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卷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622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卷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卷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卷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卷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卷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卷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docx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卷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卷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卷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docx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卷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

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福建厦门二模)尼克松政府曾提出“把1973年作为欧洲年”,并表示“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时代行将结束”,“盟国之间应强调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鼓励相互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

由此可以推断(  )

A.苏攻美守态势改变

B.欧洲一体化推动美欧关系调整

C.美欧建立平等关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继续得以维持

2.(2019湖北武汉调研)1969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缓和、详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

20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了“撒切尔革命”,撒切尔夫人采取务实、强硬、灵活的外交政策,力图通过美国来影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

2009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小布什提出的“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

上述现象体现出(  )

A.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

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

3.(2019广东深圳二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动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了世界经济体系。

201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计划成立开发银行,并称其为“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机制方案”。

这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冲击了美国经济霸权

C.区域经济集团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D.新兴国家主导了国际金融体系

4.(2019江西南昌一模)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

其中包括原八国集团、十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自亚、非、美、澳四大洲)以及欧盟。

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

材料反映了(  )

A.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

B.冷战思维不复存在

C.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5.(2019浙江衢江冲刺押题)两极格局结束后,美俄各自调整对非政策,大国对非洲的控制能力减弱,但非洲地区冲突实际上增多了。

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地区冲突成世界主流

C.冷战不利于世界和平D.应辩证分析冷战的影响

6.(2019湖北新联考)2016年7月14日,法国尼斯遭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很多无辜群众死伤。

不久,德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世界各国对此纷谴责。

在如今日益发展的多元化社会中,恐怖主义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

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遭到挑战

B.世界不对等性加剧了局部动荡

C.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D.冷战思维深刻影响着欧盟对外政策

7.(2019安徽黄山调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面临重建,但有两大棘手问题必须解决,一是妥善处理与德国的关系,二是要从美国争得平等地位。

欧洲为解决这两大问题而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

A.努力实现法、德和解B.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C.追随美国对苏联冷战D.走向联合自强之路

8.(2019河南洛阳二模)2018年以后,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

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表明(  )

A.美、日、欧同盟面临解体

B.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C.贸易保护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D.世界经济秩序迫切需要进一步调整

9.(2019天津河西区模拟)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电文,指出: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美国必须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

”这一文件(  )

A.标志着美苏争霸的局面完全形成

B.主张美国用战争手段与苏联全面对抗

C.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D.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10.(2019山东济南调研)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先后进行了13轮外长谈判,就互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

同年8月,勃兰特总理实现访苏。

这反映了(  )

A.两极格局出现缓和

B.苏联在军事上超越美国

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联邦德国外交实现独立自主

11.(2019湖南株洲调研)1970年8月,拉丁美洲21国宣布在200海里海域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

1972年6月,9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在200海里的承袭海行使主权的主张。

1982年10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这本质上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美苏霸权地位的动摇

D.联合国的国际调节机制增强

12.(2019湖南衡阳模拟)《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作者谭智元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

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

作者旨在说明(  )

A.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

B.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地位

C.美国利用黄金实现经济独裁

D.美国依靠经济优势垄断国际贸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

13.(2019江西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时间

内容概要

1949年

3月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但又“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

1949年

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金融政策等方面……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1950年

中央政府实施“统一财经”的政策,私营工商业受到一定打击,之后又颁布《私营企业投资暂行条例》

1953年

“党在过渡时期有两项互相联系的基本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世纪

70年代

公私合营下的私有成分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被割除

——摘编自高德步《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

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

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

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

——摘编自《美国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策略。

(9分)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美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

(8分)

14.(2019广东惠州高三模拟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某部历史著作的目录

第一篇 前工业社会

第一章 西方的兴起

一 明代中国

二 伊斯兰世界

三 两个特例:

日本和俄国

四 “欧洲的奇迹”

第二章 哈布斯堡家族争霸(1519—1659)

一 角逐的目标与纪年

二 实力与弱点

三 国际较量

四 战争、金钱和民族国家

第三章 金融·地理·战争(1660—1815)

一 金融革命

二 地缘政治

三 赢得战争(1660—1763)

四 赢得战争(1763—1815)

第二篇 工业时代

第四章 工业化与力量对比(1815—1885)

一 欧洲之外

二 英国充当霸主

三 “中等强国”

四 克里米亚战争和俄国的衰落

五 内战与美国

六 德国的统一

七 结论

第五章 “中等强国”的危机(1885—1918)

