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245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3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

1.1.1概况1

1.1.2财务状况2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2

1.2项目基本情况2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2

1.2.2产品方案及规模3

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3

1.3土建工程4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6

1.5综合评价7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8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8

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8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

2.3.1项目建设是某县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9

2.3.2项目建设是完善农业产业链条的需要11

2.3.3项目建设是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12

2.3.4项目建设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13

2.3.5项目建设是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4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5

3.1建设地点选择15

3.2建设条件16

3.2.1自然条件16

3.2.2政策、资源、科技支撑条件16

3.2.3基础设施条件18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0

4.1市场分析20

4.1.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20

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21

4.1.3营销策略、方案、模式22

4.2市场风险分析23

4.2.1市场风险因素分析23

4.2.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23

第五章建设方案25

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5

5.1.1建设规模25

5.1.2产品方案25

5.2建设规划和布局26

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26

5.3.1建设标准26

5.4技术(工艺)方案27

5.4.1技术路线及流程27

5.4.2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27

5.4.3主要技术参数35

5.4.4物料平衡分析36

5.5设备选型方案38

5.5.1设备选型38

5.5.2设备清单38

5.5.3设备来源39

5.6主体工程方案39

5.6.1项目现状39

5.7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41

5.8公用工程42

5.9实施进度安排44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措施45

6.1环境影响45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46

6.3节能减排措施47

6.4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48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49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49

7.2劳动定员49

7.3管理措施50

7.4技术培训50

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0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52

8.1投资估算依据52

8.2投资估算53

8.2.1总投资53

8.3资金来源54

8.3.1中央财政资金54

8.3.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4

8.3.3自筹资金及来源55

8.3.4银行贷款及筹措情况55

8.4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55

8.4.1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55

8.4.2自筹资金使用管理56

第九章财务评价57

9.1财务评价依据57

9.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57

9.2.1营业收入57

9.2.2营业税金及附加57

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58

9.3.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58

9.3.2项目总成本估算58

9.3.3经营成本估算58

9.4财务效益分析58

9.4.1盈利能力分析58

9.4.2银行贷款清偿能力分析59

9.5不确定性分析59

9.5.1盈亏平衡分析59

9.5.2敏感性分析60

9.6财务评价结论61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62

10.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62

10.2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析62

10.3带动基地分析62

10.4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63

10.5带动就业分析63

10.6对比分析64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项目单位法定名称:

某县民生沙产业专业合作社

企业性质:

合作社

某县民生沙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0月(前身为某县民生沙产业专业合作社技术互助公司),注册资金240万元。

某县民生沙产业专业合作社位于西渠镇东胜村西端,是一家服务性专业合作社,由韩生明、韩岳润、韩生文、韩生桂、许多贺等发起,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苜蓿、梭梭、甘草、苁蓉等沙产业种植、销售和养羊、养牛养殖业务,现建有规模性养殖小区5幢,拥有规模养殖户95户,辐射性养殖户520户,养羊1000只,年出栏羊1500只。

合作社依照合作社法成立了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拥有常务成员5人,一般成员90人,技术员4人,下设技术服务部、业务部、产销部、财务管理部、安全部、信息部等6个部门。

其中设理事长1人,负责合作社全面工作,财务部(会计、出纳各1人),常务理事(经理)1人,分管业务部(业务员4人),技术服务部(技术人员4人)、产销部(14人),信息部(3人)。

合作社内部机构健全,人员健全,各项制度健全。

1.1.2财务状况

2008年底合作社资产总计303.6858万元,其中:

流动资产214.378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89.3076万元;流动负债总额8.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95.6858万元。

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71.3326万元,产品销售利润8.5509万元,营业利润12.7626万元,利润总额12.7626万元。

2009年底合作社资产总计368.5828万元,其中:

流动资产267.149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01.4332万元;流动负债总额8.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310.9828万元。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90.1956万元,产品销售利润15.2970万元,营业利润20.3960万元,利润总额20.3960万元。

(其他详见附件---项目单位2008、2009年度财务报告)。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韩生明,48岁,大学本科学历。

2006年组建某县民生沙产业专业合作社技术互助公司,2007年更名注册为某县民生沙产业专业合作社,以西渠东胜村西部农场为基础,以发展参加的90多农户成员为依托,大搞苁蓉、苜蓿、梭梭种植,种植梭梭1000多亩,种植苁蓉300多亩,苜蓿400多亩,收益很高。

该同志无破产史,在某经济金融间诚信很高,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致富带头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2项目基本情况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2010年某县3000只肉羊暖棚养殖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

扩建。

建设地点:

某县西渠镇东胜村农场。

1.2.2产品方案及规模

现状规模:

民生沙产业专业合作社肉羊养殖小区现有养殖暖棚5栋共600m2,兽医配种室、办公用房、消毒室、饲料房等400m2,消毒池1座,存栏750只,年出栏育肥肉羊1500只,提供优质母羔羊180只。

建设规模:

(1)项目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养殖小区扩建1022m2,其中:

新增建养殖暖棚5栋共520m2,兽医配种室10m2、办公用房95m2、消毒室10m2、饲料库85m2、饲料加工用房50m2、饲草料棚5间共252m2。

引进无角陶赛特种公羊5只、小尾寒羊种母羊100只,进行肉羊的育肥养殖和基础母羊的繁育。

使存栏羊数达到1500只,年育肥出栏数达到3000只,提供优质母羔羊400只。

(2)辐射带动农户:

可直接带动合作社周边养羊养殖户320户以上,户均饲养基础母羊30只,户均出栏基础羔羊50只,年出栏1.6万只。

项目建成后,养殖小区暖棚增加520m2,存栏数增加750只,年育肥出栏数增加1500只,优质母羔羊增加220只。

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引进陶赛特种公羊5只、小尾寒羊基础母羊100只,开展自繁选育,以满足项目区农户和全县农户对优质种羊需要,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母羔羊400只,优质育肥肉羊3000只。

某县为传统的畜禽养殖区,而且近几年肉羊养殖技术日趋规范成熟,当地兽医、畜牧、农牧等部门对养殖业的技术方面都将给予了大力支持。

项目建设单位某县民生沙产业专业合作社在近几年的养殖过程中,已掌握了目前先进的养殖技术。

项目在现状19套设备基础上再配套购置饲养设备、兽医用机械设备、公用设备等仪器设备共计44台(套)。

1.3土建工程

项目扩建标准化养殖暖棚5座520平方米,占地6000平方米,饲草棚252平方米,饲料库85平方米,兽医配种室10平方米、消毒室10平方米、办公用房95平方米、饲料加工用房50平方米、储粪场576平方米,消毒池15立方米,青贮窖264立方米,储草场560平方米,埋压给排水管网500米、配电线路500米、改造硬化道路1428m2、羊道(场)硬化1200平方米,围墙1225平方米及栽植绿化带570平方米等。

并配套供电、供水及防疫设施。

1.3.1建设期限

建设期限为1年(2009-2010年)。

1.3.2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79.41万元,其中新增142.13万元,利用原有投资净值137.28万元。

新增总投资142.1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7.4万元:

土建工程投资76.94万元,占总投资的65.53%;仪器设备投资5.59万元,占总投资的4.76%;科技设备投资28.1万元,占总投资的23.9%;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88万元,占总投资的7.56%,预备费3.57万元,占总投资的3.0%。

铺底流动资金24.73万元。

项目新增投资总额142.13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贴资金40万元,地方财政补贴资金16万元(其中:

申请省级财政补贴资金12.8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6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6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86.13万元(其中包括流动资金24.73万元),主要由社内群众筹资(详见合作社社员筹资情况花名册)。

1.3.3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

经估算,有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178.05万元,无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89.025万元,正常年增量销售收入89万元。

有项目时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13.23%,财务净现值40.89万元(ic=10%,全部投资),利润总额29.48万元,投资回收期9.52年(含建设期,动态)。

增量财务内部收益率(增量,全部投资)16.12%,财务净现值40.86万元(ic=10%,增量,全部投资),利润增加总额19.48万元(增量,平均值),投资回收期9.03年(含建设期)。

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壮大以养羊业为重点的某县畜牧业养殖发展,促进某县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具有辖区特色的产业带。

项目的实施可加快养羊业发展,直接带动周边养殖户320户,户均养殖基础母羊30只、繁育基础羔羊150只、300元/只计算,户均收入4.5万元,扣除养殖成本2.1万元,户均纯收入2.4万元。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农业部《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2)农业部《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3)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实施意见》;

(4)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5)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发秸秆资源,发展农区草食家畜的报告》;

(6)《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7)《甘肃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

(8)甘肃省委、省政府《西部大开发甘肃省发展规划》;

(9)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畜牧业发展规划》;

(10)《某县“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11)某县委、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草畜产业发展的意见》;

(12)项目区草畜产业发展现状与社会经济条件;

(13)《全国畜牧业“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

1.5综合评价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是某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需要,有充分的建设必要性。

另外,某县畜牧业发展在近年有良好的发展,建设本项目,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以更好推动全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建设能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秸秆养殖、粪便造肥还田,对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节约粮食饲料都有现实作用,对促进农牧结合、保护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项目建设的工程方案科学合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项目产品市场前景良好,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同时,项目建设市场前景较好,产品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风险较小。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能够批准实施,并给予资金的大力支持。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某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全县国土总面积1.59万km2,绿洲面积只占总面积的5.5%。

