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界面编程2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383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VC界面编程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VC界面编程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VC界面编程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VC界面编程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VC界面编程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VC界面编程25.docx

《VC界面编程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C界面编程25.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VC界面编程25.docx

VC界面编程25

VC界面编程总结

[前言:

]拥有美丽的外观,软件就成功了一半。

界面由控件、工具栏、菜单、窗体等元素组成,对他们进行美化就能得到一个美丽的界面。

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组合框,而组合框是是有2种功能的--下拉和列表。

一般情况下,列表框的宽度和选择框是一样宽的,但是我们有些时候确实很需要把列表框的宽度变大,一便让我们能更好的看我们要选的东西。

  为了能有这个功能,我写了下面的这个函数。

首先得在你的对话框中添加一个的WM_CTLCOLOR的消息句柄,或者使用CComboBox的继承类,而且在其中添加下面的代码:

HBrushtvisualcombo:

:

onctlcolor(CDC*pdc,CWND*pwnd,UINTnctlcolor)

{

HBrushhbr=ccombobox:

:

onctlcolor(pdc,pwnd,nctlcolor);

switch(nctlcolor){

casectlcolor_edit:

break;

casectlcolor_listbox:

if(listwidth>0){

//newwidthofalistboxisdefined

CRectrect;

pwnd->GetWindowRect(&rect);

if(rect.Width()!

=listwidth){

rect.right=rect.left+listwidth;

pwnd->MoveWindow(&rect);

}

}

break;

}

   //todo:

returnadifferentbrushifthedefaultisnotdesired

returnhbr;

}

  这样之后还没有完全好,你还得刷新一下列表框,那样才能随时根据列表框中的文本的长度,而改变列表框的宽度,要想这样的话,你还得这样,你必须扫描列表框中的条目,还得计算其中文本的长度(通过pdc),这样你如果再刷新列表框的话,才能一条目中比较长的来显示。

  上面的方法是通过WM_CTLCOLOR消息来实现的,后来才知道在MFC的CComboBox类中有一个函数也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就是:

CComboBox:

:

SetDroppedWidth(intwidth);

  通过这个函数,你可以把宽度设成你自己喜欢的值,而它的实际的宽度是下面2个值中的最大值:

  

1.你所设置的值(就是通过上面的函数所设置的值)

2.列表框的值

如何获取一个对话控件的指针

有两种方法。

其一,调用CWnd:

:

GetDlgItem,获取一个CWnd*指针调用成员函数。

下例调用GetDlgItem,将返回值传给一个CSpinButtonCtrl*以便调用CSpinButtonCtrl:

:

SetPos函数:

BOOLCSampleDialog:

:

OnInitDialog()

{

CDialog:

:

OnInitDialog();

//Getpointertospinbutton.

CSpinButtonCtrl*pSpin-(CSpinButtonCtrl*)GetDlgItem(IDC_SPIN);

ASSERT_VALID(pSpin);

//Setspinbuttonsdefaultposition.

pSpin—>SetPos(10);

returnTRUE;

}

其二,可以使用ClassWizard将控件和成员变量联系起来。

在ClassWizard中简单地选择MemberVariables标签,然后选择AddVariable…按钮。

如果在对话资源编辑器中,按下Ctrl键并双击控件即可转到AddMemberVariable对话。

VC中如何改变对框中控件的颜色

在VC中,当我们大量的运用控件时,往往会为改变控件的颜色所烦恼。

因为VC不象VB那样,可以方便地改变对话框及各个控件的颜色,要改变一个控件的颜色比较烦琐。

本文所介绍的就是如何改变在一个对框上的控件的颜色。

步骤如下:

①先创建一个基于对话框的工程,命名为test,然后在对话框上加入一个ListBox控件。

②在testDlg.h中加入一个成员变量:

CBrushm_brush;

③在OnInitDialog()中,加入m_brush.CreateSolidBrush(RGB(0,0,0);此处设置的RGB值可以改变ListBox的背景色。

