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训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259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训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训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训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训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训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训课程标准.docx

《基训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训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训课程标准.docx

基训课程标准

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大专表演专业【开课学期】三年五个学期【学时数】周学时10节总学时880【编写时间】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陈东宁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内容,了解古典舞训练课的概貌,并掌握古典舞初步知识,为研究中国古典舞奠定一些基础。

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舞蹈所需要的正确站立形态、方向、舞蹈动作姿态,身体各部位运动幅度、速度、灵活性,身体控制的稳定感、协调感、肌肉的力量以及由以上诸因素所构成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术技巧。

培养学生成为在柔韧、力量、速度、灵活、耐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能力与素质合格的舞蹈演员。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为大专舞蹈表演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为全日制高等职业专科三年制的学生。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典舞基本表演姿态、掌握舞蹈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舞蹈表演、创编两方面的能力。

培养德、志、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基本技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能组

织课外文艺活动和竞赛工作。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通过全面系统地训练和学习,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达到身法与技法的和谐统一,同时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开发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表现能力,同时掌握理解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为今后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教学内容

把上练习:

1、脚位置:

大、小八字步、正步、踏步、丁字步、大掖步步、扑步;

2、擦地:

(前、旁、后)、勾绷与半蹲、全环动、压脚跟组合;

3、小踢腿:

(前、旁、后),一、五位勾绷脚点地,45度迈移与单变身组合;

4、蹲:

(一、二、五位)踏步、弓箭步、半蹲、全蹲、前旁后小涮腰、平行腰组合;

5、单腿蹲:

(前、旁、后)45度半环动、端腿中跨骗、摆腿、单腿变身、后退变射雁;

6、腰:

八字圆、五位前旁后腰、拧腰、涮腰、跪下腰、卧鱼、风火轮;

7、弹腿:

前旁小弹腿、25度小撩弹、45度中弹、90度以上大撩

弹腿、吸弹(下半学期);

8、控制:

吸出控(前、旁、后)、半环动前旁、朝天蹬、耗腿、捻转1/2周、大射雁;

9、踢腿:

前旁勾绷脚、悠腿踢腿;

10、双扶后踢腿:

可加半脚尖、踢紫金冠(下半学期);

11、身韵:

头眼(上下左右)环动点线加手组合;

12、手腕练习:

提压腕、盘手、轮指小摊掌;

13、手臂练习:

三节(大小)、双晃手、摇臂(前后)、云手;

14、手的位置:

单双山膀、按掌、单双托掌、托按掌、提襟、顺风旗;

15、躯干练习:

提、沉、冲、靠、含、腆、移(坐在卧鱼上练习)、旁提(坐、跪、站上练习);

16、步法练习:

圆场(向圈内外拧身加舞姿直线或斜线行进练习);

17、花邦步:

原地慢快、进退,转体加手眼练习;中间部分:

1、平转:

把杆上从头到身体协调练习,开法1/2个;

2、小跳:

小八字位、大八字位、一位(双起双落);

3、中跳:

三跳一停、五位、二位,叉跳(素质跳);第二学期教学内容

1、腰:

慢快涮腰接卧鱼、快风火轮、穿胸刺背(均可在中间做);

2、控制:

搬朝天蹬、掀身探海、老鹰展翅、踹雁变探海、探海翻身(均可在中间做);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大踢腿:

前旁勾绷前接后探海、旁踢可与立身射雁(均可在中间做);

紫金冠可加半脚尖;反掖转开法1/2——2个;平转:

中间1/2——3个;踏步翻身开法,把杆上手臂练习,在中间均可坐1/2——1个;点步翻身开法1/4个、1/2个;串翻身开法1/4个、1/2个、1个;小跳(单起单落)、掖腿跳;错步射雁小跳(双起双落);五位并脚跳、变位跳、叉跳(双起双落);大跳、撩腿越(开法);

身韵眼睛和步伐协调练习;盘手和身体协调的组合练习;摇臂、云手转体练习;手位综合组合练习;旁提和转体步法练习;

圆场和韵律舞姿行进练习;第三学期教学内容

控制直抬前旁后半环动、软踹燕全环动、快踹燕、探海翻身开

法;

2、大踢腿前接探海、后接快踹燕、旁接立身射燕;

3、紫金冠可加步伐;

4、踏步掖转、反掖转2-3圈、挥鞭转、旁腿转开法、斜探海转(因材);