一 世界均势的变动

二 大国的地位(1885—1914)

三 联盟与战争趋势(1890—1914)

四 总体战(1914—1918)

第六章 两极世界的来临(1919—1942)

一 战后国际秩序

二 战争策源地

三 法国与英国

四 幕后超级大国

五 无法避免的危机(1931—1942)

第三篇 当代和未来

第七章 两极世界的稳定与变革(1943—1980)

一 “超级力量的正确使用”

二 新的战略态势

三 冷战与第三世界

四 两极世界的解体

五 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1980)

第八章 面对21世纪

一 历史回顾与思考

二 平衡发展的中国

三 进退维谷的日本

四 得失并存的西欧

五 矛盾重重的苏联

六 相对衰落的美国

——据[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

书评是介绍并评论书籍的文章。

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标题,为该书写一篇简短的书评。

(要求:

可以是对全书作总体式评述,也可以针对某个角度进行点评;史论结合、分析合理、逻辑清晰)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福建厦门二模)尼克松政府曾提出“把1973年作为欧洲年”,并表示“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时代行将结束”,“盟国之间应强调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鼓励相互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

由此可以推断(  )

A.苏攻美守态势改变

B.欧洲一体化推动美欧关系调整

C.美欧建立平等关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继续得以维持

答案:

B

解析:

题干没有涉及苏联,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样就推动了欧美关系的改善,故B项正确;“美欧建立平等关系”是题干的现象,不是美欧关系改善的原因,故C项错误;在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不是继续维持,故D项错误。

2.(2019湖北武汉调研)1969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缓和、详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

20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了“撒切尔革命”,撒切尔夫人采取务实、强硬、灵活的外交政策,力图通过美国来影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

2009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小布什提出的“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

上述现象体现出(  )

A.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

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多极趋势的加强。

联邦德国开始实行“新东方政策”,英国的“撒切尔革命”反映了德国、英国的崛起,反映了新力量的发展;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小布什提出的“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反映了美国意图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

3.(2019广东深圳二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动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了世界经济体系。

201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计划成立开发银行,并称其为“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机制方案”。

这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冲击了美国经济霸权

C.区域经济集团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D.新兴国家主导了国际金融体系

答案:

A

解析:

2012年金砖国家计划成立开发银行,对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造成冲击,说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故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因而经济全球化本身不会冲击美国经济霸权,故B项错误;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不是区域集团合作组织,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金砖国家计划成立的开发银行对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的冲击,但并不是说金砖国家主导了国际金融体系,故D项错误。

4.(2019江西南昌一模)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

其中包括原八国集团、十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自亚、非、美、澳四大洲)以及欧盟。

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

材料反映了(  )

A.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

B.冷战思维不复存在

C.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结合题中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和二十国集团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的举行等可知,该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主要是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经济危机,故A项正确。

材料信息与冷战思维无关,排除B项;国际经济旧秩序至今仍然存在,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方向,C项错误;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种趋势,D项错误。

5.(2019浙江衢江冲刺押题)两极格局结束后,美俄各自调整对非政策,大国对非洲的控制能力减弱,但非洲地区冲突实际上增多了。

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地区冲突成世界主流

C.冷战不利于世界和平D.应辩证分析冷战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材料并未说明世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故A项错误;世界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故B项错误;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世界和平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冷战对峙时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但是也体现了霸权主义的内容,故D项正确。

6.(2019湖北新联考)2016年7月14日,法国尼斯遭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很多无辜群众死伤。

不久,德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世界各国对此纷谴责。

在如今日益发展的多元化社会中,恐怖主义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

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遭到挑战

B.世界不对等性加剧了局部动荡

C.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D.冷战思维深刻影响着欧盟对外政策

答案:

C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多极化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叙述世界民族的差异,故B项错误;恐怖主义造成了局部动荡,但世界总体趋向和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冷战思维对欧洲的影响,故D项错误。

7.(2019安徽黄山调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面临重建,但有两大棘手问题必须解决,一是妥善处理与德国的关系,二是要从美国争得平等地位。

欧洲为解决这两大问题而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

A.努力实现法、德和解B.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C.追随美国对苏联冷战D.走向联合自强之路

答案:

D

解析:

法德和解有利于处理欧洲与德国的关系,但是与争取对美平等地位无关,故A项错误;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处理德国问题的方式,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追随美国对苏联冷战既不利于处理对德关系,也无益于争取对美平等地位,故C项错误;法德和解推动了与德国关系的处理,更多的合作增强了欧洲各国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从美国争得平等地位,故D项正确。

