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01110002倪恩劼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修改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650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敏01110002倪恩劼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修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张敏01110002倪恩劼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修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张敏01110002倪恩劼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修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张敏01110002倪恩劼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修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张敏01110002倪恩劼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修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敏01110002倪恩劼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修改1.docx

《张敏01110002倪恩劼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修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敏01110002倪恩劼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修改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敏01110002倪恩劼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修改1.docx

张敏01110002倪恩劼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修改1

毕业论文

学校:

上海大学

年级:

01春广告

姓名:

倪恩劼

学号:

01110002

指导教师:

张敏

目录

摘要3

绪论3

Abstract3

第一章城市形象的概念及主要内容4

一、城市形象的概念4

二、城市形象的主要内容4

第二章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6

一、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建设的概况6

1.上海城市形象建设现状6

2.广州城市形象建设现状9

3.深圳城市形象建设现状11

二、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建设的特点和规律13

第三章上海城市形象宣传的有效途径和方式18

一、通过体育赛事来宣传上海城市形象18

二、通过各种媒介来宣传上海城市形象21

三、通过上海市民自身来宣传上海城市形象23

总结25

注释27

致谢27

参考文献27

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比较研究

摘要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区间交流日益频繁,城市形象变得越来越重要,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试图通过对上海、广州、深圳三地城市形象建设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为上海的城市形象的宣传提供借鉴。

Abstract

Withtheaccelerationoftheglobalizationandtheincreasingfrequencyofcommunicationbetweendifferentareas,itismoreimportantforacountryoracitytoimproveitscityidentity,whichwillhaveincreasingwiderinfluence.Inthispaper,ItrytocomparethecityidentitiesofShanghai,GuangzhouandShenzhen,throughwhich,IwilltrytoconcludesomeordersandraisesomesuggestionsregardingtheconstructionpropagandizingforcityidentityofShanghai.

关键词:

城市形象(CityIdentity)宣传上海广州深圳

绪论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区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重要,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处在一个由传统模式走向现代的结构性转变时期,城市功能也由政治属性、工业生产属性的传统封闭型功能向经济社会综合运行、增强第三产业服务和全面开放的城市群相互依赖这样的功能格局转化。

因此,如何根据各个城市的功能、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进行良好的形象设计,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加以宣传,就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建设的龙头,近年来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特别是2010年成功申办世博会这一契机,将使上海愈益广泛而深入的融入世界,跨进世界城市的行列。

在此历史语境中,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宣传上海的城市形象,对上海来说,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这将在更长时间、更大范围、更深的层面上,影响上海未来的发展。

第一章 城市形象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城市形象的概念

“城市形象”是80年代以来国外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出现的一个崭新概念,指城市内部包括各种物质、精神因素的有机统一所形成的某种外部表现形态,包含城市内、外部公众对这种形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所得出的综合性的感觉印象和看法评价。

在城市形象的概念中,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城市形象既是一个城市的外在表现形态,又是城市内、外公众对该城市的印象、感觉、看法和评价,这些印象、感觉、看法和评价将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影响城市形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许多方面,既有物质因素,也有精神因素。

3)公众在对城市现状形成看法做出评价的同时,往往也会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形成一定的看法,做出相应的评价。

二、城市形象的主要内容

城市形象的内在要素很多,主要可归纳为:

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科技文明的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便利程度、政府管理行为与法制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以及市民素质、环保状况等等。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形象相应地还有其特殊性。

因此,我国的城市形象建设应当根据自身特点,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功能形象

城市形象往往与城市的功能、性质有着直接关系,城市的主要功能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城市形象又烘托着城市功能的实现与发挥。

因此,城市功能形象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的整体形象必须与城市的功能、地位保持协调一致。

所以,城市形象建设首先要根据城市的主要功能进行正确地总体“定位”,使实现城市功能,发挥城市作用贯穿到城市形象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核心。

2)城市环境形象

城市环境形象由城市自然环境形象和社会环境形象两部分组成。

对一个城市印象好坏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城市自然风光、环境质量等自然环境和社会治安、城市规划等社会环境的感观认识。

城市的环保、治安综合治理和工商市场管理水平是公众评价该市形象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城市环境形象,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3)城市市政形象

