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478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docx

《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docx

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

精选九年级物理复习自制专题四机械运动

 

2.会规范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

3.知道时间的国际制单位:

秒(s),知道其他常用单位,并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正确换算。

4.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对所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即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

5.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理解速度的定义及其表达式v=s/t,知道其单位有m/s、km/h等,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正确换算;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和进行简单的计算等)。

第二部分知识回顾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国际单位是米,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常用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长度估测:

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3.刻度尺的使用:

⑴“选”:

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量程合适的刻度尺;

⑵“看”: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⑶“放”:

即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⑷“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同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⑸“记”:

正确的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

练习:

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

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

原因是:

没有估读值。

4.特殊的测量方法:

⑴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

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

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

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

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

⑷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5.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能避免的。

点拨: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6.产生误差的原因有:

测量仪器不够精确;测量者的估计值不可能绝对准确。

7.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⑴定义:

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⑵特征:

参照物具有客观性、假定性和多重性。

⑶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点拨:

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否则所研究的物体总是静止的。

3.判断物体静止或运动,以及运动情况的方法:

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再看参照物与被判断物体之间位置的变化情况,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练习:

⑴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⑵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

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⑶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

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

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⑴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⑵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

速度相同、方向相同。

三、运动的快慢——速度

1.生活中描述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一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常用的单位还有km/h,它们之间的换算是1m/s=3.6km/h。

4.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表示人步行时1s内通过的路程是1m。

5.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点拨: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速度保持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此时速度是一常量。

6.变速运动

⑴定义: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改变,这样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⑵平均速度:

用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求平均速度的公式:

v=s/t(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在特殊情况下求平均速度:

当t1=t2时,v=(v1+v2)/2;当s1=s2时,v=2v1v2/(v1+v2)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在某段运动时的总路程除以运动的总时间。

其测量方法为:

用刻度尺测路程,用秒表测时间,然后用v=s/t即可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第三部分典型试题

1.(2012,烟台)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

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_____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______为参照物。

2.(2014,苏州)“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上中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

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______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cm/s。

3.(2014,桂林)“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上右图所示动车。

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

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风景树B.路旁的房子C.小明乘坐的动力D.铁轨

4.(2014,玉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A.1h    B.5minC.50sD.10s

5.(2014,临沂)江涛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6.(2013,郴州)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mm   B.1cm   C.1dm   D.1m

7.(2013,江西)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8.(2013,黄石)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汽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11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

A.36km/hB.108km/hC.144km/hD.180km/h

9.(2013,杭州)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

在限速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A.3mB.7mC.15mD.25m

10.(2012,恩施)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B.9cm/sC.8cm/sD.7cm/s

第四部分:

重点突破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1】(2014,来宾)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cm。

【变式题1】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2】(2014,邵阳)如图所示,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

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书C.桌面D.桌面静止的橡皮

【变式题2】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第一个,世界第二个太空教师,成功地给的1亿名中小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物理课,并与地面课堂学生开展了互动。

地面课堂的学生相对于王亚平老师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三、运动的快慢

【例3】(2013,潍坊)(多选)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s~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变式题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第五部分重点小结

一、正确选择参照物的方法: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3、在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情况时,一般是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4、当研究对象为多个时,应选取同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二、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长短,如观众比较短跑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多少,如百米赛跑裁判员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

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

三、常见易错现象

1、因不理解参照物的概念而导致错选(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

2、测量长度时,刻度尺放置、读数、记录等容易错误(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要带单位;要注意刻度尺的起点位置);

3、对匀速直线运动理解易错(速度一定不变,是一个定值);

4、对平均速度的计算易错(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包含中间停留时间)。

【例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

C.只要求出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时间中的平均速度

第六部分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2014届九年级5月模拟(三模)物理试题】甲、乙和丙三辆小车在水平面上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相同的时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车与乙车的距离等于乙车与丙车的距离

B.甲车与乙车的距离等于乙车与起点的距离

C.甲车与丙车的距离等于乙车与丙车的距离

D.甲车与丙车的距离等于乙车与起点的距离

2.【2014年中考二模】下列对长度与质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吃饭筷子的长度约为0.5mB.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2kg

C.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g

3.【2014年中考模拟物理试题】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新2B铅笔的质量约是0.4kgB.普通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50N 

C.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3mD.普通中学生的走路速度约为5m/s

4.【2014年中考调研测试

(一)物理试卷】用图像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可使物理规律更直观、形象。

如图所示A.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D.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5.【长泾片2014届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小满是一名九年级学生。

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A.手掌宽度为2.5dmB.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15m/s