5、平转6-12个;

6、点步翻身6-12个;

7、串翻身6-12;

8、踏步翻身、接点翻接吸翻、(因材);

9、小跳变位跳、舞姿跳;

10、空转、大蹦子、飞脚、接蹁腿、接蛮子、(因材)

11、探海翻身中间组合;

12、并腿小射燕双起单落;

13、中跳、端腿跳、飞天跳双起单落;

14、撩腿越接大射燕组合;

15、凌空越接单腿变身;

16、紫金冠接元宝跳;

17、身韵小五花加转体步伐组合练习;

18、燕子穿林、青龙入水;

第四学期教学内容

1、控制软踹燕接探海全环动接蹁腿翻身拧身探海连续正反翻身

(把杆);

2、大踢腿踢、蹁、盖综合性训练组合;

3、原地转、跨腿转2圈、挥鞭转6-12圈、旁腿转6-12圈;

4、全平转挥鞭转接双圈、旁腿转接双圈、朝天蹬转、扫堂接探海转(均因材);

5、点翻接吸翻接串翻(因材);

6、探海翻身连续3个接点翻探海(因材);

7、串翻身接绞腿、圈串翻身圈大蹦子、圈飞脚(因材);

8、小跳变位舞姿综合训练组合;

9、中跳、叉跳接舞姿跳;

10、变位跳接单腿变身射燕、卧鱼

11、一字飞腿跳(开法)

12、云间转腰转体加步伐综合性训练组合

第五学期教学内容

1、腰、快涮腰接托步转、卧鱼接风火轮、扑步;

2、控制直抬腿、碾转旁躺身、冲天炮

3、快探海连续2次接反吸翻(因材);

4、大踢腿、旁躺身接卧鱼、后踢紫金冠接悠腿(因材);

5、原地转、前旁朝天蹬转、紫金冠转(因材);

6、平转接上步掖转接舞姿转(因材);

7、串翻身接脚腿接原地翻身接快探海翻身、圈大蹦子接拉腿蹦

子;

9、中跳、行进射燕跳和舞姿跳组合

10大跳、中大型训练组合

11慢步、原场、花帮步、和韵律、踪合性训练组合;

五、课程实施

(一)课程所需的教学条件:

舞蹈教室、钢琴及伴奏教师、多媒体音响设备,任课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级技术职称,并有一定演员舞台实践经验的“双师”教师。

(二)教学方法建议: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的是舞蹈教育与表演的人才。

由于该专业要求的文化水平较高,学生大部分来自普通高级中学,因此专业条件较差,入校前大多数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对于中国古典舞知之甚少。

但基本功课又是舞蹈专业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

所以,该课程贯穿入学后出实习外的整个学期,为完成本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习中国古典舞,对于舞蹈学的学生来讲,最难的是使身体各关节的柔韧度从业余状态转入专业状态。

所以,我们采取的方法如下:

(1)首先解决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舞的身体条件,即使全身十九个部位的关节柔韧度得到初级训练。

(2)让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脚位和舞姿。

(3)教学时,以单一动作的反复联系和句子组合训练为主。

(4)教动作时要求边教边讲动作的要领,使学生不仅学会动作,而且尽力从实践中取得真知,了解其内涵。

(5)教学计划也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适当调整。

(6)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其专业程度有高低之分,因此,在教学中要贯彻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原则。

(三)、教材编写建议

参考王伟主编《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1、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重点适用舞台表演实用技能;

2、参考书目及大纲多为四年本科教材,必须在减少公共课时,保证基础课课时。

五、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1、教学时,以单一动作为主线,反复练习。

2、教学作时边教边讲边练习,使学习不仅学会动作,而且尽力从实践中了解其内涵。

3、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程度进行适当调整。

4、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原则

六、考核与评价

考试形式与方法:

1、期中、期末分班集中考试;

2、进行舞台实践考察;

3、以专业比赛考察全面学习;

4、所有考察纳入学生个人成绩档案

总评成绩的构成:

考核含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考勤情况、自主学习等方面占20%期中占总评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主要对学生舞蹈动作、舞蹈能力及本学期完成老师所教内容情况进行考核。

七、课程资源

教学时数及安排

课程名称

学期及周学时

学时数

第四学期

古典舞基训1

10

160

古典舞基训2

10

180

古典舞基训3

10

180

古典舞基训4

10

1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