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中国人的端午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372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名称中国人的端午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活动名称中国人的端午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活动名称中国人的端午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活动名称中国人的端午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活动名称中国人的端午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动名称中国人的端午节.docx

《活动名称中国人的端午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名称中国人的端午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动名称中国人的端午节.docx

活动名称中国人的端午节

方案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概况

一、有关背景:

1、课题来源:

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中的活动《端午节》演变而来。

在完成了计划中的活动1-4后,幼儿仍感到意犹未尽。

对于活动中欣赏的香包、鸭蛋网、龙船等都希望能够尝试自己做一做,并提出了提前庆祝端午节的设想,由此生成了后面的手工制作活动、综合庆祝活动。

2、课题类型:

系列活动

3、方案实施时间:

由2004年5月31日开始至2004年6月4日结束,共计5个教学日,10个教学时。

4、年龄班:

大班

5、班级幼儿人数:

17人

二、活动方案设计:

1、方案设计的背景分析:

(1)活动的重要价值:

近期在某报上读到有关韩国正准备将由我国端午节演变而来的“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文章,不禁产生了共鸣“没想到我们过了两千多年的端午节竞可能成为别国的文化遗产”。

为此,我选择了此次单元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培养和激发幼儿的爱祖国的情感及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班级幼儿的相关经验,能力的基本状况:

我班幼儿南岭悬殊较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如果按照能力的强、一般、较弱划分分别占29%、53%、18%。

好在我班属小班制,人数较少,我尽量开展小组区域活动,以个别指导为主,同时设置不同难度以满足不同能力的需要。

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幼儿尚停留在吃粽子、鸭蛋等食俗上。

而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只是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

需通过活动丰富其知识经验。

2、活动总目标:

本主题以认识端午节为中心,通过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的了解、尝试让幼儿知道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培养和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及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通过观察、感知、实验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恶月”的含义和粗浅的保健常识。

通过亲手制作香包、鸭蛋网、折纸船,发展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态度和耐心,养成集中精力工作的习惯(专注力)。

3、教育活动概况:

(详见附录1)

序号

活动名称

领域

活动目标

组织形式

方式方法

活动资源

1

端午节的起源

社会

1、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源自我国是不争的事实。

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端午节挂艾叶、菖蒲,佩带香包及吃粽子等习俗的由来与传说。

集体活动

故事欣赏、

讨论

将屈原、黄巢的传说编成故事。

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图片。

2

神奇的草

科学

1、观察、感知、实验认识艾叶和菖蒲,知道它们都是草本植物,具有防蚊蝇的功2、了解“恶月”的含义。

积极参加实验活动,并能够细致地观察实验结果。

集体活动、小组活动

观察、感知、实验、讲解

每组备有艾叶、菖蒲若干。

收集一小瓶蚊子。

(接下页)

(接上页)

序号

活动名称

领域

活动目标

组织形式

方式方法

活动资源

3

我家过的端午节

语言

1、引导幼儿围绕“我家的端午节”进行完整性讲述。

2、通过讲述让幼儿了解端午节“吃五黄”、“赛龙舟”等习俗。

3、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集体活动、小组活动

观看资料、讨论

收集鸭蛋网、香包以及赛龙舟及端午节习俗的图片。

4

我吃过的粽子

语言

1、引导幼儿围绕“粽子”这一话题谈话,能用连贯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2、能够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理解别人谈话内容,吸取有用的信息,以便及时做出反应,交流自己的见解。

3、再次重温粽子的由来,加深幼儿“中国是端午节的发源地”这一印象,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集体活动、小组活动

品尝、观察、感知、讨论、操作

每组一盘剥好的粽子及剥下的一片粽叶。

4、活动方案实施概况:

(1)计划性活动的实施情况:

(详见附录2)

序号

活动名称

活动成效

原因分析

建议

1

端午节的起源

大家一致得出结论——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

孩子们对这一事件都比较了解,所以讨论内容比较丰富。

教师及时给予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2

神奇的草

孩子们观察的很认真。

但秩序有些混乱,全部挤到一起观看实验过程过程,讨论的场面非常活跃。

实验材料过小,后面孩子们看不清楚。

分组观察实验过程。

3

我家过的端午节

孩子们讲述的内容非常丰富,孩子们感到意犹未尽。

孩子们对我出示的香包、鸭蛋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能够尝试自己做一做,

在当天的的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有关端午节的区域性环境,供幼儿制作。

4

我吃过的粽子

孩子们对品尝活动非常感兴趣完成了活动目标。

粽叶准备的太少,多一些会效果更好。

在幼儿园吃粽子时引导幼儿再次进行观察。

(2)生成性活动的实施情况:

