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367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docx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docx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讲座(十三)

                      修辞

第一部分:

知识讲解

语文主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引用、反复、比拟、借代、互文等。

一、比喻

  1、定义:

又叫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

甲是乙。

  例如:

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

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具体讲:

(1)对事物进行比喻:

用比喻来对事物某某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2)对道理进行比喻:

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

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6、常用比喻词:

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二、比拟

1、定义: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2、作用:

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淀》孙犁)

三、夸张

1、定义: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2、作用:

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夸张句是一种由夸张的修辞手法组成的句子。

这种句子虽然比较夸张,但还是比较真实的。

它用夸张的手法让句子变得更深动。

3、种类

 

(1)扩大夸张:

为了达到生动幽默效果,往往人为拔高事物特点,使之更高,更强,更快,更多,甚至达到排山倒海、翻天覆地的神奇效果。

例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

缩小夸张与扩大夸张相反,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数倍缩小作用。

例如:

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

例如,农民们都说:

“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

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

严肃的汇告、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

四、排比

1、定义:

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2、作用:

适当运用排比,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集中的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造成结构形式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

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深意厚;用以说理,特别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鞭辟入里、理直气壮的强烈气氛。

2、排比的类型

(1)普通排比句。

 例句:

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因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远远不及家园日暮时亮起的那一束枯黄的灯光。

(2)以引用组成排比句

①句式1:

……是“……”的……

例句:

坚韧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是“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鉴湖女侠秋瑾!

②句式2:

……是××ד……”的…

例句:

自信是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慨然身许;自信是陆游“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豪情抒发;自信是黄宗羲“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的心灵高歌!

(3)以暗喻组成排比句

 爱心是阳光,爱心是露珠,爱心是问候。

爱心是白鸽,爱心是胡杨,爱心是古筝。

五、反复

1、定义:

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2、类型

  

(1).词语反复: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词组或句子反复:

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

“大山原来是这样的!

月亮原来是这样的!

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铁凝《哦,香雪》)

 (3).语段反复。

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例句: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4).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3、作用:

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六、对偶

1、定义 :

对偶是用字数相同、结构形式上相似或相同,意义上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种类 :

对偶按上下句(出句、对句)在内容意思上的关系可分为三种:

  

  

(1)、正对:

 上下两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相同的一个事,在意思上是有相近、相似、相补、相称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两句从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着眼,在意思上有相反或相对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两句着眼于相关联的事物,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3、对偶的作用 

  

(1)、形式上:

整齐匀称,节奏明快 。

 如:

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李商隐《锦瑟》) 

  

(2)、音调上:

音韵优美,音乐感强  对偶的上下两句节奏相同,间歇相同;但在音韵平仄相对,抑扬顿挫相交,使对偶句读(听)起来节律整齐又起伏错落。

这一点特别在律诗中体现的最为突出。

   

  (3)、表意上:

凝炼集中,高度概括  对偶的两句形式并列,简括凝练的内容或相对或互补,容下丰富的内容。

如“《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

(4)、抒情上:

情感真挚,酣畅淋漓 。

 如:

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上下两句写出了作者在小屋所见之景,突出了作者对小屋深深得喜爱之情,真切自然。

 

七、设问

 1、定义:

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设问。

2、作用:

为了强调语意,引起人们的注意,引发人们的思考。

(一般而言,设问往往用在语段的开头,用于问题的提出。

  3、设问分类:

  ①、单次设问,即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回答。

  如:

“同情是什么?

它是黑夜的火把,给人指明方向;它是雪天的煤炭,给予人温暖;它是大旱的甘霖,给予人希望。

   ②、连续设问,即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如:

“1+1是什么?

难道仅仅是数学计算中的2吗?

不,答案当然不是。

它有更丰富的内涵,有更广泛的含义!

 ③、不答式设问,即提出问题的答案是很明显的,是不需要回答的。

此种设问的目的只是为了强调,为了引起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如: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

你站出来!