城市的住房、道路交通、供电、给排水、供热、邮电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状况好坏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城市作为人口、物资和信息高度流动的枢纽,市政形象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城市的印象、看法和评价。

同时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雕塑或建筑群体的独特风格,也是城市市政总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4)城市“窗口”形象

城市的宾馆、饭店、公园、商场、车站、机场、旅游景点、文化娱乐场所等“窗口”服务系统,是城市与外界接触最频繁、最广泛的地方,也是反映一个城市形象面貌的主要标志。

因此,服务质量的高低、服务态度的好坏,都将成为公众对城市形象看法与评价的构成因素。

5)城市政府形象

城市政府机构的形象,对形成良好的城市总体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形象的好坏直接代表着城市的形象。

政府形象的好坏可以从政府公务人员是否廉洁、是否有远见有魄力,管理是否开明有效,地方法律法规是否健全,政绩是否显著等方面来衡量。

民主高效的政府行为,能够塑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力地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6)城市市民形象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

公众对城市的深入了解往往是通过与城市市民的交往实现的。

市民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精神面貌、办事效率、受教育程度等,反映着市民整体素质的方方面面,代表了城市市民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公众对城市形象的看法和评价。

7)城市经济形象

城市的经济状况反映并决定着城市的实力和城市的发展水平。

尤其在我国,城市建设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公众对一些新兴城市的了解和认识,往往是从该市的名牌产品或驰名企业的宣传中得到的。

通常,城市的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形象相应地就要好一些。

因此,城市经济形象也是城市形象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主要内容之一。

8)城市发展形象

对一个城市形象的评判不仅只是对其发展现状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估价。

城市发展的未来形象首先要求社会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其次要求城市的管理是民主科学的,第三要求城市的发展是合理有序的,有一个长期的可行的城市发展总体战略规划。

第二章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建设比较

一、沪、穗、深三地城市形象建设的概况

1.上海城市形象建设现状

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进一步指明了上海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近几年,上海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

国民经济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2004年的人均国民产值超过了4500美元。

传统工业的发展依然强劲,高科技产业方兴未艾。

南部的化学工业区,北部的钢铁工业区,西部的汽车工业区以及东部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其经济规模及技术水平,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上海的经济成就确实可圈可点。

而且令人欣慰的是,就目前而言,上海的经济成就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或形成虚空泡沫,经济发展的基础坚固,后劲十足。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入海口地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东方之珠”的美称。

上海是中国水、陆、空交通的枢纽,正以“三港两路”建设为重点,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形成衔接国内外、辐射长江三角洲的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运输网络。

改革开放后,上海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紧紧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掀起了城市建设的新高潮。

浦东新区的功能开发和形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党的十四大以来,上海加快了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步伐,一批展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貌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

自1952至2002年,上海新建建筑的总面积大约是六亿平方米,大致相当于10到15个1949年前的老上海。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致每两年所建的建筑面积就相当于建成一个新上海。

尤其是1985年至2001年期间,上海一共建造了4.68亿平方米的各类建筑,其中大约59.8%是住宅。

从城区建成区的面积看,1949年以前的城区面积是82平方公里,而今天上海中心城区的面积已经超过了600平方公里。

仅1995至2001年,上海就拆除了大约三千万平方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建筑。

也就是说,上海的近代建筑大约有70%以上在这些年大规模的城市开发过程中被拆除。

如果按照目前城市核心地区的建设目标,几年之内还将拆除几百万平方米的建筑。

上海的绝大部分品质较差的建筑,以及365万平方米的危棚简屋在前几年的旧城改造中已经基本拆除。

一大批公共交通设施正在兴建,其中包括数百公里的高速公路,两百多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及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磁悬浮高速列车等等。

黄浦江上已有了五座大桥和三条隧道,目前又正在建造三条隧道和一座大桥。

位于上海东南海面上的洋山新港区作为上海的外港,已经开工建设,若干年以后,一个崭新的巨型码头、一座长达30公里的跨海大桥及一座完全现代化的海港新城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上海除了在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城市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洁净与亮丽渗透进城市每个细节。