(详见附录3)

序号

活动名称

生成背景

实施依据

活动成效

原因分析

建议

1

制作香包

编鸭蛋网

折纸船

这些活动是由讲述活动“我家过的端午节”生成而来在进行迁移讲述思路时孩子们对我出示的香包、鸭蛋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能够尝试自己做一做,由此产生了这些活动。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来实施的。

幼儿通过自发的商量出参与的次序,并相互提醒自觉遵守,真正的做到自我管理,幼儿全部掌握了这几项技能。

因为开展的是区域活动,所以充分的发挥了个别指导的优势,但作为教师,我明显感到一个一个的指导特别累。

如果在开展活动前有一个重点工作展示会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或者鼓励已掌握的幼儿指导别人,即能培养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促使被指导的幼儿为了争做小老师而认真学习。

2

快乐的

端午节

这次活动也是由讲述活动“我家过的端午节”生成而来,当时在进行迁移讲述思路时孩子们希望能够提前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并在前几天的区域活动中学会了制作香包、编鸭蛋网、折纸船等技能,为此今天开展这一活动时机成熟,也能为本次主题活动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来实施的

幼儿工作的非常专注,制作和布置出有着浓厚节日气氛和端午节特色的环境。

之后幼儿还提出用竹竿进行赛龙舟活动,本次主题活动在激烈的比赛中降下了帷幕。

但操作区域仍显单调,不够丰富

本次活动是幼儿自己提出的,所以比其它任何活动气氛显得特别活跃、融洽。

而操作区域受节日特色及幼儿水平影响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在幼儿掌握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诸如做彩球一类的既能烘托节日气氛、又没有季节限制的区域。

5、对活动方案的反思性评价:

本次主题活动圆满的完成了,在本次活动中,我尝试交互运用了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两种教学形式,使幼儿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在各项能力上得到了提高。

但是活动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得到了如下的启示:

(1)教师应积极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愿望和努力。

幼儿园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尤其是区域活动)目的不仅仅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经由这一历程,促进其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例如:

满足幼儿的愿望开展“赛龙舟”的庆祝活动。

(2)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相结合是一个较理想的“本土化”教学模式。

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两种教学形式各有所长,也各有局限。

只有把这两种教学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教师不可低估幼儿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

幼儿的潜力是挖掘不尽的,我查一点低估了他们的能力(在他们提出要自己编鸭蛋网时,我有些犹豫)。

看来教师要真正做到“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我的座右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将继续努力,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附录:

附录1:

具体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活动计划)

活动一:

社会——端午节的起源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源自我国是不争的事实。

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挂艾叶、菖蒲,佩带香包以及吃粽子等习俗的由来与传说。

活动准备:

1、将屈原、黄巢的传说编成故事。

2、发动幼儿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1、结合时事开展讨论:

端午节起源于那里?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欣赏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起源。

4、欣赏黄巢的故事,了解挂艾叶、菖蒲的来历。

5、师生共同小结:

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

活动二:

科学——神奇的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实验认识艾叶和菖蒲,知道它们都是草本植物,具有防蚊蝇的功能。

了解“恶月”的含义。

2、积极参加实验活动,并能够细致地观察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每组备有艾叶、菖蒲若干。

2、收集一小瓶蚊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艾叶和菖蒲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是草本植物。

2、通过仔细观察小实验,知道它们中含有的芳香油能够驱除蚊蝇。

3、通过讨论“端午节为什么要在门上挂艾叶和菖蒲”了解“恶月”的含义。

4、拓展话题:

如何防止蚊叮虫咬?

活动三:

讲述活动——我家过的端午节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我家过的端午节”进行完整性的讲述。

2、通过讲述让幼儿了解端午节“吃五黄”、“赛龙舟”等习俗。

3、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收集鸭蛋网、香包以及赛龙舟及端午节习俗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鸭蛋网、香包等提示幼儿思考讲述思路。

2、幼儿围绕“我家过的端午节”进行自由讲述,教师注意提醒幼儿说话的完整性。

3、师生共同统计:

端午节要做哪些事情。

4、迁移讲述思路:

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你准备怎样过端午节。

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四:

谈话活动——我吃过的粽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粽子”这一话题谈话,能用连贯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2、能够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理解别人的谈话内容,吸取有用的语言信息,以便及时做出反应,交流自己的见解。

3、再次重温粽子的由来,加深幼儿“中国是端午节的发源地”这一印象,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盘剥好的粽子及剥下的一片粽叶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2、幼儿自由观察粽叶、品尝粽子开展讨论。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及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内容。

3、通过集体谈话、提问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4、组织幼儿讨论: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再次重温粽子的由来,加深幼儿“中国是端午节的发源地”这一印象,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附录2:

计划性活动实录

5月31日:

社会——端午节的起源

在进行集体活动时,我刚提出今天的讨论话题,孩子们就纷纷议论了起来,有的说“我听妈妈讲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他好像是中国人,不是韩国人。

”有的说“我爸爸也跟我讲过,我很生气,韩国人真坏。

”等等。

当我讲屈原投江的故事时,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鸦雀无声。

在观赏图片时,我故意放入了几张闹元宵、吃月饼、贴春联的图片,阮超凡马上就提出端午节怎么会有元宵呢?

