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820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docx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docx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题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折(zhé)本桔(jié)梗彳亍(chìchù)安土重(zhòng)迁

B.祈(qí)祷央浼(miǎn)荸荠(bíqí)靡靡(mǐ)之音

C.神祇(dǐ)挟(xié)持稂莠(lángyǒu)载歌载(zài)舞

D.氛(fēn)围菁(jīng)华龃龉(jǔyǔ)怏怏(yàng)不乐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民营快递企业试图挣脱低价囚徒困境的反击——提价的抗争方式已然无疾而终。

B.时下官员开微博蔚然成风,不少党校已将微博列入官员学习“必修课”。

C.近年来,在部分农村地区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因出自孩子之口而更加振聋发聩。

D.获救而惊魂未定的乘客们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欣慰表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抻舟八号飞船圆满完成太空对接任务,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C.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OPhone这一自已主导研发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平台是全球首个由运营商主导研发的移动终端软件平台。

D.能否破解食品安全这一顽疾,不仅关系公众健康,关乎社会诚信,同时也是对政府监管能力的考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绘画,是画给人看的,通常被称作视觉艺术。

这种凭借视觉而引起它种感觉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联觉,也有人叫做通感。

①于是,一艺而兼众妙,仅仅作用于人们眼睛的绘画,却似乎占据了人们的全部感官

②通过画家的写形绘色,人们仿佛可以听到鸟鸣蛙唱、流水叮咚;似乎可以嗅到花香阵阵、芳草袭人

③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完整鲜明而可感的艺术境界

④也好像能够触摸到石坚雪寒、山温水软

⑤然而优秀的绘画作品并不只给观者视觉的享受

A.②④③⑤①B.⑤②④①③C.②④⑤①③D.⑤①②④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使用核电仍是世界主流趋势

沈丁立

①日本福岛核事故还在控制中。

迄今,这一事件虽未酿成更大危机,但人们对民用核电的心情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各国对核能发展的决策都会变得凝重。

②出于对核灾难的恐惧,部分发达国家的民众对核能使用不感兴趣。

就以目前拥有核电站最多的美国来说,在1979年发生三哩岛核电事故后,美国民众尽管继续接受使用核能,但都不希望核电站离自家太近,更反对在居住地附近建造新的核发电厂或在邻近地区储存核废料。

资料表明,自三哩岛事件以来的31年中,美国没有兴建任何新的核电站,也没有在国内售出任何一座核反应堆。

美国民用核能制造业的目光不得不转往国外,投向中国和印度这样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

③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政治上开始对核能予以限制,由于核能潜在的环境风险以及核技术民转军(即核武器能力扩散)的风险,核能被当作“政治上不够正确”的能源。

德国政府于2002年制定政策,确定在2021年前关闭境内所有核电站,这将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放弃核电的经济发达国家。

当然,在2021年前,核能仍将是德国的过渡性能源。

就是否继续使用核电,欧洲其他国家也已开始进行政策辩论,放弃核能逐步成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选项。

④但是,对当代世界的多数国家而言,将使用核能纳入“政治不够正确”的范畴,过于奢侈。

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是对经济正快速成长中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它们都因经济增长而深感能源短缺。

尽管火力、水力发电仍构成其能源主体,但核能已成其难以拒绝的补充。

目前,我国的核能使用约占全部能源消费的2%,在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压力下,安全和稳健地发展我国的民用核能事业,也是我国难以回避的选择。

⑤因此,停止使用核能和扩大使用核能这两种趋势是并存的,但在近期主流仍是核能使用的复兴,主要驱动因素是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经济成长。

但要使人类真正接受核能,下一代核能发电技术需要完善地保障核电安全。

⑥最新提出的保障核电安全的技术途径,是新一代核反应堆以及核燃料的“本性安全”设计理念。

它有三个要求:

一、即使反应堆的管理人员操作失误,核反应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动停机。

二、即使发生事故,反应堆堆芯不会继续产热,冷却系统仍能有效降温。

三、特殊外包装使核燃料在高温下不易融化破损,从而确保核放射性材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

