路由表,但仅仅给它的邻居。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倾向于路由循环,但比链路状态路由算法计算更简单。

最具有代表性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为路由信息协议(RIP)。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

RIP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

在国家性网络中如当前的因特网,拥有很多用于整个网络的路由选择协议。

作为形成网络的每一个自治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AS系统,路由选择技术也不同。

RIP作为IGP(内部网关协议)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一种协议,主要应用于AS系统,即自治系统(AutonomousSystem)。

连接AS系统有专门的协议,其中最早的这样的协议是“EGP”(外部网关协议),目前仍然应用于因特网,这样的协议通常被视为内部AS路由选择协议。

RIP主要设计来利用同类技术与大小适度的网络一起工作。

因此通过速度变化不大的接线连接,RIP比较适用于简单的校园网和区域网,但并不适用于复杂网络的情况。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

RIP协议要求网络中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RIP协议将“距离”定义为:

从一路由器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

从一路由器到非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则距离加1。

“距离”也称为“跳数”。

RIP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因此,距离等于16时即为不可达。

可见RIP协议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RIP2由RIP而来,属于RIP协议的补充协议,主要用于扩大装载的有用信息的数量,同时增加其安全性能。

RIPv1和RIPv2都是基于UDP的协议。

在RIP2下,每台主机或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进程发送和接受来自UDP端口520的数据包。

RIP协议默认的路由更新周期是30S。

由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局限性并且有可能出现路由环路,因此便有了链路状态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又称为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它基于EdsgerDijkstra的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

它比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复杂得多,但基本功能和配置却很简单,甚至算法也容易理解。

路由器的链路状态的信息称为链路状态,包括:

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网络类型(如以太网链路或串行点对点链路)、该链路的开销、该链路上的所有的相邻路由器。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是层次式的,网络中的路由器并不向邻居传递“路由项”,而是通告给邻居一些链路状态。

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相比,链路状态协议对路由的计算方法有本质的差别。

距离矢量协议是平面式的,所有的路由学习完全依靠邻居,交换的是路由项。

链路状态协议只是通告给邻居一些链路状态。

运行该路由协议的路由器不是简单地从相邻的路由器学习路由,而是把路由器分成区域,收集区域的所有的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生成网络拓扑结构,每一个路由器再根据拓扑结构计算出路由。

最常用的链路状态协议是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

与RIP相比,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OSPF的协议管理距离(AD)是110。

IETF为了满足建造越来越大基于IP网络的需要,形成了一个工作组,专门用于开发开放式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以便用在大型、异构的IP网络中。

新的路由协议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的一系列私人的、和生产商相关的、最短路径优先(SPF)路由协议为基础,在市场上广泛使用。

包括OSPF在内,所有的SPF路由协议基于一个数学算法—Dijkstra算法。

这个算法能使路由选择基于链路-状态,而不是距离向量。

OSPF由IETF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发,OSPF是SPF类路由协议中的开放式版本。

最初的OSPF规范体现在RFC1131中。

这个第1版(OSPF版本1)很快被进行了重大改进的版本所代替,这个新版本体现在RFC1247文档中。

RFC1247OSPF称为OSPF版本2是为了明确指出其在稳定性和功能性方面的实质性改进。

这个OSPF版本有许多更新文档,每一个更新都是对开放标准的精心改进。

接下来的一些规范出现在RFC1583、2178和2328中。

OSPF版本2的最新版体现在RFC2328中。

最新版只会和由RFC2138、1583和1247所规范的版本进行互操作。

链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种说法,因此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

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

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

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

在这个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LSA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

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在学习完网络层数据的交换方式后,我们开始思考在数据链路层数据又是如何传递的呢,通常我们使用交换机作为2层设备来转发数据,一般的交换机通常只能分隔冲突域,但是通过对高级交换机的配置,我们甚至可以用它来分隔广播域,三层交换机甚至能够实现三层,即网络层的部分功能。

在本次学习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是学习了一些较为简单的交换技术。

在企业的网络构建中,无论是3层设备还是2层设备,通常都会将多台设备冗余备份,在交换机之间创建多个连接,但是这样会很容易产生交换环路,造成广播风暴等浪费资源的现象。

我们需要一种办法来防止环路的产生。

生成树算法的网桥协议STP它通过生成生成树保证一个已知的网桥在网络拓扑中沿一个环动态工作。

网桥与其他网桥交换BPDU消息来监测环路,然后关闭选择的网桥接口取消环路,统指IEEE802·1生成树协议标准和早期的数字设备合作生成树协议,该协议是基于后者产生的。