2004年,上海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到全年的85%,年内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300万吨/日;全年新建公共绿地1244公顷,新增3000平方米以上的城市景观绿地45块。

至2004年末,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7.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

为了这些成就,上海去年仅环保资金投入就达225.37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3.03%。

城市形象的改善,使上海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据统计,至2004年末新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到86家、105家和140家。

社会保障惠及更多弱势群体。

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为上海经济社会的和谐平添更多亮色。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不断扩大,至2004年末,全市已有15.4万家单位共720.27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有438.16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26.33万;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至2003年末,参保人数接近59万,为58.74万人,其中征用地农民参保人数44.52万;医保改革继续深化,全市有13.13万家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共697.22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市共有20.2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另外,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覆盖面也不断扩大,参保人数至2004年末已达209.4万。

近几年来,上海建成了一批新的城市文化设施,这些城市文化设施从外观的造型到内部的各类设备,均堪称一流。

上海博物馆坐落在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上部为圆形,下部为方形,象征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整个建筑物浑然一体,稳重大方,既带有中国先秦时代的建筑风格,又洋溢着一种现代派的建筑气氛。

上海博物馆从维护保养,防火防盗到恒温保存等设施,均饱含现代高科技含量。

博物馆内的藏品弥足珍贵。

上海大剧院由法国设计师设计,整个建筑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表现了一种新上海风格。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内沙盘上的巨大模型,以直观的形式展示了上海的今天和明天。

位于浦东的上海科技馆在中国乃至亚洲都是出类拔萃的文化设施。

上海科技馆不对称的斜型巨大屋顶,极富现代感,象征着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馆中央内含的那个巨大球体,象征着人类对于地球的呵护与关爱。

除此以外,近几年来上海新建的文化设施还有上海图书馆、上海体育场、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电视台大厦、东方电视台大厦、上海广播大厦、文新报业集团大厦、解放报业集团大厦、上海书城、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大学新校区、松江大学城、东方绿舟青少年教育基地、康桥足球训练基地等等。

另外,位于浦东的东方艺术交流中心正在兴建。

一旦建成以后,可能成为亚洲最好的音乐厅。

上海新建的堪称一流的文化设施,为提升城市的文化水准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几年来上海举行的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说明了上海并不仅仅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的一个文化中心。

上海定期举行国际电影节、国际电视节、国际音乐节、国际旅游节等等,已经名声远播,使众多国际文化人士纷至沓来。

上海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很多都具有国际一流的水准。

上海大剧院邀请世界顶级艺术家前来献艺,不但吸引上海本地人士和上海周边地区人士,还吸引港澳台人士前来品味欣赏。

上海政府的形象也有很好的改观。

政府的办事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将贸易企业办理进区手续时间由1个多月缩短到1天,把空运货物通关速度由7天缩短到10小时以内。

到漕河泾开发区投资的企业,只要对有关部门的告知做出承诺,即可获前置审批许可证,3个工作日内就能拿到工商执照。

然而,实事求是地讲,上海的城市形象建设仍然存在着明显不足。

上海的交通发展速度惊人。

但是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和轿车数量的增加,上下班高峰时段,道路拥挤现象仍非常普遍。

今天,上海的天际线上已经出现了4500多栋高层建筑,不论与所处的环境及其功能定位是否相称,许多建筑都以自我定位和自身的标志性作为建设的目标,并且在一些地区呈现出一种无视城市空间的无序建设的状况。

从旧城改造方面来看,城市无论在建设政策和思想上,仍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将如此大量的建筑,如此大面积的城市地区都做成精品,都按照理想的目标将历史建筑和风貌保护区建成世界一流的城区。

一味拆除旧城只会破坏城市原有的风貌,破坏大量的文物古迹。

上海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然而经济崛起与文化重塑似乎尚未完全同步。

经济的崛起已为世人公认,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也可以和经济崛起媲美,但就市民文化素养而言,则明显滞后。

上海市民的素质就前几年来说,已有很大的改观,但离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市民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比如,在公交站点常能见到乘客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座位的场面。

随手乱扔垃圾,乱穿马路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在公共场所对自己的言行缺乏必要的约束,缺乏市民意识,不爱护公共设施,对小偷、抢劫等犯罪行为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等等。

