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竞赛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617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14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docx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知识竞赛题库.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docx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第I卷基础积累和运用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猝然(cù)恐吓(xià)杀戮(chuō)锐不可当(dǎng)

B、呵责(kē)颓唐(tuí)提防(tí)嗟来之食(jiē)

C、星宿(sù)驯化(xún)迸裂(bìng)言简意赅(gāi)

D、毛坯(pī)憎恶(zēng)踱步duó惟妙惟肖(xiào)

2、给下面人名按姓氏音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佘赛花②仇春霖③单连生④解晓东⑤姚明⑥曹雪芹⑦巴金⑧鲁迅

A、⑦⑥③④⑧①②⑤B、⑦⑥⑧②③①④⑤

C、⑦⑥③⑧②④①⑤D、⑦⑥④⑧③①②⑤

3、下列各句中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贪困中相儒以沫的一块糕饼,唤难中心心相映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张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B、重视学风建设,一定要抵制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偷机取巧等浮燥风气,倡导热爱科学、淡泊名利、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

C、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谓;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概。

D、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廖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4、对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脱胎换骨:

此处的意思是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B、留连湖边,细细品味,这才发现白马湖的夏天竟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

(超凡脱俗:

此处指超越凡人,不落俗套)

C、修建工程浩繁复杂、修建方式难以想像的小三峡古栈道,谜语般的在大宁河上留候了千年。

(谜语:

此处指至今尚未破译的古栈道的修建之迷)

D、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众志成城: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

5、句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机密而鲜为人知。

B、成绩的提高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切实际的。

C、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暴雨警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

D、当《平安夜》平和、悠扬的旋律在世界各个角落响起时,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都会情非得已地吟唱起这首古老的圣诞颂歌。

6、在下面语段横线上填人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

真正去认识一棵树,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只从细微末节着眼,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侮蔑。

A、但却如果便B、因为就如果便

C、而却因为就D、但就因为就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唐代贾岛“僧推月下门”中对“推”“敲”的故事,宋代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对“绿”字的锤炼,我们都很熟悉。

C、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这个词。

现在我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

B、主人用山泉水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气息——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的竹的清香。

C、“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他说完继续向前走去。

D、他是第一○一空降师——巴顿英雄部队的,约摸二、三十岁。

9、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短跑选手个个像一阵旋风冲向终点。

B、爷爷岁数大了,走起路来像老牛拉破车一样。

C、蚕丝是纤维中的“皇后”。

D、他鼻子很灵,就像狗一样。

10、下面8句话,按正确顺序排列应是:

()

①大疑得大知②小疑获小进③为学贵有疑④知疑且善问

⑤问师可释疑⑥知疑贵问师⑦学成必无疑⑧释疑则有知

A、②①④⑦③⑥⑤⑧B、②①④⑥⑤⑧③⑦

C、③⑥⑤⑧②①④⑦D、④③⑥⑧②⑤①⑦

11、海湾战争前,一中立国外交官与伊拉克外长举行会谈,试图规劝伊拉克撤出被其占领的科威特。

下面语句最得体的一句是()

A、希望萨达姆总统从海湾和平和贵国本身的利益出发,争取主动,避免出现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B、希望贵国政府切实履行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无条件地撤出所占领的科威特领土,以缓和十分紧张的海湾局势。

C、相信伊拉克政府会正视伊拉克所面临的灾难,量力决策,否则,势必会出现后悔莫及的局面。

D、贵国若不及早撤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就获得了大举进攻的借口,所以萨达姆总统应采取灵活策略,暂时放弃科威特,以避开美国的强大攻势。

12、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一项是()

A、《格列弗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活动状况。

C、《鲁宾逊飘流记》的主人公鲁宾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

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13、下列句子中含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

D、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

14、下面一段话中四个空白处应填入的诗句分别是()()()()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

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

这里有

(1)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壮阔雪原,有

(2)的风雪酷寒;这里有(3)的慷慨悲壮,有(4)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的极度愤慨……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B、“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C、“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E、“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F、“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5、对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16、下列选项中,与原文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上世纪九十年代,当互联网开始在全世界普及的时候,美国的许多新闻媒体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利用互联网速度快、容量大、检索容易的特点,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始了竞争。

当时谁也没有考虑这种投资是否能够赢利,只想着先占领市场,不落潮流之后。

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人们才发现,与以前经营的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不一样,网络是个“烧钱的炉子”。

许多网站在用完投资后纷纷垮台。

一些大型新闻媒体的网站依赖传统媒体的支撑,虽然没有被冲跨,但也不得不改变以前那种疯狂的投资方式。

网络如何能不依赖传统媒体而自立呢经过深刻反思,他们悟出一条:

信息不能免费。

于是,美国网络媒体竞相出台各种办法增加收入。

办法主要有两个:

一是向上网读者收费,二是靠广告挣钱。

A、美国新闻媒体在网络方面的投资经历了一个由疯狂到理智的过程。

B、同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有速度快、容量大、检索容易的优势。

C、事实证明,网络不能不依赖传统媒体而生存。

D、美国网络媒体计划以提供网络有偿信息服务的手段来增加收入。

17、将下面的内容填入文中空白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远远超过陆地面积。

科学家研究认为: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至今海洋中的生物物种仍远远多于陆地上的生物物种。

因此,必须以“为了地球上的生命”的高度来拯救我们的海洋。

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2/3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④①②③B、②④③①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

18、修改下面通知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通知

初一年级全体同学:

请于今日下午到礼堂开会。

会议内容:

总结本月份我年级各方面的情况。

请带笔和笔记本。

 

××中学初一年级组

2004年3月7日

  A、应写明开会时什么人讲话、发言。

通知对象的名称应空两格开始写。

  B、应写明开会的确切时间。

发出通知单位的名称应写在日期下行。

  C、应写明开会的确切时间。

正文的第一行应空两格开始写。

  D、应写明开会时的注意事项。

应删去标题“通知”二字。

19、到底谁是老实国人呢?

()

传说古代有一个“说谎国”和一个“老实国”。

有一天,两个说谎国的人混在老实国人中间,想偷偷进入老实国。

他们俩和一个老实国的人进城的时候,哨兵喝问他们三人:

“你们是哪个国家的人?

”甲回答说:

“我是老实国人。

”乙的声音很轻,哨兵没有听清楚,于是指着乙问丙:

“他是哪一国人,你又是哪一国人?

”丙回答道:

“他说他是老实国人,我也是老实国人。

”哨兵只知道三个人中间只有一个是老实国的人,可不知道是谁。

你认为谁是老实国人呢?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20、山姆有罪吗?

()

在美国芝加哥,有一家大百货商店被人盗窃了一批财物。

芝加哥警察局经过侦察,拘捕了三个重大的嫌疑犯:

山姆、汤姆与吉宁士。

后来,又经过审问,查明了以下的事实:

  ①罪犯带着赃物是坐车逃掉的;②不伙同山姆,吉宁士决不会作案;

  ③汤姆不会开汽车; ④罪犯就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或一伙。

  请你判断,在这个案子里,山姆有罪吗?

A、有罪B、无罪C、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每题4分)

21、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4)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2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

水是有灵魂的。

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如。

23、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

(1)广告中的“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答:

(2)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答:

第II卷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题2分)

(一)

①真没有想到,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②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乎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得不成形状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的建筑。

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区的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

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

是的,比起完整的建筑来,残缺的废墟更能给人以震撼,更能给人以深思,更能给人以力量,更能给人以启迪。

③【a】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

【b】他们不愧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

【c】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废墟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毁掉了废墟也就毁掉了历史和文明。

【d】这无异于是民族精神的自杀。

【e】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

【f】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人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

【g】罗马人把废墟变成了宝贝,变成了无与伦比的财富。

④罗马废墟,一个千古流传之绝响,一个万世不灭之辉煌。

24、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对罗马人很钦佩。

B、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区的中心,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罗马市容。

C、罗马人认为:

毁掉了废墟无异于是民族精神的自杀。

D、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成了全世界人都向往的地方,

25、下面的句子是从第③段中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应在()句和()句之间。

面对古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

26、本文最好的标题是()

A、废墟之美B、尊重废墟C、罗马之美D、罗马游记

27、文中加“”线的部分是对偶句,也叫对仗。

根据其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原句:

上联:

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

上联:

_____

下联: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8、罗马是座古城,在其历史上有许多优美传说、重大事件、著名人物,请任选一个作答(只需写出传说、事件的名称或人物的名字即可)。

答:

__

(二)

近年来,报纸经常刊载中小学生突遇一点挫折、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解决方式的报道。

(A)校园暴力、残害动物之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这些,都折射出当今部分青少年情感的淡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

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也应当引起每一个青少年的深入思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健康存在,需要每一个个体不断去改善自己的生命,不断为生命所处的社会环境尽一份责任。

因此,当代青少年应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存在才会有人的其它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人的生命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指出:

“生命是有尊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它。

”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

(B)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础性。

没有了生命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所有的活动。

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爱护和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与我们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灾难和挫折就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历程。

(C)现代社会的进步使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

生态环境遭破坏,资源日益枯竭,恐怖活动猖獗,局部战争不断,贫困、犯罪、饥荒、瘟疫等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生存压力和精神困惑。

在压力和困惑面前,人们往往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发育相对稚嫩、脆弱的青少年,也大多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下。

不成功者固然不快乐,成功者也不一定有幸福感。

因此,青少年尤其有必要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首先,要有保存生命的意识。

即要认识生命,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

第二,要有发展生命的意识。

即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谋求发展,在于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第三,要正确认识死亡,理解死亡和生命的关系。

(D)此外,还要了解死亡对亲人朋友的伤害,从而对与死亡相关的种种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更加珍惜生命。

2003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使北京的春天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与欢乐。

这场劫难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也使我们每个人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抢救患者生命的壮举,更使我们每个人的灵魂经受了一次庄严的洗礼。

愿青少年朋友们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珍爱生命,进而建构一个更健康、更完美的生命。

2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B)

A、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健康存在。

B、当代青少年应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C、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D、“非典”疫病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使每个人的灵魂经受了一次庄严的洗礼。

30、下面这句话作为论据,应该放在文中哪一处?

