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课堂生成.docx
《品德课课堂生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课课堂生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课课堂生成
品德课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背景及提出
自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出台以来,素来被视为戴着镣铐跳舞的品德课堂教学似乎可以无拘无数地手舞足蹈了。
一个超越预设至今弥香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
生成的课堂渐为众多的专家、学者、教育者所欣赏和倡扬。
的确,生成性的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
对学生而言,学校的教育生活是其整个生活过程的中的一段重要经历。
学生在教学生活中,在教师的不断启发、鼓励下,满怀兴趣和探究意识,主动参与智慧性的挑战活动,通过调动自己的经验和创造力,将外在的知识进行选择、重组,以个性化的方式,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得以改善。
与此同时,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意志和调控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从而使个性不断发展。
学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断生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对教师而言,教学是教师自身的生命实践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倾听、启发、引导、关怀、鼓励,对学生的每一点帮助而使学生产生的积极变化都会体现着教师的自身价值。
教师在教学生活中,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活动,使自我价值不断得以体现。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追求,从而使自身不断完善。
教师的生成性就表现在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身的不断发展中。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更具有不可预测性。
因为我们的教学主体学生,尽管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但他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因而在面临相同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这些袒露出来的感受和体验正是学生在社会家庭生活中已有的道德认识与教学问题碰撞所产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是道德主体的真实反映,是最有效的教学资源。
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案这些既定的内容上,而更关注学生的真实思想和道德需要,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把握住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并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激活学生主体的道德潜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新课程下的品德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这是由品德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品德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的确,生成,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解放,因为他走出了教材、教参的樊篱;生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因为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课堂,可以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去。
但许多时候,我们教师怀着期待生成的心态进入课堂,但是却又失望地踱出教室,因为那苦苦期盼的生成并没有降临。
有一位教师的话似乎道出了许多老师的心声:
“为什么别人总是可以生成,但我却一次都没有碰到过,连生成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
龙游县桥下小学赖春梅老师的小学《“生成性”课堂构建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语文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
为此,该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研究:
1、预设方案设置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
2、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为学生资源生成创造一个空间。
3、探索教师引领策略。
本课题将充分吸收他们课题的研究精华,从不同的角度,即从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对教学预设和课堂调控两大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尽可能地使课题研究的成果系统化、可操作、有成效。
三、关于本课题的理性思考
1、关注学生的感受,把握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是现代学生观的体现
新教育理念的学生观更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的统一,关注潜能的开发,把他们的现在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来看待。
新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年龄虽小
但同样具有主观能性、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他们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是教育活动中复合主体的重要构成。
新学生观还包括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承认与尊重,把形成每个学生的独特性看作教育不可忽视的任务。
新学生观就是注意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
关注、把握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这也是新学生观的体现。
2、生成的资源能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需要
从道德起源来看,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产生了道德需要,道德对个体而言,并不是外在异己的约束力,而是一种积极内在的需要。
需要理论告诉我们:
只有满足需要,才能调动人的潜能。
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往往就是学生内在的需要。
作为教师只有抓住了这些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达到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3、关注生成的资源能使德育更真实有效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因而它不仅是一门预设课程,更是一门现实的、真实的、不断生成的活的课程。
所以品德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世界、生活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最真实的生活体现。
只有紧紧地抓住学生真实的道德问题,才能让学生愉悦地接受,乐于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4、生成的资源能反映学生真实的认识基础。
随着时代和形势的不断发展,成人社会的多种道德价值观不断影响着学生。
学生在各种媒体中接收着各种新的信息,使得道德判断显示出多元化的趋势,因而课堂上会生成教材以外更丰富的鲜活的资源。
所以,我们要以开放的意识容纳多种道德价值观的存在,并充分地接纳学生对时代发展的不同认识,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四、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学习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是自己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在认知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
因此,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的选择性、体验性、主动性、主观性,将学习看成是学习者对外在信息自主“生成”意义的理解过程。
已有的经验是生成性学习的核心因素。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将以建构主义的理论作指导,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优化品德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生成性课堂”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
它强调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
因此,“生成性”课堂是一种动态的课堂,是一种多样化的课堂。
五、课题界定
所谓生成,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元性的特点。
“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
从认知发展角度看,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思维发展角度讲,它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它是由“不会”向“学会”,从“生疏”到“熟练”的提升;从情感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个性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文本为教学资源,以动态生成为主旋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知、情境感受、情感感染、心灵感动的语文学习中,内化知识、建构意义、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
从教学策略与课堂生成的关系讲,前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后者,教学策略的价值取向就在于为课堂生成提供最佳途径和最大可能,将生成的过程最优化和生成的空间最大化。
本文将从教学预设策略和课堂调控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课题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⒈用生成的理念去设计。
生成在本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至少应该具备“是原先没有的”,“是实时形成的”及“有促进发展价值的”三方面基本要素。
因此用“生成”的理念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必定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指导,以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为教学背景,以师生、生生互动下教师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课堂活动为课堂主要教学策略,以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获取情感经历,学习经验为教学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
2.寻找文本中的生成点。
教材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即使是十分完美的教材也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所以,设计教学预案的过程实际上是开发、创生的过程。
因此要注意在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中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
一般说来,在感悟文本、质疑文本、超越文本及文本的“空白之处”常蕴含着生成的契机。
3.为生成腾出空间。
生成性课堂的教学预案我们提倡框架设计。
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状态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提出多种假设,并据此拟定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大致框架、轮廓或可选择的学习路径。
