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541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导学案.docx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导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导学案.docx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导学案

第一课 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学内容:

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

●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一:

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1.给课本第70页的常见植物和动物编号,把它们相应的名称写在下表中

编号

植物名称

编号

动物名称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9

2.小组讨论:

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

活动二:

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

1.阅读课本第71页并进行小组讨论:

(1)调查需准备的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时的注意点:

_______________

2.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调查。

活动记录:

有一些不认识的植物和动物,我把它画下来

 

 

校园植物记录表

植物名称(编号)

生长地点

校园动物记录表

动物名称(编号)

经常活动的地点

一、引入:

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

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

2、:

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

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

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

如何去调查呢?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

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调查时会出现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

F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

(意图:

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四、课外延伸:

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五、学习评价

1.师: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一单元的“目标感悟”,说说你有哪些收获或者还有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

3.师:

请大家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完成练习巩固。

4.全班校对。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校园生物分布图

教学内容:

校园生物分布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过程与方法

●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一:

交流汇集我们的调查结果

1.小组讨论:

我们小组在校园里搜索到哪些植物和动物?

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

2.把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汇集成一个全班的调查表。

3.我的统计:

我们校园中一共有___种植物,___种动物,其中常见的植物和动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发现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小组讨论,设计一份校园生物分布图。

_______学校校园生物分布图

制作班级__________制作时间__________

 

2.我们发现校园哪些地方的生物种类较多?

为什么在不同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

活动三:

中国稀有植物、动物的分布

1.你知道我国的哪些珍稀生物,它们分别生活在哪里?

在地图中标注出来。

 

2.查阅资料,了解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们分布的地方。

一、引入:

各小组调查的结果怎样?

现在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资料

二、整理分析调查信息:

1、各小组整理上节课调查的动植物,2、各组汇报交流:

学生边汇报,师边记录,把各小组的调查汇集成一个全班的调查表。

3、总结:

在校园里搜索到哪些动植物?

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

4、思考:

我们校园里的生物是不是校园生物的全部?

为什么?

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师:

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

2、小组研究制定校园分布图方案,在制定中师点拔:

思考:

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

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面、地上分布的生物?

3、分组制定校园生物分布图

4、各组汇报制定的校园分布图,对制定好的组加星

5、分析与讨论:

观察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发现校园哪些地方的生物种类较多?

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

如果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生物种类会有多少?

生物分布会有什么特点?

四、拓展性活动:

1、认识这些珍稀的动植物吗?

他们各自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珍稀的动植物?

它们生活在哪?

目前数量怎样?

五、课外延伸:

查阅资料,了解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们的分布的地方?

六、学习评价

1.师: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一单元的“目标感悟”,说说你有哪些收获或者还有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

3.师:

请大家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完成练习巩固。

4.全班校对。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学内容: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一:

给植物分类

1.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课本第75页的植物分类(如果下面提供的表格不够,可以另加)

分类标准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标准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标准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一共找到了_____种分类方法。

2.每一种类别下,我们还能确定新的标准,将它们再进行分类吗?

3.举出一些自己认识的开花植物,说出它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植物名称

身体结构

活动二:

观察不开花的植物

植物名称

特 点

苔藓

藻类

蕨类

一、引入:

除了校园里的植物种类,我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

生长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在公园,花卉市场等)

二、自主探究,给植物分类

1、下面这些植物,你们认识吗?

说说它们长在哪?

有什么特点?

幻灯片放映书中11种植物

2、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以上这些植物分一分类

(意图:

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不同的类别,在这一类别中再确定新的标准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2、总结:

通过共同探究,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

3、观察开花植物:

说说它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预设:

开花植物身体分为:

根、茎、叶、花、果、种子)

4、看书P76页,说说不开花植物有哪些

(预设:

不开花植物有蕨类、藻类、苔藓类、菌类)

三、拓展活动

比一比哪一组认识的植物多,样式奇特。

教师可以以组为单位组织竞赛活动:

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知道的植物名称,比一比,看哪一组写的多?

(意在渗透植物的多样性教育)

四、课外延伸:

找一找校园里常见植物中哪些是常绿植物,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开花植物,哪些是水生植物,哪些是不开花植物?