福岛核事故必将加深这些理念,加速下一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研发和投入市场。

⑦中国民用核能正方兴未艾,他国的各种重大事故是我们研究防范的重要对象。

日本福岛的核危机尚未解除,国人对核能看法肯定已有更新。

可以预计,各地民众未来对在自家门口办核电将有更多保留,各地政府兴办核能需要博弈的对象将会增多,这对我国核能技术研发将提出更高要求。

日本国土狭小,在福岛建核电机组实不得已,中国大批核电机组均放沿海一线,未能充分利用国土辽阔之优势,因此需要重审安全与成本的平衡。

政府需要严审核能发展,正确选择电站场址,使用安全稳妥技术,确保万无一失。

民用核能的发展,必先将安全置于一切之上。

5.下列关于“‘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最新提出的保障核电安全的技术途径是新—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理念。

B.“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要求任何情况下核反应堆都能自动停机。

C.“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要求在发生事故时,反应堆堆芯不会继续产热,冷却系统仍能有效降温。

D.“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要求核燃料的外包装必须耐高温,以确保核放射性材料不对环境产生影响。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出于对核灾难的恐惧,部分发达国家的民众对核能使用不感兴趣,但发展中国家仍希望扩大使用核能。

B.对多数国家而言,要做出拒绝使用核能的决策是不可能的。

C.由于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政治上开始对核能予以限制,核能被当作“政治上不够正确”的能源。

D.日本福岛的核危机事件,将会使我国各地政府兴办核能时必须考虑来自民众的更多的意见。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德国政府2002年制定的政策,到2021年德国将成为无核电国。

B.近期扩大使用核能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C.只要能够完善地保障核电安全,人们就能接受核能。

D.安全和稳健地发展我国的民用核能事业,是我国目前阶段必须的选择。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

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

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

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

“是何异僧!

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道衍大喜。

高皇后崩。

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

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

至北平,住持庆寿寺。

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

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

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

于是成祖意益决。

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

燕邸,故元宫也,深邃。

道衍练兵后苑中。

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

建文元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变。

诏逮府中官属。

都指挥张信输诚于成祖,成祖遂决策起兵。

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

道衍曰:

“祥也。

飞龙在天,从以风雨。

瓦堕,将易黄也。

”兵起。

道衍辅世子居守。

其年十月,成祖袭大宁,李景隆乘间围北平。

道衍守御甚固,击却攻者。

夜缒壮士击伤南兵。

援师至,内外合击,斩首无算。

成祖围济南三月,不克。

道衍驰书曰:

“师老矣,请班师。

”乃还。

复攻东昌,战败,亡大将张玉,复还。

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

益募勇士,败盛庸,破房昭西水寨。

道衍语成祖: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京师单弱,势必举。

”从之。

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

成祖即帝位,授道衍僧录司左善世。

永乐二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

复其姓,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

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

命蓄发,不肯。

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

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

帝往来两都、出塞北征,广孝皆留辅太子于南京。

五年四月,皇长孙出阁就学,广孝侍说书。

十六年三月,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

成祖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睡壶。

寻卒。

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

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功。

(《明史·姚广孝传》,有删改)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次削夺诸王次:

顺序

B.阴选将校,勾军卒勾:

勾结

C.道衍辅世子居守君:

停留

D.道衍力趣土趣:

通“促”,催促,督促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姚广孝擅于权谋和作战的一组是

①毋下城邑,疾趋京师②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

③瓦堕,将易黄也④夜缱壮士击伤南兵

⑥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⑥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⑥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广孝是个和尚,却拜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而且对别人评价他是像刘秉忠一类的人而感到高兴,可见他是一个内心极不安分的人。

B.姚广孝让人挖地基建房子,建厚厚的墙,用长方砖垒砌汲水的容器,造兵器,并养了许多家禽来掩饰造兵器的声音,为明成祖举兵做准备。

C.在李景隆围攻北平时,姚广孝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无论防守,进攻都颇有成效,为援军解围北平争取了时间。

D.在济南、东昌连败的情况下,明成祖想要就弃举兵,姚广孝却敏锐地感受到了战机,极力促使明成祖继续,使得战局最后出现了变化。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道衍语成祖: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京师单弱,势必举。