IEEE版本的生成树协议支持网桥区域,它允许网桥在一个扩展本地网中建设自由环形拓扑结构。

IEEE版本的生成树协议通常为在数字版本之上的首选版本。

生成树协议的主要功能有两个:

一是在利用生成树算法、在以太网络中,创建一个以某台交换机的某个端口为根的生成树,避免环路。

二是在以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通过生成树协议达到收敛保护的目的。

生成树协议拓扑结构的思路是:

不论网桥(交换机)之间采用怎样物理联接,网桥(交换机)能够自动发现一个没有环路的拓扑结构的网路,这个逻辑拓扑结构的网路必须是树型的。

生成树协议还能够确定有足够的连接通向整个网络的每一个部分。

所有网络节点要么进入转发状态,要么进入阻塞状态,这样就建立了整个局域网的生成树。

当首次连接网桥或者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网桥都将进行生成树拓扑的重新计算。

为稳定的生成树拓扑结构选择一个根桥,从一点传输数据到另一点,出现两条以上条路径时只能选择一条距离根桥最短的活动路径。

生成树协议这样的控制机制可以协调多个网桥(交换机)共同工作,使计算机网络可以避免因为一个接点的失败导致整个网络联接功能的丢失,而且冗余设计的网络环路不会出现广播风暴。

在学习完如何避免交换环路之后,我们还学习了一些能够进一遍减少交换机中广播转发的方法,即在企业中将不同的部门分配在不同的VLAN中,VLAN能够进一步分隔广播域,并且能够提高安全性,为企业中提供了一些安全策略。

在学习完交换技术后,我们还学习了网络安全方面的访问控制列表,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以及一些广域网技术,如帧中继等。

其次,由于现在IPv4地址的耗尽,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将IPv4地址分配完了,因此,我们引入了IPv6技术,IPv6的地址长度为128位,这使得IP地址能够极大的增加,使用IPv6地址能够降低一些其他技术研发的难度,还能提供一部分的网络安全,本次学习我们学习了一些IPv6的寻址及表达式等知识。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许多网络知识,还通过亲自动手配置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来验证了我们学习到的内容。

 

五、实习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首先要感谢在这次实习中教我们的邵俊老师和带领我们实习的韩晓民老师和熊向群老师,感谢武汉引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各位工作人员。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虽然我们仅仅是学习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和一些简单的设备配置,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就业方向。

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们掌握了一些新的技能。

本次实习使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

这次生产实习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

在短短的三个星期中,让我们初步让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们初步的认识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

我会把这此实习作为我人生的起点,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做的更好。

 

附:

实习日记

日期:

2012-9-3地点: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大楼J001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在计算机大楼J001教室,熊向群老师以及武汉引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罗佳岚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

本次实习主要是由武汉引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邵俊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些CCNA级别的网络知识,并且在学习中还会穿插一些实验内容,通过在思科设备上做实验来加深我们队学习的网络知识的了解,让我们熟悉一些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其次,熊向群老师想我们交代了一些实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每天按时到达实习地点,认真学习等。

日期:

2012-9-4地点:

武汉引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今天是正式实习的第一天,首先,邵俊为我们介绍了一些武汉引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便开始了我们的学习之旅。

要想了解网络,首先要了解它的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

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应用层是用户与计算机进行实际通信的地方,当马上要访问网络是才会实际一用到这一层。

应用层还负责识别并建立想要通信的计算机一方的可用性,并决定想要的通信是否存在足够的资源。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会话连接。

传输层将数据分段并重组为数据流,并提供流量控制功能。

网络层负责设备的寻址,跟踪网络中的设备的位置,并决定传送数据的最佳路径。

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的物理传输,并处理出错通知、网络拓扑和流量控制。

物理层的最主要功能为发送和接受比特流。

日期:

2012-9-5地点:

武汉引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分析网络时我们通常参考OSI参考模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TCP/IP模型。

TCP/IP模型分为:

应用层,传输层,网际互联层,网络接入层。

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例如:

FTP、Telnet、DNS、SMTP等。

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

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这两个协议是我们主要学习的协议。

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

该层有四个主要协议:

网际协议(IP)、地址解析协议(AR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络接入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

事实上,TCP/IP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参与互连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TCP/IP的网络访问层进行连接。

日期:

2012-9-6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