为了观看ListBox中字的颜色变化,我们给ListBox加入几个字:

利用ClassWizard给ListBox加入一个Control类型的成员变量m_ctrlListBox,然后在OnInitDialog()加入如下所示的代码:

m_ctrlListBox.AddString("1号选手");

m_ctrlListBox.AddString("2号选手");

④点击ClassWizard,给testDlg加入WM_CTLCOLOR事件,单击EditCode按钮,然后把改函数的内容替换为如下代码:

if(nCtlColor==CTLCOLOR_LISTBOX)

{

pDC->SetBkMode(TRANSPARENT);

pDC->SetTextColor(RGB(255,255,255));

//此处设置字体的颜色

return(HBRUSH)m_brush.GetSafeHandle();

}

else

returnCDialog:

:

OnCtlColor(pDC,pWnd,nCtlColor);

现在编译并运行改程序,可以看到列表框已经变成黑色而其中的字已经变为白色了!

工具栏和状态条设计

在VC++下实现高彩色工具条

引言

一些Windows系统自带程序如资源管理器、InternetExplorer等程序的工具条看上去和其他一些程序的工具条不太一样,在颜色上要漂亮许多。

其实这些程序的工具条上的图标均为256色,而普通应用程序在工具栏上所显示图标的颜色通常只有16色,这就决定了后者在视觉上远没有前者美观。

由于Windows随系统而带的程序也是由开发人员编写的应用程序,这就说明通过程序编码可以实现256色甚至更多色彩的图标在工具栏上的显示。

为此笔者经过摸索,通过MFC编程在应用程序中实现了高彩色工具条。

现将实现的主要方法介绍如下,以飨广大读者。

基本设计思路

在实现高彩色工具条之前,先研究一下普通16色的工具条的实现过程,并从中总结出改进方法。

在VC的资源视图中工具条是一个资源名为IDR_MAINFRAME的Toolbar型资源,并可通过在编辑按钮上的图标来完成工具条上图标的绘制。

虽然在资源视图中工具条上各按钮的图标是相互独立的,但在存储时并非像图标一样保存为ico格式文件而是以bmp位图格式保存在磁盘上的。

该位图是一个由工具条上的按钮图标组成的长条型位图图像,中间没有任何缝隙,在程序运行和在资源视图对工具条进行编辑时该图像首先装载到一个图像列表中,然后工具栏根据索引依次从图像列表中将图像显示到工具条的各个按钮上。

由于VC限制工具栏上的图标不能超出16色,因此不论是在资源视图直接编辑位图还是用复制粘贴等手段均无法获取超出256色的工具条(注:

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虽然在编辑视图中可以暂时显示出256色的图标,但在程序运行时仍会退化成16色)。

由于不能在资源视图中通过编辑Toolbar资源实现16色以上的图标,加之工具条在显示时有并不直接从Toolbar获取图标而是从图像列表中读取,因此可以通过其他一些图像处理软件做好类似于工具条的bmp图像(仅颜色比普通工具条bmp图像丰富,其余完全一样),并以位图的形式加入到程序资源。

在使用时,先将其读取到图像列表,这样图像列表中用于显示到工具条上的图标的颜色就可以是256、24位、甚至32位色的了。

由于工具条缺省时将直接加载资源名为IDR_MAINFRAME的Toolbar型资源作为图标的来源,因此还必须通过SetImageList()函数将含有高彩色工具条位图的图像列表指定为工具条的图标来源。

真彩工具条的实现

由于工具条的创建是在主框架类的OnCreate()函数中完成的,因此高彩色图像的装载和图像列表的替换工作必须也在此进行。

在进行程序设计之前,需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比如高彩色工具条位图的绘制、高彩色位图加入到资源等。

