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117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9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概要.docx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概要.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概要.docx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概要

黄韩侯铁路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

作业要点示范卡片

 

武汉铁道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黄韩侯铁路监理站

2011年·渭南

 

编制说明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要点卡片是根据西安铁路局关于高效有序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及关键工序标准化管理及关键工序标准化作业的要求,为深入推进铁路路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落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优质工程、安全工程、廉洁工程”建设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指导现场监理工程师工作而编制。

本卡片突出了铁路路基分项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和施工要点,适用于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指导现场施工。

本卡片以现行铁路路基工程施验收标准及施工指南为依据,对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方法、安全措施、质量控制等做出了规定。

共编制22张关键工序示范卡片。

 

目次

粉喷桩施工工序作业9要点卡片(路101)…………………………1

CFG桩振动沉管法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102)…………………2

CFG桩长螺旋法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103)……………………3

强夯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104)………………………………4

堆载预压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105)…………………………5

钢筋混凝土打入桩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106)………………6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客专)201)………7

填料摊铺、整平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客专)202)…………9

碾压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客专)203)……………………10

厂(场)拌改良土生产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301)………………11

基床底层填筑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客专)302)…………1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客专)303)··14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客专)401)…………16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客专)402)·····18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客专)403)…………20

路堑开挖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501)………………………………22

边坡固土网垫植草防护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601)………………24

浆砌片石拱架护坡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602)……………………26

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603)……………………28

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604)…………………30

桩板墙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605)…………………………………32

沉降变形观测工序作业要点卡片(路(客专)701)…………34

 

粉喷桩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101上道工序:

原地面处理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放样

测设粉喷桩桩位,桩位误差≤3cm,经复核确认后,用白灰(或插明显标签)准确放出桩位点

2

就位

粉喷桩桩机就位,钻头对位后调平桩机机台,精确对位,偏差≤5cm,垂直度偏差≤1.5%

3

选料

水泥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工地取样复检合格,不得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

4

钻进

检查钻头,如发现其直径磨耗超过1cm时,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启动电机下钻,钻头接近地面时,启动自动记录仪,空压机送气,并钻进

5

喷粉

钻到设计深度时,停止钻进,打开送料阀门,关闭送气阀门,喷送加固料,再边送料边搅拌边提升钻头,在喷灰搅拌过程中,送灰要连续足量,不得中段。

喷粉作业人员戴口罩和防护镜。

喷嘴接近地面时,防止喷粉伤人。

喷灰必须均匀、搅拌充分,喷灰量不小于设计值。

施工记录签认齐全。

6

复搅

搅拌钻头再钻至设计复搅深度,反钻提升复搅

7

成桩

桩长≥设计值,成桩直径≥设计值

下道工序:

垫层施工

 

CFG桩振动沉管法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102上道工序:

原地面处理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放样

测设CFG桩桩位,桩位误差≤3cm,经复核确认后,用白灰(或插明显标签)准确放出桩位点

2

就位

桩机就位后调平桩机机台,桩位偏差≤5cm

3

选料

原材料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工地取样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4

拌料

采用强制式搅拌设备进行拌制,搅拌时间符合规定要求,拌合后坍落度应为3~5cm

5

沉桩

启动电机下沉,每沉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特别说明,直到沉管至设计标高

6

投料

沉管至设计标高后须尽快投料,直到管内混凝土料面与进料口齐平,如上料量不多,须在拔管过程上进行孔中投料,以保证成桩桩顶标高满足要求

7

拔管

开动电动机,原地面留振10s左右,然后边振动边拔管,拔管速度控制在1.2~1.5m/min左右,如遇淤泥或淤泥质土,拔管速率放慢

8

成桩

桩径≥设计值,垂直度偏差≤1.5%

下道工序:

垫层施工

CFG桩长螺旋法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103上道工序:

原地面处理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测量

放样

测设CFG桩桩位,桩位误差≤3cm,经复核确认后,用白灰(或插明显标签)准确放出桩位点

2

桩机

就位

CFG桩桩机就位,对位后调平桩机机台,精确对位,偏差≤5cm

3

原材料选择

原材料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工地取样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4

混合料拌制

采用强制式搅拌设备进行拌制,搅拌时间符合规定要求,拌合后坍落度应为3~5cm

5

钻进

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头至地面,启动电动机开始钻进,先慢后快,钻至设计深度并停钻,桩径≥设计值,垂直度偏差≤1.5%