C.脉搏正常跳动的频率为70HzD.身体的体积约为0.05m3

6.【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即一模)】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球B.月亮C.太阳D.宇宙飞船

7.【2014年中考二模】如右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A.研究的气泡在水中运动是自上而下的

B.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快一些

C.本实验也可将玻璃管保持一定倾角放置

D.若仅测得气泡在管内运动的全部路程和时间,则可以判断气泡运动为匀速运动

8.【2014届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研究物体运动时常利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置。

如图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甲、乙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据此记录,两球均从a处下落到b处时,则()

A.乙球用时较短,甲球速度不变B.甲球用时较短,乙球速度增大

C.乙球用时较长,甲球速度不变D.乙球用时较长,甲球速度不变

9.【2014年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物理试题】某商厦有两座直上直下的透明观光电梯,某时刻甲、乙两部电梯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甲正经过5楼,乙正经过3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电梯相对静止B.以甲为参照物,乙电梯在下降

C.以甲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D.以地为参照物,乙电梯在下降

10.【内蒙古敬业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

11.【李婆墩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3m,分度值1mm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二.填空题:

1.【初三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二)】如图所示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

第二次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cm;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运动的速度。

3.【初三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二)】为保证校车在公路上行驶安全,规定校车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填“最大”、“平均”或“最小”);校车行驶时,要求每位学生系好安全带,此时,学生相对于校车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4.【2014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相对于公路旁的树来说是的(选填:

“运动”或“静止”)。

5.【实验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6月联考(二模)】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为参照物.

6.【201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是.

7.【201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

“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月之东驰”是因为选为参照物.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是的。

8.【2014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km。

9.【2014年初三毕业及统二练习】到的铁路线长约1320km。

现在乘坐“夕发朝至”的D321次动车组去,列车运行时间约10小时,则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km/h。

10.【2014年初三毕业及统二练习】如右图是甲、乙两小车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乙运动s时刚好追赶上甲。

11.【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二模)】碳纳米管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清华大学魏飞团队近日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长的、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其直径只有1.4nm,5万个这种碳纳米管并排起来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粗,则每根这种碳纳米管的直径约等于m。

12.【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二模)】在一次军事演习行动中,距目的地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前往。

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

则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_______________km/h。

13.【2014年初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小刚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他是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

三.实验探究题:

1.【长泾片2014届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周末,小敏到乡下帮爷爷摘苹果,看见一只熟透的苹果掉下来。

小敏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一:

苹果的下落快慢是否与苹果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

苹果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1)小敏在探究“猜想一”时,应控制苹果的____________不变,让苹果的_____________改变,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长短。

(2)小敏在探究“猜想二”时,测量出同一个苹果在不同高度下落时所对应时间为t1,t2,t3,……,并绘出h-t图象如右上图所示。

他结合数学上学过的“二次函数”知识猜想:

“物体下落的高度可能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若要验证这一猜想,应如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方法:

2.【2014年中考模拟物理试题】如图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路程(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

s1=90

t1=3

s2=40

t2=2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3.【2014年中考调研测试

(一)物理试卷】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直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在管的下方用注射器注入小气泡。

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时间t/s

0

4

8

12

16

20

路程s/cm

0

12

24

36

60

(3)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小气泡的运动特点是。

(4)晓彤在小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利用10cm长的试管做实验,用注射器分三次向试管内注入不同的小气泡,获取相关的数据后,画出图像如图所示,并求出速度的平均值。

请你对晓彤的实验进行合理评价。

4.【实验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6月联考(二模)】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

(1)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快慢,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再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AC之间的距离是cm.由照片可知,纸锥下落到B位置时受到的空气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纸锥下落到C位置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已知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的缩放比例为1:

30,则纸锥经过B位置时的实际速度为m/s.

(2)实验中,小明还发现不同纸锥由静止释放下落相同高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通过观察分析,他猜想这可能与纸锥的锥角、锥边的长度、纸锥的质量以及纸面粗糙程度有关.于是他利用同一规格的纸张按相同的方法制作纸锥:

先裁剪出一个圆,再剪下一个缺口,最后用胶水将缺口两边粘合住,制作了a、b、c三个不同的纸锥,如图乙所示.其中锥边r1>r2=r3,锥角α1=α2>α3.

①为了研究纸锥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与纸锥锥边长度的关系,小明应选择纸锥(选填“a”、“b”、“c”)来进行对比实验.

②在研究纸锥下落的时间与纸锥锥角的关系时,小明将a、c两个纸锥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用秒表分别测出两纸锥下落的时间,再进行比较总结,得出结论.请你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并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评估意见:

改进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