全县共18个农牧业乡镇,246个村民委员会,1704个村民小组,1个国营林场。

绿洲部分按地形、水利条件及历史习惯可分为昌宁、环河、红崖山灌区三个自然灌区,各灌区所属乡镇有:

昌宁灌区,辖昌宁1个乡;环河灌区,辖蔡旗、重兴2个乡;红崖山灌区,辖薛百、三雷、大坝、苏武、夹河、东坝、泉山、双茨科、大滩、泉山、西渠、东镇、收成、红沙梁14个乡(镇);国营石羊河林场林地分散在各灌区及荒漠区,国营勤锋农场,属坝区所辖,绿洲以外荒漠区为红沙岗、南湖2个农牧业乡镇。

西渠镇位于某县城北61公里处,是某县辖镇之一,镇域面积518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244个生产合作社,6825户,29917人,是某县北部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是以发展集贸易、商业服务、农副产品购销、加工和畜牧业养殖、销售为一体的集镇。

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养羊业是西渠镇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有多年养殖的传统,区域优势明显。

现建有暖棚羊舍200座,种植饲料10000亩,出栏13万只,养羊户增加收入5000元/户,占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的45%。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抓大户建小区、抓改良建设体系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养殖业技术合成节水增收模式,养羊业以生产无公害、绿色肉产品为目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推动畜牧产业发展,在规模养殖、科学饲养上有了新的突破,科技发展贡献逐年提高,暖棚养殖、小区建设、杂交改良等先进技术得到了推广,畜禽存栏稳定增长。

目前畜牧业发展重点是以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为契机,推进养殖小区的建设,建立健全肉羊繁育生产体系,引进推广陶赛特、德克赛尔等国内外优良品种,加快了全乡肉羊改良步伐,羊的良种化程度达96%。

某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利用率偏低,大部分被焚烧或遗弃,既浪费饲料资源,又污染环境。

近年某县在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大户中强力推进秸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鼓励和引导农户采用青贮、氨化、微贮等加工处理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形成“秸秆加工处理—饲喂家畜—粪污发酵—生产沼气—节约能源”的良性循环格局,开发秸秆资源的同时建立循环农业体系。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项目建设是某县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

某属于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恶化。

石羊河作为某地表径流的主要水系,近几十年间,进入某的径流量逐年减少,上游来水不能满足作物播种,生育期灌溉全部靠提取地下水维系。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水质矿化度升高、水位下降、大量自然植被衰败、沙尘暴肆虐。

2007年国家和甘肃省批准并实施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加快推进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一条主线,是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全面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某县畜牧业生产按照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草畜产业发展目标,把草畜产业作为实施关井、压田后,确保农民收入不减少的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8年,某县畜牧业采取加强养殖小区建设,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规模暖棚建设,推进整村整社养殖大户发展;加强畜禽品种改良,推进良种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推进健康畜牧业发展;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推进科学养畜的“四加强四推进”的措施,全县畜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

截止目前,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295.5万头(只),同比增长2.4%,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10006吨,羊毛产量达到786吨,禽蛋产量达到718吨,奶产量达到225吨,同比分别增长1.2%,0.9%,1.6%,1.3%。

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0912万元,同比增长4.84%。

规模养殖坚持抓大户,带小户,村带村,户带户的工作思路,全县养殖的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格局正在形成。

但同时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建设资金缺乏,农民纯收入不高,财政资金配套能力不强;良种畜禽不能保障全县畜牧业前进的需求;人工种草基地还有待加强,青贮草料、氨化饲草的示范推广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结合某畜牧业近年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建设思路,在做强做大畜牧业、确保农民收入不减少的要求下,提出了本项目,拟通过标准养殖小区的建设,带动项目区良种羊的保障供给、饲草实用技术的大力推广,使全县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高效化发展,实现某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做出贡献。

2.3.2项目建设是完善农业产业链条的需要

项目建设是加强农民合作社在深化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作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需要。

某县民生沙产业专业合作社是一家服务型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确定了合作社运行模式,合作社外联了科研院所、临河市天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社实行了“四统一”管理,统一购羊、统一饲养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

统一购羊,解决了群众买的问题;统一饲养标准,保证了羊的质量;统一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的技术难题;统一产品销售,保证了农户饲养一只羊平均赢利在250元以上。