6

送料

向管内泵送混合料,混合料的泵送量按试桩确定的数量进行,泵送时不得停泵待料。

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方可开始提钻

7

拔管

拔管速率应按试桩确定参数进行控制,均匀拔管至桩顶,成桩后应覆盖加以保护

8

成桩

桩径≥设计值,垂直度偏差≤1.5%

下道工序:

垫层施工

 

强夯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104上道工序:

原地面处理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测量

放样

测设夯点桩位,桩位误差≤3cm,经复核确认后,用白灰(或插明显标签)准确放出桩位点

2

设备

就位

夯实设备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偏差≤5cm,并测量夯前锤顶标高

3

夯锤

起吊

施工现场必须封闭,起吊前人应远离至安全位置,防止溅物伤人,并对吊锤机械各部位的状态、钢丝绳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在吊锤机械驾驶室前不影响视线的情况下设防护网,驾驶人员应佩戴防护镜,防止被弹石击打。

起吊速度应均匀,夯锤或挂钩不得碰吊臂,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

4

夯实

夯锤下落后,在吊钩尚未降至夯锤吊环附近前,操作人员不得提前下坑挂钩。

按试夯确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依次对各夯点进行强夯,完成第一遍夯实,并测量地面高程,如此反复继续,按规定的间隔时间,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

夯坑中心偏移≤0.1D(D为夯锤直径)

5

夯坑

处理

每次脱钩下落后测量锤顶标高,判断夯锤是否歪斜,若夯锤斜面,及时将坑底整平

下道工序:

路基填筑

 

堆载预压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105上道工序:

原地面处理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预压

材料

及层数

堆载预压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淤泥土或含垃圾杂物的填料

2

隔离

层铺设

铺设宽度应不小于同层路基宽度,隔离层材料、铺设层数按设计要求执行,搭接宽度≥30cm

3

堆载

堆载要严格控制加载速率,分层(级)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堆载时应边堆土边堆平,顶面应整平、碾压,碾压后填料密度达到规定要求。

堆载宽度偏差≤±50mm,范围偏差≤±100mm,边坡坡率偏差≤±0.5%设计值。

应按照要求设置沉降观测设施,进行沉降观测,做好测量记录及数据的整理,堆载预压过程中应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当有损坏应及时恢复

4

顶面

覆盖

堆载完后进行覆盖,覆盖材料、铺设层数、搭接宽度按设计要求执行

5

卸载

当卸载预压时间达到规定要求后,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研究确定卸载时间。

卸载填料采用机械挖除,不能污染路基,最后一层应人工清除

下道工序:

路基填筑

 

钢筋混凝土打入桩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106上道工序:

原地面处理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测量

放样

测设打入桩桩位,桩位误差≤3cm,经复核确认后,用白灰(或插明显标签)准确放出桩位点

2

外观

检查

仔细检查桩是否有裂纹、掉角等现象;用卷尺测量直径、壁厚、长度等;带线测量桩的垂直度

3

打桩

机就位

打入桩桩机就位,钻头对位后调平桩机机台,精确对位,偏差≤5cm

4

吊桩

吊桩时,机械不得同时进行回转或行走等动作。

在桩和锤起吊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桩锤桩帽与桩的中轴线应保持一致

5

锤击

下沉

打桩时应用较低落距,并在两个方向观察其垂直度,垂直度偏差≤1%;当入土达到一定深度,确认方向无误后,再按规定的落距锤击,打桩时应真正填写检查记录表

6

接桩

焊接桩身接头,严格控制焊接质量,同时确保上下节桩的中轴线相重合

7

成桩

桩的入土深度和贯入度都符合设计要求后,桩机移至下一桩位

下道工序:

路基填筑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客专)201上道工序:

原地面处理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测量

放样

每10m为一断面在边桩上标示出填高,再在桩边打入竹条,绑扎好布条用以控制填筑厚度

2

填料

选择

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细粒土:

每5000M³检测液塑限、击实,粗粒土、碎石土:

每10000M³检测颗粒级配、颗粒密度

3

填料

运输

采用大型自卸车运输,并应保证运输能力,运料车不能在新铺且未碾压成型的层面上行驶

4

摊铺

整平

采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的摊铺办法,摊铺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防护。

刮土时,应低速行驶,刮刀的升降量不得相差过大

5

碾压

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3%~+2%范围以内。

碾压时先用轻型压路机初压,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复压、终压。

压路机不可在未完成或正在碾压的地段调头和急刹车。

改良细粒土、砂类土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碎石类填料不大于40cm,最小压实厚度均应不小于10cm

下道工序:

基床底层填筑

 

客运专线有砟轨道工程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项目

改良

细粒土

砂类土

碎石类填料

检测频率及部门

地基系数

K30(Mpa/m)