是好汉的站出来!

4、运用设问修辞法应该注意:

第一,设问法对强调意思的确有帮助,但不可用得过多。

第二,设问法不应几句话就问一个“为什么”,而不能把一种要不得的“口头禅”当作设问句。

八、反问

1、定义: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2、特点:

 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3、种类: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

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九、借代

 1、定义: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2、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3、作用:

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

4、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

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最后一次讲演》

5、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6、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①借代侧重在代替,借喻是一种比喻说明。

②借代侧重于“相关性”(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关性),不能改为明喻,而借喻侧重于“相似性”,可以改为明喻。

③二者可以用能否加“像”字来辨认。

可以加“像”是借喻,不能加“像”是借代。

 ④修辞效果不同。

借喻重在形象美感,借代则靠相关联想来揭示事物的特征,以达到渲染气氛,将情感与形象融为一体的目的。

例如:

(1)教师们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2)一群红领巾向公园走去。

十、引用

  1、定义: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2、作用: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3、类型:

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1〉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十一、反语

  1、定义: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2、用法:

即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语词来表达本意,意在嘲弄,讽刺。

本意如果是褒奖,就用贬低的词语,本意如果是贬低,就用褒奖的词语。

3、作用:

使感情色彩更加突显。

4、种类:

反语的种类有

1.表示讽刺的反语

例如: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些就是

他们难得的佳肴。

(用“慈祥”更突出地表现出老板的吝惜。

2.表示亲密友好感情的反语。

例如: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狠

心贼”是指丈夫,这里运用反语形象地表现出女人们对自己丈夫的爱。

十二、对比

  1、定义: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2、作用:

使语言特色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3、特点: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十三、双关

  1、定义: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2、作用:

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3、分类:

〈1〉谐音双关。

  例如: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

  〈2〉语音双关。

  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

例如:

 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嘴倒不出

  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

十四、通感 

1、定义: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2、作用:

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例如“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

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十五、顶针:

是指把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起头的词语的修辞方法。

例如: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竹根。

第二部分:

易混修辞辨析

  一、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一)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1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例2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

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

  

(二)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

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

  (三)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

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二、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一)相同点:

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

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二)不同点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

  2.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3.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例4.雷锋说:

“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例3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

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

  例4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三、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一)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二)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兼格现象。

  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四、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一)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二)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三)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五、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一)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二)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

 六、反复与排比的辨析  

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例句:

(1)终于自由啦!

终于自由啦!

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此句三次咏叹“终于自由啦”,表达对自由的期盼和渴望,侧重点就是“终于自由啦”,所以此句的修辞手法为反复。

  

(2)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莫泊桑《项链》) 

  这句含有相同词语“她”,但是所要强调的词语不是“她”,而是“认识”“了解”“爱”和“娶”,所以该句为排比。

七、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2、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3、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八、双关与反语的辨析

双语和反语虽然都有表里两层意思,都说表面上一层是词语本身固有的,内里的一层是这个特定上下文所赋予的,是真意所在,但它们的根本区别是,反语的表里两层意思永远是相反的,双关的两层意思是相关的。

第三部分: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对偶)

B.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他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拟人、夸张)

C.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终究要到的吗?

(反问)

D.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比喻)

2、对句子的修辞手法一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中。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向下了火。

A.比喻拟人对偶夸张B.拟人拟人对偶比喻

C.比喻拟人排比比喻D.拟人对偶排比夸张

3、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4、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科学的指示,没有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B.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

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D.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5、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诗句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比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无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要把延安巨变尽收眼底的急切心情。

C.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运用反问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D.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作者在异国他乡的苦闷,集中反映了他思念祖国,企盼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

6、判断下面各句,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A.“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上升上来。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B.“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C.“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这句话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

D.“这些人……说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这句话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

7、从下面几句话中,找出与“年头要账的挤破了门框”这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