四、学习评价

1.师: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一单元的“目标感悟”,说说你有哪些收获或者还有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

3.师:

请大家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完成练习巩固。

4.全班校对。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第四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内容:

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一:

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课本第77页的动物分类

分类标准一:

___________

分类标准二:

___________

分类标准三:

____________

我们小组一共有___种分类方法。

活动二:

比较动物的骨骼

1.观察比较鸽子、狗、鲤鱼的骨骼有什么共同特征。

鸽子、狗、鲤鱼骨骼的共同特征:

2.根据动物的骨骼特征将上面的动物再进行分类。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活动三:

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

鸟类

麻雀、

哺乳动物

野兔、

鱼类

金鱼、

昆虫

蚂蚁、

【学习评价】

1.人属于(  )

A.无脊椎动物B.昆虫C.哺乳动物

2.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是(  )

A.鸟类B.昆虫C.哺乳动物

一、引入:

除了校园里的动物,我们还认识哪些动物?

生活在哪?

(充分让学生由发言,体现动物的多样性)

二、自主探究:

1、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吗,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下面的动物分一分类,讨论分类标准,并说说分类方法(预设:

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

 

2、比较动物的骨骼

观察比较鸟、狗、鲤鱼的骨骼有什么共同特征,摸一摸人的骨骼有这样的特征吗?

总结: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三、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

1、说说鸟,兔子,金鱼,蚂蚁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根据此标准把动物分成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

四、拓展性活动:

播放动物世界短片,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第五课 相貌各异的我们

教学内容:

相貌各异的我们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一:

观察我们的不同

1.选择1-2种相貌特征,将小组内每个人的样子画下来。

2.小组讨论:

比较每个人的同一相貌特征,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

先在小组内调查统计具有同一性状的人数,再将各小组的统计结果汇总。

调查统计表

性状

人数

性状

人数

本组

全班

本组

全班

有耳垂

无耳垂

前额V尖

平发际

下颌有沟

下颌没沟

卷发

直发

舌头能内曲

舌头不能内卷

活动三:

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

1.我的问题:

如果将两种相貌特征组合起来,会有多少种相貌不同的人?

2.合作探究:

将“眼皮”和“耳垂”这两种相貌特征组合起来,画一画。

双眼皮、有耳垂:

双眼皮、无耳垂:

单眼皮、有耳垂:

单眼皮、无耳垂:

我发现:

将两种相貌特征组合起来,共有_______种不同的相貌。

推算:

如果将更多的相貌特征组合起来,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相貌。

一、引入:

猜猜老师描述的这是班级中哪位同学?

为什么会毫不费力猜测到?

二、自主探究:

1、观察我们的不同

1)组内选择2个人,观察它们的眼睛、鼻子等,看看互相之间相貌有什么不同?

2)通过观察我们有什么发现?

 

2、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

1)与同学合作,对照图观察统计。

2)讨论:

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

把单、双眼皮,有、无耳垂相貌特征组合起来会有多少种相貌不同的人?

3)每个人的以上表中性状等征是不一样的,如果组合起来会有多少种情况呢?

组合成多少种人?

4)如果考虑更多的相貌特征,会有多少种相貌不同的人?

我们班级里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吗?

全世界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人吗?

三、拓展性活动:

猜一猜描述的是班级的哪一位同学的特征?

四、课外延伸:

回家观察父母及亲人的外貌特征

五、学习评价

1.师: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一单元的“目标感悟”,说说你有哪些收获或者还有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

3.师:

请大家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完成练习巩固。

4.全班校对。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第六课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教学内容: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利用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推论的意识。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一: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我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观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比较它们根有什么不同。

根的不同点:

2.观察生活在不同地方的陆生植物,比较它们叶有什么不同。

叶的不同点:

3.再举出几种植物的特殊形态结构。

根据前面的观察研究,我推测这些植物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活动二:

不同环境中的动物

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先观察,再分别写出金鱼和鸽子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形态结构特征,推测这些特征对它们有什么意义。

动物名称

生活环境

身体特征

我猜想的功能

金鱼

鸽子

2.验证我们的推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它们与什么环境相关联

1.观察课本第83页下面几种生物的器官,填表。

2.讨论交流:

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使它们与_____________相适应。

一、引入:

我们知道许多生物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如骆驼的驼峰,鸟类的翅膀,仙人掌退化的叶子,这些特殊结构,使得生命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是什么使得它们与众不同呢?

二、自主探究:

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1)观察浮萍,小草,玉米的根,是怎样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

2)观察仙人掌,松树,香蕉树的叶,它们是怎样的?

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

3)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形态结构?

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形态结构?

