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二组同步练习题开学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531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二组同步练习题开学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二组同步练习题开学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二组同步练习题开学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二组同步练习题开学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二组同步练习题开学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二组同步练习题开学版.docx

《九年级化学二组同步练习题开学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二组同步练习题开学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二组同步练习题开学版.docx

九年级化学二组同步练习题开学版

新思维培训学校--化学学科(II)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

4.1我们的水资源

自我评价(知识巩固)

1下列做法不会污染水体的是()

A.把垃圾倒入江河湖海中B.使用含磷洗衣粉

C.在水中放养适量的鱼虾D.随意施用农药、化肥

2.下列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A.过滤B.静置沉淀C.活性炭吸附D.蒸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澄清透明的水都是纯水B.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可以吸附固体小颗粒

C.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D.长期使用纯净水对身体有益无害

4.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过滤B.沉淀C.吸附D.消毒

5.下列措施能改善水质的是()

①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化肥;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③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④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水体污染物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6.水体由于受到有机物污染而富营养化,使水中鱼类大批死亡,鱼类死亡的具体原因是()

A.藻类大量繁殖,抢走了鱼类的营养B.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

C.水中有毒的金属含量过高D.水中氧气过多

7.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须,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

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C.不间断的放水刷牙

4.2水的组成

自我评价(知识巩固)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B.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谁资源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A.物理变化B.氧化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

3.从微观上看,电解水发生变化的是()

A.水分子B.氢原子、氧原子

C.氢元素、氧元素D.氢分子、氧分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变,是物理变化,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B.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比原子大

C.气球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D.双氧水(H2O2)和水(H2O)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5.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纯净物B.水是有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6.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氢、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混合物

7.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中()。

A.一定含水分子B.可能含氢元素

C.一定含有氧元素D.可能含有金属元素

8.电解水的实验中,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浓硫酸,目的是()。

A.增强水的导电性B.浓硫酸能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使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更加纯净D.使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不发生反应

9.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

A.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任何物质在通电时都能够分解

10.通常情况下,纯净的水是_______颜色、_______气味、没有_______的透明的_______体。

在压强为101kPa时,它的沸点_______℃,凝固点_______℃;在_______℃时,它的密度最大,数值为_______。

11.向水中(已加入少量的_______)通入直流电后,在正极产生_______,负极产生_______,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体积比为_______。

12.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_______原子和_______原子,2个_______原子结合成1个_______分子,许多的该分子聚集成_______气;2个_______原子结成1个_______分子,许多的该分子聚成_______气。

所以说,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_______,而原子_______。

13.用图4-7所示简易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图4-7

实验开始时,倒立在水槽中的两支试管均充满了水。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内都收集了不少气体。

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气体是__________,它与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

该实验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质量守恒定律

自我评价(知识巩固)

1.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种类D、物质的质量总和

2.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

B、木炭燃烧后,留下的炭灰的质量比木炭的质量减少了

C、2g氢气与8g氧气反应生成了10g水

D、8g氢气与8g氧气反应生成了9g水

3.对化学变化前后描述正确的是()

A、是分子运动的过程B、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C、是元素种类变化的过程D、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4.根据质量守衡定律判断,2AB2+B2=2M,M的化学式是()

A、A2BB、AB2C、B3AD、AB3

5.ag硫在b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cg二氧化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与b之和等于cB、反应前后硫原子总数、氧原子总数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反应前后硫元素和氧元素不变

6.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物质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但肯定不含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7.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⑤⑦D.③④⑥⑦

8.在一切化学反应里,由于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没有改变,________的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必然相等。

9.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设R表示某元素,且在下面反应中R元素化合价不变:

RxOy+3H2SO4=R2(SO4)3+zH2O,则x=______;y=______;z=_____。

11.质量相同的铁、镁、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H2最多的是_______。

(填金属的化学式)

12.用氢气还原24克的氧化铜;可得到纯铜多少克?

4.4化学方程式

自我评价(知识巩固)

1.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P+5O2↑

2P2O5

B.Fe+O2

Fe3O4

C.C+O2=CO2

D.2Mg+O2

2MgO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的是(  )

A.

B.

C.

D.

