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科学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944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docx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拓创新科学发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docx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

开拓创新科学发展

为建设现代新兴工业城市

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瓦房店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在中共大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现代新兴工业城市的目标,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谱写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我市“大规划、大项目、大投资、大舰队、大和谐”的发展特点和“以航母型重大项目为主导,组建产业集群式联合‘舰队’,发展培育现代工业农业,带动整个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经验,被省委确定为“瓦房店模式”,并在全省推广。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农业生产连创新高,农业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畜禽加工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和中国果菜产业最具国际竞争力十强市。

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轴承、机床等优势产业得到提升,核电、风电、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轴承产业进入“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摘取“中国轴承之都”桂冠。

服务业业态稳步提升,旅游、物流、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市接待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科教兴市成效显著,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五年来,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3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50亿元,年均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10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00亿元,年均增长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8.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5.6亿元,年均增长3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46.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6.8亿元,年均增长17.1%。

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由“十五”末的46位上升到18位,居东北县域之首。

(二)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及部分乡镇、新农村示范村规划,沿海经济带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了滨海公路、主城区地下人防通道、远洲大酒店、大商新玛特购物广场等一批重点工程。

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主城区集聚带动功能增强,城市品质得到提升,在东北县域率先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中心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新农村“六化”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实现村村通油路。

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县(市),生态河治理位居大连市前列,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三)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不断健全。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融资能力显著增强。

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探索完善了园区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沿海开发开放全面展开,构筑了“两轴、一带、三园、四区”产业布局,沿海经济区和龙门旅游度假区分别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和重点支持区,太平湾港被确定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区、省重点建设十大港口之一。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举办了瓦房店·中国轴承之都暨沿海经济区主题招商推介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引进内资由2005年的6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40亿元,年均增长48.4%;累计直接利用外资5.75亿美元,年均增长27.6%;累计进出口总额32.1亿美元,年均增长6.8%。

(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得到加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重大决策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支持政协全面履行职能,切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了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爱国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加强。

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工会组织活力进一步增强,工作成效显著。

共青团、妇联、科协、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的作用更加突出。

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依法治市取得新成效。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推进。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扎实,群众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

组织开展了打造“文化瓦房店”系列主题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新闻舆论引导监督有效加强,对内对外宣传成效显著。

城乡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共建工作富有成效,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连续六轮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城。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史志、档案、广播电视、老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残疾人事业、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信访稳定工作富有成效。

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坚持领导干部大接访,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有效解决了一批信访疑难案件,信访形势好转;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市大局和谐稳定。

(五)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7818元增长到2010年的14674元,年均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5216元增长到2010年的10252元,年均增长14.5%。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累计安置就业1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5年的4.4%降至2010年2.26%。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标准持续提高。

建立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棚户区改造成效显著,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38%,解决了11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规模和档次快速提升。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基层卫生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连续两次位居全省县(市)区生活质量排行榜榜首。

(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干部教育培训扎实有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认真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老干部生活水平又有新提高。

各类基层党建工作稳步推进。

村级基层组织活动场所条件明显改善。

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富有成效。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建立,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严厉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果。

五年来,市委常委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得到提高。

汇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调整发展战略,全市发展的思路更加丰富完善。

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不断提高。

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自觉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充分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总结五年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把上级的方针政策与瓦房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实践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又符合自身实际的新路子。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树立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善于从形势发展变化中抢发展先机,谋创新之策,行开放之举。

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营造出心齐劲足、风正气顺、合力奋进的良好氛围。

五年来的成就,是我们乘胜前进的坚实基础;五年来的经验,是我们再创辉煌的宝贵财富;五年来的生动实践,使瓦房店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大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老同志、老干部和驻瓦部队、武警官兵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在历届市委工作基础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中共瓦房店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瓦房店建设发展的老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

城乡差距较大、区域间发展不协调和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土地、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群众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经济发展环境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个别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还不能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市建设现代新兴工业城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的关键时期。

这将是一个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的新时期。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已进入了发展提速、结构升级的新阶段,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将快速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动力将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方式将进一步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这将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深入实施,特别是长兴岛上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东北亚自由贸易试验区,必将产生巨大的拉动和辐射效应,为我市推进区域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这将是一个城市化水平大幅跃升的新时期。

省委、省政府启动新一轮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快中心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大连加速全域城市化,推动制造业布局向北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向北延伸,重大项目和生产要素向北集聚;我市城镇布局、规模和功能将发生深刻变化,对人口和产业集聚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增强。

这将是一个各级干部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全面提升的新时期。

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阶段,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地区间竞争已趋于白热化。

如何趋利避害、统筹兼顾,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时代的呼唤是行动的号角,机遇的捕捉是历史的责任。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增强机遇意识,在稍纵即逝的机遇前果断决策、立说立行、奋力抢先,在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上阔步前行;务必增强创新意识,不以本本为限,不为框框所囿,立他人未敢之志,想他人未想之策,成他人未成之业,通过高人一筹、新人一招,实现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务必增强忧患意识,牢牢树立“没有永远的第一,只有永远的奋斗”的观念,清醒认识到“追兵也是标兵、对手就是老师”,好中求快、好上加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务必增强责任意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敢于负责、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以攻坚克难、不畏挫折的“闯劲”,追求卓越、誓争一流的“拼劲”,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干劲”,积极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为导向,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市、面海发展、生态立市和科教兴市战略,着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确保完成“十二五”各项任务,努力将瓦房店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新兴工业城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东北县域前列,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形成,服务业比重、规模和水平全面提升。