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

5月31日:

科学——神奇的草

本次活动以观察、感知为主。

首先我们进行分组观察讨论活动,孩子们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对艾叶和菖蒲进行感知,知道它们都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蚊防蝇,为了证实这一点,我准备了两个相通的瓶子,其中一个收集了许多蚊子,我小心的把一片艾叶放入有蚊子的瓶中,大约过了几分钟,所有的蚊子都通过通道飞到了另一个瓶子中。

然后我又以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们观察了菖蒲的驱蚊功效。

孩子们观察的很认真。

在这之后我们展开了讨论:

“端午节为什么要在门上挂艾叶和菖蒲”,让孩子们知道端午节时值农历五月,正是所有毒虫出洞、容易生病的季节,俗称“恶月”而悬挂艾叶和菖蒲,则是因袭对“恶月”禁忌,以保健为主的。

最后我们开始了自由讨论:

如何防止蚊叮虫咬?

孩子们提出了点蚊香、喷杀虫剂、勤洗澡、喷花露水、喷防蚊水等各种方法。

场面非常活跃。

6月1日:

讲述活动——我家过的端午节

本次活动孩子们讲述的内容非常丰富,甚至讲述了很多我没有准备的东西,如挂蚕豆串等,在迁移讲述思路时时孩子们对我出示的香包、鸭蛋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能够尝试自己做一做,提前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6月2日:

谈话活动——我吃过的粽子

本次活动我准备的比较充分,准备了白粽子、肉粽子、红豆粽子等四种粽子。

孩子们一边品尝美味的粽子,一边交流自己吃过的粽子,除了今天吃到的粽子以外还有咸肉粽子、红枣粽子、等多种口味,同时再次重温粽子的由来,加深孩子们“中国是端午节的发源地”这一印象,孩子们感到非常自豪。

之后的区域活动中许多孩子对包粽子这一活动非常感兴趣,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选择了这项活动。

附录3:

生成性活动的方案与实录

6月1日~6月3日:

手工——制作香包、编鸭蛋网、折纸船

这些活动是由讲述活动“我家过的端午节”生成而来,为此在当天的的区域活动中我有意识的为幼儿创设了有关端午节的区域性环境,除了字以外,留下大面积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发挥,同时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如香包的半成品(考虑到幼儿的能力有限,尚未掌握缝纫的技能,所以我准备了编好的穿了一个香包中国结,幼儿只需自己折各色的纸粽子在穿在中国结上,即成一个漂亮的香包,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丝线(用来编鸭蛋网用,发展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态度和耐心,养成集中工作的习惯。

)、各种颜色、形状、质地的纸让幼儿进行包粽子、折纸船等练习,足以容纳七、八名幼儿。

饶是如此,每天一到区域活动时间,这一区域仍是排起长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故意装作视而不见,幼儿自发的商量出参与的次序,并相互提醒自觉遵守,真正的做到自我管理,幼儿都觉得比较公平。

因此满足了每个幼儿的需求。

6月4日:

综合活动——快乐的端午节

这次活动也是由讲述活动“我家过的端午节”生成而来,当时在进行迁移讲述思路时时孩子们希望能够提前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并在前几天的区域活动中学会了制作香包、编鸭蛋网、折纸船等技能,为此今天开展这一活动时机成熟,也能为本次主题活动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开展活动时,我借鉴了蒙氏教学法,首先安排好各种工作区域,如香包制作区、鸭蛋网编织区、合作创作赛龙舟场面的区域等,每个区域准备了足够七、八名幼儿操作的材料及空间。

我们首先开展谈话活动,重温端午节的由来,强化孩子们“中国是端午节的发源地”这一印象。

然后讨论我们庆祝端午节的方法,选择自己操作的区域。

接下来就开始制作活动。

幼儿工作的非常专注,制作和布置出有着浓厚节日气氛和端午节特色的环境。

之后幼儿还提出用竹竿进行赛龙舟活动,本次主题活动在激烈的比赛中降下了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