8.(2019河南洛阳二模)2018年以后,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

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表明(  )

A.美、日、欧同盟面临解体

B.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C.贸易保护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D.世界经济秩序迫切需要进一步调整

答案:

D

解析:

“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表明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世界经济秩序迫切需要进一步调整,故D项正确。

9.(2019天津河西区模拟)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电文,指出: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美国必须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

”这一文件(  )

A.标志着美苏争霸的局面完全形成

B.主张美国用战争手段与苏联全面对抗

C.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D.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答案:

C

解析:

1946年美苏争霸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美国对苏联采取的是除战争外的一切对抗手段,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46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国必须把苏联当作对手,是伙伴”可知这一电文为1947年“冷战”提供了理论支持,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对峙格局形成,故D项错误。

10.(2019山东济南调研)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先后进行了13轮外长谈判,就互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

同年8月,勃兰特总理实现访苏。

这反映了(  )

A.两极格局出现缓和

B.苏联在军事上超越美国

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联邦德国外交实现独立自主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了苏联和联邦德国关系的改善,反映出两极格局出现缓和,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苏联在军事上超越美国,故B项错误;苏联与联邦德国关系的改善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无关,故C项错误;联邦德国外交在1970年以前就已独立自主,故D项错误。

11.(2019湖南株洲调研)1970年8月,拉丁美洲21国宣布在200海里海域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

1972年6月,9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在200海里的承袭海行使主权的主张。

1982年10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这本质上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美苏霸权地位的动摇

D.联合国的国际调节机制增强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先是拉丁美洲21国、9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相关海域行使主权的主张,然后联合国1982年通过相关规定认可了这些国家的主张,说明当时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国家的国际地位提高,对联合国的影响力增强,因而从本质上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A项正确。

12.(2019湖南衡阳模拟)《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作者谭智元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

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

作者旨在说明(  )

A.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

B.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地位

C.美国利用黄金实现经济独裁

D.美国依靠经济优势垄断国际贸易

答案:

B

解析:

根据“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得出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强化,A项表述错误;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国际贸易,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

13.(2019江西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时间

内容概要

1949年

3月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但又“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

1949年

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金融政策等方面……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1950年

中央政府实施“统一财经”的政策,私营工商业受到一定打击,之后又颁布《私营企业投资暂行条例》

1953年

“党在过渡时期有两项互相联系的基本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世纪

70年代

公私合营下的私有成分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被割除

——摘编自高德步《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

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

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

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

——摘编自《美国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策略。

(9分)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美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

(8分)

参考答案:

(1)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从利用限制到改造消灭;具有阶段性,循序渐进地推进;快速实现了经济体制转型;受政治因素影响。

原因:

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性;建设国家工业化的要求;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2)发展策略:

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利用经济的优势地位;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发展军事推动经济发展;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行福利政策。

(3)本质区别:

中国:

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美国:

发展了国家干预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表格信息可知,从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1953年,我国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逐步的、循序渐进的改造,在这一过程中都是由国家颁布政策进行干预的,通过国家干预迅速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且受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的答案和所学知识,从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建设国家工业化的要求、“左”倾思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2)问,结合材料二中“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等信息和所学知识,从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行福利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问,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中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而美国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对经济进行干预。

14.(2019广东惠州高三模拟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某部历史著作的目录

第一篇 前工业社会

第一章 西方的兴起

一 明代中国

二 伊斯兰世界

三 两个特例:

日本和俄国

四 “欧洲的奇迹”

第二章 哈布斯堡家族争霸(1519—1659)

一 角逐的目标与纪年

二 实力与弱点

三 国际较量

四 战争、金钱和民族国家

第三章 金融·地理·战争(1660—1815)

一 金融革命

二 地缘政治

三 赢得战争(1660—1763)

四 赢得战争(1763—1815)

第二篇 工业时代

第四章 工业化与力量对比(1815—1885)

一 欧洲之外

二 英国充当霸主

三 “中等强国”

四 克里米亚战争和俄国的衰落

五 内战与美国

六 德国的统一

七 结论

第五章 “中等强国”的危机(1885—1918)

一 世界均势的变动

二 大国的地位(1885—1914)

三 联盟与战争趋势(1890—1914)

四 总体战(1914—1918)

第六章 两极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