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Mg+O2点燃MgO2B.2H2O2MnO22H2O+O2

C.2KClO3==2KCl+3O2↑D.2HgO△2Hg+O2↑

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5.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B.32C.64D.96

6.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23∶9B.16∶9C.32∶9D.46∶9

6.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图2

7.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40g,充分加热后,剩下固体4.48g

求:

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制得氧气________g;

⑵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8.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25

4.4

M

(1)哪几次反应矿石有剩余?

_______________。

(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第五章燃料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自我评价(知识巩固)

1.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

2.鉴别空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D.分别试验气体的溶解度

3.下列燃烧中,最清洁的燃料是(  ).

A.优质煤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

4.检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的纯度时,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应该()

A.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检验B.直接用此气体进行试验

C.立即用原试管重新收集检验D.换一支试管冲新收集检验

5.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但除了先要解决制备氢气的能源问题之外,还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A.原料受到限制B.造成环境污染

C.储存和运输不方便D.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少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自我评价(知识巩固)

1如右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中考资源网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

中考资源网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B.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D.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2关于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叙述错误的是(  )

A.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C.石墨是最优良的绝缘材料D.C60是新型超导材料

3石墨粉末常用作高温工作机器的润滑剂,这是根据它的()

A.颜色黑B.有吸附性C.能导电D.耐高温且有润滑性

4.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木材制活性碳B.石墨能导电

C.木炭使红墨水褪色D.用木材制筷子

5.只含有碳元素的物质()

A.一定是金刚石B.一定是石墨C.一定是纯净物D.可能是

6.下列关于C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新型的碳的化合物B.它是一种新型的单质

C.它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7.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3)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性。

上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单质碳的还原性可以用于冶金工业。

(4)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____________。

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NH4)2SO4]、水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自我评价(知识巩固)

1.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

2.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按一定顺序完成操作步骤,下列有关CO2制取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向试管中放大理石、倒入盐酸 ②检查气密性 ③收集气体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3.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如下图装置是其中的一种。

当被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现若将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则它可收集的气体为:

()

①H2   ②O2  ③CO2   

A.只有①   B.只有①和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均可

4.“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B.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5.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⑤

6.下列除去少

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混合物

试剂或方法

A

CuO(C)

隔绝空气加强热

B

CO(CO2)

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CO2(CO)

点燃混合气体

D

N2(O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7.有关下图中甲、乙

、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8.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ABCDEF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自我评价(知识巩固)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焦炭B.石油加热分馏出多种产品

C.天然气的燃烧D.煤的燃烧

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石油②煤③天然气④一氧化碳⑤甲烷⑥焦炉气

A.②③④B.④⑤⑥C.①⑥D.④⑤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B.煤C.石油D.乙醇

4.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属于混合物B.氮气属于单质C.甲烷属于化合物D.干冰属于有机物

5.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B.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C.“西气东输”工程让扬州居民用上天然气,对改善扬州环境有益

D.天然气、石油、氢能、生物质能是迫切需要人们开发的心能源

6.在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词汇,其中颜色不是用来描述相关物质真实颜色的是()

A.黑色粉末B.银白色金属C.白色污染D.绿色食品

7.麦收时节,某些地方仍有就地焚烧麦秸秆的陈规陋习。

焚烧麦秸秆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①引发火灾;②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③诱发呼吸道疾病;④造成部分肥力损失等。

其中主要因焚烧麦秸秆污染了空气而造成的后果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8.“再生能源”是指人类可以再生产的能源,它不因被人类利用而日益减少;“非再生能源”是指随着被人类利用而逐渐减少的能源。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煤、石油、天然气、核能为主要能源,2001年我国政府宣布,在一些城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可用高粱、玉米、薯类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得到。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填“再生能源”或“非再生能源”,下同),乙醇是__________。

(2)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使用“乙醇汽油”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增加农民的收入考虑,使用“乙醇汽油”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近几年

,成都市政府率先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推行使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燃料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走在街头,你会发现不少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印有“CNG”标志,代表它们是以压缩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汽车。

(1)成都市政府推行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该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若出现在煤矿的矿井里,并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瓦斯爆炸,瓦斯爆炸严重危害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

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安全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