这种设计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与思维活动空间,并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特点的课堂学习结构。
由框架设计而形成的学习活动程序其实是一个具有多元目标指向、多条生成路径、多层发展层次的结构化有机整体。
操作上要注意采用“板块”式,删除多余环节,为生成留下空间。
4.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
生成性教学的契机往往就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而这些细节具体表现为:
一是因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生成;二是因学生的个性解读而生成;三是因学生的多元差异而生成。
由此在预设时要注意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些对促进生成有帮助的有价值的材料,让学生的“动”成为可能,让生成更为有效。
(二)预期目标
⒈通过课题研究,重新全面地认识品德课堂教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构建新的品德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与模式。
2.通过课题研究,激活课堂,促进课堂有效生成,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增值。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艺术和教学涵养,使教师具有组织者的智慧,能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和对话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七、课题研究的策略
(一)充分准备,促进生成
1、关注学生欢迎生成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
我们的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和特点,才能做到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习惯把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看成一件正常的事。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合作探究、对话交流,导致学生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
而教师也最怕课堂上出现“节外生枝”,怕因此而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所以毫不理会那一直高高举起的手和“老师我有问题”等另类声音。
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正是他们真情实感的流露,最迫切的需要,我们教师要有“生成性”的教学任务观,在课堂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成的问题,为学生的需要搭建学习平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而不是“走教案”。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
“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
2、以情激情打动学生
在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中,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向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从某种角度说,德育成败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要看能否在情感上感染、打动学生。
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富有激情,要把乐观、热诚、幽默带入课堂,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钻研教材,充分细致地体会教材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把握情感的兴奋点,用生动感人的教学语言和表情实施教学。
另外教师要善于“自嘲”,敢于暴露真实的自我,用可亲可敬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对学生精彩的感悟都应该报以真诚的表扬与鼓励,并真实地承认自
己的“无知”。
教师的激情与真诚活跃了课堂教学,使师生在课堂上都能有自己的收获。
3、倾听心声培育自信
学生是有情感、有想法、有潜能的人,善于倾听是组织好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总是与情感密切相连的。
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敏锐地判断答案的正误优劣,并迅速沟通,学生只有在这样融洽的互动中才能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并发挥出聪明才智,得到锻炼与提高。
如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特别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孩子,请这些学生发言时,可是有一个学生怎么鼓励都不敢说。
这时老师并没有放弃,而是亲切地对她说:
“请跟我一起说让我试试”。
这个学生终于和老师一起说了出来,赢得了一片掌声。
我想这位老师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关注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学生觉得很有尊严,增强了自信。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像这位老师那样把自己当成一个促进者,把学生当作一个需要关心呵护的人,当作有潜能的人,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充满生命的光彩。
(二)利用生成资源激活道德潜能
我们关注“生成性教学资源”,不仅要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生动情境,充满童趣的问题,孩子反馈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进行价值引导,因为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
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道德潜能,从而让孩子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让孩子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1、进行平等对话
德育课程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说真话,表真情,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这样才能将孩子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等都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教学“动态生成”,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而这样的“动态生成”需要有积极的“生态环境”,即建立在师生双方真诚平等基础上的民主对话。
教师就应尊重孩子的理性思考,蹲下身来与之平等对话,用心捕捉学习活动中利于孩子们德性进一步建构的生动情境与鲜活的课程资源。
2、倡导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结论
不是现成的,学生会有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往往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而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错误,是极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如果教师善于抓住这些错误,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改变思路,最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把握意外分歧
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生活经验、个性气质、思维发展不同,道德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认识、情感体验也不一样。
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敢于从自己的感悟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常常会造成意见分歧,而这种分歧会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和情感的升华。
分歧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呢?
4、抓住学生的困惑
学生所处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也是参差不齐的,这必然导致学生思考问题、建构新知时产生很多困惑。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充分预设创设生成空间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是不断生成的。
在课程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是珍视孩子们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
我们关注“生成”并非摒弃预设”。
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
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
精心“预设”通过预测“学情”,预想“可能”,突出教学重点,简化头绪,使之目标集中,成效凸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
1、认真研读教材,把准教学目标
教师要充分地研读课程标准,把握《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基本理念。
因为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依据。
然后要认真地研读教材,以引领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为核心,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结合点,正确、恰当地处理教学目标,有所针对,有所舍弃,提高教学实效性。
2、充分把握学情,课前做好准备
3、变单线形的教学设计为板块式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而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只有这样设计教学,才不会在课堂中被学生“逼”得手足无措,也不会被新课程所淘汰
八、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步骤
1、对象:
方埠中心学校四年级全体学生
2、步骤:
本课题研究为期一年,分三个阶段进行运作:
⑴准备阶段(2006年10月—2006年12月)进行文献研究;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提交专家组指导并进行论证,并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
阶段负责人:
濮华萍、胡丹、陈丽萍;
阶段成果:
①文献综述②研究方案。
⑵实施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10月)进一步学习理论,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每季度认真做好一次总结,在总结中调控、修正研究思路,并及时发现典型,采用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组织推广,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阶段负责人:
濮华萍、陈丽萍;
阶段成果:
①理论学习笔记②研究案例汇编③中期鉴定实录。
⑶总结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3月)对预期目标进行评估,作课题总结;整理物化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提请有关部门进行课题鉴定。
阶段负责人:
濮华萍、胡丹。
阶段成果:
①关于生成性课堂的研究结题报告②关于品德课生成性的研究专著或相关研究论文集③其它相应的物化成果(如录像、电视片、光盘等)。
九、课题研究负责人(成员)
濮华萍小学一级教师负责人
胡丹小学一级教师
陈丽萍小学一级教师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集案例和实录其他物化成果(如录像、VCD等)
十一、参考书籍
沈大安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曹龙娣 《思想品德课教学呼唤无痕教育》
汪潮《解读生成性课》堂福建教育,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