(D)

俄国哲学家、思想家别尔嘉耶夫说:

“这个世界上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

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

31、对选文内容理解不准确的是哪两项?

(A)(D)

A、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是说每个人的生命都不相同的,互相不能替代。

B、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是说人死了以后就不可能复生。

C、人的生命的基础性是说没有了生命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

D、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就是要认识生命,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

E、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谋求发展,在于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32、读了选文,你一定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你从所给的有关生命的五个观点中任选一项,写两个比喻句,进行阐释。

(此题4分)

[观点]①生命是最宝贵的②生命是有尊严的③生命是脆弱的

④生命是顽强的⑤生命是脆弱而顽强的

(三)郢书燕说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

“举烛!

”而误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

“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33、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送给)B、举烛,非书意也(这本书)

C、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崇尚光明)D、燕相白王,王大说(报告)

34、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

“举烛!

”(于是,连词)

B、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就,连词)

C、王大说,国以治(因(此),连词)

D、燕相国受书而说之(连词,表转折)

35、下列各句与“举烛者,尚明也”的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举烛,非书意也。

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C、寡人之于国也。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6、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故事表明韩非对当时策士们的巧言令色、华而不实的谴责和不满。

B、郢地有人给燕国宰相写信,误书“举烛”两字,因此,“举烛”并非信里要说的话。

C、燕国宰相接信后望文生义,误解“举烛”,然而实施举贤授能的结果使燕国得到大治。

D、这则寓言讽刺学者望文生义,无中生有,结果本末倒置。

参考答案

计分:

第一题每题3分,共60分;第二题每题4分,共12分;第三题除32小题4分外其余每题2分,共2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B

D

A

D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DCAF

D

C

D

C

C

A

21

①黄鹤楼

②岳阳楼

③泰山

④醉翁亭

22

如仙人一般变幻莫测,如婴孩一般清新自然。

(答案不唯一)

23

(1)答:

①指作为电脑的“联想”(品牌)和联想集团。

②指人类思维的活动。

(2)答:

该广告一语双关。

它既指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联想,也暗指大家的生活里不能没有“联想集团”的产品,并以设问的方式引起读者注意。

24

B

25

BC

26

A

27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28

传说:

罗马城的起源与狼有关。

事件:

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或斯巴达克起义)人物:

凯撒(或屋大维)

29

B

30

D

31

AD

32

(合理即可)

33

B

34

D

35

B

36

D

---------------------------------------------------------------------------------------------------------------------

“快乐语文”知识竞赛卷

姓名:

请积极动脑筋,勤查资料及工具书,认真完成。

一下面的成语里的"一"字各表示不同的意思,你能区别吗?

用线把成语的序号与表示的意思连起来。

①一心一意a.单独

②一唱一和b.一旦

③一见如故c.数目一

④一尘不染d.刚,才

⑤一鸣惊人e.一点儿

⑥一面之词f.专一

⑦一视同仁g.同一

⑧一如既往h.完全

二、完成歇后语。

1、十五只吊桶打水──________

2、六点钟的分时针──________

3、三顾茅庐──______

4、十步九回头──______

5、七个和尚一把伞──______

6、六耳猴充当孙悟空──______

三、根据意思在()里填写AABB式成语。

文章篇幅长()规模气势大()草木长得好()

光明而正大()行动不正当()说话不流利()

某种说法挂口头()人来人往很热闹()

意见不同不敢说()全部情况全过程()

四.请根据提示,把下面这些“看”的近义词填到合适的成语中。

望顾窥鉴瞻瞩盼觑观视睹察见览

仰着头看天──昂首()天

从管子里看豹──管中()豹

斜着眼睛看人──侧目而()

坐在井底看天──坐井()天

观察表情和脸色──()貌辨色

观察言语和表情──()盲观色

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

站在高处往远看──高()远瞩

看惯了,只当没看见──熟视无()

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举世()目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瞻前()后

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一()无余

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面相()

看见别的事物,就想变主意──()异思迁

五.成语填空:

(1)最短的季节()(6)最反常的天气()

(2)最有学问的人()(7)最难做的饭()

(3)最长的腿()(8)最荒凉的地方()

(4)最快的速度()(9)最昂贵的稿费()

(5)最遥远的地方()(10)最宽阔的胸怀()

六.趣味填成语:

1.填前后同义的成语。

背井()三心()狐朋()瓜田()

街谈()谨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