绘制工具条位图时,必须控制好图像的尺寸,如需要有N个边长为M的图标,那么需要绘制的位图尺寸为长=N*M;宽=M。

真彩位图在加入到工程之后就不能再在VC的资源视图中进行编辑了。

由于这个彩色位图仅起到美化界面的作用,因此具体对的事件响应等工作还要通过设置原有的Toolbar资源来完成。

准备工作就绪后,先要把工具条位图装载到图像列表,这样才能被工具条做获取。

在作这一步时,必须用:

:

LoadImage()函数去加载工具条位图,并通过宏MAKEINTRESOURCE()来指定具体要加载哪一个资源位图:

HBITMAPhbm=(HBITMAP):

:

LoadImage(AfxGetInstanceHandle(),

MAKEINTRESOURCE(IDB_TOOLBAR),//加载IDB_TOOLBAR

IMAGE_BITMAP,//按位图格式

0,0,//cx,cy

LR_CREATEDIBSECTION|LR_LOADMAP3DCOLORS);

LoadImage返回一个位图句柄HBITMAP,但在MFC下使用CBitmaps会更加方便,可创建一个

CBitmap对象并用Attach()成员函数将它与位图句柄联系起来:

CBitmapbm;

bm.Attach(hbm);

MFC加载工具栏位图时使用了一个内部函数AfxLoadSysColorBitmap()将缺省颜色设定为16色,因此为了显示16色以上的图像,必须在调用图像列表类CImageList的Create()函数创建图像列表时对图像清单做进一步的处理:

m_ilToolBar.Create(32,32,ILC_COLOR8,4,4);

m_ilToolBar.Add(&bm,(CBitmap*)NULL);

这里用ILC_COLOR8标明了创建的图像列表是256色的,在VC的commctrl.h中对其有定义,并且还提供有其他几种颜色位深度的预定义:

#defineILC_COLOR40x0004//16色

#defineILC_COLOR80x0008//256色

#defineILC_COLOR160x0010//16位色

#defineILC_COLOR240x0018//24位色

#defineILC_COLOR320x0020//32位色

如果使用的工具条位图只有256色(对于多数程序这样已经足够),则显然没有必要再使用更高级别的位深度定义。

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必须通过SetImageList()函数指定工具条m_wndToolBar的图标来源不再是原来缺省的图像列表而是含有高彩色位图的图像列表m_ilToolBar:

m_wndToolBar.GetToolBarCtrl().SetImageList(&m_ilToolBar);

到此为止就可以通过MFC在自己编写的程序中实现类似于IE等软件的漂亮的工具条了。

下图就是笔者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程序界面:

小结

本文通过对作为工具条图标来源的图像列表的替换,实现了在普通MFC应用程序中具备了以往只有Windows系统自带程序才具备的高彩色工具条。

较好地美化了程序的界面。

本文程序在Windows98下,由MicrosoftVisualC++6.0编译通过。

用VC制作非常酷的工具条

自微软推出Windows95后,一大批全新的控件使我们的应用程序更加美观,使用也更加方便。

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工具条不再是一个突出的3D小方框,而是变成了平面的状态,但是只要把鼠标移动到上面,它就会自动地浮出来,大大方便了用户。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终于找到了制作这种工具条的方法。

原来Windows95封装了许多常用的控件,大都被放在Comctrl32.dll中,其中Toolbar控件是用于制作工具条的。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如何在VC5.0中添加一个Toolbar。

众所周知,所有的控件都是某一类型的窗口,所以制作Toolbar也要从制作窗口开始。

由于MFC的Toolbar类并不支持新的功能,所以我们只好用SDK方法,通过API调用来完成整个过程,该过程与制作一个传统的工具条类似。

Toolbar是属于comctrl32.dll的扩展功能,所以要先调用InitCommonControlsEx()的函数。

该函数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决定了对Toolbar的支持,它的主要作用是注册Toolbar窗口,以便在以后的程序中制作这种窗口,而普通的工具条则要调用InitCommandControls()。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函数的写法。

INITCOMMONCONTROLSEXicex;