(2)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

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

12.阅读下面两首张可久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②。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①金谷名园:

在河南洛阳市西面,是西晋大官僚大富豪石崇所建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

②将军空老玉门关:

指东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从戎后的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所以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上面有两句是: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肃),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两首曲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2)这两首怀古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5分)

(1)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

(《归去来兮辞》)

仰之弥高,。

(《论语·子罕》)

(2)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将进酒》)

君子喻于义,。

(《论语·里仁》)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雪山的长夜

迟子建

①在这个失眠的故乡的冬夜,我于不经意间领略到了冬夜的那种孤寂之美。

②站在窗前,最先让我吃惊的是那三座雪山。

原以为不到月圆的日子,雪山会隐去真形,谁知它们在半残的月亮下,轮廓竟然如此分明,我甚至能看清山脊上那一道一道的雪痕!

夜晚的雪山不像白日那么浑厚,它仿佛是瘦了一壳,清隽秀丽,因而显得高了许多。

仿佛黑夜用一把无形的大剪刀,把雪山彻底修剪了一番,使它看上去神清气朗,英姿勃勃。

这三座曾十分熟悉的雪山,让我格外的惊诧。

它们仿佛三只从天上走来的白象,安然凝望着北国的山林雪野和人间灯火。

小城灯火阑珊,山脚下倒是有两簇灯火,一簇在南侧,一簇在东侧。

这两簇灯火异常的灿烂华美,让我觉得它们是这白象般的雪山脚下挂着的金色铃铛,只要雪山轻轻一动,它们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③我久久地望着那两簇灯火。

每日午后,我都要在山下的小路上散步。

小城人没有散步的习惯,所以路上通常是我一人。

一个人走在雪路上,是多么渴望雪山能够张开它宽阔的胸怀,拥我入怀啊。

有一日我曾在河滩碰到几个挖沙的人,想必东侧的灯火是挖沙人的居所。

而南侧的雪山并没有房屋,那儿的灯火是谁的呢?

也许是打渔人的?

呼玛河中有味美的鲇鱼和花翎子,一些打渔人就在河面凿了一口口冰眼下网捕鱼。

看着这一派寒冷和苍凉的景象,谁能想到坚冰之下,仍有美丽柔软的鱼在自由地畅游呢!

当我一厢情愿地认定那簇灯火是打渔人的之后,我就幻想打渔人起网的情景。

那一条条美丽的出水芙蓉般的鱼跃出水面,看到这个暗夜中的冰雪世界,是不是会伤心泪垂?

④凌晨一时,雪山东侧的那簇灯火先自消失了,而南侧的那簇灯火仍如白莲一样盛开着。

我盯着那灯火,就像注视着挚爱的人的眼睛一样。

以往归乡,我在小路上散步总是有爱人陪伴。

夏季时,我走着走着要停下脚步,不是发现野果子了,就是被姹紫嫣红的野花给吸引住了。

我采了野果,会立刻丢进嘴里。

爱人笑我是个“野丫头”。

有时蚊子闹得凶狂,我就顺手在路边折一根柳枝,用它驱赶蚊子。

而折柳枝时,手指会弥漫上柳枝碧绿而清香的汁液。

那时我觉得所有的风景都是那么优美、恬静,给人一种甜蜜、温馨的感觉。

可自从爱人因车祸而永久地离开了我,我再望风景时,那种温暖和诗意的感觉已荡然无存。

当我孤独一人走在小路上时,我是多么想问一问故乡的路啊:

你为什么不动声色地化成了一条绳索,在我毫无知觉的时候扼住了他的咽喉?

你为什么在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候化成了一支毒剑,射中了我爱的那颗年轻的心?