2.广州城市形象建设现状

经过2000多年的变迁,广州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特大城市,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华南地区著名的旅游城市。

广州市正把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条件有利于花木四季常开,素有“花城”之称;其区位条件良好,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联系口岸,又有“南大门”之称。

广州还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一批重大考古发现使其历史文化地位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在经济发展、商业市场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政治文化对外影响方面进步较大,对城市形象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广州经济发达,就业容易,国内曾有“东西南北中,发财在广东”之说。

广州市场繁荣,“购物在广州”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岭南文化对外影响与日俱增,广州产品在全国市场有良好的地位。

“吃珠江粮,喝珠江水”成为时尚。

“食在广州”、“玩在广州”是广州人衣食住行风貌的反映,是广州具有吸引力的又一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建成区迅速扩展,而城市规划很长时间滞后于城市建设,影响了城市协调发展。

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建设缺乏规划和管理,布局凌乱,出现“有新楼无新村,有新屋无新貌”的混乱状况,房子密密麻麻,高楼之间“一线天”影响了通风透光及通行。

另一方面,违规违法占地建设事件频频发生,影响了空间形象美观。

城市规划及管理出现的问题也是道路系统建设不协调、不美观的原因之一,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另外,城市发展,旧城改造,骑楼等传统建筑逐渐减少,导致广州特色渐渐消失,以致拍广州的影片,要到开平市去拍摄旧广州的“街景”。

城市治安是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

而广州市的社会治安形象不佳,刑事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城市中抢劫抢夺、小偷小摸案件频发。

特别是在车站、公交车上,案件持续多发,影响了广州的“窗口”形象。

另外,“黄、毒、赌”孳生蔓延,屡禁不止,也给城市形象蒙上阴影。

广州的环境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

过去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环境欠账越积越多。

广州的自然条件本来十分有利于绿化建设,但绿化形象却不佳,特别是老城区绿地少,有的街道基本上无绿化,与“花城”之名不符。

水污染问题大,80%以上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涌,19条河涌成了藏污纳垢的臭水沟,珠江广州段污染日益加重,枯水期多次出现黑臭现象,饮用水源污染超标严重。

大气污染严重,广州是全国酸雨控制地区之一。

噪声扰民也十分突出,特别是道路两旁和商业集中区域,噪声超标严重。

机动车成为主要噪声源,晚上货车进城和夜间施工也是噪声扰民的重要原因。

由于城市包围了机场,飞机噪声扰民,在一些地区相当严重。

城市灾害也影响了城市形象。

广州暴雨多,但城市排水系统与城市发展不协调,尤其是老城区排水设计标准低,设施陈旧,“水浸街”现象时有发生。

城市交通方面,广州人无不为广州的交通感到头疼。

交通拥挤不堪,严重破坏了城市形象。

城市道路在不断建设,近年来更加快了速度,但车辆发展却更为迅速。

道路连接协调不好,通畅性很差,几乎无处不塞车,在车流高峰期,出行倍感困难。

广州城市市容不佳,主要表现在:

街面不整洁,标志混乱或缺损、破旧;到处是杂乱无章的广告,好好的建筑物上被人贴上“疏通下水道”、“专治性病”等类广告,成了影响城市形象的“牛皮癣”。

虽无关大体,却实在不雅。

“走鬼”占道经营和乱摆乱卖,有碍市容和交通,却防不胜防。

违规者与管理者周旋,“你来他走,你走他来”。

城市不断发展和改造,但门牌号码更新工作跟不上,几家共用一个号码,有的却一家占几个号码,有的自编号码,门牌号码混乱和缺乏,要想按门牌找地方确非易事。

乱搭乱建、乱摆乱堆、乱停乱放、乱丢乱扔现象随处可见。

3.深圳城市形象建设现状

深圳建市以来,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开拓创新,使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协调发展,社会稳定、文明、进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经过22年的建设,深圳的综合经济实力已进入国内各大城市的前列。