DWORDdwStyle;

icex.dwSize=sizeof(INITCOMMONCONTROLSEX);

//注意下面这两个参数决定了是否注册Toolbar

icex.dwICC=ICC_COOL_CLASSES|ICC_BAR_CLASSES;

InitCommonControlsEx(&icex);

然后就可以调用CreateWindowEx这个函数来建立Toolbar窗口:

HWNDhwndTB=CreateWindowEx(

WS_EX_TOOLWINDOW,//扩展工具条风格

TOOLBARCLASSNAME,//Toolbar类名

NULL,

WS_CHILD|WS_VISIBLE|TBSTYLE_FLAT,

//窗口风格

0,0,0,0,//大小

AfxGetApp()->GetMainWnd(),//父窗口名

NULL,

AfxGetInstanceHandle(),//实例

NULL);

判断一下窗口句柄,如果不为空,就表示窗口建立成功。

此时的Toolbar不过是一个空空的窗口,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向里面添加按钮。

向Toolbar中添加按钮是通过向它发送消息来实现的,以下过程与制作传统的工具条基本一致。

首先,建立一个ImageList控件,然后通过定义按钮的数据结构来确定每个按钮的类型。

//建立一个Imagelist控件,

HWNDhiml;

//MYICON_CX,MYICON_CY是每个按钮的大小

himl=ImageList_Create(MYICON_CX,MYICON_CY,ILC_COLOR4,0,4);

//加入事先作好的工具条位图IDB_BITMAP2

ImageList_Add(himl,

LoadBitmap(AfxGetInstanceHandle(),MAKEINTRESOURCE(IDB_BITMAP2)),NULL);

//通过消息把位图加入到Toolbar中

SendMessage(hwndTB,TB_SETIMAGELIST,0,(LPARAM)himl);

下面加入5个普通的按钮:

TBBUTTONtbArray[5];//按钮的数据结构

for(i=0;i<5;i++){

tbArray[i].iBitmap=i;//第i个位图

tbArray[i].idCommand=IDM_BUTTONSTART+i;

//命令ID

tbArray[i].fsState=TBSTATE_ENABLED;

tbArray[i].fsStyle=TBSTYLE_BUTTON;

//按钮风格

tbArray[i].dwData=0;

tbArray[i].iString=i;//显示的字符串

}

//设置按钮结构的大小

:

:

SendMessage(hwndTB,TB_BUTTONSTRUCTSIZE,sizeof(TBBUTTON),0);

//添加按钮到Toolbar中

:

:

SendMessage(hwndTB,TB_ADDBUTTONS,(UINT)5,(LPARAM)tbArray);

至此,一个很酷的工具条基本上制作完成,最后再调用函数ShowWindow()即可:

ShowWindow(hwndTB,SW_SHOWMAXIMIZED);

当点击按钮时,Toolbar就把消息传送到父窗口中,由父窗口响应消息。

Toolbar中按钮的ID包含在消息函数的wParam参数中,可以设置它来调度不同的模块。

这时可以重载父窗口的OnCommand()函数,根据wParam参数判断点击了哪个按钮。

假定父窗口是主窗口框架,代码如下:

BOOLCMainFrame:

:

OnCommand(WPARAMwParam,LPARAMlParam)

{

switch(wParam){

caseIDM_BUTTONSTART+0:

AfxMessageBox(“你点中了第一个按钮!

!

",MB_ICONINFORMATION);

break;

caseIDM_BUTTONSTART+1:

AfxMessageBox(“你点中了第二个按钮!

!

",MB_ICONINFORMATION);

break;

caseIDM_BUTTONSTART+2:

AfxMessageBox(“你点中了第三个按钮!

!