青山不语,河水亦无言,大自然容颜依旧,只是我的心已苍凉如秋水。

以往我是多么贪恋于窗外的好山好水,可我现在似乎连看风景的勇气都没有了。

⑤我很庆幸在这个失眠的冬夜里,我又能坦然面对窗外的风景了。

凌晨两点多,南侧雪山的灯火也消失了。

三座雪山没有因为灯火的离去而黯淡,相反,它们在星光下显得更加的挺拔和光华。

当你的眼睛适应了真正的黑暗后,你会发现黑暗本身也是一种明亮。

仰望天上的星星,我觉得它们当中的哪一颗都可以做我身边的一盏永久的神灯。

而先前还如花一样盛开的人间灯火,它们就像我爱人的那双眼睛一样,会在我为之无限陶醉时,不说告别,就抽身离去。

雪山沐浴着灿烂的星光,焕发出一种孤寂之美。

那隐隐发亮的一道道雪痕,就像它浅浅的笑影一样,温存可爱。

凌晨四时许,星光稀疏了,而天却因为黎明将至呈现着一股深蓝的色调,雪山显得愈发的壮美了。

我想我在望雪山的时候,它也在望我。

我望雪山,能感受到它非凡的气势和独特的美;而它望我的房屋,是否只是一头牛的影子?

而我只是落在这牛身上的一只飞蝇?

⑥我还记得一九九八年河水暴涨之时,每至黄昏,河岸都有浓浓的晚雾生成。

有一天我站在窗前,望见爱人从小路上归家。

他的身后是起伏的白雾,而他就像雾中的一棵柳树。

那一瞬间,我有一股莫名的恐慌感,觉得这幻想一样的雾似乎把爱人也虚幻化了,他在雾中仿佛已不存在。

现在想来,死亡就像上帝撒向人间的迷雾,它说来就来,说去就去。

它能劫走爱人的身影,但它奈何不了这巍峨的雪山。

有雪山在,我的目光仍然有可注视的地方,我的灵魂也依然有可依托的地方。

⑦我感谢这个失眠的长夜,它又给予了我看风景的勇气。

凌晨的天空有如盛筵已散,星星悄然隐去了,天空只有一星一月遥遥相伴。

那月半残着,但它姿态袅娜,就像跃出水面的一条金鱼。

而那颗明亮的启明星,是上帝摆在我们头顶的黑夜尽头的最后一盏灯。

即使它最后熄灭了,也是熄灭在光明中。

14.文章第二段描写雪山用了什么手法?

请简要分析。

(4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6分)

(1)看着这一派寒冷和苍凉的景象,谁能想到坚冰之下,仍有美丽柔软的鱼在自由地畅游呢!

(2)即使它最后熄灭了,也是熄灭在光明中。

16.长夜中的雪山有什么样的特点?

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分)

17.在领略雪山长夜的美时,作者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六、(15分)

18.请对下面信息进行整合,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

(4分)

要求:

注意所给信息之间的逻辑性,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删除信息点。

①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②绿色食品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

③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④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食品。

⑤绿色食品上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19.请为下面一段新闻拟写一则标题。

(不超过18个字)(5分)

2012年,是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到期高峰期,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五国债务到期规模将达到4061亿欧元。

在市场压力下,欧元区甚至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各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开源节流”。

它们在整个金融紧缩时期采取的重要措施主要是:

削减政府开支、推迟退休年龄、降低个税起征点、延长在职人员工作时间、进一步加强对富人和高薪阶层的财产控制等。

20.请仿照下面的例句,续写三句话,要求句意连贯,结构、修辞与例句相同。

(6分)

例句:

有一种生活状态叫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

仿句: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2011年12月25日,在广州海珠区,一名乘坐蓝色保时捷的少女和同车男子救下了一晕倒的妇女,然而,“少女救人”却引来争议。

大多数网民对女孩的行为表示赞许,但也有少数网民过分关注少女的家庭背景,甚至以此质疑其救人行为的动机。

广州女中学生救人事件走红网络的同时,也在90后群体中掀起了不孝的波澜。

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广州初中、高中学生,当被问及“如果换成是你,是否也会那样做”时,20个90后的孩子无一例外地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普遍认为,救助病弱者本身就是应该做的事情。

广州知用中学高三学生小黎说,救人者重要的不是身份,而是行为本身。

贫富跟救人行为本身没有关系。

救人是出于好心,是每个有良知的人的本能,跟“保时捷”无关。

全面理解上述材料,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