“四统一”所带来的良好效益,促动了当地及周边养羊产业的迅速发展。

通过为合作社会员提供基础母羊、防疫、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养殖和防疫方面的技术服务,发挥了连接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作用,帮助会员解决肉羊的购买和销售,帮助解决资金困难等问题,提高了会员的养羊效益,涌现出了一大批养羊致富能人,在农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和综合养殖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但是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将发展畜牧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的提出以及某县委、县政府按照“温暖并举、种养齐抓”的思路,将畜牧产业和日光温室建设作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支柱产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该肉羊基地现有的基础设施、设备配套都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致使合作社的许多作用还没有或者无法完全发挥出来,所以提出了该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建设加强了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增加农业科技含金量,使每户至少有一个畜牧科技明白人,每社至少有一个畜牧科技带头人,每村至少有一个依靠畜牧致富的能手,带动全镇养羊业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全镇养羊业产值将由目前的1000万元提高到1800万元,农民养羊收入人均增加420元。

2.3.3项目建设是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某县草地资源丰富,草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

牧区正常年草地总贮草量约10.6亿公斤。

农区可供家畜饲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在5.38亿公斤以上。

全县建成的多年生紫花苜蓿基地,年产青干草3.75亿公斤。

综合分析,农、牧区总贮草载畜量是牧区可承载36.5万个羊单位,农区可承载217万个羊单位,合计可承载253.5万个羊单位。

因此提高以养羊为主体的草食畜牧业标准化程度,充分利用现有饲草资源,增加农民牧业收入空间较大。

农作物秸秆饲喂家畜过腹还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为合理有效地开发秸秆资源,某县积极组织畜牧科技人员推广麦秸氨化,微贮技术,并开展多种保鲜,为不断扩大青贮的品种,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饲草资源。

经过多年的努力,青贮氨化微贮饲草为发展草食畜牧业生产打下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

秸秆加工处理过腹还田,目前在该县是一项技术上最成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最好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

原因在于:

一是秸秆饲用需求量大;二是秸秆饲用过腹还田节约饲料用粮;三是技术成熟,通过青贮氨化,碱化微贮等措施处理后饲喂反刍动物效益可靠,有助于农民增收;四是减轻环境污染;五是秸秆过腹还田,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秸秆养畜、过腹还田,为农业提供了大量有机肥料,既改善了土质,促进了粮食生产,又节约了化肥,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可以促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

因此,建立标准化养羊基地对合理开发秸秆资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2.3.4项目建设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某县是典型的养羊大县,但羊品种的良种率还不高,仅为65%,通过建立标准化养羊基地,配套完善种羊繁育场,为全县农户提供优质种羊。

既降低种用羊的生产成本,又提高良种羊的覆盖率,从而提高羊产业的经济效益。

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动物疫情防治防控,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集约化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另外,有利于村容村貌的整洁,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做大做强西渠镇养羊产业,带动周边乡镇共同发展,同时也可促进其它养殖业借势快速发展。

这样,通过发展的集聚效应可大大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3.5项目建设是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某县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现有绿地已无法满足原先的放牧养殖,推行规模暖棚养殖,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项目建设有利于防灾抗灾,实施禁牧舍饲是提高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根本措施。

某县属大陆性干旱沙漠地区,以旱灾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但是实行舍饲养畜的地区和农牧户,基本都经受住了灾害的考验,而以放牧为主的地区和农牧户,牲畜尤其是羔羊死亡率很高,给当地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从吸取这一深刻教训出发,推行暖棚养殖是必然选择。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

3.1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选址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暖棚建设原则。

以遵循原材料(饲料)丰富,基础设施较好,农民有一定的养殖经验,积极性较高的村组为原则。

按照全县肉羊分布现状,注重优势产区和秸秆资源,从某县的肉羊饲养量以及秸秆资源的分布量看,西渠镇是全县肉羊饲养较为集中的乡镇,也是玉米、苜蓿、豆类等饲草料资源较为丰富的乡镇,为此,率先在西渠镇建设肉羊养殖小区,建设种羊繁育体系,合理开发秸秆资源,推广秸秆青贮,为全县羊产业的标准化生产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1999—2006年全县18个乡镇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0.83万亩,涉及退耕农户10048户。

退出的耕地大部分用于退耕还林、节水农业示范、生态移民等用地,一部分用于种草养畜,发展草畜产业。

根据《某县2008-2015畜牧业发展规划》,共建养殖小区80处,其中要建设42个养羊小区。

以此规划为基础,本项目选址于某县西渠镇东胜村,以租赁西部农场1000亩土地为基础,租期至2020年10月10日(详见附件3),由东胜村为主的85户农户组成。

所有农户均以出资方式参与,以成员与合作社交易量按比例分配。

项目建设地点周边为荒地、农田、沙地,附近无农庄,闲杂人员和散养家畜不易进入场区,对养殖防疫比较有利。

水源充足,空气新鲜,位于居民点东南方,顺风通透性良好,排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