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23.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28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810元,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240元,年均增长15%,富裕程度和幸福指数处于东北县域前列。

——全域城市化格局基本形成。

城市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显著增强,国家生态县(市)创建成功,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成果持续巩固,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主城区功能不断完善,沿海经济区基本建成,重点镇集聚和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瓦房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工业文明、现代都市农业、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现代化海滨宜居城市景象充分展现。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实力、教育水平、文化竞争力和卫生服务水平处于东北县域前列。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现代文明城市的新形象日益显现。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

——以提高发展质量为核心,加快经济转型。

坚持以全域城市化优化区域发展空间,以增量带动存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从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进一步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转变,从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进一步向依靠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加快社会转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政府保障和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群众生活水平、文化发展、社会管理全面提升,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模式。

——以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为突破口,加快体制转型。

推动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充分发挥沿海经济带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着力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弊端和制度性障碍,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创新创业和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加快经济转型,壮大综合经济实力

今后五年经济发展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城乡一体化、产业集群化,转变发展方式,在保持较高速度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并重,数量与效益并重,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坚持全域谋划,构筑区域竞争优势。

顺应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趋势,统筹城乡发展,拉开新市区框架,发挥主城区、重点镇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形成以海带陆、以城带乡、海陆互动、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按照“优化布局、提升品质、突出重点、统筹发展”的思路,以主城区、新市区为核心,以城八线、沈大高速公路为依托,立足资源和空间条件,统筹城镇、产业、居住、生态布局,形成“一个主城区、一个新市区、七个重点镇、四个城镇组团”的城市框架,构建梯次衔接、功能配套、以大带小、节约土地的网络化、组团式发展格局。

坚持分区组团、协同作战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业整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共赢发展。

开发建设沿海经济带。

坚持面海发展、沿海先行的原则,借助长兴岛开发开放强劲势头,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全市发展的引擎作用。

要按照产业和功能定位,规划建设好沿海经济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高层次的产业结构。

要按照国际标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承载力,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建设一批大项目,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极增长的新格局,努力将沿海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市现代产业的集聚区、重大项目的承载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使经济区真正成为全市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核心增长极。

提升主城区综合功能。

按照“东进、西拓、南延、北扩”的发展思路,拓展城市框架,增强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电、热、气等管网覆盖率和集约供应率。

推进公用停车场地、外环路等城区道路建设,提升主城区交通网络化水平,缓解交通压力。

集聚高端生产要素,积极推动商业地产、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发展,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品质。

加大市容市貌整治,推进回头河、大沙河综合治理,促进城市绿化、净化、亮化和美化。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开展科学、规范、文明执法,营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提高城镇组团承载能力。

全面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优化生产生活布局,加快推进功能组团建设步伐,实现城乡有机融合和衔接。

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路径,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助推农村向城镇转变。

全面提高复州城、老虎屯、谢屯、永宁、李官、许屯、松树等重点镇规划建设标准,有序开展村庄布局调整和土地整治,进一步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加快扩大重点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工作,强化产业支撑能力和服务功能,着力把重点镇培育成为人口集中的新载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功能完善的原则,构建便捷、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积极推进瓦普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配合核电、北疏港高速公路、长兴岛引水等上级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太平湾港、将军石港建设工程。

加速推进复大线、盖亮线及双西线等公路改扩建工程,深化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实现城镇和重点经济区域的快速连接。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库、河流治理,切实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积极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做好城乡电网规划,加快推进大唐热电、大唐海派、华能国际、中电核等新能源项目建设。

(二)推动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要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扩张总量与调整结构并举、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并重,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改造提升轴承、机床、铸锻、风电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提高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按照“市场主导、技术领先、重点突破、带动力强”的要求,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超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加快培育海洋经济,做强做优石化、纺织、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项目。

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与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充分发挥我市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

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太平湾临港物流中心建设,培育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培育商贸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加速发展旅游业,整合资源、提高档次,着力打造海滨度假、温泉养生、滨海商务休闲等旅游品牌。

壮大都市型现代农业。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布局、调整结构,进一步提升农业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

着力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大力提升水果、蔬菜、水产、畜牧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和档次。

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拉长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加快建设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测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推广认证,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力度,推进农超对接等新型经营模式。

建设产业集聚区。

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调控,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完善功能,推动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依托骨干企业、重大工程项目,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新兴产业集群和现代产业集聚区。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力推动轴承园、光电园、纺织园、机床园建设,积极承接集群式、链条式产业转移,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形成产值超百亿、千亿元产业集群。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实现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三)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发展生态经济。

加快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节能节水节材,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努力促进生产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资源使用减量化、生活消费节约化。

认真执行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禁止新上高污染、低效益、破坏和浪费资源的项目,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环保生产消费方式,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打造节约型社会。

改善生态环境。

以建设国家生态县(市)为抓手,加快实施丘陵、荒山、荒滩植被绿色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减少水土流失。

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给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重点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加强噪声控制和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

四、加快社会转型,努力构建和谐瓦房店

今后五年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推动社会建设向以民为本、公平公正、共享共荣的和谐状态转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一)改善民生民计。

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以项目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就业、服务保障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加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对接。

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促进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形成符合市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二)发展社会事业。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普及规范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创办轴承学院,加快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

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公办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协调发展。

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支持慈善事业、残疾人事业和老龄事业发展。

加强统计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史志、档案、广播电视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三)繁荣先进文化。

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广泛开展城市精神主题宣传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