≥90

≥110

≥130

每100m每填高90cm抽检4点,距路基边线2m左、右各1点,中部2点

孔隙率n(%)

﹤31

﹤31

100m每层抽检6点,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中部2点

压实系数K

≥0.9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项目

改良

细粒土

砂类土

碎石类

填料

检测频率

及部位

地基系数

K30(Mpa/m)

≥90

≥110

≥130

100m每填高90cm抽检4点,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中部2点

二次变形模量Ev2(Mpa)

≥45

≥45

≥45

孔隙率n(%)

≤31

≤31

100m每层抽检6点,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中部2点

压实系数K

≥0.92

 

填料摊铺、整平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客专)202上道工序:

填料运输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测量

放样

每10m为一断面在边桩上标示出填高,再在桩边打入竹条,绑扎好布条用以控制填筑厚度

2

挖台阶

当路基各段不同步填筑时,纵向接头处应在已填筑压实基础上挖出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高度同填筑层厚

3

摊铺

采用推土机摊铺,每层摊铺厚度应按压实厚度乘以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而定,摊铺时,应计算出每车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以方格网、插标杆控制松铺厚度、路拱、路基横坡

4

整平

采用平地机整平,在高边坡、陡坡、高坎上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防护,严禁刮刀超出边坡边缘。

刮土时,应低速行驶,刮刀的升降量不得相差过大。

整平后,横坡偏差≤0.5%:

采用坡度尺量,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平整度偏差基床表层≤10mm,基床底层及以下≤15mm:

采用2.5m长直尺量,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下道工序:

碾压

 

碾压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客专)203上道工序:

摊铺、整平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初压

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3%~+2%范围以内。

初压采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两遍,初压速度应为1.2~1.5Km/h。

压路机启动前在压路机前后、左右无障碍物。

两台以上压路机同时作业时,前后间距不得小于3m。

靠近路堤边缘时,应保持不得小于0.5m的安全距离。

碾压时,纵向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2

复压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复压,先弱振一遍,再强振,碾压遍数参照试验段确定的遍数。

碾压次序直线地段应从两侧向中间进行,曲线超高地段应从曲线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傍山路基时,应由里侧向外侧碾压,距路基边缘不得小于1m。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开始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压路机不可在未完成或正在碾压的地段调头和急刹车

3

终压

采用光轮压路机进行终压,终压后用平地机轻轻光一刀,使表面平顺、路拱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下道工序:

检测

 

厂(场)拌改良土生产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301上道工序:

技术交底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材料

选择

原状土不含植物根茎,石灰品质不应低于3级,石灰的存放期不超过生产后的三个月。

使用前,必须通过试验检测

2

石灰

消解

石灰为消解后石灰,不含石块等杂物。

生石灰应充分消解,并尽快使用,消解每吨生石灰约用水600~800Kg,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过干飞扬,但也不能过湿成团

3

熟石灰筛分

消解后的熟石灰必须用网孔为10mm的筛子进行筛分

4

原状土破碎

对原状土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的土颗粒不大于1cm

5

拌合

①厂拌:

用拌和机对已破碎的填料进行拌和,拌和后应目测做到灰量均匀,拌和时间按照规定执行。

②场拌:

取土后,在拌和区进行布灰拌合,拌和后灰色应均匀,无灰团

6

混合料储存

拌和成品混合料运送进入成本料存放区

下道工序:

混合料运输

 

基床底层填筑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客专)302上道工序: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测量

放样

每10m为一断面在边桩上标示出填高,再在桩边打入竹条,绑扎好布条用以控制填筑厚度

2

填料

选择

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细粒土:

每5000M³检测液塑限、击实,粗粒土、碎石土:

每10000M³检测颗粒级配、颗粒密度

3

填料

运输

采用大型自卸车运输,并应保证运输能力,运料车不能在新铺且未碾压成型的层面上行驶

4

摊铺

整平

采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的摊铺办法,摊铺作业时须设专人指挥、防护

5

碾压

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3%~+2%范围以内。

碾压时先用轻型压路机初压,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复压、终压。

压路机不可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地段调头和急刹车。

改良细粒土、砂类土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碎石类填料不大于35cm,最小压实厚度均应不小于10cm

下道工序:

基床表层填筑

 

客运专线有砟轨道工程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项目

改良

细粒土

砂类土

碎石类填料

检测频率及部位

地基系数

K30(Mpa/m)

≥110

≥130

≥150

100m每填高90cm抽检4点,距路基边线2m左、右各1点,中部2点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40

≥40

≥40

孔隙率n(%)