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

1)观察生活在水里和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比较它们的身体特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分别写出金鱼和鸽子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

这些特征对它们有什么意义呢?

 

动物名称

生活环境

身体特征

我猜想的功能

金鱼

鸽子

2)设计实验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

四、拓展性活动:

观察图中的生物器官有什么特点?

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这些生物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五、课外延伸:

人为什么分为黄人种、黑人种、白人种,它们与什么环境条件有关?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第七课 谁选择了它们

教学内容:

谁选择了它们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利用资料研究问题,寻求有关问题的合理解释。

●运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一:

青蛙的去与留

我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假设:

将我们想象中青蛙用彩色笔画下来。

黄色青蛙

绿色青蛙

合作探究:

为什么不同地方青蛙的颜色不一样呢?

借助课本第84页找找原因。

我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大自然选择了它们

1.观察85页不同环境中的狐狸,填表。

狐狸种类

不同特征

猜测它们生活的环境

猜测的依据

灰狐

红狐

北极狐

2.验证我的推测

(1)阅读课本第85页左侧的文字资料,验证我的推测。

(2)用实验验证我的猜测。

(实验方法参照课本第85页)

大小不同的球形烧瓶和玻璃瓶是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条件:

__________

不同条件:

__________

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选择改变着生物

观察课本第86页几种野生生物和人类驯化的生物,看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改变生物特征的资料,在全班交流。

一、引入:

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家族消亡了,而同一时代的小小的螳螂却仍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是什么决定着地球生物的命运呢?

二、自主探究

1、青蛙的去与留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只青蛙,观察图中的两只青蛙,它们可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将你们推测的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用彩笔画出来。

2)为什么绿色的田野和黄色的沙漠中生活的青蛙颜色不同呢?

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3)、推测黄色青蛙形成原因:

分析图中提供的资料,阅读图下的文字,说说黄色青蛙是怎样形成的?

3).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生物?

并说说是怎样形成的?

2、大自然选择了它们

1)导语:

刚才我们了解到许多种类的生物都是因环境发生变化而出现的。

我这里有一组狐狸的照片,有人了解这几种狐狸吗?

观察这几种狐狸,它们有什么不同?

2)阅读书中左侧文字提问:

我们能根据生物学家的发现推测这三种狐狸生活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吗?

3)北极狐狸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它们圆而大的体形真的有利于保温吗?

用实验验证我们的想法吧!

4)提供材料,分组做保温模拟实验

3、选择改变着生物

提问:

大家还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吗?

总结:

人工选择也在丰富物种的多样性

三、拓展性活动:

收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生物特征的资料,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四、学习评价

1.师: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一单元的“目标感悟”,说说你有哪些收获或者还有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

3.师:

请大家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完成练习巩固。

4.全班校对。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第八课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内容: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具有意义。

●生物多样性对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具有意义。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环境具有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生活的环境。

过程与方法

●用图表、文字或小论文等方式阐释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一:

生物多样性与我们

1.一天中,我们所做的事情与哪些生物有关,将调查结果填在下表中。

所做的事情

与什么生物有关

提供了什么

 

2.选择一个主题收集资料。

我选择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收集的资料:

 

3.展示我们的成果。

4.我的发现:

如果缺少了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的生活将会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生物多样性与其他生物

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

举出这样的例子。

1.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虫帮助传粉

5.

2.

6.

3.

7.

4.

8.

活动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

1.阅读课本第89页资料库中的《生物的多样性》后调查我们家乡有哪些珍贵的生物物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了解我们周围的人,有哪哪些危及其他物种自下而上的不良行为。

一、引入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自主探究

1、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关系

1)一天中,我们会做哪些事情?

看图说说其中有多少是与生物有关的?

2)组织学生分主题收集资料阐明生物的多样性与发展的关系

A、讨论生物的多样性与我们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预设:

根据学生兴趣分成调查植物组,调查动物组,生物多样性与健康组,调查具有药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组)

3)各组汇报调查结果

2、生物多样性与其它生物的关系

讨论:

花朵是为我们人类而美丽的吗?

花与虫媒花之间什么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家乡有哪些珍贵的生物资源;调查家乡曾经发生过哪些破坏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事件;提出保护家乡生物资源从保护家乡环境做起的倡议。

四、学习评价

1.师: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一单元的“目标感悟”,说说你有哪些收获或者还有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

3.师:

请大家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完成练习巩固。

4.全班校对。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