城市规模从三万人口的一个小镇,一跃而为一个拥有四百多万人口的大都市;从人均年收入不足100美元,地方年财政收入1700万人民币,发展至今,深圳的年国民经济产值已达1400亿元人民币,在全中国大中城市当中排行第六,而深圳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350美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的750美元。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最宽、绿化最好的第一条城市干道深南大道横贯东西;三大隔离带给了深圳大片的绿地、畅通的气流、市中心的休闲娱乐基地,以及一个不是传统摊大饼的中国城市;规划未全被破坏的福田中心区留给深圳一个理想的CBD区域;广深铁路、广深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中国第四大航空港的深圳机场、中国第二大集装港的深圳港,这些都为深圳的物流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深圳市已建成公共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300多个单体基础设施,占地总面积19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

总投资37亿元。

其中最大的深圳图书馆馆藏图书130余万册。

深圳的玺宝楼青瓷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等不但设施先进,而且因其特色而享誉全国。

高新技术是深圳的主导产业。

深圳信息产业2002年总产值达2340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69%;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09%;信息产业对GDP增长贡献达50%。

无论从文化硬件建设,还是文化软件营造,深圳的文化插上了科技翅膀,新兴的文化项目都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

从舞台的声光电,到剧院的内与外,都凝聚着高科技的成果。

而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深圳文化产业,也偏重于科技型的现代文化制造业。

比如电子音像、光盘生产,深圳已占据了全国54%以上的半壁江山。

现代印刷业,深圳在国内与北京、上海三足鼎立。

此外,深圳成为境外三维动画影视片制作的最大基地。

作为全国三大数字电视试验城市之一,深圳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未来五年,深圳将在中国数字电视领域继续领跑。

在城市环境方面,修建了滨海大道,整饰沿海区域,使深圳作为一个滨海城市名符其实。

今天,深圳经济特区内的绿化覆盖率达4500多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4.6%,人均绿化面积35.2平方米,接近国际绿化先进城市水平。

深圳毗邻港澳,拥有国内最繁忙的陆路口岸,从深圳口岸出入境人数一度占全国出入境总数的65%。

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位居全国榜首。

由于深圳率先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整体格局,经济运行机制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明显。

然而,深圳在城市形象建设方面同样面临一些问题。

深圳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仍然有一些死角和考虑不周之处。

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深圳交通非常拥挤,深圳城市规划与道路设计从一开始就从行车角度考虑,因此各大宾馆、会议场所以及写字楼等开车进出都很方便,但要步行过去却难以摸着门径。

所以深圳适合有车一族,而不适合步行一族。

问题是,目前的深圳却车满为患。

名为濒海城市,但全市只有一个免费的开放型海滩大梅沙,而且距离市区遥远。

人民河及深圳河位于深圳市中心,但多年来一直臭气熏天。

最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违章建筑在这个国际化花园城市几乎无所不在。

目前深圳有四十多万栋农民违章建筑房屋,而且有些地方还在抢建。

这些主要用于对外出租的农民房楼挨着楼,形成有深圳特色的“握手楼”、“接吻楼”奇观。

因此有人说,深圳既是城市,又是农村。

治安环境日趋恶劣。

只要去东门步行街走走,或去深南中路天虹商场的天桥看看,可以叫人大吃一惊。

在深圳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方面路上不断有查暂住证或边境证的,不断有“三无”人员被车押走;而另一方面却是小偷横行,砖头党、摩托党肆虐。

政府部门效率低下。

无论是投资方,还是普通市民,对目前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都颇有怨言。

各部门配合衔接也经常出问题,增加了投资成本。

一开始是办理暂住证难。

到后来,办证手续终于简化了,但2002年7月9日,深圳市人口管理工作会议做出一项决定:

将对出租屋开征综合治安管理费。

另外,企业前往劳动局办理暂住证事宜,劳动局提出要收取培训费500元。

对于急于办证的人员,可以先交费,凭发票可以先办证……总之,围绕暂住证的故事没完没了。

所有这些,不但严重损害了深圳的城市形象,同时使其投资环境趋于低劣。

城市精神空洞虚化。

作为一个城市,深圳几乎没有历史人文的沉淀。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又难以凝聚起城市精神。

建立之初,特区精神曾经响亮一时,但现在似乎若有若无。

至今深圳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城市象征标志,作为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