﹤28

﹤28

100m每层抽检6点,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中部2点

压实系数K

≥0.95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项目

改良

细粒土

砂类土

碎石类

填料

检测频率

及部位

地基系数

K30(Mpa/m)

≥110

≥130

≥150

100m填高90cm抽检4点,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中部2点

二次变形模量Ev2(Mpa)

≥60

≥60

≥60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35

≥35

≥35

孔隙率n(%)

﹤28

﹤28

100m每层抽检6点,左、右距路肩边1m处各2点,中部2点

压实系数K

≥0.95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客专)303上道工序:

基床底层填筑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测量

放样

每10m为一断面用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精确测量,并在边桩上标示出填挖高,再在桩边打入竹条,绑扎好布条用以控制填筑厚度

2

填料

选择

每2000M³对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黏土及其他杂质含量等进行检测,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

3

填料

拌合

采用级配碎石拌和机拌制。

在拌合生产过程中,按规定频率检测集料的级配和含水量,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施工拌和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0.5%~1.0%

4

运输

采用大型自卸车运输,并应保证运输能力,运料车不能在新铺且未碾压成型的层面上行驶

5

摊铺

采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的摊铺方法,摊铺作业时须设专人指挥、防护

6

碾压

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3%~+2%范围以内。

碾压时先用轻型压路机初压,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复压、终压。

压路机不可在未完成或正在碾压的地段调头和急刹车。

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

下道工序:

道床施工

 

客运专线有砟轨道工程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项目

级配碎石

检测频率及方法

地基系数

K30(Mpa/m)

≥190

每100m每层抽检4点,距路肩边线1.5m左、右各1点,中部2点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55

100m每层抽检6点,左、右距路肩边线1.5m处各2点,中部2点

孔隙率n(%)

<18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路基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项目

级配碎石

检测频率及方法

地基系数

K30(Mpa/m)

≥190

每100m每层抽检4点,距路肩边线1.5m左、右各1点,中部2点

二次变形模量

Ev2(Mpa)

≥120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50

100m每层抽检6点,左、右距路肩边线1.5m处各2点,中部2点

孔隙率n(%)

<18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客专)401上道工序:

桥台施工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完成

备注

1

准备

过渡段地基加固在桥台基础施工前完成,过渡段填筑和与其相连的路堤及锥体同步施工

2

基坑

回填

桥台基坑以混凝土或碎石分层填筑,回填碎石时用小型设备碾压,分层厚度20cm

3

填料

摊铺

填料场拌,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层压实厚度≤30cm,≥15cm;过渡段与相连路堤及锥体同步进行,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填筑

4

碾压

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光;由两侧路肩向中心碾压,沿线路纵向碾压重叠≥40cm,区段交界处纵向搭接压实长≥2m;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及台后2m范围,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填料松铺厚度≤20cm;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填料在2h内填压完;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K30≥190(Mpa/m),孔隙率n<18%,表层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K30≥150(Mpa/m),孔隙率n<28%

5

防排水施工

台背与填料间设置防排水层,桥台背填料表面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渗措施;两侧坡脚、路堤底部纵横向排水符合设计

6

质量

控制

顶面高程:

±20mm,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

≥设计,横向宽度:

≥设计,横坡:

±0.5%,平整度:

15mm,纵向长度:

≥设计

下道工序:

基床表层

 

路桥过渡段剖面图

(注:

过渡段剖面形状以设计图为准,本图仅为示意)

 

路桥过渡段断面图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客专)402上道工序:

横向结构物施工

序号

工序

作业控制要点

是否

完成

备注

1

准备

过渡段地基加固在横向结构物基础施工前完成,过渡段填筑和与其相连的路堤同步施工

2

基坑

回填

横向结构物基坑以混凝土或碎石分层填筑,回填碎石时用小型设备碾压,分层厚度20cm

3

填料

摊铺

级配碎石填料场拌后运至现场,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每层最大压实厚度30cm,并不小于15cm;两侧过渡段填筑对称进行,并与相连路堤同步进行,将过渡段与相连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填筑

4

碾压

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光;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横向平行碾压,并不得影响结构物稳定;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填料松铺厚度≤20cm;结构物顶填筑厚度<1m时,不可用大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标准:

K30≥150(Mpa/m),孔隙率n<28%

5

质量

控制

顶面高程:

±20mm,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

≥设计,横向宽度:

≥设计,横坡:

±0.5%,平整度:

15mm,纵向长度:

≥设计

下道工序:

基床底层或表层填筑

 

结构物顶距路肩﹥1.5m过渡段设置方式

结构物顶距路肩﹤1.5m过渡段设置方式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码:

路(客专)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