",MB_ICONINFORMATION);

break;

}

returnCMainFrame:

:

OnCommand(wParam,lParam);

}

VisualC++版本6中工具条的新特色

微软在C++6.0预览版几个月了。

正式版预计到今年年底发布。

同时,预览版显示出版本6将包含大量的改进和提高,包括支持Internet控件,例如扁平工具条等。

虽然改进的控件包与Internet无关,但它首先出现在InternetExplorer中,因此它就被取做这个名字了。

事实上,官方发布的预览版的标题是“针对InternetExplorer4.0的VisualC++5.0技术预览”。

在以前关于MFC工具条类的讨论专题中,我曾答应提供一个在版本6中工具条的外观演示。

有一个很好的消息,那就是你现在用CToolBar所作的所有工作在新的版本中都是有效的,包括那些在以前的栏目中所描述的一些扩展功能。

因此,你将很容易修改现存的程序以获得象InternetExplorer和VisualStudio中那样“酷”的界面。

此外,并没有什么坏消息。

工具条的新特色

早在版本4中,CToolBar就已被MFC库完全实现了。

一旦公用控件动态链接库(命名为comctl32.dll)变得无所不在了,CToolBar就成了如今已包含在操作系统中的工具条控件的代名词了。

然而,CToolBar并没有揭示公用工具条控件的所有能力。

如今,通过CreateEx()函数,它成功了。

公用控件动态链接库现在包含了至少三类风格:

最初的、在InternetExplorer3.0中加入的以及在InternetExplorer4.0中加入的。

虽然这些版本理论上是向下兼容的,但某些专业人员曾写出一些不能在后来版本中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这可能是这些程序采用了一些没有公开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并没有被包含在所有的版本中。

VisualC++程序员没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在VisualC++4.0或5.0中comctl32.dll并不是一个可以再分发的组件,它在安装InternetExplorer时被更新,因此MFC程序员无法依靠最新版本的某些功能来用于他们的程序。

这就是CToolBar仅仅具有最初的DLL的有限功能的原因。

CToolBar能够实现最新的特色意味着微软将在VisualC++6.0中包含最新的DLL并将其作为一个可以再分发的组件。

绝大多数新特色将由在调用CreateEx()和其它CToolBar成员函数时指定的新的风格标志来确定。

下面是commctrl.h的一部分,它定义了TBSTYLE类标识符:

#defineTBSTYLE_BUTTON0x0000

#defineTBSTYLE_SEP0x0001

#defineTBSTYLE_CHECK0x0002

#defineTBSTYLE_GROUP0x0004

#defineTBSTYLE_CHECKGROUTBSTYLE_GROUP|TBSTYLE_CHECK)

#if(_WIN32_IE$#@62;=0x0300)

#defineTBSTYLE_DROPDOWN0x0008

#endif

#if(_WIN32_IE$#@62;=0x0400)

#defineTBSTYLE_AUTOSIZE0x0010

#defineTBSTYLE_NOPREFIX0x0020

#endif

#defineTBSTYLE_TOOLTIPS0x0100

#defineTBSTYLE_WRAPABLE0x0200

#defineTBSTYLE_ALTDRAG0x0400

#if(_WIN32_IE$#@62;=0x0300)

#defineTBSTYLE_FLAT0x0800

#defineTBSTYLE_LIST0x1000

#defineTBSTYLE_CUSTOMERASE0x2000

#endif

#if(_WIN32_IE$#@62;=0x0400)

#defineTBSTYLE_REGISTERDROP0x4000

#defineTBSTYLE_TRANSPARENT0x8000

#defineTBSTYLE_EX_DRAWDDARROWS0x00000001

#endif

你会注意到其中的一些采用了条件编译,依赖于_WIN32_IE的值,它缺省指的是InternetExplorer4.0(即取值为0x0400)。

对于InternetExplorer3.0(即取值为0x0300)以前的版本,大多数的TBSTYLE标识符指的是按钮或是一组按钮。

InternetExplorer3.0引入了扁平钮、文本标签、下拉列表和自定义绘制。

InternetExplorer4.0增强了下拉列表和自定义绘制功能,并且增加了支持OLE拖动目标到一个工具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